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年历史长河在这里积淀了大量的文物古迹。而北宋大文豪苏轼在知任徐州的两年里,广泛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写下了许多千古流芳的诗词文章,给徐州留下众多的文化遗迹。苏轼和徐州,二者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华文化史上抹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关键词]文化遗迹;苏轼;徐州
中图分类号:K2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88-01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腊月,京东路密州知州苏轼接到诏书,调任他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知府,尔后又改任徐州知州。此后直到元丰二年( 1079)三月离任,他在徐州共度过了近两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徐州的优美山川和名胜古迹,处处留有苏东坡登临凭吊的足迹,也留下许多苏东坡赞美、抒怀的诗文。本文对此略加考述,以作了解苏轼之一助。
一、“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快哉亭
北宋熙宁十年(1077)春,徐州提刑使李邦直在唐朝阳春亭的故址上构建了一座亭台。此亭落成,恰好苏轼到任,李便请他命名。苏轼引用他在密州修建的快哉亭之名,将此亭也命名为“快哉亭”。“快哉”二字,取自楚辞赋家宋玉的《风赋》。相传楚王在宫里披襟迎风,大叫:快哉,此风!接着宋玉以风喻事,将“大王雄风”与“庶民雌风”作了鲜明对比。苏轼在为快哉亭作的《快哉此风赋》中写到“虽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穆如其来,既偃小人之德;飒然而至,岂独大王之雄。”[1]他不以贵贱界限区分雄风与雌风,而以道德情操来表明“风”的归属,表现出他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苏轼对“快哉”二字是情有独钟的。他曾写道:“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浩然气”语出《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轼正是用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的正道之气为内涵,采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精炼语言,来诠释快哉亭命名的含意。
苏轼将“快哉”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对此有深刻的阐发。他认为如果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就会陷入忧愁悲苦,如果将私利置之度外,就会胸襟坦荡、旷达乐观。他非常钟情“快哉”二字,才会连续在密州、徐州、黄州三地命名快哉亭。
二、“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云龙山、放鹤亭
云龙山迤逦于徐州城南,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苏轼赞美其景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2]
当时云龙山里居住着一位隐士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为徐州知州时,常与宾客僚吏登山览胜,访张山人于其家。张山人隐居之处,环境极为清幽。苏轼曾记道“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孤僮卧斜日,病马放秋草。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从这些诗句中,不难想象这位隐者性情之疏放。山人畜有二鹤,甚驯而善飞。为了放鹤、招鹤之便,张山人又在云龙山顶修建了一座草亭,取名放鹤亭,并请苏轼为之记。苏轼遂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大作、被收入《古文观止》的《放鹤亭记》。
云龙山西麓峭壁下的黄茅冈,有一座天然石台。相传苏轼酒后登临云龙山,曾在此处醉卧,石台因而得名“东坡石床”。苏轼作诗道“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3]这首诗写醉中登山的情景栩栩如生,鲜明地表现了苏轼豪迈不羁的性情。老百姓见他醉卧冈头便拍手大笑,彼此感情相通无间。这些描写都表达了苏轼“遇民如儿吏如奴”的爱民思想。
三、“扶栏再咏黄楼赋,幽梦重游白鹭洲”——黄楼
在苏轼到达任上的当年,黄河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苏轼布衣草屐,结庐城上,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洪水退后,他又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以修整城墙。由外城的东门面临黄河,是阻挡洪水的要冲,因此苏轼设计加高加固了东门城墙。为了纪念抗洪胜利,苏轼又在新修的东门城墙上修建了高达十丈的城楼,并取五行学说中的“土克水”之意,将城楼用黄泥涂饰,取名曰“黄楼”。
黄楼从元丰元年(1078)二月动工,至八月十二日完工,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落成仪式举行时,全城万人空巷。苏轼在楼上摆酒设宴,从汴京、洛阳、杭州等地赶来的宾客及本地名流纷纷前来祝贺。那天早晨,偏偏浓雾锁城,站在楼上,只听得下面过往的船只桨橹辗轧作响,大家仿佛置身于海船之上。不久,雾散日出,只见楼下大河当前,四周景色一览无余。苏轼高兴地写下了《九日黄楼作》:“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4]去年的惊心动魄与今年的悠闲从容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四、“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徐州煤矿、利国铁矿
徐州城在熙宁十年遭遇洪水之后,粮食歉收,薪柴奇缺。是年冬天,又连降大雪,居民炊饭取暖遇上了很大麻烦,苏轼便派人四处寻访煤矿。经过一年的查找,于元丰元年(1078)十二月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可观、品质优良的煤矿,缓解了燃眉之急。苏轼在欣喜之余,即兴写下传诵千古的《石炭歌》: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莫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进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根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这首《石炭歌》,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煤矿发展史时间最早的一篇史料,为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矿这一事实提供了证明。煤矿的发现,为利国监的铁矿生产提供了重大的便利。
利国铁矿,在徐州东北七十多里,自古是交通枢纽和冶铁基地。苏轼针对利国当时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治理手段,取得了辉煌的政绩。除了开发白土镇煤矿外,他还将冶铁与锻造中使用的皮囊改为风箱,提高了鼓风效率和铁水的质量。为了保卫利国监,苏轼采取军民联防的办法,解决了职业性群盗侵扰富民冶户的社会问题,保证了冶户和商贾的生命财产安全。苏轼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利国发展成为当时全国冶铁基地和兵器生产中心。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奉命改任湖州知州。虽然苏轼在徐州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但是他却为这个城市和人民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从此,苏东坡光辉的名字与彭城山河同在,苏东坡璀璨的诗文与徐州天地并存。
参考文献
[1]苏轼.徐州祈雨青词//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72
[2]苏轼.放鹤亭记//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087
[3]苏轼.登云龙山//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44
[4]苏轼.九日黄楼作//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37
[关键词]文化遗迹;苏轼;徐州
中图分类号:K2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88-01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腊月,京东路密州知州苏轼接到诏书,调任他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知府,尔后又改任徐州知州。此后直到元丰二年( 1079)三月离任,他在徐州共度过了近两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徐州的优美山川和名胜古迹,处处留有苏东坡登临凭吊的足迹,也留下许多苏东坡赞美、抒怀的诗文。本文对此略加考述,以作了解苏轼之一助。
一、“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快哉亭
北宋熙宁十年(1077)春,徐州提刑使李邦直在唐朝阳春亭的故址上构建了一座亭台。此亭落成,恰好苏轼到任,李便请他命名。苏轼引用他在密州修建的快哉亭之名,将此亭也命名为“快哉亭”。“快哉”二字,取自楚辞赋家宋玉的《风赋》。相传楚王在宫里披襟迎风,大叫:快哉,此风!接着宋玉以风喻事,将“大王雄风”与“庶民雌风”作了鲜明对比。苏轼在为快哉亭作的《快哉此风赋》中写到“虽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穆如其来,既偃小人之德;飒然而至,岂独大王之雄。”[1]他不以贵贱界限区分雄风与雌风,而以道德情操来表明“风”的归属,表现出他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苏轼对“快哉”二字是情有独钟的。他曾写道:“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浩然气”语出《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轼正是用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的正道之气为内涵,采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精炼语言,来诠释快哉亭命名的含意。
苏轼将“快哉”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对此有深刻的阐发。他认为如果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就会陷入忧愁悲苦,如果将私利置之度外,就会胸襟坦荡、旷达乐观。他非常钟情“快哉”二字,才会连续在密州、徐州、黄州三地命名快哉亭。
二、“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云龙山、放鹤亭
云龙山迤逦于徐州城南,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苏轼赞美其景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2]
当时云龙山里居住着一位隐士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为徐州知州时,常与宾客僚吏登山览胜,访张山人于其家。张山人隐居之处,环境极为清幽。苏轼曾记道“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孤僮卧斜日,病马放秋草。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从这些诗句中,不难想象这位隐者性情之疏放。山人畜有二鹤,甚驯而善飞。为了放鹤、招鹤之便,张山人又在云龙山顶修建了一座草亭,取名放鹤亭,并请苏轼为之记。苏轼遂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大作、被收入《古文观止》的《放鹤亭记》。
云龙山西麓峭壁下的黄茅冈,有一座天然石台。相传苏轼酒后登临云龙山,曾在此处醉卧,石台因而得名“东坡石床”。苏轼作诗道“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3]这首诗写醉中登山的情景栩栩如生,鲜明地表现了苏轼豪迈不羁的性情。老百姓见他醉卧冈头便拍手大笑,彼此感情相通无间。这些描写都表达了苏轼“遇民如儿吏如奴”的爱民思想。
三、“扶栏再咏黄楼赋,幽梦重游白鹭洲”——黄楼
在苏轼到达任上的当年,黄河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苏轼布衣草屐,结庐城上,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洪水退后,他又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以修整城墙。由外城的东门面临黄河,是阻挡洪水的要冲,因此苏轼设计加高加固了东门城墙。为了纪念抗洪胜利,苏轼又在新修的东门城墙上修建了高达十丈的城楼,并取五行学说中的“土克水”之意,将城楼用黄泥涂饰,取名曰“黄楼”。
黄楼从元丰元年(1078)二月动工,至八月十二日完工,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落成仪式举行时,全城万人空巷。苏轼在楼上摆酒设宴,从汴京、洛阳、杭州等地赶来的宾客及本地名流纷纷前来祝贺。那天早晨,偏偏浓雾锁城,站在楼上,只听得下面过往的船只桨橹辗轧作响,大家仿佛置身于海船之上。不久,雾散日出,只见楼下大河当前,四周景色一览无余。苏轼高兴地写下了《九日黄楼作》:“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4]去年的惊心动魄与今年的悠闲从容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四、“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徐州煤矿、利国铁矿
徐州城在熙宁十年遭遇洪水之后,粮食歉收,薪柴奇缺。是年冬天,又连降大雪,居民炊饭取暖遇上了很大麻烦,苏轼便派人四处寻访煤矿。经过一年的查找,于元丰元年(1078)十二月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可观、品质优良的煤矿,缓解了燃眉之急。苏轼在欣喜之余,即兴写下传诵千古的《石炭歌》: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莫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进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根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这首《石炭歌》,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煤矿发展史时间最早的一篇史料,为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矿这一事实提供了证明。煤矿的发现,为利国监的铁矿生产提供了重大的便利。
利国铁矿,在徐州东北七十多里,自古是交通枢纽和冶铁基地。苏轼针对利国当时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治理手段,取得了辉煌的政绩。除了开发白土镇煤矿外,他还将冶铁与锻造中使用的皮囊改为风箱,提高了鼓风效率和铁水的质量。为了保卫利国监,苏轼采取军民联防的办法,解决了职业性群盗侵扰富民冶户的社会问题,保证了冶户和商贾的生命财产安全。苏轼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利国发展成为当时全国冶铁基地和兵器生产中心。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奉命改任湖州知州。虽然苏轼在徐州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但是他却为这个城市和人民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从此,苏东坡光辉的名字与彭城山河同在,苏东坡璀璨的诗文与徐州天地并存。
参考文献
[1]苏轼.徐州祈雨青词//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72
[2]苏轼.放鹤亭记//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087
[3]苏轼.登云龙山//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44
[4]苏轼.九日黄楼作//苏轼. 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