浅谈多媒体资源优化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初探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实现这个教学理念,除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外,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是广大教师的普遍做法。特别是在诗词教学中,多媒体的人机交互、 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并茂的特点,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和联想,活跃课堂气氛,让我们更直观的把握诗歌形象、感悟诗歌意境、体味诗歌情感,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感情基调;意象寓意;意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琅琅上口,意境优美,言简意深。学好诗词,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美好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欣赏能力。多媒体能寓乐于学,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还可以播放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走进诗词的优美意境。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应用:
  一、聆听音乐美 把握感情基调
  诗歌含蓄蕴藉,不像小说那样有故事情节,也不像戏剧那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诗歌的教学应诉诸于声音表现的世界。这一点必须通过朗诵来实现,特别是配乐朗诵。每一首诗歌都有它,或热情奔放,或忧郁感伤,或慷慨激昂,或悲痛,或愤怒的感情基调。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由诗歌的主题决定并为表达主题服务的,所以要想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就必须先把握准它的感情基调。
  在新课开启时播放配乐诗歌朗诵。这样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诗歌的情境中去。如学习《沁园春 长沙》可借助浑厚深沉、清澈流畅的《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体味青年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不仅能省去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深深地感染学生,让他们在音乐及朗诵的情感变化中掌握诗的节奏、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导入了课堂教学正轨,更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作好准备。
  二、欣赏绘画美 品读意象寓意
  诗(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我们学习诗词的重点。“意”是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象”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诗词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领悟诗歌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詩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怀。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课堂上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那么学生将比较容易地品味诗中的意象,走入诗歌的本体。《错误》,是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先生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尽管是抒情诗,但画面感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借助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如莲花、东风、三月的柳絮、跫音、三月的春帷、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紧掩的窗扉等,抓住它们的特点,融进想象,注意它们间的组接,形成真切的、生动的画面。但是学生的想象有限,造成组接不合理甚至错误。为了调动学生的联想来品读意象,欣赏画面美,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打出以下三幅画面:一、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女子独坐幽闺,一双美丽而深邃的大眼睛里装满了他的故事以及对他浓浓的思念。二、屋外春光弥漫,可女子没挪动半步,木格雕花窗也没有打开。哪有赏春的心境:春风来了,三月的柳絮飞起来了,可女子心里的春天并没有来,内心就像悠长悠长而又寂廖的黄昏街道,空荡、孤寂。三、偶尔传来的一阵马蹄声,让女子惊起,高兴地跑出屋外,但见到的不是心中想的他,只好叹息着回到床边,几滴清泪,从眼里涌出眼帘,顺着脸颊滑落……
  学习诗歌,借助多媒体在一幅幅画面的展现中,再现诗人所见,增强学生感性理解,在借助于在视觉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得以调动,从而加强对课文情景的体验,对意象寓意的理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悟文意,提升学生的文学品味能力。
  三、借助flash动画 深入意境
  制作flash动画,是最好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这样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激发下,引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能够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帮助学生深入意境。以鉴赏乐府诗《孔雀东南风》为例:《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优秀的长篇民间叙事诗。这首诗比较长,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厌倦感,有些同学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这首诗虽然很长,但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并在叙事中融入了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美而扣人心弦的画面,描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产生出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感。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制作flash动画借助声音和画面无疑是一条捷径。首先用委婉哀怨的排箫《秋怨》背景乐曲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一对孔雀南北纷飞,并不断回头,秋风清寒……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织布、洗衣、做饭……婆婆恶毒挑刺,整日指责……焦仲卿长跪在母亲跟前祈求母亲不要休了兰芝……”哀伤的音乐、凄美的画面,让学生看着动画画面并跟着画面上所出现的一行行字幕(课文内容: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深情朗诵全诗。
  Flash动画让学生在声音和图片的共同作用下对诗文进行联想感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审美活动中,去感触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情,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深入诗的意境,理解诗的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诗歌是一种较特殊的文体,它不仅有形式上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意象、情感和哲理等方面还有一种特殊的“含蓄美”。音乐美、绘画美是传统教学中难以企及的,“含蓄美”更需要读者通过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去领悟得到,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可听可视可感的形式,也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多媒体技术的恰当使用将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地介入,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达到对诗歌的领悟和把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化经济模式的深入,英语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注重的语言形式,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也显得愈发地重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教学方法应用、提高素质教育比例、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把教学内容任务化、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以及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等七点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希望对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素質教育  提高英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步伐越來越快,我国在教育领域开始推行新课标改革,新课标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达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通过新课标改革,彻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其中,音乐教育作为学生审美观培养的教育方式之一,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音乐不仅仅是学生教学中的一个科目,更是学生欣赏
期刊
【摘 要】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高中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班级作为学生第二个大家庭,班主任不仅要育人、做班级的管理者,更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之路上的引导者,在班级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塑造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精神,优化教育途径,做学生高尚灵魂的塑造者。  【关键词】教育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精神  引言  在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
期刊
【摘 要】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群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公民素养、人际交往、生活习惯与处事方式四个维度展开调查与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具备基本的公民素养;与人交往无明显攻击性行为倾向,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但逃避行为和说谎情况较为严重;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言语习惯有待改善;处事能力较差,依耐性强,存在惰性心理。由此提出优化留守儿童成长坏境,深入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初中语文记叙文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教育;记叙文;写作  一、学生学好记叙文写作的策略  (一)对周边的人与物观察要细心学生写记叙文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记账文”,写出来的文章是“死海式”的,缺乏真情实感。对于看见农民伯伯在浇水施肥,有的学生写出来的是“今天很开心,看到农民伯伯在收割”寥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学科理论知识内容,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主要就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有效运用,望对未来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运用与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深入,对于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能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进而有效提升英语课程质量。本文基于新课改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针对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期刊
【摘 要】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进入学龄前期,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该时期是否能得到较好的指正和引导,在其以后的人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口语是社交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失去了口语表达的同时,也就预示着与社会脱节,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这个社会环境中去,然而当今社会,仍有许多学龄
期刊
【摘 要】以往一段时间当中,我国新课改深化程度不断提升,各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应用,其中的微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首先介绍微课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势,而后提出微课实际应用方法,希望能够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微课;应用;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教育
期刊
【摘 要】音乐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学音乐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当前在传统的授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等。当前要能够结合新课改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内容创新,以此来提升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进而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内涵;创新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