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色旅游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旅游创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本文从红色旅游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力图从更加全面、更加新颖的角度探讨红色旅游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红色旅游;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38-02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纪念地、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革命传统和道德,正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红色旅游以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形式,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一、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政治价值。红色旅游本身含有丰富的革命故事、红色印记、革命历史和事迹等内涵和精神,而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把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更易于学生接受和吸收。同时,开发红色旅游服务项目,也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精神效益与物质效益相统一,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实践中耳濡目染,将理论化为实际,又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使红色旅游文化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经典资源。
  2.教育价值。红色旅游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红色旅游文化中孕育的红色精神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重要力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成为弘扬和培育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和教育素材。红色旅游中诞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具有无限延伸的生命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3.文化价值。在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与生态景观、历史遗迹相融合,民族传承与民族文化由此形成,并成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红色旅游就是建立在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在红色旅游实践过程中,红色文化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相结合,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体现,其牺牲忘我、奋斗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华传统精神的延续,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丰富了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旅游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1.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教育活动。旅游院校可以利用专业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比如利用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定位、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及导游服务等;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墓文化遗址等,加强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的认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学生成立“红色旅游文化宣讲团”,到基层、社区、学校“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宣讲活动。
  2.把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红色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把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作为课程建设中的组成部分,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范围。将革命故事、英烈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编入大学生党课,通过进课本、进课堂,为推荐红色旅游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校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专门成立一个红色文化网站,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同时大力支持党团支部的发展,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生主动将自身价值观同红色文化相结合,提高其自主学习性。
  3.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利用每月的团日活動在各团支部开展红色旅游景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建好一批红色班级”活动,利用专业特色开展红色旅游景点讲解、红色旅游路线设计、红色旅游景点导游、红色文化馆设计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可根据各红色旅游景点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工作,撰写调查报告,给出适合当地红色旅游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在服务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通过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红色旅游文化。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旅游文化。网络新媒体是开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有生力量,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以“红色旅游故事”、“红色旅游线路”等话题,定期发送红色旅游文化的宣传内容,师生中践行红色旅游的典型事迹和榜样,让红色旅游文化在网络空间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影响、熏陶大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干部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以学生喜闻见乐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有针对性地宣传红色旅游文化,深入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并积极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去,在红色旅游实践体验中接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开发红色旅游项目。旅游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发展方向,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加入到项目的设计和经营中,成为项目主体,听取大学生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采取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戏剧、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等方式,成立“小麦公社”、“瑞斯卡形象传播中心”、“乐维传媒”、“尚美工作室”等创业创新项目,由专业精、能力强的学生党团员担任红色旅游创新示范项目负责人,带领同学组队立项,开展红色旅游创新实践,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8.
  [2]胡振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4):23.
  [3]石培华.发展红色旅游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5-6.
  [4]殷盈试.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3):12.
其他文献
摘要:不可否认,古诗词对社会影响是较大的,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经典呈现,又推动了我国古典文化的发展。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考试中的占比也相当大,并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度。  关键词:古典诗词;阅读;鉴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61-02  一、部分古诗词鉴赏分析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国内各高校的重要课题。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特点,适应时代需求,主要从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课程设置质量保障、多模式培养机制、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改革进行了相关探索,收到初步成效。  关键词: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生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
(1.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8;2.三峡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8)  摘要:文章在“流体力学”的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设计了基于任务驱动的能力训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肯定了该模式对岗位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同时指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教学;任务驱动法;流体力学;任务
摘要:正面就是利用正確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学生讲道理,用事实说服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开导学生,使学生既受到教育又没有压力。  关键词:正面教育;中职;说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239-02  一、研究背景讲述  我是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不知不觉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默默奋斗了七年多,做班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是当前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改革;安全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1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人才越来越成为国
摘要: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为例,在分析将研究过程融入本科教学的必要性基础上,开展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要求与策略。  关键词:本科教育;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提升学历层次的要求日益突出,开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注点。高职与本科3 2分段培养突破了现有专科教学局限,完善了高职教育模式,有利于为社会输入优秀的专业人才。“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该专业旨在培养专业技术优良的实用型人才,在其培养过程中实行高职与本科3 2分段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文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简要地概述了高职与本科3
摘要:以改革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应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为大学生所熟悉和接受。  关键词:改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48-03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民办本科S学院为例,介绍该校通过坚持产学研结合等多种举措,助力学校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并从中总结出值得推广的做法,为江苏乃至全国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典型示范经验。  关键词:民办本科;转型策略;S
摘要:创业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大学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是创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目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观念陈旧,创业指导体系尚未完善,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创业自信等诸多问题,医疗卫生产业的进入壁垒制约了医学生的创业等不利因素。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科类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