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本 智慧爱心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德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若坏了,纵然有些本领,也没有什么用处。”而且 ,众所周知,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和本领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几乎每接一届学生,我的第一个班会都是关于德育的。我告诫学生:你们可以不是伟人,不是科学家,但必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我还制订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但是初中生是一群正处在成长期,有自觉意识的活生生的人 , 他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家庭,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性格不同,品德修养也不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偷东西。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我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案例:
  我曾中途接过一个毕业班。半路接班,我除了制订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以外,更多的采用了欣赏教育,用爱心去欣赏学生,赞扬学生,让他们沐浴在老师温暖的关怀中,时刻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因为我知道,被人关爱,被人欣赏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它能使人自信,催人进取。学生们很快就和我缩短了距离,班级的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学习成绩也一路领先。一次上班會之前,一个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钱丢了。”我走过去安慰她:“别着急,想想放哪儿了。”女孩子说钱放在文具盒里,现在不见了。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让她先坐下。我心里已经明白,这是一起需要我侦破的案件,也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但是对于这些我倾心呵护的学生,我不想用“偷窃“来给这件事定性,我想换一种方法。我故意大声说:“咱们班不可能有偷东西的,因为你们都是诚实可爱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记性不好的时候,老师帮你找。”我又转向全班同学说:“既然有这段插曲,那么我们今天的班会就改变一下内容。我相信我们班的每个成员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在其他地方的确存在偷东西的现象。咱们今天就来谈谈为什么会有人偷东西,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偷东西就是品德败坏,必须严惩,抓住了枪毙,就不会再有人偷了;有的说偷东西肯定是不对的,但也可能因为家里穷,或者有什么急用;有人反对说,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不会有太穷的,再说急用可以找人借,为什么要偷啊?偷是犯法的;还有的引经据典,讲述一失足成千古恨,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的道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非常热烈。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教育学生亦如此,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掌握技巧。看看时机已到,我就进行班会小结。我说:“你们都认为偷是可耻的行为,这说明你们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相信我的学生不会是无耻之徒。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今天敢在此向老师保证今生今世都不偷东西的请站起来。”“刷!”全体起立。虽说是意料之中,也很让我感动。我为学生鼓掌,也让他们为自己鼓掌。我说:“请同学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你们用行动向我证明你们是一群灵魂高尚品德优秀的人。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们将来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我随时愿意帮助你们,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因为你们是老师心中最可爱的人,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 最后我对那个女同学说:“你的钱不见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自己记错了放的地方,二是你的朋友在跟你开玩笑,用这种方式告诉你钱不应该随便放,应该放在贴身的口袋里。我想可能是第二种。不过我提醒开玩笑的那位同学,别让你的朋友太着急了,最迟明天就还给她吧。”第二天早自习,我刚到班级,那个女生就告诉我,她早晨一进班就在书桌里看到了昨天丢的钱。那一瞬间,我感到很欣慰,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其实,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那次偷钱的究竟是谁,但是我和我的学生们用爱心和智慧不但挽救了他的灵魂,而且还维护了他的自尊。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我的教育目的和效果都达到了,我想这比捉他出来更有意义。
  这次对道德行为的规范给我的感触很深。现在的孩子,有些事明知是错的,却经不住诱惑偏要去做,一旦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心里承受能力。制度和文化是培养人不可缺少的德育资源,制度更是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单靠制度是不行的。因为教师不同于法官,法官只讲法律,依法办事,不讲人情,而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学生的承受能力,身心健康等。所以说,班主任的工作中永远都有爱心相随,智慧相伴。它使我们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学生灵性的美;用智慧的爱心唤醒学生向上的激情;用高尚的道德,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助他们驶向理想的彼岸。我不敢说今后我的学生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舒适优雅的健康心理氛围,我会教学生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在自己不犯错误的前提下,也不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阳光向上的健康心态。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是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我们在学生心灵的净土上播种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它就会开花结果,就会营造一座座纯净的园林!
  编辑/高伟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是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使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统一的整体,让音乐课堂教育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世纪新人。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爱国情操    课堂上我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揭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
期刊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发展了人们的认知(求真)、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意志(求善)、丰富了人们的情感(求美),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3个基本方面的进化:  1.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展了人们的认知(求真),促进了人类
期刊
BOBO概念    只要能够与众不同。  批判的力度可以少,生活的风度很重要。  重要的是形式,没有形式哪里来的内容?  社会不断进步,我们今天的爱好与明天无关,总有一些东西能立刻把我们的白领子翻出来,他们也许叫布尔乔亚也许叫波希米亚,重要的是--只要白领们不断得到关于种种生活品位的刺激,白领的理想就将一拨拨地延续下去。直到大家的白领和BP机一样,不好意思翻出来为止。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
期刊
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课程改革转变了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向:从传统教学中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从“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转变为“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实施评价呢?    一、真情表扬,以鼓励鞭策学生进取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当自己的表现得到别人赞许的时候,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一种心理上的满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小学应用题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朗朗上口”也不一定能掌握解法。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地做出来,如果稍加改动就不知所措,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一道应用题难易程度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
期刊
如今,部分农村学生 “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学习成绩平平,读书毫无生气,应付了事。探究其中原委,主要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一、组织竞赛、鼓励合作,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有不服输的求胜心理,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此,我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正是这种“心灵的契合,情感的流露”让我们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让我们体会到教育中的快乐,教育中的收获,尤其是对后进生,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为了破除人们认为农村孩子既蛮横又笨,难以教好的观念,坚持探索转化潜能生的规律。     一、调动
期刊
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种传统的肢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无法担任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任,讨论式教学却正好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小组学习是讨论教学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使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知识的重要途径,小组学习过程本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级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培养了大量适用人才,同时也相当重视高等教育对培养优秀人才的作用;对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以及对党政机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而教育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    一、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分析 
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抽象,很多教师都觉得单纯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对客观事物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获得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诱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