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三姐歌谣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宜州壮族先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用聪明才智所创造的无比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押韵,曲调优美,远播海外,是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重大价值。笔者从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保护重要意义入手,提出其传承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保护; 措施
宜州是块风流地,
人爱唱歌鸟爱啼;
如今广西成歌海,
三姐山歌数第一。
这是一首在宜州市家喻户晓、广泛传唱的刘三姐歌谣。
宜州市是誉满中外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著名的山歌之乡,这里人人爱唱山歌,处处有歌声,事事都用山歌来表达。逢年过节,婚嫁、寿诞、喜事、庆典无不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铭志。山歌成为人们日常生产中文化娱乐、交流传递情感的载体。过去60年代,广西歌舞团的歌舞剧《刘三姐》走进首都,荣幸的进入中南海给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以后又走向全国,红遍全国。特别是电影《刘三姐》在全国掀起了刘三姐热。《刘三姐》还走出国门,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同样出现了刘三姐热,而且持续长达几十年之久,以她的题材创作的作品层出不穷,改革开放年代《刘三姐》歌谣又“与时俱进”,在当时已成为宣传各行各业的文化品牌,在宜州随处可见以刘三姐命名的店名、商品名称。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笔者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索。
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义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作品,她的歌词内容丰富,灵活可变,幽默、诙谐、押韵、曲调优美、动听、朗朗上口,通俗易唱,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
在过去的年代,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曾一度受到禁止,几近失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拂城镇乡村,沉积多年的刘三姐歌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倡导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山歌演唱,比赛活动得以复苏。而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活动中,通过申报评审,2006年,宜州市的刘三姐歌谣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富有独特魅力的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刘三姐歌谣文化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 表述方式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还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传承和保护刘三姐歌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刘三姐歌谣文化的研究价值
刘三姐歌谣的研究与探讨,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2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李海峰、邓庆主编的《刘三姐传世歌谣》,内收“刘三姐身世歌”、“刘三姐生活歌”、“刘三姐爱情歌”、“刘三姐游历歌”以及附录“后人唱刘三姐”等歌谣篇章,全都是汉语七言四句体民歌。传统的壮族民歌格式以五方四句欢、七言四句欢、勒脚欢、排欢为最普遍,而且都押腰韵,用壮语演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刘三姐歌谣格式都是七言四句,押脚韵用汉语演唱。尤以桂柳方言的七言四句体最普遍。
如: 想妹一天又一天,
想妹一年又一年;
铜打肝肠都想断,
铁打眼睛也望穿。
一把芝麻撒上天,
我有山歌万万千;
唱到京城打回转,
回来还唱十把年。
歌词押韵、抒情、结构严谨、曲调优美,体现了刘三姐歌谣的艺术水平,也充分说明了刘三姐歌谣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肩负着较强的时代重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将刘三姐歌谣文化推广下去,让这朵艳丽的民族之花得以传承和发扬。
2.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实用价值
山歌文化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里占有重要位置之一,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知道,山歌不仅对加强民族教育、增强民族团结有极大的教育意义,而且是鼓舞民族士气、加大民族认同、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有力手段,这十多年来广西河池市年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以铜鼓、山歌搭台,经济唱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刘三姐家乡宜州市连续举办了三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以山歌为媒引来了不少投资商落户宜州,给宜州旅游带来蓬勃生机,使宜州经济突飞猛进。在这大好形势下,我们科学地收集、整理、传承、保护刘三姐歌谣文化,使其更能够深入人心,将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实用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3.刘三姐歌谣的艺术价值
“不论是哪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独特含量和研究价值,而刘三姐歌谣也是这样。其一,刘三姐歌词寓意深刻,比喻贴切、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情意充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二,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悠扬,演唱时有独唱、合唱、有单声部,也有二声部、多声部,很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拿浆,随你撑到哪条河。”这是《刘三姐》电影里刘三姐唱的一首歌,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优美的歌声迷人的风景,深深感动了观众,叫人久久不能忘。不管是刘三姐热的年代还是今天,刘三姐的歌已深深扎在人们心中,永远不可磨灭。其三,它们大都在喜庆、欢快、休闲时唱,通过多种演唱形式达到自娱自乐,抒情表意,引起共鸣的作用深受人们喜爱和接受。
二、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山歌这种民间艺术有着极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民族不能没有艺术,民族艺术不能没有民歌。刘三姐歌谣文化是民间艺术的一朵鲜花,我们将如何传承与保护呢?
1.大力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拓展传承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有较途径。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向来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在全球经济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学习的兴趣日渐减弱,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而宜州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民间山歌手大多年事已高,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因而,我们必须针对刘三姐歌谣保护与传承的严峻形势,结合宜州以民族风情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措施,根据部分学校的试点经验,积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采取聘请当地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民间山歌手、文化工作者进学校传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刘三姐歌谣学唱、传唱的活动,使得刘三姐歌谣文化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同时,还可把当地优秀的民歌舞蹈、地方戏剧、曲艺以及民族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体育竞技等内容编成教材,以课本教程的方式纳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就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赋予民族文化鲜活的时代特点。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活跃了学校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使即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刘三姐歌谣得到最好的保护、传承,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依托,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社区
刘三姐歌谣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宜州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用聪明才智所创造的无比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刘三姐歌谣有固定的传统歌词,有即兴编唱的现实歌词,套以各种曲调,演唱起来委婉储蓄,比兴巧妙,风趣幽默,生动形象,能较好地体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她的作用是许多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刘三姐歌谣保留了一个民族的乡土记忆和特色,承载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民风,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近年来,宜州市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山歌比赛、演唱会活动,编辑出版《刘三姐传世歌谣》、《歌海春潮》山歌集,在广告、车辆上印制刘三姐山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承活动,使得传唱刘三姐山歌蔚然成风,山歌已成为宜州广大干部群众交流思想、传播文化、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滋润刘三姐歌谣的“土壤”正在逐渐消失,刘三姐歌谣的传人也在逐渐减少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保护好刘三姐歌谣的地方特色,做好继承、普及和发展工作,使刘三姐歌谣后继有人并不断提高,也为了激发青少年和当地群众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民族艺术的情感,使刘三姐歌谣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更加绚丽多彩,必须加快刘三姐歌谣特色文化社区的建设。
3.政府投入资金培养青少年山歌歌手传承人
一是通过刘三姐歌谣这一领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构建和谐社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结合弘扬和发展,重点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刘三姐歌谣文化社区,促使更多的单位和群众来关心 、重视和支持;二是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进行培训、辅导,做好传承工作。在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文艺演出活动中,突出刘三姐歌谣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政府投资在人群密集的娱乐广场或旅游景点设置一个命名为“刘三姐歌台”的对歌台,在节假日,由文化部门以各种形式举办各种山歌比赛,山歌演唱等等;四是把“刘三姐歌台”当一个旅游景点,有游客也可以来“刘三姐歌台”打擂台赛或者对山歌,使游客更加了解刘三姐歌谣和刘三姐家乡的风土人情;五是由文化部门定向培训一批青年歌手,从编歌词到唱腔调,都要达到更高的水准,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与保护的目的。
总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是一个社会性、长期性、时代性的工作,各级部门、社会、学校以及人民群众对开展此项活动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使之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进步的多效工程,从而使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持之以恒,卓有成效,让刘三姐歌谣文化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邓凡平选编.刘三姐评论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2]覃桂清著.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廖金翠(1962-),女,广西宜州人,宜州市文化馆国家群文馆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辅导、研究等。)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保护; 措施
宜州是块风流地,
人爱唱歌鸟爱啼;
如今广西成歌海,
三姐山歌数第一。
这是一首在宜州市家喻户晓、广泛传唱的刘三姐歌谣。
宜州市是誉满中外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著名的山歌之乡,这里人人爱唱山歌,处处有歌声,事事都用山歌来表达。逢年过节,婚嫁、寿诞、喜事、庆典无不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铭志。山歌成为人们日常生产中文化娱乐、交流传递情感的载体。过去60年代,广西歌舞团的歌舞剧《刘三姐》走进首都,荣幸的进入中南海给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以后又走向全国,红遍全国。特别是电影《刘三姐》在全国掀起了刘三姐热。《刘三姐》还走出国门,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同样出现了刘三姐热,而且持续长达几十年之久,以她的题材创作的作品层出不穷,改革开放年代《刘三姐》歌谣又“与时俱进”,在当时已成为宣传各行各业的文化品牌,在宜州随处可见以刘三姐命名的店名、商品名称。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笔者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索。
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义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作品,她的歌词内容丰富,灵活可变,幽默、诙谐、押韵、曲调优美、动听、朗朗上口,通俗易唱,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
在过去的年代,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曾一度受到禁止,几近失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拂城镇乡村,沉积多年的刘三姐歌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倡导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山歌演唱,比赛活动得以复苏。而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活动中,通过申报评审,2006年,宜州市的刘三姐歌谣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富有独特魅力的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刘三姐歌谣文化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 表述方式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还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传承和保护刘三姐歌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刘三姐歌谣文化的研究价值
刘三姐歌谣的研究与探讨,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2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李海峰、邓庆主编的《刘三姐传世歌谣》,内收“刘三姐身世歌”、“刘三姐生活歌”、“刘三姐爱情歌”、“刘三姐游历歌”以及附录“后人唱刘三姐”等歌谣篇章,全都是汉语七言四句体民歌。传统的壮族民歌格式以五方四句欢、七言四句欢、勒脚欢、排欢为最普遍,而且都押腰韵,用壮语演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刘三姐歌谣格式都是七言四句,押脚韵用汉语演唱。尤以桂柳方言的七言四句体最普遍。
如: 想妹一天又一天,
想妹一年又一年;
铜打肝肠都想断,
铁打眼睛也望穿。
一把芝麻撒上天,
我有山歌万万千;
唱到京城打回转,
回来还唱十把年。
歌词押韵、抒情、结构严谨、曲调优美,体现了刘三姐歌谣的艺术水平,也充分说明了刘三姐歌谣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肩负着较强的时代重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将刘三姐歌谣文化推广下去,让这朵艳丽的民族之花得以传承和发扬。
2.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实用价值
山歌文化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里占有重要位置之一,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知道,山歌不仅对加强民族教育、增强民族团结有极大的教育意义,而且是鼓舞民族士气、加大民族认同、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有力手段,这十多年来广西河池市年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以铜鼓、山歌搭台,经济唱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刘三姐家乡宜州市连续举办了三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以山歌为媒引来了不少投资商落户宜州,给宜州旅游带来蓬勃生机,使宜州经济突飞猛进。在这大好形势下,我们科学地收集、整理、传承、保护刘三姐歌谣文化,使其更能够深入人心,将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实用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3.刘三姐歌谣的艺术价值
“不论是哪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独特含量和研究价值,而刘三姐歌谣也是这样。其一,刘三姐歌词寓意深刻,比喻贴切、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情意充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二,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悠扬,演唱时有独唱、合唱、有单声部,也有二声部、多声部,很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拿浆,随你撑到哪条河。”这是《刘三姐》电影里刘三姐唱的一首歌,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优美的歌声迷人的风景,深深感动了观众,叫人久久不能忘。不管是刘三姐热的年代还是今天,刘三姐的歌已深深扎在人们心中,永远不可磨灭。其三,它们大都在喜庆、欢快、休闲时唱,通过多种演唱形式达到自娱自乐,抒情表意,引起共鸣的作用深受人们喜爱和接受。
二、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山歌这种民间艺术有着极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民族不能没有艺术,民族艺术不能没有民歌。刘三姐歌谣文化是民间艺术的一朵鲜花,我们将如何传承与保护呢?
1.大力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拓展传承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有较途径。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向来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在全球经济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学习的兴趣日渐减弱,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而宜州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民间山歌手大多年事已高,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因而,我们必须针对刘三姐歌谣保护与传承的严峻形势,结合宜州以民族风情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措施,根据部分学校的试点经验,积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采取聘请当地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民间山歌手、文化工作者进学校传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刘三姐歌谣学唱、传唱的活动,使得刘三姐歌谣文化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同时,还可把当地优秀的民歌舞蹈、地方戏剧、曲艺以及民族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体育竞技等内容编成教材,以课本教程的方式纳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就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赋予民族文化鲜活的时代特点。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活跃了学校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使即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刘三姐歌谣得到最好的保护、传承,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依托,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社区
刘三姐歌谣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宜州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用聪明才智所创造的无比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刘三姐歌谣有固定的传统歌词,有即兴编唱的现实歌词,套以各种曲调,演唱起来委婉储蓄,比兴巧妙,风趣幽默,生动形象,能较好地体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她的作用是许多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刘三姐歌谣保留了一个民族的乡土记忆和特色,承载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民风,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近年来,宜州市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山歌比赛、演唱会活动,编辑出版《刘三姐传世歌谣》、《歌海春潮》山歌集,在广告、车辆上印制刘三姐山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承活动,使得传唱刘三姐山歌蔚然成风,山歌已成为宜州广大干部群众交流思想、传播文化、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滋润刘三姐歌谣的“土壤”正在逐渐消失,刘三姐歌谣的传人也在逐渐减少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保护好刘三姐歌谣的地方特色,做好继承、普及和发展工作,使刘三姐歌谣后继有人并不断提高,也为了激发青少年和当地群众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民族艺术的情感,使刘三姐歌谣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更加绚丽多彩,必须加快刘三姐歌谣特色文化社区的建设。
3.政府投入资金培养青少年山歌歌手传承人
一是通过刘三姐歌谣这一领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构建和谐社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结合弘扬和发展,重点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刘三姐歌谣文化社区,促使更多的单位和群众来关心 、重视和支持;二是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进行培训、辅导,做好传承工作。在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文艺演出活动中,突出刘三姐歌谣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政府投资在人群密集的娱乐广场或旅游景点设置一个命名为“刘三姐歌台”的对歌台,在节假日,由文化部门以各种形式举办各种山歌比赛,山歌演唱等等;四是把“刘三姐歌台”当一个旅游景点,有游客也可以来“刘三姐歌台”打擂台赛或者对山歌,使游客更加了解刘三姐歌谣和刘三姐家乡的风土人情;五是由文化部门定向培训一批青年歌手,从编歌词到唱腔调,都要达到更高的水准,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与保护的目的。
总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是一个社会性、长期性、时代性的工作,各级部门、社会、学校以及人民群众对开展此项活动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使之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进步的多效工程,从而使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持之以恒,卓有成效,让刘三姐歌谣文化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邓凡平选编.刘三姐评论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2]覃桂清著.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廖金翠(1962-),女,广西宜州人,宜州市文化馆国家群文馆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辅导、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