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站在台阶下向上观望,看不见上面的风景;你一步一步开始攀爬,一路的风景尽收眼里。这是我攀登台阶的历程,也是我教学《台阶》的心路历程。
教学《台阶》让我深深明白,文本解读绝不是空中楼阁,凭想象解读;也不是光凭教参,照本宣科;更不是放给学生,任性胡闹。而要接地气,这地气,就是用聆听的手段,听一听自己的声音,问问自己想教什么、能教什么;听一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听一听作者的声音,了解他想带给读者什么,想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声?
一、聆听自己的声音
几年前接到江阴一中学的邀请函,请我去同课异构上《台阶》一课。这是一篇小说,是我最喜欢上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故事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时我上的是第三节课,那位当地的老师上第二节课,我就在想,我备好两种教案:一种是中规中矩的,理出情节,抓住人物评析语言;另一种是新颖一点的,要冒一点风险。如果那位老师的课新颖,我就反其道;反之亦然。那节课,果然那位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提出“一个好故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一问题,然后慢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发现。课的设计很精巧,可是学生根本不买账,整节课都死气沉沉,老师的理念没能贯彻下去。
我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学生的反应告诉我,他们可能不适合太新颖的教学方式,咱还是走寻常路吧,免得到时候出洋相。于是,我拿出那套准备好的中规中矩的教案,开始了这节课。在琅琅的书声中,我的语文课开始了:先理出全文的情节,围绕台阶分别写了坐台阶、扫台阶等一系列事情,然后抓住描写父亲的语言进行评析,分析父亲的形象,最后齐读课文理出主题。整节课上得顺风顺水,板书也合情合理,倒也充满了语文味,学生的反应也比较兴奋。
我暗自庆幸,没有冒险按新颖的设计上,否则也可能“出丑”了,可是这种兴奋劲没过几天,我接到一位同人发给我的邮件,内容是前述那位老师对自己课的反思,大意是:两节课比较,他不觉得自己的课失败,也许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也许课堂不够完美,但至少他在尝试有新意、有思想的教学,他想给学生一点不同的东西。他虽没有批评我的话,但我读来不禁汗颜。
那节课,我本以为也聆听了自己的声音,可是现在想来,与那位老师相比,我更关注的是“怕出丑、求稳”的声音,我很胆怯、怕输,而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出手我就已经输掉了,而当时我却陶醉在自己的小心思里。
我该听自己什么样的声音呢?《台阶》的教学告诉我,课堂不是较量老师面子的阵地,更不是老师临阵脱逃的场合,它应该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舞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这一方土壤释放不一样的自我,上出不一样的语文课,让学生获益。
“我”重要,还是“学生”重要?“我”的“虚荣心”重要,还是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要?《台阶》一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它让我爬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聆听学生的声音
前年,镇江市搞精品课展示,我被选中上一节课。这一次同台竞技的有7位名师。想起几年前的那个遗憾,我决定要展现不一样的我,更要给学生适宜的东西。所以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我又报了《台阶》一课。
上课之前,我问自己:我要给学生不一样的小说课,那站在学生的立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小说课呢?对此,我展开了调研,有几个学生的反馈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这样说:“老师,小说学了好多,可是如何刻画人物呢?”我想也许学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鉴赏,也在于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写简单的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也许,这就是他们最需要的课了吧。于是在研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从手和脚的细节描写看父亲形象,教会学生刻画细节的本领;结合手和脚的细节描写选择材料编写小诗《父亲》,深刻体会父亲形象。
课开始了,学生慢慢进入角色,先找出所有与父亲“手”有关的文字,慢慢品读,理出父亲的“勤劳、能干、有梦想”;接着快速分析与父亲的“脚”有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形象。这样一慢一快,学生张弛有道地走近了父亲,了解了父亲。然后,我依据手的细节描写,编写了一首小诗,组织学生一起配乐朗读,体会情感。最后,我引导学生:在所有“脚”的素材中寻找几则材料,仿照老师的作品写小诗,并展示成果,再齐读小诗,体会深层情感。这节课,从现场的议论来看,好评如潮:有的说教学设计新颖,有的说师生合作默契,有的说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环节联系密切,有的说写作教学巧妙贯穿其中,等等。总之就是成功了。
可是,我的导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旭平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一下子从激动中冷静下来,他说:“戴老师,你觉得,你与学生理解的父亲形象是不是就是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
作者笔下的父亲是怎样的形象呢?难道,我们的理解还显浅薄,还没有真正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一步台阶迈得看似很高,但实际上又让我回到起点。
三、聆听文本的声音
“你与学生理解的父亲形象是不是就是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我甚至很长时间不愿触碰这一课,直到一年后。此时我已经平静了许多,有一天看一个教学设计,忽然看到《台阶》作者李森祥先生对一节课的评价,他说:“由于年龄关系,我总以为年轻一代尤其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很少为长辈的努力感恩,很少懂得‘沧桑’这个词……”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作者想要我们借《台阶》感悟沧桑,懂得感恩。因为父亲勤劳、有梦想,一辈子坚持梦想,所以我们要感恩;因为他历经沧桑,所以我们要感恩。可是,除了感恩,还有什么吗?还可能有怜惜、有尊重、有反思……如果这样去评析人物的话,是不是更厚重?如果能再追问“父亲仅仅是一位父亲吗?”,那么,“农民”形象就跃然纸上。当然,这样的“农民”是有地域性的(江浙一带),可是这样的农民父亲形象又是随处可见的,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又设计了《台阶》的教学:以文中最后一句话“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为抓手,剖析父亲形象,并追问:“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之前父亲怎样?父亲的‘老’表现了什么,代表了什么?‘我’为什么说‘父亲老了’?作者为什么写‘父亲老了’?”
在教学中,我通过这样层层抽丝剥茧,挖掘父亲的深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至此,我终于满意地登上了一次台阶。
教学《台阶》让我深深明白,文本解读绝不是空中楼阁,凭想象解读;也不是光凭教参,照本宣科;更不是放给学生,任性胡闹。而要接地气,这地气,就是用聆听的手段,听一听自己的声音,问问自己想教什么、能教什么;听一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听一听作者的声音,了解他想带给读者什么,想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声?
一、聆听自己的声音
几年前接到江阴一中学的邀请函,请我去同课异构上《台阶》一课。这是一篇小说,是我最喜欢上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故事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时我上的是第三节课,那位当地的老师上第二节课,我就在想,我备好两种教案:一种是中规中矩的,理出情节,抓住人物评析语言;另一种是新颖一点的,要冒一点风险。如果那位老师的课新颖,我就反其道;反之亦然。那节课,果然那位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提出“一个好故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一问题,然后慢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发现。课的设计很精巧,可是学生根本不买账,整节课都死气沉沉,老师的理念没能贯彻下去。
我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学生的反应告诉我,他们可能不适合太新颖的教学方式,咱还是走寻常路吧,免得到时候出洋相。于是,我拿出那套准备好的中规中矩的教案,开始了这节课。在琅琅的书声中,我的语文课开始了:先理出全文的情节,围绕台阶分别写了坐台阶、扫台阶等一系列事情,然后抓住描写父亲的语言进行评析,分析父亲的形象,最后齐读课文理出主题。整节课上得顺风顺水,板书也合情合理,倒也充满了语文味,学生的反应也比较兴奋。
我暗自庆幸,没有冒险按新颖的设计上,否则也可能“出丑”了,可是这种兴奋劲没过几天,我接到一位同人发给我的邮件,内容是前述那位老师对自己课的反思,大意是:两节课比较,他不觉得自己的课失败,也许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也许课堂不够完美,但至少他在尝试有新意、有思想的教学,他想给学生一点不同的东西。他虽没有批评我的话,但我读来不禁汗颜。
那节课,我本以为也聆听了自己的声音,可是现在想来,与那位老师相比,我更关注的是“怕出丑、求稳”的声音,我很胆怯、怕输,而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出手我就已经输掉了,而当时我却陶醉在自己的小心思里。
我该听自己什么样的声音呢?《台阶》的教学告诉我,课堂不是较量老师面子的阵地,更不是老师临阵脱逃的场合,它应该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舞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这一方土壤释放不一样的自我,上出不一样的语文课,让学生获益。
“我”重要,还是“学生”重要?“我”的“虚荣心”重要,还是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要?《台阶》一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它让我爬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聆听学生的声音
前年,镇江市搞精品课展示,我被选中上一节课。这一次同台竞技的有7位名师。想起几年前的那个遗憾,我决定要展现不一样的我,更要给学生适宜的东西。所以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我又报了《台阶》一课。
上课之前,我问自己:我要给学生不一样的小说课,那站在学生的立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小说课呢?对此,我展开了调研,有几个学生的反馈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这样说:“老师,小说学了好多,可是如何刻画人物呢?”我想也许学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鉴赏,也在于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写简单的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也许,这就是他们最需要的课了吧。于是在研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从手和脚的细节描写看父亲形象,教会学生刻画细节的本领;结合手和脚的细节描写选择材料编写小诗《父亲》,深刻体会父亲形象。
课开始了,学生慢慢进入角色,先找出所有与父亲“手”有关的文字,慢慢品读,理出父亲的“勤劳、能干、有梦想”;接着快速分析与父亲的“脚”有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形象。这样一慢一快,学生张弛有道地走近了父亲,了解了父亲。然后,我依据手的细节描写,编写了一首小诗,组织学生一起配乐朗读,体会情感。最后,我引导学生:在所有“脚”的素材中寻找几则材料,仿照老师的作品写小诗,并展示成果,再齐读小诗,体会深层情感。这节课,从现场的议论来看,好评如潮:有的说教学设计新颖,有的说师生合作默契,有的说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环节联系密切,有的说写作教学巧妙贯穿其中,等等。总之就是成功了。
可是,我的导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旭平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一下子从激动中冷静下来,他说:“戴老师,你觉得,你与学生理解的父亲形象是不是就是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
作者笔下的父亲是怎样的形象呢?难道,我们的理解还显浅薄,还没有真正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一步台阶迈得看似很高,但实际上又让我回到起点。
三、聆听文本的声音
“你与学生理解的父亲形象是不是就是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我甚至很长时间不愿触碰这一课,直到一年后。此时我已经平静了许多,有一天看一个教学设计,忽然看到《台阶》作者李森祥先生对一节课的评价,他说:“由于年龄关系,我总以为年轻一代尤其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很少为长辈的努力感恩,很少懂得‘沧桑’这个词……”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作者想要我们借《台阶》感悟沧桑,懂得感恩。因为父亲勤劳、有梦想,一辈子坚持梦想,所以我们要感恩;因为他历经沧桑,所以我们要感恩。可是,除了感恩,还有什么吗?还可能有怜惜、有尊重、有反思……如果这样去评析人物的话,是不是更厚重?如果能再追问“父亲仅仅是一位父亲吗?”,那么,“农民”形象就跃然纸上。当然,这样的“农民”是有地域性的(江浙一带),可是这样的农民父亲形象又是随处可见的,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又设计了《台阶》的教学:以文中最后一句话“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为抓手,剖析父亲形象,并追问:“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之前父亲怎样?父亲的‘老’表现了什么,代表了什么?‘我’为什么说‘父亲老了’?作者为什么写‘父亲老了’?”
在教学中,我通过这样层层抽丝剥茧,挖掘父亲的深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至此,我终于满意地登上了一次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