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创面换药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创面换药干预的基础上配合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进一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1)在镇痛VA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在干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00%,与对照组的75.00%比较明显更高,2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干预效果
急诊烧伤,主要由高温、电流、强辐射或者腐蚀性物质引起,该类患者的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皮肤红肿、水疱及破损等。考虑到患者烧伤创面能够有效恢复,需及时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医治期间加强患者的镇痛干预非常重要[1]。本次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80例纳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评价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80例烧伤患者,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急诊科,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21-54岁,平均年龄为(35.8±1.2)岁;创面烧伤面积7.0-28.6%,平均为(12.9±2.0)%。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20-53岁,平均年龄为(35.9±1.1)岁;创面烧伤面积7.1-28.5%,平均为(12.8±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创面换药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期间处理好出现的问题。观察组则在常规创面换药干预的基础上配合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在换药之前即刻采取腕踝针,换药结束后5min取针,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方法如下:
(1)健康宣教。在使用腕踝针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干预,告知患者有关烧伤疾病、腕踝针使用等知识及基本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而使患者在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2)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受到疾病、疼痛等影响,患者易伴有一些消极心理症状,比如焦虑、抑郁、担心害怕等,因此需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患者的消极心理,可采取音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多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3)腕踝针镇痛干预。①选择32号1寸毫针,直径为0.25×25mm,结合疼痛所处解剖位置及在体表的反映区域,对进针针刺点加以明确;②在进针过程中,针尖维持30°向表皮层刺过,然后于皮下平行进针,针深度以接近针体末端为宜,确保针刺不会出现胀痛、酸麻等知觉;③如果针刺入后痛觉没有获得缓解,需缓慢退针,然后采取纠正处理措施;④留针5min后,取针。
1.3评价标准
本次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分;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难以忍受;VAS评分越低,代表疼痛越轻,镇痛效果越好[2]。并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VAS镇痛评分比较
在镇痛VA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满意32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40例患者,满意11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75.00%。由数据可知,观察组喊着对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烧伤创面换药,会对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需加强镇痛干预,进而确保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创面换药效果的提升[3-4]。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重点提到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方法的应用,即在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干预及心理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腕踝针镇痛干預,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VAS镇痛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干预的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实施腕踝针镇痛干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减轻;此外,观察组患者对干预服务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腕踝针镇痛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海静.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09.
[2]赖培茜,康佳,林涌鹏,黄利英,曾静.腕踝针联合自控镇痛泵对腰椎内固定术口疼痛护理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09):1508-1513.
[3]蔡雁卿,王凤颜,陈素梅.烧伤创面的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0):119-120.
[4]胡金平.优质护理在烧伤创面换药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15):141-142.
关键词: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干预效果
急诊烧伤,主要由高温、电流、强辐射或者腐蚀性物质引起,该类患者的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皮肤红肿、水疱及破损等。考虑到患者烧伤创面能够有效恢复,需及时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医治期间加强患者的镇痛干预非常重要[1]。本次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80例纳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评价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80例烧伤患者,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急诊科,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21-54岁,平均年龄为(35.8±1.2)岁;创面烧伤面积7.0-28.6%,平均为(12.9±2.0)%。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20-53岁,平均年龄为(35.9±1.1)岁;创面烧伤面积7.1-28.5%,平均为(12.8±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创面换药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期间处理好出现的问题。观察组则在常规创面换药干预的基础上配合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在换药之前即刻采取腕踝针,换药结束后5min取针,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方法如下:
(1)健康宣教。在使用腕踝针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干预,告知患者有关烧伤疾病、腕踝针使用等知识及基本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而使患者在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2)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受到疾病、疼痛等影响,患者易伴有一些消极心理症状,比如焦虑、抑郁、担心害怕等,因此需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患者的消极心理,可采取音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多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3)腕踝针镇痛干预。①选择32号1寸毫针,直径为0.25×25mm,结合疼痛所处解剖位置及在体表的反映区域,对进针针刺点加以明确;②在进针过程中,针尖维持30°向表皮层刺过,然后于皮下平行进针,针深度以接近针体末端为宜,确保针刺不会出现胀痛、酸麻等知觉;③如果针刺入后痛觉没有获得缓解,需缓慢退针,然后采取纠正处理措施;④留针5min后,取针。
1.3评价标准
本次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分;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难以忍受;VAS评分越低,代表疼痛越轻,镇痛效果越好[2]。并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VAS镇痛评分比较
在镇痛VA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满意32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40例患者,满意11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75.00%。由数据可知,观察组喊着对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烧伤创面换药,会对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需加强镇痛干预,进而确保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创面换药效果的提升[3-4]。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重点提到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方法的应用,即在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干预及心理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腕踝针镇痛干預,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VAS镇痛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干预的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实施腕踝针镇痛干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减轻;此外,观察组患者对干预服务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腕踝针镇痛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海静.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09.
[2]赖培茜,康佳,林涌鹏,黄利英,曾静.腕踝针联合自控镇痛泵对腰椎内固定术口疼痛护理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09):1508-1513.
[3]蔡雁卿,王凤颜,陈素梅.烧伤创面的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0):119-120.
[4]胡金平.优质护理在烧伤创面换药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