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滕晓天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知道滕晓天这个名字已经很久了,我经常在各类书刊、报纸、杂志上看见他写的关于青海“花儿”的文章。他的文章写得很精彩,立意新颖、视觉独特、构思精巧,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就把青海“花儿”这种民间艺术形象地介绍给了读者。
如果说,我从朱仲禄先生的歌声中知道了青海“花儿”,那么,从滕晓天先生的文章中,我了解到了青海“花儿”的神韵。
说实在的,在滕晓天之前,我读到的研究青海“花儿”的文章并不多(很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偶尔读到几篇,也主要是在音乐曲令形式方面介绍“花儿”,对“花儿”的唱词,却很少有人作系统的研究。实际上,人们了解“花儿”,首先是从它优美的唱词开始的。“上去高山了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多么大气,多么豪放,又多么旷达,一下子把青海高原的辽阔、壮美和圣洁表达了出来。古典“花儿”都是意境美妙的诗歌,它把语言的典雅和通俗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得炉火纯青。
青青的烟瓶是双穗儿,
水灌着凉凉儿的;
维下的尕妹是一个儿,
心想着长长儿的。
这样的“花儿”唱词,任哪位顶尖级的诗人看到,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的。
滕晓天先生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早在几年前,他就写出了一本书,叫《青海“花儿”话青海》,青海地大物博、山川丰饶,唱青海风物的“花儿”也很多,但没有人系统地做一次整理。滕晓天先生精心挑选了一百三十四首有代表性的“花儿”,涵盖了青海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人文精神以及民风民俗。滕先生的成就就在于,他不仅筛选了这些优秀的“花儿”,还在每一首的后面都做了详尽的注解,每一则注解都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小散文。读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欣赏“花儿”的词韵内涵,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知识。随便翻出一章,例如一首七月七的“花儿”,他不仅把这首“花儿”仔细地讲解了一遍,还讲到了有关七月七的一切风俗民情:七月七的由来,河湟谷地的人民怎样过七夕节,在这一天做什么,吃什么,有什么规矩、讲究,都讲述得非常全面周到。由此,人们在欣赏这首“花儿”的同时,也了解了青海民间过七夕节的独特的风俗习惯。
每一首“花儿”都介绍得这样详尽,总共一百多首“花儿”,需要多少精力、多少文字去介绍啊,可见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坚韧的毅力,是很难胜任这项庞大繁杂的工作的。我曾经和滕晓天先生聊过这本书,先生告诉我,写作本身非常困难,首先要整理出反映出青海风土的“花儿”,其次要查大量的资料,还要求本人要有相当精确的领悟力和渊博的知识层面,才能把“花儿”中包含的内容事无巨细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来滕晓天先生对“花儿”艺术的熟悉,对故乡山水的衷情,对民间文化的迷恋,及对家乡人民热情而诚挚的赞美。
最近,滕晓天又推出了他的新作《青海“花儿”唱青海》,一个“唱”字,定出了这本书的格调。书里收录了他近几年创作的“花儿”唱词,共113首。
一座座山来一条条水,
好不过,
心里的“花儿”嘛最美;
一辈辈传来一声声脆,
河湟岸,
连手们唱了个心醉。
翻开书本,便如同进入到了一个“花儿”会场,一首首“花儿”唱词就像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在歌手们嘹亮的歌声中尽情挥洒。
这本“花儿”集分三大版块,第一部分“河湟两岸花儿红”,主要以“花儿”的形式描写了西宁城的变化。
楼群入云着换新装,
西宁城,
汽车嘛跑下的欢畅;
端溜溜高楼嘛仰天望,
半腰里,
尕云彩飘了个美当。
可以看得出,作者以娴熟的手法描写了改革开放后西宁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这种变化可以看出全省、乃至全国的变化,因为省会城市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作者充满激情地讴歌了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的创新与实惠。第二部分,“红太阳好摸个月亮的脸”,则集中反映了青海高原上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而这种爱情又有别于传统“花儿”中的爱情。作者笔下的爱情“花儿”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集中反映了在新时期人们的婚恋观念。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区,青海人的性格中有粗犷、豪放、憨厚、淳朴、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反应到爱情婚姻上,他们对爱情忠贞、热烈、大胆追求。在新时期,尤其追求自身的幸福,向往婚姻美满。作者熟稔高原上的人们对感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而写起来得心应手。他用饱蘸激情的笔墨,把高原上五光十色的爱情生活展示在读者面前。对这种爱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其间出现了大量诸如“科学种田”、“规模养殖”的描述,因为生活只要搭上现代化的快车,爱情才不会落伍,爱情“花儿”也不会脱离现实。第三部分:人杰地灵的三江源,用“花儿”的形式对全省的近五十个州县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歌颂。在精确地描述山川风貌的同时,“花儿”的语言也是格律优美、生动活泼。阅读这些唱词,就仿佛看到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徐徐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们对青海辽阔的土地、富饶的物产、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读过《青海“花儿”话青海》和《青海“花儿”唱青海》,会被作者滕晓天先生广博的知识、独特的见地、优美的文笔,以及诙谐幽默的文风深深地打动。他尊重传统“花儿”,但又不拘泥于传统“花儿”,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书中出现了大量九句式的“花儿”唱词:
这一个尕妹世着欢,
头发儿卷卷,
眉毛儿弯弯,
酒窝儿浅浅,
声气儿甜甜,
花檎的脸蛋,
尕身材展板,
穿上嘛一件花裙衫,
浑身的光鲜,
我俩儿浪一趟大连。
这本是个六句式的“花儿”,改成九句式,内容更加充实,语言的张力更加扩大,带给人的美感也越多。再如这一首:
可可西里嘛人烟少,
大山儿遥遥,
青草儿寥寥,
雪“花儿”飘飘,
冷风儿号号,
藏羚羊天边里奔跑;
生态要环保,
人类和自然嘛友好。
这也是一首新创的九句式“花儿”,如果用“三闪令”唱,就会使这首“花儿”非常跳脱、活泼,使音乐的美感加强。
同时,他的文风又非常洗练、干净,惜墨如金。实际上,“花儿”的唱词并不好写,越是口语化的东西越要提炼,往往一首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花儿”,要经过作者无数次的推敲和修改才能传唱开来。
柏树山古柏嘛像盘龙,
德令哈,
大山里瀑布嘛水清;
柯鲁克鱼肥着芦苇深,
托素湖,
碧波里好少的卤虫;
柴达木处处是春潮涌,
蔬果嫩,
八音河弹的是古琴。
寥寥数笔,即把戈壁新城德令哈的山川风貌、物产人情描写得全面周到,而且充满浪漫的色彩。
通读这两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滕晓天先生把青海“花儿”这一民间文化的优势发挥得相当透彻。这种优势是一种大跨度的双向文化平衡: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和巨大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浓郁的世俗情趣和固有的传统意识,而这两种文化往往会产生矛盾。而滕晓天先生却是那么自然地把它们协调在一起,并把这种协调与自己的人格紧紧地联系起来,构成一种整体感觉上的和谐。滕晓天先生正是借助“花儿”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种渗透力非常强的艺术媒介体,向大众传播高雅的文化、艺术知识。
文化最终是大众的文化,它不能被锁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而是要成为民间人人皆可掌握的开启心灵和智慧的钥匙。说到这里,我还想再说一点,在青海,我们传播推广“花儿”这种民间艺术还非常缺失,力度远远不够,“花儿”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甘肃的临夏已成功申请了“中国“花儿”之乡”,宁夏也不甘落后,每年都举办“沙湖杯花儿”大赛,可实际上,我们人人都知道,“花儿”的故乡在青海。青海几乎人人都会唱“花儿”,举办了一次“花儿”大赛,来自“花儿”唱家的踊跃、来自民间的热情是主办方始料不及的。青海的“花儿”,唱词丰富,曲调优美,光曲令就有二百多种。这是别的省份远远所不能比的。我们青海有丰富的“花儿”资源,缺少的,是研究“花儿”和推广“花儿”的有识之士。就像井石先生说的,我们有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却没有几个蜜蜂来采蜜;田地里庄稼都成熟了,可拿镰刀来收割的却没有几个。
所以,我推崇滕晓天先生,他为“花儿”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在著书立说的同时,积极宣传和推介我们青海的“花儿”,极力要把“花儿”打造成青海的品牌。我们喜爱青海“花儿”,就应该学习滕晓天,为青海“花儿”这座美丽的大花园里多浇点水,多施点肥,尽一点绵薄之力。
如果说,我从朱仲禄先生的歌声中知道了青海“花儿”,那么,从滕晓天先生的文章中,我了解到了青海“花儿”的神韵。
说实在的,在滕晓天之前,我读到的研究青海“花儿”的文章并不多(很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偶尔读到几篇,也主要是在音乐曲令形式方面介绍“花儿”,对“花儿”的唱词,却很少有人作系统的研究。实际上,人们了解“花儿”,首先是从它优美的唱词开始的。“上去高山了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多么大气,多么豪放,又多么旷达,一下子把青海高原的辽阔、壮美和圣洁表达了出来。古典“花儿”都是意境美妙的诗歌,它把语言的典雅和通俗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得炉火纯青。
青青的烟瓶是双穗儿,
水灌着凉凉儿的;
维下的尕妹是一个儿,
心想着长长儿的。
这样的“花儿”唱词,任哪位顶尖级的诗人看到,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的。
滕晓天先生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早在几年前,他就写出了一本书,叫《青海“花儿”话青海》,青海地大物博、山川丰饶,唱青海风物的“花儿”也很多,但没有人系统地做一次整理。滕晓天先生精心挑选了一百三十四首有代表性的“花儿”,涵盖了青海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人文精神以及民风民俗。滕先生的成就就在于,他不仅筛选了这些优秀的“花儿”,还在每一首的后面都做了详尽的注解,每一则注解都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小散文。读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欣赏“花儿”的词韵内涵,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知识。随便翻出一章,例如一首七月七的“花儿”,他不仅把这首“花儿”仔细地讲解了一遍,还讲到了有关七月七的一切风俗民情:七月七的由来,河湟谷地的人民怎样过七夕节,在这一天做什么,吃什么,有什么规矩、讲究,都讲述得非常全面周到。由此,人们在欣赏这首“花儿”的同时,也了解了青海民间过七夕节的独特的风俗习惯。
每一首“花儿”都介绍得这样详尽,总共一百多首“花儿”,需要多少精力、多少文字去介绍啊,可见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坚韧的毅力,是很难胜任这项庞大繁杂的工作的。我曾经和滕晓天先生聊过这本书,先生告诉我,写作本身非常困难,首先要整理出反映出青海风土的“花儿”,其次要查大量的资料,还要求本人要有相当精确的领悟力和渊博的知识层面,才能把“花儿”中包含的内容事无巨细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来滕晓天先生对“花儿”艺术的熟悉,对故乡山水的衷情,对民间文化的迷恋,及对家乡人民热情而诚挚的赞美。
最近,滕晓天又推出了他的新作《青海“花儿”唱青海》,一个“唱”字,定出了这本书的格调。书里收录了他近几年创作的“花儿”唱词,共113首。
一座座山来一条条水,
好不过,
心里的“花儿”嘛最美;
一辈辈传来一声声脆,
河湟岸,
连手们唱了个心醉。
翻开书本,便如同进入到了一个“花儿”会场,一首首“花儿”唱词就像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在歌手们嘹亮的歌声中尽情挥洒。
这本“花儿”集分三大版块,第一部分“河湟两岸花儿红”,主要以“花儿”的形式描写了西宁城的变化。
楼群入云着换新装,
西宁城,
汽车嘛跑下的欢畅;
端溜溜高楼嘛仰天望,
半腰里,
尕云彩飘了个美当。
可以看得出,作者以娴熟的手法描写了改革开放后西宁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这种变化可以看出全省、乃至全国的变化,因为省会城市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作者充满激情地讴歌了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的创新与实惠。第二部分,“红太阳好摸个月亮的脸”,则集中反映了青海高原上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而这种爱情又有别于传统“花儿”中的爱情。作者笔下的爱情“花儿”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集中反映了在新时期人们的婚恋观念。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区,青海人的性格中有粗犷、豪放、憨厚、淳朴、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反应到爱情婚姻上,他们对爱情忠贞、热烈、大胆追求。在新时期,尤其追求自身的幸福,向往婚姻美满。作者熟稔高原上的人们对感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而写起来得心应手。他用饱蘸激情的笔墨,把高原上五光十色的爱情生活展示在读者面前。对这种爱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其间出现了大量诸如“科学种田”、“规模养殖”的描述,因为生活只要搭上现代化的快车,爱情才不会落伍,爱情“花儿”也不会脱离现实。第三部分:人杰地灵的三江源,用“花儿”的形式对全省的近五十个州县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歌颂。在精确地描述山川风貌的同时,“花儿”的语言也是格律优美、生动活泼。阅读这些唱词,就仿佛看到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徐徐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们对青海辽阔的土地、富饶的物产、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读过《青海“花儿”话青海》和《青海“花儿”唱青海》,会被作者滕晓天先生广博的知识、独特的见地、优美的文笔,以及诙谐幽默的文风深深地打动。他尊重传统“花儿”,但又不拘泥于传统“花儿”,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书中出现了大量九句式的“花儿”唱词:
这一个尕妹世着欢,
头发儿卷卷,
眉毛儿弯弯,
酒窝儿浅浅,
声气儿甜甜,
花檎的脸蛋,
尕身材展板,
穿上嘛一件花裙衫,
浑身的光鲜,
我俩儿浪一趟大连。
这本是个六句式的“花儿”,改成九句式,内容更加充实,语言的张力更加扩大,带给人的美感也越多。再如这一首:
可可西里嘛人烟少,
大山儿遥遥,
青草儿寥寥,
雪“花儿”飘飘,
冷风儿号号,
藏羚羊天边里奔跑;
生态要环保,
人类和自然嘛友好。
这也是一首新创的九句式“花儿”,如果用“三闪令”唱,就会使这首“花儿”非常跳脱、活泼,使音乐的美感加强。
同时,他的文风又非常洗练、干净,惜墨如金。实际上,“花儿”的唱词并不好写,越是口语化的东西越要提炼,往往一首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花儿”,要经过作者无数次的推敲和修改才能传唱开来。
柏树山古柏嘛像盘龙,
德令哈,
大山里瀑布嘛水清;
柯鲁克鱼肥着芦苇深,
托素湖,
碧波里好少的卤虫;
柴达木处处是春潮涌,
蔬果嫩,
八音河弹的是古琴。
寥寥数笔,即把戈壁新城德令哈的山川风貌、物产人情描写得全面周到,而且充满浪漫的色彩。
通读这两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滕晓天先生把青海“花儿”这一民间文化的优势发挥得相当透彻。这种优势是一种大跨度的双向文化平衡: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和巨大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浓郁的世俗情趣和固有的传统意识,而这两种文化往往会产生矛盾。而滕晓天先生却是那么自然地把它们协调在一起,并把这种协调与自己的人格紧紧地联系起来,构成一种整体感觉上的和谐。滕晓天先生正是借助“花儿”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种渗透力非常强的艺术媒介体,向大众传播高雅的文化、艺术知识。
文化最终是大众的文化,它不能被锁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而是要成为民间人人皆可掌握的开启心灵和智慧的钥匙。说到这里,我还想再说一点,在青海,我们传播推广“花儿”这种民间艺术还非常缺失,力度远远不够,“花儿”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甘肃的临夏已成功申请了“中国“花儿”之乡”,宁夏也不甘落后,每年都举办“沙湖杯花儿”大赛,可实际上,我们人人都知道,“花儿”的故乡在青海。青海几乎人人都会唱“花儿”,举办了一次“花儿”大赛,来自“花儿”唱家的踊跃、来自民间的热情是主办方始料不及的。青海的“花儿”,唱词丰富,曲调优美,光曲令就有二百多种。这是别的省份远远所不能比的。我们青海有丰富的“花儿”资源,缺少的,是研究“花儿”和推广“花儿”的有识之士。就像井石先生说的,我们有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却没有几个蜜蜂来采蜜;田地里庄稼都成熟了,可拿镰刀来收割的却没有几个。
所以,我推崇滕晓天先生,他为“花儿”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在著书立说的同时,积极宣传和推介我们青海的“花儿”,极力要把“花儿”打造成青海的品牌。我们喜爱青海“花儿”,就应该学习滕晓天,为青海“花儿”这座美丽的大花园里多浇点水,多施点肥,尽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