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里的BOBO

来源 :红酒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OBO概念
  
  只要能够与众不同。
  批判的力度可以少,生活的风度很重要。
  重要的是形式,没有形式哪里来的内容?
  社会不断进步,我们今天的爱好与明天无关,总有一些东西能立刻把我们的白领子翻出来,他们也许叫布尔乔亚也许叫波希米亚,重要的是--只要白领们不断得到关于种种生活品位的刺激,白领的理想就将一拨拨地延续下去。直到大家的白领和BP机一样,不好意思翻出来为止。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刚刚弄懂了什么是小资,最近忽而听说小资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的是BOBO。什么是“BOBO族”?
   BoBos这一新生词,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大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BoBos in Paradise)中首度提出,由Bourgeois(布尔乔亚)及Bohemian (波西米亚)两词合并而成,从字面上理解,意思是“布尔乔亚-波希米亚人”(Bourgeois-Bohemian)。布尔乔亚比较清楚,是资产阶级,波西米亚本来是西欧的地名,后来变成以当地人为代表的风格。把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两个词勾兑一下,就是新名词“布波”了。
  “波波族”是70年代的嬉皮和80年代的雅皮的现代综合版。意思是指既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和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既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注重心灵成长的一族。形象地说,BOBO即:像资产阶级一样有钱,像艺术家一样有闲;在占有了资产阶级式物质的同时,还融和了艺术家式的冒险和反叛的精神。
  Bobo的特征,套用北京方言,就是一个“拧”,反其道而行之,类似于前两年流行的内衣外穿——当然,内衣外穿对他们来说有些粗俗,Bobo们相对来说要高雅一些,西装领带搭配球鞋,无论是西装还是领带还是球鞋,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大致上是以品牌和价格来划分的——这叫师出有名。也就是说,一切的反叛或者“拧着来”,都有着大批金钱在幕后撑腰。而Bobo们的思想,则是很高尚的字眼:理想。他们试图在生活品质和灵魂自由中寻求到最为超然飘逸的态度。那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拿自己不当事的,有点沧桑有点朴拙的味道。
  具体到BOBO们的行为,这些庞然大物是金钱;具体到BOBO们的思想,这些庞然大物是一个很高尚的字眼:理想。并且,这种“理想”是通过高雅艺术这种“高消费”来体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时尚的面孔和新潮的表现形式,因而更能够获得“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认同。对于城市中产来说,富起来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在富起来之后通过何种方式体现自己的波希米亚品格和趣味。对于当下流行的BOBO们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这种“思想概念股”,在行动上,他们已经牢牢锁定在发财致富上,因而在意识上需要这一种激情昂扬的“理想”来做支撑,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精神。
  
  BOBO行为
  
  BOBO是以“反商品经济”的面目出现,也就是,在赚钱的同时痛斥他人赚钱手段的不正当进而对所有赚钱手段表示出批判态度,在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的价值观的同时宣称自己站在广大群众的一面进而借用这一面来打倒其他反对意见。一如其名,BOBO具有双重人格:在表现波希米亚的一面时,他们选择了极端、自由、特立独行的作风,和实用主义的生活美德。而作为中产的一面,他们的特点是享受舒适与权利,他们身上总有一沓卡,不管里面有多少钱……
  
  BoBo族的特质:
  生活宣言:追求自由,挑战自我,实现心灵满足
  生活心态:喜欢竞争和挑战,具有专业精神的冒险家,习惯制造梦想继而把他演变成现实。有点理想,有点抱负,有点激情。可以分享成功的快乐,也可以承受落败的沮丧。
  生活方式:富有小资情调,注重生活质量,追求有个性的极品生活,他们爱名牌,因为他们欣赏独特的设计,精选细挑的质料和一丝不苟的手艺,名牌穿在他们身上,自有一派气度;但他们从不迷信名牌,他们毫不介意T恤破仔裤一度,又显现出另类潇洒。
  他讲究生活品味,最佳的音响器材、最优雅的室内装潢和意大利家具、最不落俗套的欧洲汽车、波尔多红酒、fusion food是他的最爱,潮流食肆、酒吧、disco,但总比别人先知先到,因为所有开幕酒会,他总是在被邀请之列;但他从不执着拘谨的享受生活方式,吃地摊也一派轻松自若。
  工作方式/理想:他努力工作,事业上颇有成就,收入也颇丰,但他决不是金钱的奴隶;对他来说生命不只是工作,他的兴趣广泛,艺术、运动、高科技、鉴赏、环保,他都喜爱研究,他对自己的兴趣,有时近乎狂热,他绝对有可能有一天,为了自己的热爱,不惜抛低所拥有的,去追寻自己的梦。
  沟通方式:他对一切热门的资讯都来者不拒,书报、杂志、电视、DM、Internet甚至短消息都是他的讯息来源。他可以不开电视却把国内外政治、文化、娱乐事件了如指掌,因为电视机已经成了他的Internet大屏幕,可以随时随地的用手机开电话会议,甚至给女朋友那甜腻腻的情话也通过音画短消息而及时送达。沟通无纸化已成为BoBo族的首选方式。
  BoBo族对于一切美的事物都有偏好,中西古今艺术,建筑美学、环境保育、家具装潢、时装设计,这可能是他比别人更有气质的原因。拥有过人的知识,突显他的魅力,强烈的求知欲,博览群书、游历四方,使他成为朋友当中的活动百科全书。
  倘若有一天,你身边的BoBo贵族突然放弃一切,选择做个义工或回到田园或攜个背囊流浪去,请不要奇怪,这是因为他的体内有波西米亚的DNA…
  
  BOBO理念
  
  1、金钱用在适当的地方:
  不会因为虚荣而买下高价的用品。他们轻视那些穿着浮华的人,因为他们消费在不当之处,只为了炫耀或是取悦他人的穿着,实在是忽略了金钱的价值。
  2、追求小而完美:
  他们是细心的人,留意一切生活上的细节,例如身上的配件,他们在消费前先作仔细考量,例如可以与之前所买的衣服相衬、适合自己穿吗?因为冷静的考虑,所以身上的配件与饰物少却精美兼实用。
  3、多机能性及耐久性:
  例如一件100元及一件300元的衬衫,在多方面比较下,他极可能选择后者,因前者可能不耐穿,而后者的品质可能可以穿上好几年,加上可以配搭任何服装。表面上看来,它贵了几倍,在金钱价值效用方面,却比前者胜许多。
  4、不必要的过剩物质:
  重视消费品中的质材,质材成分越单纯越好,而且这些质材最好是天然的。他们的概念是能保护大自然环境,不会形成污染。二来是对本身的健康有好处,至少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隐藏性的污染伤害。基于此概念,他们不会浪费太多物质。
  5、品味:
  他们有着高度品味,更有着高度艺术鉴赏力,例如家里的装饰虽不豪华,设计却是别具一格,而这大部分都是他们亲自动手的成果。在衣着配饰方面,他们会选择一些简洁而精致,看起来格调很高,价钱却不太贵的首饰等,而且也看重它的收藏价值。
  6、选择企业经营理念:
  这是他们最特别之处。在消费前,他们对于一间店或一间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商品资讯等,都相当重视,也是他们购买动机的重要因素。而这些理念加上商品的魅力对于他们来说,决定了他们心目中的商品价值。有着独特理念和清新风格,数量有很少又能体现其强烈优越感的东西,最能吸引他们,而大量广告攻势下的泛滥产品,对他们来说,是令人厌烦的。
  7、街头消闲:
  他们仍然会穿西装套装上班,不同点是在整个搭配方面,有着明显的街头时尚混合着消闲式的打扮。例如他们不会穿正式的西装外套,而是穿消闲式的西装外套,甚至有时候连外套也省下。由外表上看来,他们不似有可观收入的人,有人称他们为“隐藏性的财富者”,没有人敢轻视他们,他们丰厚的收入更是商家们急欲开发的阶层。
  总之,bobo品味包含着流行兴谱的多样面貌,从最时髦、热门的品牌、商品到最热门的话题、活动,以至最新的科技、商业趋势都是他们的兴趣。就像《天堂里的bobo族》所描绘的那样:即使在最原始的森林腹地里呆着,他们仍能生活得舒适、讲究品味、专业、行象式、高科技地消费着从林假日——随身携带的小型卫星定位系统、旅行也离不开的手提电脑在放逐的同时连通着文明世界;用来流浪的毫华四轮躯动旅行车里装着应有尽有的一切:时髦的衣饰、精致的咖啡研磨机、各种旅行的工具、名牌帐篷、电子眼……
  
  BOBO一族
  
  布波人通过文化,而不是政治,重塑了我们今天社会的每个主要方面,清晰地勾勒了社会的上流阶层的变迁。
  既有钱,又不被阶级、身份、道德、社交规则所束缚,物质和精神同时享受了自由,那么这岂不是完美生活?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指责,在他们身上变成了过去时,因为他们会说自己是反资本主义的英雄,或者,自己至少证明了资本主义并不是惟一的生存法则。
  所谓的真正BObo族,也就是人群中收入与职业相对稳定的那一年龄层次,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群。30多岁至40多岁的他们,在企业或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主角的角色,他们或功成名就,或名利双收,或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总之,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或有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传统的文化教育及怀旧情绪又使他们与更年轻的“独生子”一代,有着迥然不同的想法和追求。于是,他们像名模一样,不知道今天该穿哪件衣服。像美食家一样,不知道最美的食物是什么。他们开始“富有”后的迷惘,他们想远离一下现实,过几天属于自己的平淡日子。而现代科技为他们的远足提供了工作、生活两不误的可能。正如时下正在热播的一则广告所说的,“娱乐时通过网络管理他的财务,在攀岩时通过手机炒股,通过网上预订衣服,通过电话交付公用事业费”。事实上,他们这一族,也和最普通的人一样,也有着性格两重性,也是矛盾的产物。
  如此看来,BObo族并不神秘,就在你我身边,抑或你我身上就有某些BObo的情绪或情结。说得坦白些,BObo族也就是“城市的富有孤独群”。
  有人说,布波人所做的最伟大的创举就是他们成功的实践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获得物质财富的成功积累,同时又能够保持精神的独立、自由和反抗。他们走进了自己的天堂:不再为金钱奴役,不再相信权威。年轻的知识分子也不会再抱怨他们寒酸的薪水已经对他们的专业成就构成一种讽刺,布波人视自己的工作为一种精神创造,他们努力赚钱,但从不认为钱比天还大,钱永远不会占据他们生活的全部。
  现实BObo族之一:徘徊在古董与旅游之间
  理着小平头,永远穿棉质品牌衣服的小U就是BObo族之一, 42岁。作为中国人,他把咖啡换成了茶水。在某条文化街上,他开了一间古董店,生意不好也不坏,但他却是货真价实的老板了。
  他喜欢旅游,甚至喜欢带点冒险意味的旅游,总是一个人开着旅行车闯天涯。倒不是他天性里有着冒险精神,而是收集古董的过程,本身就是旅游的过程。而民间的古董越来越少,需要到穷乡僻壤去寻找。而一个人开着车去找,既是一个人静一静,吸一吸大自然的空气,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喝着讲究的带净化装置水杯里倒出来的“碧螺春”,吃着山民为他炖就的老母鸡汤,吟咏着“慢慢走,欣赏啊”之类的诗句。而一旦发现猎物,他的眼睛就像祖母绿一样的闪光。回到城市的现实生活中,他绝不会面对消费者而心慈手软。
  现实BObo族之二:站在精神和物质的边缘
  此刻,40岁的陈先生行走在寻找长江源头的路途上。他是一名省级作家,曾去海南淘金,结果大败而归。回家乡后,他开了一家饭店,本来是想借此养家糊口,哪知无意插柳柳成荫,竟让他大发了。他不仅还掉了所有的债务,还有了不菲的存款,足够他一辈子都花不完。
  天天对着流水账,过着夜行昼伏的日子,他腻烦了。于是,他盘掉了饭店,带着足够多的现代化工具,开始了万里长江寻根行之旅。从表面上来看,他离BObo族很远,他烟抽得厉害,而BObo们的标签之一,就是对烟深恶痛绝。他一个人探险,没有旅行车相伴,似乎更像个背囊族。但骨子里,他还是BObo一族。他带着手提电脑,随时可以查寻天下信息,作笔记写作。他带着最高级的手机,随时可以与任何人联络,只要他喜欢。他还对沿途所有地方的财经有着抑止不住的兴趣,说不定哪一天,他回归到现实中,就会去开辟他的发现,又回归到他的老板面貌。
  现实BObo族之三:活跃在城市和山林中
  作为广告公司老板,38岁的他与某报签订了一份全年承包旅游版面的协议,第一年,他赔了钱,原因是他坐镇指挥,没有亲临现场。今年,他改变了策略,亲自出马,满世界找客户。于是,苏浙皖一带的旅游景区时常能够看到他活跃之极的身影,以及他屁股后面跟着的摄像现代设备。
  他是个思维超前的商人,他知道,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大蛋糕。于是,他开始了“发酵剂”工程,在城市的酒吧咖啡馆,他请其他媒体的实力人士喝咖啡,谈旅游开发,谈景区规划。他组织最时髦的旅游论坛,把景区的管理者请到上海,也把广告费笑纳到自己的口袋里。为了做大事业,他甚至想把一块处于野生原始状态的山林买下。他的借口是自己狩猎野营,过几天“野人”的生活,而他也确穿着猎装扛着枪在林地里找野兔。但他真正的目的,却是搞“野外拓展集训营”。
  
  和“小资”一样,“波波”的出现并不突然,有着时代风格的延续性。屏弃了小资们的浮躁和装腔作势,BOBO体现的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实在和高雅。
  然而,对于新兴的BOBO,我们还没消化透彻,更有魅力的IF已经来了。在这个新概念层出不穷的年代,望着正在茁壮成长的BOBO,我们只能说:
  BOBO布波,曾经的小资和将来的IF
  布尔乔亚+波希米亚,在小资臭了大街之后,适时且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因为它的前身小资,已经让人够腻味了。小资原本表现一种区别于大众世俗的品位和情调,没想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太快,小资以星火燎原的速度在全国各地茁壮成长,如今连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也敢坐在咖啡馆里骂人:嘿嘿,你小资,你才小资!当小资的主力———白领们还为捍卫名誉和“伪小资”对骂时,一抬头却发现,BOBO们已从天而降。
  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却渴望着心灵的不羁和流浪。这样的定义显然加深了布波的阶层性———小众的精英的,朝金字塔上方攀登了一层的。于是“再走远一步”的布波,就迅速取代小资,登上了生活概念的盟主位置。
  可是布波还没喘口气,越来越矫情的媒体就推出了IF虎视眈眈。IF,国际自由人,突破了地域限制,直接冲着地球村居民前进了。在当今全民学外语的热潮下,这个概念比布波更富魅力。
  布波或或者IF,谁更火,或能火多久?谁知道呢,也许明年又有一个新概念诱惑我们。
  野蛮女友:颠覆传统的女性宣言
  娇媚可爱的女子对男友拳打脚踢,非但没受到谴责,反而引得身后一大群追捧者。影片《野蛮女友》在本年的异军突起,扯起了女性新形象的大旗。
  低眉顺眼的贤淑女性?现在连男生都不指望能撞上这种比熊猫还稀少的MM了。在这个讲究自我的年代,女性早改写了传统的教条美德,她们更懂得关爱自己,保护权益。
  银幕上,全智贤回眸一笑,逗穿高跟鞋的男友苦苦追赶,银幕下,女生哈哈大笑,捧着苞米花的男友摇头叹气。
  野蛮风越刮越烈,连中国的河东狮都举着藤条怒吼了。如果你还以为女生都是甘愿牺牲的紫霞仙子,拿着孙大圣的“曾经有一段……”去糊弄人,对面的女生已经齐刷刷地打出手势:鄙视你!
  只是,野蛮也有前提条件,你骨子里还得是个温柔真情的女子,野蛮是件时尚合身的外衣,用来增添可爱和魅力。否则,你就一边儿凉快去吧。
  花样美男:娱乐进入男色时代
  花样美男在年初与野蛮女友几乎同时出道,势均力敌,各领风骚一整年。
  一部《流星花园》,让4个卖相俊美打扮中性的男生风头劲飚,成为两岸三地最火热的青春偶像,并创造出中文新词“花样美男”。他们所到之处,眼角眉梢的一个神态,一个羞涩笑容,都会让举着画像的儿童少女妇人婆婆们哭着喊着要往台上跳。
  当花样用来形容男性时,娱乐进入了男色时代。F4之后,又有大量记不住名字的青春俊美小男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果说其中火热的缘由,应该与野蛮女友相似,时代变了,女性的主导力量在不断攀升。
  只是,担心阳刚男性落寞的人不免开始杞人忧天。其实谁知道呢,风水轮流转,女性观众如果向男人们学习起喜新厌旧来,或许明年就又换成施瓦辛格类当红了。
  单身公寓:水泥森林里的避风港
  如果你还把异性合租当作时髦拿出来炫耀,就实在太落伍了。连SOHO、LOFT、STUDIO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概念,都挡不住单身公寓今年在地产业的独领风骚。
  房产商自己都想不到,这些面积在50平方米上下,但五脏俱全风格简约的小户型,会被年轻人抢疯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白领们排起长队,单身公寓数天售罄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年轻人自己的解释是,工作压力够大了,所以必须要保留可以休憩的私密空间,没有合租人的打扰,不必看房东的脸色,为自己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开一块避风港等等。这时候的单身公寓,体现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单身公寓还意味着一笔经济账,租不如买或者买了再出租,现在的年轻人聪明着呢,精神物质两手都抓。所以,在最反映风尚的上海小剧场话剧里,去年受欢迎的是《WWW.COM》,今年的就叫《单身公寓》。
  享乐地图:新贫族的精神物质食粮
  几年前《咖啡地图》出版时,很多人都没想到,这本小资们的红宝书在2002年被开创成为一种模式———“享乐地图”。有夜行者晃悠在城市各家酒吧里,把自己的感受和酒吧介绍写出来,编成册,就叫《串吧》。效仿者接二连三地捧出了关于饭馆酒楼茶坊服饰铺的。现在连报纸杂志,只要是生活类的,你都能找出一堆这样的享乐地图,从店铺的地点电话到招牌商品,甚至他们装修别致的厕所,事无巨细统统都告诉你。
  这样的东西,印在一片纸上,也就是张漂亮的广告传单,偏偏装订成册后,就成了白领们的热爱,一到周末,全都按图索骥,两条腿跑断了还乐此不疲。
  以前有老人不明白,那些年轻的白领,钱赚得多了去了,怎么还天天哭穷。瞧瞧这些五花八门的享乐地图吧,新贫族的血汗钱全换成了这些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
  性存在:一种扰攘而看不清楚的存在
  过去的女作家写隐私,多是关于婚外恋的,都是别人的事,那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绝对隐去真名呢。现在的宝贝娃娃们厉害,最私密的事情都要像乌鸦一样哇哇喊出来,小小的年龄已是个个历尽沧桑的模样,就怕你不信那是她的隐私。就这样,把她们的前辈给吓着了。年初署名春树的作品《北京娃娃》据说把前两年的《上海宝贝》毙得一愣一愣的。
  当性成为公开的卖点后,一声声叹息的婚外恋就不吃香了,中国人的“性存在”已经作为白皮书公开发布了,千奇百怪的性状态在自由开放的空间迅速膨胀,从越来越多的性暗示广告挑逗你想象,一直到广州某人的“换妻”娱乐被广泛讨论。
  年末相关的热点讨论,是关于艾滋病患者的婚姻和单身女性非婚生子的。还好,这两个话题,大部分人都是认真严肃地来看待的。
  行为艺术:当任何行为都成为艺术
  行为艺术在血淋淋地钻牛肚、成吨成吨扔苹果之后,在2002年终于成为一个幽默而普及的名词。
  先说今年全国各地火爆的接吻大赛。中國人向来是感情内敛的,如今商家一个活动,就能让年轻人一对对地当众站在街头长时间僵立着亲嘴。你批评这太无聊太商业?人家不屑:换个角度,这也是行为艺术,不懂了吧你。
  把接吻跟艺术等同也许有些勉强,那画画总行了吧。人体彩绘可是在国外都流行的。上海、重庆、广州,人体彩绘的新闻都爆发了一桩接一桩,走上天桥派对也走进橱窗吸引注意力经济。
  一句话,一些标新立异的、看不懂的行为,始作俑者都可以用行为艺术来拔高地一语带过。概括此种现象的,有一篇有趣的网文,叫《一只猪的行为艺术》。
  北京的一个展会上,一家涂料公司派了彩绘模特作展示。大家理解地说,哦,行为艺术呢。人家商家不高兴了:谁说我画画来着,我这做广告呢!
  你看,都被行为艺术给闹的,我们这回连广告都没看懂。
  
  公社:怀旧的创新的凑热闹的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或许都没听说过“人民公社”这个词。但现在不是流行怀旧吗,有人把这个词从灰尘堆里拣出来,掸掸,公社就闪闪发亮地摆酷了。
  生意难做,商家挖空心思吸引顾客。广东一家餐馆就叫“人民公社食堂”,从装饰到菜单到背景音乐,活脱脱是“文革”的拷贝,美其名曰:怀旧。
  也有人拿公社创新的。长城脚下今年诞生了一组创新建筑———“公社”,被一些人称为是“对那些商气横行的建设现状的反叛……以亚洲独特的建筑样式抗衡欧美现代主义流行样式的尝试”。
  关于这群建筑的争议还未停止,有人也拿公社来凑热闹了。一家网站借着选秀的热闹,告诉你一个新名词:手机激情公社。看不懂?就是说上网呗。
  最近一个凑公社热闹的消息,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某东海小岛,将被改造成为以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海上胜地。
  
  拇指族:快乐沟通的新“手语”
  
  “最新医学研究显示,80%的同性恋喜欢用大拇指看短信,往下按,还按,就说你呢!”这条经典的整人短信,将爱好手机短信的“拇指族”狠狠地调侃了一番。
  在路上,公车上,甚至办公室、会议中,你都能看到有人低头按着手机偷笑。这种简单、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的手段,已经成了年轻人最喜爱的沟通方式之一。在今年,他们发展成为一个足够庞大的族群:拇指族。跟这个族群相关的,有“手娱乐时代”等一堆生活新概念。
  生活节奏快、朋友少联络的,发个温馨短信问候一声;明恋的暗恋的,发个情感短信探探路;当然满天飞的最受欢迎的还是搞笑的,虽然都逃不脱“小猪在哪里,正在看短信!”之类的路数,但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让你莞尔一笑。这些抓狂短信的功效就达到了。
  现在短信已成很多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哪天手机不滴滴两声,就觉得若有所失。
  拇指族的兴起,还让苦苦挣扎的网站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各大网站都派了写手,专门倒腾那些迎合各种拇指族的五花八门的收费短信,生意兴隆。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的,关于手机黄段子的争议历时颇久。年内还有人动了真格,以性骚扰的名义将发黄段子的人告上法庭。
  
  DV:个人影像日记
  
  DV并不是新热名词,但显然,在媒体坚持不懈的捧场下,2002年DV迎来了遍地开花的大好时光。电视台的青年影像大赛开始深入人心,高校的或者各种场合的艺术展上,独立影像的分量也日益突出。
  把DV和拍电影或者拍纪录片等同,当然会气死那些讲求艺术的电影人。但DV无疑让人们心中的电影梦有了施展的空间。现在的年轻人是在声像影响中成长的。关于电影,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多的DV,是描述普通人生活的。那些举着机子在城市小村游走的年轻人,把镜头对准了最普通的人,用影像来书写心灵日记。
  这些人中,有的是梦想着拍出自己的《黑暗中的舞者》的,更多的是自娱自乐。因为他们的自娱自乐,DV才得以持续发展。(文/林蔚)
  其实,不管是BOBO,还是小资,或者IF,都不过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取舍,肯定不会是模式化的选择。今天你是小资,没准晚上就是BOBO了,而晚上是IF,没准早上却是小市民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谁是什么角色,是IF能概括,还是BOBO?
   重要的是,只要快乐就好。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把多媒体更好地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多媒体课件在辅助教学中的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而且同时利用多种知觉比利用单一知觉的学习成效更高。因此视听觉协同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随着影视业的迅速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大不如前。只有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自觉地开展课外阅读,并乐在其中。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几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现把它总结出来,加以反思,也请大家给予指点。    一、阐明阅读意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期刊
一、重视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    口语训练中,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尤其重要。我们的教师很多没出国学习,口语不是很标准,因而跟读课文磁带是纠正学生不正确发音的有效手段。背诵课文能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储存词汇和习惯用语,形成快捷的语流和语感,从而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基础,这个过程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也是发展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的保证。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
期刊
“自从进入高三后,我就变得非常敏感、紧张,这种紧张和敏感,经常导致胃痛。我知道这样很不好,但随着高考的临近,我越来越无法摆脱心理的紧张以及情绪的波动。很多时候我真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到高考。面对竞争的残酷,我很无助。每当我回到家,看到父母为我准备的一切,这种焦虑感就会更加强烈。现在,我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新一天的学习,想到第二天的学习,我就感到真的好累。”在看到这位高三学生的心理告白后,作为老师,我
期刊
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应该是有趣味的,吸引人的,学生也应该是听得津津有味的。讲评课不能就题论题,对学生容易失误的试题要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深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弥补缺漏、纠正错解、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    一、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1. 做好试卷统计工作。
期刊
想象的产生源于某种语言符号或表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可当作用于学生感官的语言符号或者表象来自于与他们有几千年时间距离的古人或有几万里空间距离的地球另一端的作家时,时空的距离会使他们对作品语言或者情感产生疏离感,如何使学生穿越时空、消除这种疏离感呢?创设一个与课文相似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    曾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看过这样一个课例。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施新课改后,中考物理试题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在实验中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因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依纲据本,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    1.认真仔细研究中考说明书,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说明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全面了解说明书对教材中实验的
期刊
哈尔滨市征仪路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900余人,其中农民工子女约占60%,而且逐年递增。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再加上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他们来到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常常多疑敏感,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此,两年来我们始终在摸索着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关注德育细节入手,帮助外来农民工子女转变观念和行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扎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良
期刊
创新教育是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使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统一的整体,让音乐课堂教育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世纪新人。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爱国情操    课堂上我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揭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
期刊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发展了人们的认知(求真)、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意志(求善)、丰富了人们的情感(求美),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3个基本方面的进化:  1.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展了人们的认知(求真),促进了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