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下午5点,北京市西城区前毛家湾一号院发生这样一件事:工人埋设暖气管道时,从地下挖出了大把大把的瓷片。
马毅(北京西城区文物执法队队长):我带着人赶到现场,发现距离地表大约三四十厘米的地方,有面积近5平方米的一层瓷片。
马毅认为,可能用一天时间就可以把这些瓷片清理完毕。然而,他们连续干了两天后,感到很是意外。
马毅:清理两天了,还没见到坑的底部和四个边界,这才意识到可能是个重要发现。立即向北京市文物局作了汇报。
韩鸿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我们马上去实地勘察。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残瓷片,都很惊讶。当天就制定了挖掘方案,正式进入工地。
马毅:挖掘了一个星期,工作告一段落。粗略计算,埋藏的碎瓷近100万片。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土数量如此多的瓷片,瓷片装了1000多箱,整整9辆卡车(图1)。
(1)图组:(1-1)、(1-2)古瓷片层层堆积,数量惊人
瓷片,最有可能大量集中出现的地方当然是烧制瓷器的窑址。因为烧造出来不合格的瓷器,大多当场打碎填埋。那么,这里曾经有过窑址吗?
韩鸿业:毛家湾北边原先是太平仓;西边是吉庆坊,民意坊;南边是红头场;东边就是皇城,一直处于城区中心。
发现瓷片的毛家湾一号院曾是林彪的住所,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而窑址多半选择在郊外,决不可能在皇城区。这样看来,说这里是窑址的观点显然缺乏依据。
为弄清这些瓷片的来源,考古人员马上整理瓷片。
韩鸿业:第一次上手,令人很震惊。
让人震惊的会是一些怎样的瓷片呢?
韩鸿业:看到第一片,就急切地想看到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每一片都觉得非常重要(图2)。
(2)这些出土的古瓷片透出神秘的信息
古瓷器出自民窑和官窑。同一种瓷器,市场价格官窑的往往比民窑的要高出很多,官窑显然比民窑珍贵。
韩鸿业:官窑是官府指定烧制的窑场,要求非常严格。每件瓷器要尽善尽美,不好的就当场销毁,不允许流传到市场上。民窑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技术方面不如官窑的精美。
马毅:因为官窑烧造技术和工艺标准相对民窑要高得多,产量也少。所以, 传世的官窑瓷流传到民间的很少。
官窑器型惟重纤巧,轻盈秀致;纹饰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官窑一般有不同特征的款识。
韩鸿业:民窑带年号的不是特别多。尤其民窑器形变化不像官窑一朝一换那样明显,可能朝代换了,民窑还继续在烧。
这些埋在皇城根脚下的瓷片到底来自哪里?它们是官窑还是民窑?
从史料看,埋藏瓷片的位置,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库房。
马毅:这个地区保留下来的地名叫西什库,为明清皇家服务的库房。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有甲乙丙丁等10个库,到清代合称为“西什库”。
韩鸿业:这么多精美珍贵的瓷片基本上是洁净的,感到非常惊讶。
从瓷片可以看出瓷器造型精美,温婉细腻。外在的迹象表明,这些瓷片似乎是官窑瓷。不过,有专家给出了相反的结论。
马毅:基本上都是民窑瓷器(图3)。
(3)这些古瓷虽然属于民窑瓷,但却明显高于普通的民窑品
埋藏在皇城地下的百万瓷片,其中官窑瓷片竟然寥寥无几,这的确让人感到意外。
2008年1月18日。
毛家湾一号院。时隔近3年,当年的百万瓷片大坑就坐落在这里。大瓷坑南北长7.8米,东西宽5.2米。从那以后,工人们在这个大坑外围施工再没有挖到过瓷片。
韩鸿业:所以肯定这个坑是人工一次性挖掘而成的,就是为了埋瓷片。
这个人工坑是何时挖成的呢?
李永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距离现在500年。
韩鸿业:就是明代中期的。
研究果然证实,其中大量的青花瓷片来自明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
但后来发现,这些瓷片不但来自景德镇窑,还有分别来自龙泉窑、钧窑、定窑等9处窑口。
有专家大胆猜想,在明代,京城的漕运相当发达,大量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水路,瓷器也不例外。毛家湾之所以被取名为“湾”,也许和码头有关。这样看来,会不会是因为沉船或碰撞造成瓷器破损后,集中填埋在这里?
韩鸿业:明代北京地区的人们,是瓷器消费的一个较大的群体,运来北京的瓷器,全国各地的都有。
李永强:有的认为沉船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种猜想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新问题又来了,考古人员发现,这些瓷片里竟然有明代早期的,甚至有元代、金代、辽代、宋代和唐代的(图4)。
(4)图组:(4-1)、(4-2):这些瓷片年代不同,品种十分丰富
瓷片来源于不同的年代,这便使漕运的猜想变得不合理起来。
考古人员试图修复这些瓷器,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2007年1月17日,北京房山。
一座普通的院子里,秘密储藏着来自皇城根下的那些被考古人员视作珍宝的神秘瓷片。
经过清洗后的每一块瓷片,被分门归类。同一年代同一窑口的瓷片在历经几百年后,终于在这里聚首(图5)。
(5)整理后的瓷片,现出原本秀美的容颜
韩鸿业:瓷片的釉色,文饰,品种,题材等非常丰富。
瓷片上的图案多以松竹梅、花鸟鱼虫、走兽、人物为主。有些瓷器造型精美,工艺较为精湛。质量显然比普通民窑瓷的工艺高。
专家们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位于器口的瓷片都有磨痕,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
韩鸿业:这批瓷器各个品种都有,明显有使用过的磨痕。
专家推测,这些极有可能是当时专门供太监和宫女使用的民窑器物。因为这些瓷器是很高档的日用品,如杯、盘、碗、碟等。由于皇宫对瓷器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要从库房领取新瓷器,必须以旧换新。那些旧损瓷器便被集中销毁填埋在这里。
马毅:但据我们查到的资料,西什库并没有存放瓷器的库房。
皇宫用瓷的推测很快又被否定了。因为在修复瓷器时,发现有的瓷片有锔补过的痕迹。而皇宫使用的只能是好瓷器,绝不可能是锔补过的。
韩鸿业:发现有使用过的磨痕,有些上面有锔钉(图6)。
(6)图组:(6-1)有磨痕的瓷片,(6-2)锔补过的瓷片
至此,专家们似乎很难找到古瓷坑谜团的答案了。也许有人会问,解开这个瓷坑之谜,对于考古来说真的如此重要吗?
韩鸿业:它对于研究北京瓷器的使用,哪些瓷器是畅销的,当时全国制瓷业格局是怎样的,都有很大的帮助。
李永强:对于研究从元到明中国制瓷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京城老百姓用瓷习惯等,都发生联系,可以填补很多新的篇章。目前民窑瓷器的断代很薄弱,这些大量的瓷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就在大家对瓷片的来源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史学家认为,这应该是地震形成的。据史料记载,明代一共发生过37次地震,这些碎瓷片会不会是地震后残存的呢?
李永强:明代地震比较多,瓷器很容易在地震中损毁。
韩鸿业:地震造成的损毁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没有直接的证据。
专家们对瓷器的修复要经过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上色、做釉等多道工序,才能把众多的碎瓷片拼接黏合成一个完整的器物。
张济发(瓷器修复专家):这些瓷片很珍贵,我们都很小心谨慎,不管是碎片还是修复好的器物,都是两手去拿,怕有什么闪失。
每一片都有价值,每一片都价值不菲。
张济发认为,地震的说法不靠谱。因为修复好的瓷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一件器物都不完整,都要用石膏填充补缺(图7)。
(7)图组:(7-1)、(7-2):填充补缺后的瓷器
在百万瓷片里竟然修复不出一件完整的器物。这让考古人员大感意外。
韩鸿业:这么一大坑瓷片,正常情况下应该出现个别完整的瓷器,但却没有。
这样的答案恰恰证明了地震成因的推断不合理。
李永强:不完整正好说明它是生活中废弃的破损瓷器,它不但有使用过的磨痕,而且在少部分瓷片的表面有残留物,这都是被使用过的明显证据。
显然这些瓷器当年被埋入坑中时已经是碎片了。问题的答案似乎渐渐浮出水面。
李永强:坑里除出现瓷片外,也出现其他垃圾,比如猪骨头,煤灰,炉渣和骨牌、铜簪等。
韩鸿业:这些瓷片应该是散落堆积在若干处,然后可能由于城市的改造扩建,短期内从不同的若干处集中到这里的。
李永强:可以说,这些瓷片的来源,是周边的人们废弃的堆积。
考古专家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些瓷片曾经被扔在垃圾场里,在明正德年间,因为城市扩建的需要,通过二次搬运把这些瓷片集中填埋到这里。这一结论似乎合理地解释了毛家湾古瓷坑的谜团。
李永强:从遗物特征、地层堆积的特点,还有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等综合考察,我们判断它是一个垃圾场,应该确凿无疑。
谜团终于被揭开了,曾经废弃的垃圾场成了专家们研究中国瓷器发展史的重要参考。景德镇“紫彩瓷”在这里首次发现出土实物,磁州窑“红绿彩”使用年限推至明中期。同样,这些瓷片具有数量巨大、时间跨度长、窑口多而杂、器形丰富、釉色彩种繁多、纹饰题材精美等诸多特点,对历史、科技、美术、民俗等众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李永强:我认为有很多工作都值得开展,比如说对青花瓷器的分期,整个明代景德镇瓷器的发展,从元到明中国制瓷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京城老百姓的用瓷习惯等等,都可以去研究(图8)。
(8)图组:(8-1)、(8-2):这些瓷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古人的垃圾场竟成为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古人废弃的百万古瓷片,也成为现代学者研究历史的宝贝。也许这便是考古带来的惊喜和乐趣。
马毅(北京西城区文物执法队队长):我带着人赶到现场,发现距离地表大约三四十厘米的地方,有面积近5平方米的一层瓷片。
马毅认为,可能用一天时间就可以把这些瓷片清理完毕。然而,他们连续干了两天后,感到很是意外。
马毅:清理两天了,还没见到坑的底部和四个边界,这才意识到可能是个重要发现。立即向北京市文物局作了汇报。
韩鸿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我们马上去实地勘察。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残瓷片,都很惊讶。当天就制定了挖掘方案,正式进入工地。
马毅:挖掘了一个星期,工作告一段落。粗略计算,埋藏的碎瓷近100万片。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土数量如此多的瓷片,瓷片装了1000多箱,整整9辆卡车(图1)。
(1)图组:(1-1)、(1-2)古瓷片层层堆积,数量惊人
瓷片,最有可能大量集中出现的地方当然是烧制瓷器的窑址。因为烧造出来不合格的瓷器,大多当场打碎填埋。那么,这里曾经有过窑址吗?
韩鸿业:毛家湾北边原先是太平仓;西边是吉庆坊,民意坊;南边是红头场;东边就是皇城,一直处于城区中心。
发现瓷片的毛家湾一号院曾是林彪的住所,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而窑址多半选择在郊外,决不可能在皇城区。这样看来,说这里是窑址的观点显然缺乏依据。
为弄清这些瓷片的来源,考古人员马上整理瓷片。
韩鸿业:第一次上手,令人很震惊。
让人震惊的会是一些怎样的瓷片呢?
韩鸿业:看到第一片,就急切地想看到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每一片都觉得非常重要(图2)。
(2)这些出土的古瓷片透出神秘的信息
古瓷器出自民窑和官窑。同一种瓷器,市场价格官窑的往往比民窑的要高出很多,官窑显然比民窑珍贵。
韩鸿业:官窑是官府指定烧制的窑场,要求非常严格。每件瓷器要尽善尽美,不好的就当场销毁,不允许流传到市场上。民窑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技术方面不如官窑的精美。
马毅:因为官窑烧造技术和工艺标准相对民窑要高得多,产量也少。所以, 传世的官窑瓷流传到民间的很少。
官窑器型惟重纤巧,轻盈秀致;纹饰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官窑一般有不同特征的款识。
韩鸿业:民窑带年号的不是特别多。尤其民窑器形变化不像官窑一朝一换那样明显,可能朝代换了,民窑还继续在烧。
这些埋在皇城根脚下的瓷片到底来自哪里?它们是官窑还是民窑?
从史料看,埋藏瓷片的位置,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库房。
马毅:这个地区保留下来的地名叫西什库,为明清皇家服务的库房。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有甲乙丙丁等10个库,到清代合称为“西什库”。
韩鸿业:这么多精美珍贵的瓷片基本上是洁净的,感到非常惊讶。
从瓷片可以看出瓷器造型精美,温婉细腻。外在的迹象表明,这些瓷片似乎是官窑瓷。不过,有专家给出了相反的结论。
马毅:基本上都是民窑瓷器(图3)。
(3)这些古瓷虽然属于民窑瓷,但却明显高于普通的民窑品
埋藏在皇城地下的百万瓷片,其中官窑瓷片竟然寥寥无几,这的确让人感到意外。
2008年1月18日。
毛家湾一号院。时隔近3年,当年的百万瓷片大坑就坐落在这里。大瓷坑南北长7.8米,东西宽5.2米。从那以后,工人们在这个大坑外围施工再没有挖到过瓷片。
韩鸿业:所以肯定这个坑是人工一次性挖掘而成的,就是为了埋瓷片。
这个人工坑是何时挖成的呢?
李永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距离现在500年。
韩鸿业:就是明代中期的。
研究果然证实,其中大量的青花瓷片来自明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
但后来发现,这些瓷片不但来自景德镇窑,还有分别来自龙泉窑、钧窑、定窑等9处窑口。
有专家大胆猜想,在明代,京城的漕运相当发达,大量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水路,瓷器也不例外。毛家湾之所以被取名为“湾”,也许和码头有关。这样看来,会不会是因为沉船或碰撞造成瓷器破损后,集中填埋在这里?
韩鸿业:明代北京地区的人们,是瓷器消费的一个较大的群体,运来北京的瓷器,全国各地的都有。
李永强:有的认为沉船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种猜想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新问题又来了,考古人员发现,这些瓷片里竟然有明代早期的,甚至有元代、金代、辽代、宋代和唐代的(图4)。
(4)图组:(4-1)、(4-2):这些瓷片年代不同,品种十分丰富
瓷片来源于不同的年代,这便使漕运的猜想变得不合理起来。
考古人员试图修复这些瓷器,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2007年1月17日,北京房山。
一座普通的院子里,秘密储藏着来自皇城根下的那些被考古人员视作珍宝的神秘瓷片。
经过清洗后的每一块瓷片,被分门归类。同一年代同一窑口的瓷片在历经几百年后,终于在这里聚首(图5)。
(5)整理后的瓷片,现出原本秀美的容颜
韩鸿业:瓷片的釉色,文饰,品种,题材等非常丰富。
瓷片上的图案多以松竹梅、花鸟鱼虫、走兽、人物为主。有些瓷器造型精美,工艺较为精湛。质量显然比普通民窑瓷的工艺高。
专家们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位于器口的瓷片都有磨痕,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
韩鸿业:这批瓷器各个品种都有,明显有使用过的磨痕。
专家推测,这些极有可能是当时专门供太监和宫女使用的民窑器物。因为这些瓷器是很高档的日用品,如杯、盘、碗、碟等。由于皇宫对瓷器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要从库房领取新瓷器,必须以旧换新。那些旧损瓷器便被集中销毁填埋在这里。
马毅:但据我们查到的资料,西什库并没有存放瓷器的库房。
皇宫用瓷的推测很快又被否定了。因为在修复瓷器时,发现有的瓷片有锔补过的痕迹。而皇宫使用的只能是好瓷器,绝不可能是锔补过的。
韩鸿业:发现有使用过的磨痕,有些上面有锔钉(图6)。
(6)图组:(6-1)有磨痕的瓷片,(6-2)锔补过的瓷片
至此,专家们似乎很难找到古瓷坑谜团的答案了。也许有人会问,解开这个瓷坑之谜,对于考古来说真的如此重要吗?
韩鸿业:它对于研究北京瓷器的使用,哪些瓷器是畅销的,当时全国制瓷业格局是怎样的,都有很大的帮助。
李永强:对于研究从元到明中国制瓷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京城老百姓用瓷习惯等,都发生联系,可以填补很多新的篇章。目前民窑瓷器的断代很薄弱,这些大量的瓷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就在大家对瓷片的来源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史学家认为,这应该是地震形成的。据史料记载,明代一共发生过37次地震,这些碎瓷片会不会是地震后残存的呢?
李永强:明代地震比较多,瓷器很容易在地震中损毁。
韩鸿业:地震造成的损毁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没有直接的证据。
专家们对瓷器的修复要经过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上色、做釉等多道工序,才能把众多的碎瓷片拼接黏合成一个完整的器物。
张济发(瓷器修复专家):这些瓷片很珍贵,我们都很小心谨慎,不管是碎片还是修复好的器物,都是两手去拿,怕有什么闪失。
每一片都有价值,每一片都价值不菲。
张济发认为,地震的说法不靠谱。因为修复好的瓷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一件器物都不完整,都要用石膏填充补缺(图7)。
(7)图组:(7-1)、(7-2):填充补缺后的瓷器
在百万瓷片里竟然修复不出一件完整的器物。这让考古人员大感意外。
韩鸿业:这么一大坑瓷片,正常情况下应该出现个别完整的瓷器,但却没有。
这样的答案恰恰证明了地震成因的推断不合理。
李永强:不完整正好说明它是生活中废弃的破损瓷器,它不但有使用过的磨痕,而且在少部分瓷片的表面有残留物,这都是被使用过的明显证据。
显然这些瓷器当年被埋入坑中时已经是碎片了。问题的答案似乎渐渐浮出水面。
李永强:坑里除出现瓷片外,也出现其他垃圾,比如猪骨头,煤灰,炉渣和骨牌、铜簪等。
韩鸿业:这些瓷片应该是散落堆积在若干处,然后可能由于城市的改造扩建,短期内从不同的若干处集中到这里的。
李永强:可以说,这些瓷片的来源,是周边的人们废弃的堆积。
考古专家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些瓷片曾经被扔在垃圾场里,在明正德年间,因为城市扩建的需要,通过二次搬运把这些瓷片集中填埋到这里。这一结论似乎合理地解释了毛家湾古瓷坑的谜团。
李永强:从遗物特征、地层堆积的特点,还有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等综合考察,我们判断它是一个垃圾场,应该确凿无疑。
谜团终于被揭开了,曾经废弃的垃圾场成了专家们研究中国瓷器发展史的重要参考。景德镇“紫彩瓷”在这里首次发现出土实物,磁州窑“红绿彩”使用年限推至明中期。同样,这些瓷片具有数量巨大、时间跨度长、窑口多而杂、器形丰富、釉色彩种繁多、纹饰题材精美等诸多特点,对历史、科技、美术、民俗等众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李永强:我认为有很多工作都值得开展,比如说对青花瓷器的分期,整个明代景德镇瓷器的发展,从元到明中国制瓷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京城老百姓的用瓷习惯等等,都可以去研究(图8)。
(8)图组:(8-1)、(8-2):这些瓷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古人的垃圾场竟成为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古人废弃的百万古瓷片,也成为现代学者研究历史的宝贝。也许这便是考古带来的惊喜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