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野生猛禽为伴的纳西男人们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丽江玩鹰的纳西人太多了,到四方街街头或者到忠义市场走一圈,都能看到手上架着一只鹰随处散步的纳西男人。不分年龄,不分学历,有老年人,有年轻人,有农民,有知识分子……养宠物或许是为了填补人在城市中的孤独感,那么把鹰作为生活中短暂的伴侣动物,更多是在与鹰的那么几个月里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力量,保存了鹰最原始的勇猛本性,一同与它们到野外感受无我的状态。不止纳西人延续了鹰猎这一传统,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的人也慢慢加入了鹰猎的行列里。一位来自西方的鹰猎者——艾伦·盖茨说:“全世界的鹰猎者都是兄弟,并且我们共享着对这玩艺的热爱。”那么丽江街头那些玩鹰的,他们,怎么说?
  
  


  在你眼里,鹰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鹰它聪明、凶悍,勇猛,警惕性很高。
  
  鹰是猛禽之一,是鸟中之王,它凶猛顽强,剽悍,是一种能够代表纳西族少数民族男子性格的动物。
  
  鹰它是猛禽,但与其他鸟禽如鸡鸭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吃生肉,而且忌讳梨、桃等一类的水果。
  
  鹰是一种飞禽,而且是鸟中之王,它是候鸟。
  
  鹰喜欢什么?
  
  那当然就是吃东西,而且是生肉。所以人们就利用了它喜欢吃东西这一弱点,来给自己制造乐趣。如果不是太饥饿,鹰是绝对不会轻易去攻击其猎物来获取食物的,而当它真的已经饿了那么就是奋不顾身去扑向自己的猎物。
  有成语“鹰击长空”,说的就是鹰喜欢翱翔在广袤的天空下,喜欢站在至高的地方俯瞰下边的一切事物。
  它喜欢什么,一般就是东张西望吧,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好吃,而且多喜欢生牛肉。
  
  


  


  和鹰是怎样沟通的?
  
  主要是看它的表现。鹰被架于我们手上,当它有了饥饿感或者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准备行动时,平时站立于手肘处的它就会移动到手指部分。已经被驯好的鹰,不怕人类的抚摸,也不再害怕人群聚集和吵嚷。夜晚的时候鹰是单脚站立眯着眼睛睡觉,这表示它的胆量已被驯得差不多,还在驯养期间的鹰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它们双脚牢牢地抓住栖息的枝干,警戒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生怕自己受到威胁。
  一般利用猛禽的食物链以及鹰捕获猎物的本能,根据一套比较古老的技能来培训鹰,让它能够与人很好的地相处。
  我们要熬夜驯鹰,所以也叫熬鹰,不让它睡觉,沟通的方式多是抚摸它,带它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把其野性磨合掉。
  我们喂鹰生肉,是一个叫食的过程,用一种类似英文中的鹰“hawk”的发声来呼唤它,以诱使它来吃食物。
  
  鹰猎的乐趣何在?
  
  跟着鹰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随着它们到处寻找猎物,这一过程里,感觉人的原始野性也同鹰在山间得到了释放。一般我们都会选择景色很好的山地,除却可以欣赏到美丽景致外,也可以在这样辽阔的山水面前想点心事,那样已经能很满足了。
  鹰猎让人感觉回归到大自然中,完全地把自己融入到了自然的一花一草以及与鹰的追逐之中,完全的陶醉在这一活动里,什么都忘记了,什么身份,名望,烦恼,眼前就只有充实的快乐而已。在一次次的鹰猎之后,我写了一首诗:“秋风肃杀玉龙吟,回眸远眺群山叠;挥臂击鹰爽雄姿,唯我独尊云岭端。”那是鹰猎带来的灵感。
  鹰猎可以陶冶人高尚的情操,特别是在放鹰的过程中,会让人感觉到很刺激。
  放鹰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真的没有比鹰猎更好玩的了。大大小小的人都在玩鹰,说明鹰猎的乐趣是在不同群体中都存在的。
  
  纳西族男子是不擅长与人沟通的,在街头的采访其实没有那么成功,他们多数只是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和身边其他的鹰猎者随意地交谈,谈话的内容大致是离不开鹰的,讲他们鹰猎的经验,邀约何时去山间放鹰。从他们眼神中看到的是对鹰这种猛禽的热爱,以及鹰带给他们心情的释放与快乐。冬天的早晨很冷,但仍旧有很多的鹰猎者架着他们的玩伴鹰走在古城或聚集在忠义市场口,表情真挚,时而开怀大笑。因为鹰,似乎再冷的天气也不能和他们热乎乎的心情相比。都说鹰猎可以讲述的东西太多了,都说鹰猎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游乐,从中能够看到的是纳西族男人们性格中某些与鹰相似的部分,与野生猛禽为伴的他们,也在与鹰的每一刻里,更加的真实且满足着。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谱写了中华民族最激奋人心的恢弘史诗,它高唱着奋发图强、富民强国的奋进之歌,也低吟着解放思想、探索革新的思潮之曲。三十年里,中华边城的丽江,也走出了一条锐意创新、独辟蹊径的辉煌创业之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样板。三十年里,丽江成了中华瑰宝,世界名城;成了无数的人向往的一个“身心和灵魂的栖居之地”。三十年来,丽江开创了一个人文与自然的保护与发展的“丽江模式”
期刊
丽江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荣誉,王君正被评为“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  11月15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举办的“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丽江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市长王君正被评为 “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同时入选“十佳绿色新闻人物”的还有曲格平、袁隆平、董瑞龙、单昭祥、胡鞍钢、赵忠祥、张和民、张延平、吴子俊。    “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
期刊
丽江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1996年的2·3大地震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使得此后这十余年间丽江的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从丽江灾后重建工作的10个案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的成果。      自丽江1996年“2·3”地震恢复重建以来的10余年间,丽江进入了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时期,不仅增添了“敢为人先”的动力,而且创造了被人们赞誉的丽江震后恢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丽江已经成为世人眼中一个可以膜拜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仅仅来自丽江对历史的凝练与意识的激扬,更来自人类对那些弥足珍贵的文明与自然的崇高敬意。而囊括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典籍文献)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三项桂冠,便成为了丽江高度的极致精髓,也成为丽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现自我、走向世界的荣耀见证。    十年长跑,成就非凡    改革开放三十年,丽江用了十年的时间
期刊
白沙的地盘其实很大,除了大多游人都知道的白沙古镇外,还有很多美丽的小村庄安逸地坐落在恰当的土地上,白沙古街所在的白沙村、东巴谷所在的新善村、丽江户外乐园所在的木都村,以及早已被游人所熟知的玉湖和文海。总能在某个宁静的清晨看到从这些地方升腾起的一阵阵的雾气,满是生活的味道。生活主导着这里的一切,田野、房舍、道路、阿猫阿狗、居民……岁月静好就是形容着在这里的每一刻吧!    你所认识的白沙    我们
期刊
认识于涌已经十余年了,和他去民间淘过“宝”,和他去江边拣过石,一直找不到恰当的称呼来形容他。他搞经营,说他是企业家吧,他好象一直也没把自己的事业做大,而且也好像没有要做大的意思,也不见他有一般企业家的奢侈消费。他收藏,那说他是收藏家吧,但他收的东西很多很杂很广,而很多东西在一般人眼里却不值一文。他也搞木雕刻,说他是艺术家吗?但他的很多作品却又不是通常可以见到的东西,而显得非常另类。不久前,在一次朋
期刊
一代英杰和志强的名字,是与五彩云南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巨变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经典丽江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广纳开放、浴火重生”联系在一起的,是与魅力丽江的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几次丽江之行,都为破解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送来了“及时雨”、“金钥匙”。  ——1990年8月28日起的九天丽江之行,他明确提出:打破封闭,死角
期刊
提 要 前半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今时代抢救方言对于保护地方文化有着更加重要的特别价值:近20年来,人、物、信息的交流媒介和交流方式的急剧变化正在迅速碾平我国各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但表示各地独特风俗文化的词语还较为完整地保存在65岁以上人群的记忆中。并指出,《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第一辑)的重要价值正在于,抓住上述时间差,高质量地落实了多角度地科学抢救方言并与抢救地方风俗文化有机结合的全新思路,为
期刊
秋风肃杀玉龙吟,回眸远眺群山叠;挥臂击鹰爽雄姿,唯我独尊云岭端。当纳西族的汉子们在玉龙大雪山麓架鹰牵狗叱咤风云几百年至今的二十一世纪初,央视《发现之旅》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国东北吉林市郊一个叫做鹰屯的村落一户鹰猎技能传承濒临消亡的发现。看后感触颇深,亦喜亦忧。喜的是我华夏民族的远古遗风——鹰猎文化终于被发现披露,忧的是这一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鹰猎活动,属远古人类狩猎文化范畴,据可考文献记载,在
期刊
是11月的这天,带着一只大鹰,我们出发了。同时带着的还有一份期待,因为并不是每次的鹰猎都能有实物的收获。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偶然性,给每一次的行程渲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清晨行车,目的地是大理鹤庆县的某片大山。鹰猎的条件之一是选择的目的地有野鸡一类的动物生存,不可是浓密的山林,如此的行车去鹤庆而不在丽江就有了适当的理由,很显然那里有鹰猎的天然条件。        深秋季节的大山,已然是整片整片的枯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