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夜归人》是构思精巧的一篇小说,而非悬疑小说。在《夜归人》的教学中,续写结尾的真正目的应是:让学生学会关注小说细节,寻找提示;引导学生把握小说情节的推进和结尾的技巧;通过续写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夜归人》;悬疑小说;结尾续写
《夜归人》是一篇形式精致、情节简洁、人物集中、文笔洗练的短篇小说,但其作者存在争议,有学者如成都大学王涛博士考证后认定为英国女作家玛丽·丘蒙德莉,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爱伦·坡是美国哥特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创造者,在他的笔下,多是诡异、恐怖、怪诞的故事,而《夜归人》确是一篇怪异之作。
作者的不确定性,为《夜归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读。作为激发学生思维的材料,《夜归人》常被选为公开课的文本。笔者几次听课后发现,不少教师都采用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概括小说情节,再展示并讨论学生续写的结尾,最后结合原著的结尾品读细节,感受情节“反转”的魅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夜归人》是悬疑小说吗
不少教师认为《夜归人》是悬疑小说,但它真的是悬疑小说吗?
悬疑小说由悬疑而起,故事在解疑的过程中进展,直至结束。悬疑本身具备恐惧的效果,可以激起读者的好奇和欲望。在悬疑小说中,作者运用悬念来强化审美距离,使读者为下一个情节做好心理准备:下文中将会发生什么?要么紧跟作者,亦步亦趋;要么做一个解谜人,自己来分析、解开谜团。悬疑小说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好奇,使得阅读期待被提到最高点,作者对于故事主人公所处环境及经历的描写使作者参与进来,读者则在作者精心布局的悬念系统中欲罢不能。[1]
《夜归人》讲述的是在一个喜降大雪的夜晚,一位已有身孕的年轻妇人枪杀蒙面返家、撬门入劫的丈夫的故事。其情节相对是平淡的,没有特别离奇而曲折的悬疑,也没有过分的渲染和夸张,小说更着力于对人心、对社会的冷静而透彻的剖析。如果说小说确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之处,那可能是丈夫为何深夜打劫?是冒充小偷以“瞒天过海”鲸吞那一大包税款,是考验妻子,还是开个玩笑,别有他图?……这些都是阅读时产生的疑团,然而这些疑问并没有在接下去的故事中得到解决,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主观想象和猜测。再者,《夜归人》开篇也没有设置悬疑,只是描述一位孤寂、害怕的年轻妇人在等候自己的丈夫回家,有一点孤单而没有悬疑的恐怖,再加上“喜雪”和“喜事”,更是使得小说开篇基调温馨。后来发展的故事也是步步推进,既没有增加悬疑迷雾,也没有出现新的悬疑。直到最后,妇人听到有人撬锁的声音,在伤兵的帮助下打死了蒙面强盗,出乎意料地发现蒙面强盗竟然是自己的丈夫。
如此,我们判定《夜归人》充其量只能说是构思精巧的一篇小说,而非悬疑小说。
二、《夜归人》的结尾精彩在哪里
短篇小说篇幅短小,更须讲究结尾,有人把短篇小说称为“结尾的艺术”,结尾好似“临门一脚”,在小说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少成功的写作者如爱伦·坡、爱得拉·罗杰斯·圣约翰斯等都喜欢采用“从尾写起”的方法,也就是说先构思好结尾,再写其他。
每篇小说的结尾都可能有很多种,也许真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者总会挑选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结尾,以切合小说整篇基调和题材、符合人物发展的逻辑、契合环境的变化、激发读者对前景的展望。但读者与作者不同,“读者阅读时,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迄今具备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学理解力,如同摄影时将取景框对准景物那样,将一个既定的认识取向对准有待接受的文本素材,读者将调动自己所具备的各种认识世界的范式,做好理解文本的准备”[2]。因此,对于相同的小说文本,不同的读者对结尾的理解和期待必定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见仁见智。
丹尼斯·威特库姆曾说起阅读小说的趣味之所在:“一篇小说,我读了大约三分之二后往往就要开始玩‘猜结局’的游戏,我如果非常幸运,就输了;赢了反而觉得失望,上当受骗却别有一番风趣。”《夜归人》的结尾算不上“诓人”,一切都顺其自然,只要稍稍看懂了文本的读者都很清楚,被打死的人必定是丈夫。显然,阅读稍有功底的学生是看得懂、猜得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蒙面之人是妇人丈夫算不上出人意料。
那么,小说结尾的精彩之处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最精彩的应该是妇人那一句“从没见过”。为什么这句话说得那么干脆,还有,妇人表现得是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为什么?这些都是谜,在小说结尾处却只点到为止。《人民文学》资深编辑崔道怡说:“凡凭感受能生共鸣,凭推断能得品味,凭想象能有领悟的思想和感情,都不必写出来,仅仅创造‘欲说还休’的意境,明结暗不结,言尽意不尽,令人回味,引人思索。好的结尾,应是读者进行再创造的开头。”[3]
三、续写结尾的真正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做了给《夜归人》续写结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续写结尾时,基本都指向了被妇人打死的人是谁,也都能根据全文进行推断,但他们的见解和观点基本上来自文本。有的教师在进行续写结尾的讨论时,只是一味地肯定学生续写的结尾,却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物心理的变化及发展进行探究,也很少引导探讨短篇小说情节的设计和结尾的技巧,甚至没有朗读品味小说的语言。
细读全文,《夜归人》的结尾落点不在被打死的人是不是妇人的丈夫上,而是在妇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等细节的描述上。它引导我们站在妇人的角度去作深入思考。
刚开篇,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痴痴地向外望”,“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是一个孤独的孕妇;她不愿意让丈夫为自己焦灼,她是爱着自己的丈夫的;伤兵敲门,她不顾丈夫的叮嘱,仍将伤兵让进屋,并照顾他,她是心地善良的充满同情心的女子。然而,当她枪杀了自己的丈夫后,却表现出了平静、镇定和勇气,这是为什么?小说想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前文说到《夜归人》是篇怪异之作,正是因为其间有太多的猜测,太多的可能。而每位读者依照自己的理解作出的猜测一定是不同的,放在课堂上讨论无法达成共识。 《夜归人》有太多的谜团,无法一一解开,课堂上试图引导学生讨论寻求“真相”必定是个错误的方向。但续写结尾还是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其真正意义体现在不同层次的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照应前文、寻找提示,依据全文的内容较为合理地推断出结尾。这是第一层次,也是最浅层次,因为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一般读者都会自觉根据阅读经验,遵照自己的逻辑来选择自己认为的结尾。如果在一节语文课上,只是将此作为教学重点,显现不出教师的专业性。
第二层次是借此引导学生把握小说情节推进和结尾的技巧。F.A.洛克威尔在《怎么避免后劲不足》一文中指出,大部分小说结尾不外乎以下几种:总结性、思考型、展望型、突降型、逆转型和契机型。总结型结尾,主人公总是最终具有决定意义地解决了问题;思考型结尾,作者提出问题,却将问题的解决留给了读者;展望型结尾是把触角伸向未来,给人以问题本身解决后还会出现新波折的指望;突降型(追加曲折型)结尾,是加上一个额外的波折,或情感冲击,或一个附加事件,使故事更上一层楼或人物塑造出新意;逆转型结尾,是与开头形成对照,“欧·亨利”式结尾即属此类;契机型结尾,用一件东西、一句话、一个念头或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作为契机结束全文。学生能把握一般性的写作范式,对阅读和写作有很大帮助。
第三层次是通过续写、探讨结尾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语文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和思维是一致的,著名作家狄马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维活动。猜读结尾能增强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交流探讨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发散再收拢,明白其思维走向及合理性;比较评析使得文本与学生、师生、生生间思维碰撞,逐渐让思维更有广度、深度、高度。《夜归人》结尾的思维方式一般可以归纳为正向式、逆向式和曲转式三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种方式下的结尾各能引出什么样的主题,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和实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本的文化价值和自己获得的思想蕴涵。
常说理科生读小说是消遣,文科生读小说是做学问,而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当然不能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宣传进化论的赫胥黎的孙子小赫胥黎一百年前在《美丽的新世界》一书中所预言的娱乐时代正在成为现实:“人们只知道笑,却不再思考,并且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思考。”[4]短篇小说的教学可以有笑声,但绝不能一笑了之,课堂上需要讨论,但绝不能“放羊”,听之任之,而要有归纳、提升,要有思维含量,要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感受作品的魅力,体味人类深刻而又充满活力的理性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当代大陆悬疑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盛宁.文学 文论 文化[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16.
[3]崔道怡.小说课堂[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128.
[4]吴格明.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05(1):16.
(责任编辑:陈玉赛)
关键词:《夜归人》;悬疑小说;结尾续写
《夜归人》是一篇形式精致、情节简洁、人物集中、文笔洗练的短篇小说,但其作者存在争议,有学者如成都大学王涛博士考证后认定为英国女作家玛丽·丘蒙德莉,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爱伦·坡是美国哥特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创造者,在他的笔下,多是诡异、恐怖、怪诞的故事,而《夜归人》确是一篇怪异之作。
作者的不确定性,为《夜归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读。作为激发学生思维的材料,《夜归人》常被选为公开课的文本。笔者几次听课后发现,不少教师都采用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概括小说情节,再展示并讨论学生续写的结尾,最后结合原著的结尾品读细节,感受情节“反转”的魅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夜归人》是悬疑小说吗
不少教师认为《夜归人》是悬疑小说,但它真的是悬疑小说吗?
悬疑小说由悬疑而起,故事在解疑的过程中进展,直至结束。悬疑本身具备恐惧的效果,可以激起读者的好奇和欲望。在悬疑小说中,作者运用悬念来强化审美距离,使读者为下一个情节做好心理准备:下文中将会发生什么?要么紧跟作者,亦步亦趋;要么做一个解谜人,自己来分析、解开谜团。悬疑小说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好奇,使得阅读期待被提到最高点,作者对于故事主人公所处环境及经历的描写使作者参与进来,读者则在作者精心布局的悬念系统中欲罢不能。[1]
《夜归人》讲述的是在一个喜降大雪的夜晚,一位已有身孕的年轻妇人枪杀蒙面返家、撬门入劫的丈夫的故事。其情节相对是平淡的,没有特别离奇而曲折的悬疑,也没有过分的渲染和夸张,小说更着力于对人心、对社会的冷静而透彻的剖析。如果说小说确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之处,那可能是丈夫为何深夜打劫?是冒充小偷以“瞒天过海”鲸吞那一大包税款,是考验妻子,还是开个玩笑,别有他图?……这些都是阅读时产生的疑团,然而这些疑问并没有在接下去的故事中得到解决,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主观想象和猜测。再者,《夜归人》开篇也没有设置悬疑,只是描述一位孤寂、害怕的年轻妇人在等候自己的丈夫回家,有一点孤单而没有悬疑的恐怖,再加上“喜雪”和“喜事”,更是使得小说开篇基调温馨。后来发展的故事也是步步推进,既没有增加悬疑迷雾,也没有出现新的悬疑。直到最后,妇人听到有人撬锁的声音,在伤兵的帮助下打死了蒙面强盗,出乎意料地发现蒙面强盗竟然是自己的丈夫。
如此,我们判定《夜归人》充其量只能说是构思精巧的一篇小说,而非悬疑小说。
二、《夜归人》的结尾精彩在哪里
短篇小说篇幅短小,更须讲究结尾,有人把短篇小说称为“结尾的艺术”,结尾好似“临门一脚”,在小说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少成功的写作者如爱伦·坡、爱得拉·罗杰斯·圣约翰斯等都喜欢采用“从尾写起”的方法,也就是说先构思好结尾,再写其他。
每篇小说的结尾都可能有很多种,也许真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者总会挑选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结尾,以切合小说整篇基调和题材、符合人物发展的逻辑、契合环境的变化、激发读者对前景的展望。但读者与作者不同,“读者阅读时,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迄今具备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学理解力,如同摄影时将取景框对准景物那样,将一个既定的认识取向对准有待接受的文本素材,读者将调动自己所具备的各种认识世界的范式,做好理解文本的准备”[2]。因此,对于相同的小说文本,不同的读者对结尾的理解和期待必定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见仁见智。
丹尼斯·威特库姆曾说起阅读小说的趣味之所在:“一篇小说,我读了大约三分之二后往往就要开始玩‘猜结局’的游戏,我如果非常幸运,就输了;赢了反而觉得失望,上当受骗却别有一番风趣。”《夜归人》的结尾算不上“诓人”,一切都顺其自然,只要稍稍看懂了文本的读者都很清楚,被打死的人必定是丈夫。显然,阅读稍有功底的学生是看得懂、猜得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蒙面之人是妇人丈夫算不上出人意料。
那么,小说结尾的精彩之处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最精彩的应该是妇人那一句“从没见过”。为什么这句话说得那么干脆,还有,妇人表现得是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为什么?这些都是谜,在小说结尾处却只点到为止。《人民文学》资深编辑崔道怡说:“凡凭感受能生共鸣,凭推断能得品味,凭想象能有领悟的思想和感情,都不必写出来,仅仅创造‘欲说还休’的意境,明结暗不结,言尽意不尽,令人回味,引人思索。好的结尾,应是读者进行再创造的开头。”[3]
三、续写结尾的真正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做了给《夜归人》续写结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续写结尾时,基本都指向了被妇人打死的人是谁,也都能根据全文进行推断,但他们的见解和观点基本上来自文本。有的教师在进行续写结尾的讨论时,只是一味地肯定学生续写的结尾,却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物心理的变化及发展进行探究,也很少引导探讨短篇小说情节的设计和结尾的技巧,甚至没有朗读品味小说的语言。
细读全文,《夜归人》的结尾落点不在被打死的人是不是妇人的丈夫上,而是在妇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等细节的描述上。它引导我们站在妇人的角度去作深入思考。
刚开篇,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痴痴地向外望”,“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是一个孤独的孕妇;她不愿意让丈夫为自己焦灼,她是爱着自己的丈夫的;伤兵敲门,她不顾丈夫的叮嘱,仍将伤兵让进屋,并照顾他,她是心地善良的充满同情心的女子。然而,当她枪杀了自己的丈夫后,却表现出了平静、镇定和勇气,这是为什么?小说想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前文说到《夜归人》是篇怪异之作,正是因为其间有太多的猜测,太多的可能。而每位读者依照自己的理解作出的猜测一定是不同的,放在课堂上讨论无法达成共识。 《夜归人》有太多的谜团,无法一一解开,课堂上试图引导学生讨论寻求“真相”必定是个错误的方向。但续写结尾还是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其真正意义体现在不同层次的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照应前文、寻找提示,依据全文的内容较为合理地推断出结尾。这是第一层次,也是最浅层次,因为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一般读者都会自觉根据阅读经验,遵照自己的逻辑来选择自己认为的结尾。如果在一节语文课上,只是将此作为教学重点,显现不出教师的专业性。
第二层次是借此引导学生把握小说情节推进和结尾的技巧。F.A.洛克威尔在《怎么避免后劲不足》一文中指出,大部分小说结尾不外乎以下几种:总结性、思考型、展望型、突降型、逆转型和契机型。总结型结尾,主人公总是最终具有决定意义地解决了问题;思考型结尾,作者提出问题,却将问题的解决留给了读者;展望型结尾是把触角伸向未来,给人以问题本身解决后还会出现新波折的指望;突降型(追加曲折型)结尾,是加上一个额外的波折,或情感冲击,或一个附加事件,使故事更上一层楼或人物塑造出新意;逆转型结尾,是与开头形成对照,“欧·亨利”式结尾即属此类;契机型结尾,用一件东西、一句话、一个念头或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作为契机结束全文。学生能把握一般性的写作范式,对阅读和写作有很大帮助。
第三层次是通过续写、探讨结尾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语文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和思维是一致的,著名作家狄马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维活动。猜读结尾能增强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交流探讨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发散再收拢,明白其思维走向及合理性;比较评析使得文本与学生、师生、生生间思维碰撞,逐渐让思维更有广度、深度、高度。《夜归人》结尾的思维方式一般可以归纳为正向式、逆向式和曲转式三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种方式下的结尾各能引出什么样的主题,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和实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本的文化价值和自己获得的思想蕴涵。
常说理科生读小说是消遣,文科生读小说是做学问,而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当然不能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宣传进化论的赫胥黎的孙子小赫胥黎一百年前在《美丽的新世界》一书中所预言的娱乐时代正在成为现实:“人们只知道笑,却不再思考,并且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思考。”[4]短篇小说的教学可以有笑声,但绝不能一笑了之,课堂上需要讨论,但绝不能“放羊”,听之任之,而要有归纳、提升,要有思维含量,要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感受作品的魅力,体味人类深刻而又充满活力的理性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当代大陆悬疑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盛宁.文学 文论 文化[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16.
[3]崔道怡.小说课堂[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128.
[4]吴格明.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05(1):16.
(责任编辑:陈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