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如何从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给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置情设疑,疑中生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有设疑,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疑中生思”,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如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解答:30÷(30÷10+30÷15)=6(天);②将“一段公路长30千米”改为“一段公路长60千米”,其他条件,问题不变,再让学生列式解答:60÷(60÷10+60÷15)=6(天);③将“一段公路长30千米”改为“一段公路长480千米,其他条件、问题不变,再让学生列式解答:480÷(480÷10+480÷15)=6(天)。通过计算,比较,同学们发现了问题,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修的公路长度不一样,但最后的结果一样呢?学生的思维处在探求缘由和如何解决状态中。
二、猜想结果,激发欲望。
在教学中,我常常运用迁移规律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猜一猜结果,猜猜解决方法以及看着课题猜猜学习的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学习思维有方向、探索有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波利亚曾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他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睡觉和搞小动作了。”
如在《圆柱体积计算》教学时,首先组织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其中有运用底面积乘以高的习题,目的是为诱发学生思考猜想圆柱体积计算公式作铺垫。然后教师拿出圆柱体教具,启发学生:看到这圆柱,你想知道它的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又提出:圆柱体积可以怎样计算?(底面积乘以高)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接着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证实刚才猜想的正确性。这样由猜想到验证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研究问题与探索的问题过程,也使学生感受到从猜想到验证这一成功的精神体验,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新欲望。
三、运用范例,教会探究。
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根据教材结构的特点,精选一个或几个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习内容作为范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或专题研究,把它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讲深讲透。在探究过程中,教给学生诸如搜集证据,观察现象、撰写概述、使用仪器等方法。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时,我把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了这样几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找出若干能被2整除的数(搜集资料);对这些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找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特征代入实际进行检验(验证假设);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并形成结论(总结论总)。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这些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途径。对其余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运用这些步骤和方法,进行主动的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懂得搞科学研究不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搞研究。
四、创造机会,形成能力。
范例教学只是教给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关键还要去实践,要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保证,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我在教学上例时,给学生3天时间,让他们自己运用在范例教学中获得的探究方法和步骤,大胆地去探究能被3、5 甚至7、9等数整除数的特征,打破课堂的界限,使课内课外一体化。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也可以自由结合成探究小组,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的课题,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指定某一课题(如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究能被3整数的特征;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究能被7整数的特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活动,都能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形成探究的能力。
五、引导求异,探究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时常让学生根据一定条件和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在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从同一组条件出发,发射出多种解题思路(发散思维);从同一结论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给结论成立的论据(逆向思维);从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去辨析它们之间的类属关系(对比求异)。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编,补问题、补条件等多种变换手段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灵活应用解题规律。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 邱延建:乐创•善创•敢创•会创,《天津教育》2000•7—8期 P.75-76
② 郭方年:实践—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福建教育》2000.10P.32
一、置情设疑,疑中生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有设疑,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疑中生思”,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如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解答:30÷(30÷10+30÷15)=6(天);②将“一段公路长30千米”改为“一段公路长60千米”,其他条件,问题不变,再让学生列式解答:60÷(60÷10+60÷15)=6(天);③将“一段公路长30千米”改为“一段公路长480千米,其他条件、问题不变,再让学生列式解答:480÷(480÷10+480÷15)=6(天)。通过计算,比较,同学们发现了问题,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修的公路长度不一样,但最后的结果一样呢?学生的思维处在探求缘由和如何解决状态中。
二、猜想结果,激发欲望。
在教学中,我常常运用迁移规律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猜一猜结果,猜猜解决方法以及看着课题猜猜学习的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学习思维有方向、探索有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波利亚曾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他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睡觉和搞小动作了。”
如在《圆柱体积计算》教学时,首先组织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其中有运用底面积乘以高的习题,目的是为诱发学生思考猜想圆柱体积计算公式作铺垫。然后教师拿出圆柱体教具,启发学生:看到这圆柱,你想知道它的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又提出:圆柱体积可以怎样计算?(底面积乘以高)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接着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证实刚才猜想的正确性。这样由猜想到验证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研究问题与探索的问题过程,也使学生感受到从猜想到验证这一成功的精神体验,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新欲望。
三、运用范例,教会探究。
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根据教材结构的特点,精选一个或几个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习内容作为范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或专题研究,把它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讲深讲透。在探究过程中,教给学生诸如搜集证据,观察现象、撰写概述、使用仪器等方法。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时,我把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了这样几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找出若干能被2整除的数(搜集资料);对这些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找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特征代入实际进行检验(验证假设);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并形成结论(总结论总)。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这些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途径。对其余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运用这些步骤和方法,进行主动的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懂得搞科学研究不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搞研究。
四、创造机会,形成能力。
范例教学只是教给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关键还要去实践,要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保证,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我在教学上例时,给学生3天时间,让他们自己运用在范例教学中获得的探究方法和步骤,大胆地去探究能被3、5 甚至7、9等数整除数的特征,打破课堂的界限,使课内课外一体化。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也可以自由结合成探究小组,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的课题,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指定某一课题(如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究能被3整数的特征;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探究能被7整数的特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活动,都能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形成探究的能力。
五、引导求异,探究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时常让学生根据一定条件和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在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从同一组条件出发,发射出多种解题思路(发散思维);从同一结论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给结论成立的论据(逆向思维);从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去辨析它们之间的类属关系(对比求异)。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编,补问题、补条件等多种变换手段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灵活应用解题规律。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 邱延建:乐创•善创•敢创•会创,《天津教育》2000•7—8期 P.75-76
② 郭方年:实践—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福建教育》2000.10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