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玉新老师教学《小石潭记》,其独到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把教材当作例子,辅导学生学习写作写景状物的文章;(2)抓住标题中的四个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对应点,既降低了难度,又给学生新奇之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接着,张老师再次进行引导:写景,是和人物的心境一致的,并以此引导学生体验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写作目的。张老师再由此生发:作文,要“文能对题”,想要更多地了解柳宗元,可以进一步读《永州八记》。这样,张老师把一节看似枯燥的文言文课,讲成了一节作文课,一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课,起到了“一石数鸟”的效果。
[关键词]《小石潭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张玉新老师的课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对教材的熟悉与深度把握,课堂构思的简洁与独特,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笔者曾听过张玉新老师教授的《小石潭记》一课,即为一例。
一、亲和式、低门槛的导入,给学生以清风
几句简短的见面语后,张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值不值得你们学?
这个看似“小儿科”的问题,不仅很快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张老师不动声色地通过提问,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效果,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所要学习文本的相关背景,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范文”“在内容与主题上对我们有启示”“在写作技巧上对我们也有指导价值”“尤其是对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的运用值得一学”。
这一问,恰似一阵清风,消除了学生上课时的紧张之感,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称得上是“一石数鸟”吧?
二、利用标题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以清新
精彩接着呈现。张老师对学生说:“给大家一个挑战,你们认为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特点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张老师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个字。
真正的精彩在接下来的引导中。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全达到老师的预设,这才是真正显示教师功底,最考验教师应变能力的时候。
张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读课文,读课文标题。他突然抛出了这样一串问题:
这个“小”,在原文当中什么地方出现过?
“石”在原文哪里出现了呢?
原文的哪个位置出现了“记”呢?
通过和学生一起探讨,张老师和同学们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就是写文章不管是描景还是写事,文都要对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是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的,张老师稍加点拨,又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一串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课文的难度,而且巧妙地利用标题来展开课文内容,给学生一股清新之感,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张老师的这一课堂构思,可以说简洁而独特。
三、分析重点内容,给学生以清晰
学生自然注意到,张老师似乎漏掉了内容,而张老师也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
“小石潭记”这几个字当中,从行文内容上看,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是他要写的重点?
潭有什么特点呢?
这么一个小小的跳跃,让学生一下子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潭”上!张老师接着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最能体现潭的特点的是哪一个字?
通过和学生反复探讨,张老师让学生明白了潭的特点是“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潭水“清”(分清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特别是水中的游鱼,给人以欢乐之感;二是潭周围的环境“清”,树林茂密,人迹罕至,给人以凄清之感。而这两点,又正好和柳宗元的心境相对应。张老师趁机介绍柳宗元被贬的经历及柳宗元被贬后的心路历程(同时顺带介绍一些相关的人物和事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作者是先乐后忧,想借游玩山水排遣被贬的郁闷。学生同时明白了写景其实也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心境。
四、课文小结,给学生以清趣
应该说,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基本学完了课文内容。张老师这样做课堂小结:
今天,我尤其想和同学们说的就是《小石潭记》。作者在文本当中,严格地对应这个顺序去写,是不是?这是给同学们写作上最好的提醒,就是写作一定要“文能对题”,坚决杜绝“文不对题”。回过头来想,有些同學写文章,写完了内容,却没有题目,于是就随便编个题目,那不好,是不是?最好你拟出文章题目的时候,文章脉络结构也就出来了,对吧?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张老师课堂教学的严谨和前后照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张老师这样的“授渔者”,学生在课堂上会没有收获吗?
同学们在课后尽量读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八记”,可以挑其中更短小的去看,不用都看,但至少要看那么一两篇,了解柳宗元在这个时期的散文,尤其是“记”的基本特点,好不好?
张老师最后提出的要求,用的不是命令语气,而是征询与商榷,这一点特别难得: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产生了兴趣时,教师引导学生适当地加深、拓宽阅读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而征询、商榷语气的运用,更能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
张老师这一节课仿佛不是阅读教学课,而是写作指导课:他以《小石潭记》为例,让学生明白了“文能对题”“写景和人物的心境一致”“移步换景”等作文技法,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激发他们阅读柳宗元其他作品的兴趣,算得上是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节课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清趣。
五、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泓清泉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让其他老师也从中感受课堂的精彩,从而自觉地去学习、效仿、借鉴与超越。这样的课,才更有价值。笔者认为,张老师的《小石潭记》就是这样的一节课。笔者从这一节课中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教学,首先要“备”学生。作为老师,要对教授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预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寻找他们和课文内容的切合点。当我们能够找到这个切合点时,学生会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
第二,教学,要深钻教材。把课文内容变得更简洁,更易于学生掌握,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我们只有反复地、深入地研究教材,才有可能发现教材中课文内容的“筋脉”,寻找与众不同的切人角度,从而让学生迅速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和老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在课堂上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在学,不是老师在“灌”。教师的鼓励可以使学生克服胆怯,教师的引导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张老师在这个方面做得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小石潭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张玉新老师的课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对教材的熟悉与深度把握,课堂构思的简洁与独特,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笔者曾听过张玉新老师教授的《小石潭记》一课,即为一例。
一、亲和式、低门槛的导入,给学生以清风
几句简短的见面语后,张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值不值得你们学?
这个看似“小儿科”的问题,不仅很快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张老师不动声色地通过提问,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效果,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所要学习文本的相关背景,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范文”“在内容与主题上对我们有启示”“在写作技巧上对我们也有指导价值”“尤其是对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的运用值得一学”。
这一问,恰似一阵清风,消除了学生上课时的紧张之感,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称得上是“一石数鸟”吧?
二、利用标题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以清新
精彩接着呈现。张老师对学生说:“给大家一个挑战,你们认为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特点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张老师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个字。
真正的精彩在接下来的引导中。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全达到老师的预设,这才是真正显示教师功底,最考验教师应变能力的时候。
张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读课文,读课文标题。他突然抛出了这样一串问题:
这个“小”,在原文当中什么地方出现过?
“石”在原文哪里出现了呢?
原文的哪个位置出现了“记”呢?
通过和学生一起探讨,张老师和同学们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就是写文章不管是描景还是写事,文都要对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是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的,张老师稍加点拨,又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一串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课文的难度,而且巧妙地利用标题来展开课文内容,给学生一股清新之感,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张老师的这一课堂构思,可以说简洁而独特。
三、分析重点内容,给学生以清晰
学生自然注意到,张老师似乎漏掉了内容,而张老师也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
“小石潭记”这几个字当中,从行文内容上看,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是他要写的重点?
潭有什么特点呢?
这么一个小小的跳跃,让学生一下子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潭”上!张老师接着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最能体现潭的特点的是哪一个字?
通过和学生反复探讨,张老师让学生明白了潭的特点是“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潭水“清”(分清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特别是水中的游鱼,给人以欢乐之感;二是潭周围的环境“清”,树林茂密,人迹罕至,给人以凄清之感。而这两点,又正好和柳宗元的心境相对应。张老师趁机介绍柳宗元被贬的经历及柳宗元被贬后的心路历程(同时顺带介绍一些相关的人物和事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作者是先乐后忧,想借游玩山水排遣被贬的郁闷。学生同时明白了写景其实也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心境。
四、课文小结,给学生以清趣
应该说,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基本学完了课文内容。张老师这样做课堂小结:
今天,我尤其想和同学们说的就是《小石潭记》。作者在文本当中,严格地对应这个顺序去写,是不是?这是给同学们写作上最好的提醒,就是写作一定要“文能对题”,坚决杜绝“文不对题”。回过头来想,有些同學写文章,写完了内容,却没有题目,于是就随便编个题目,那不好,是不是?最好你拟出文章题目的时候,文章脉络结构也就出来了,对吧?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张老师课堂教学的严谨和前后照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张老师这样的“授渔者”,学生在课堂上会没有收获吗?
同学们在课后尽量读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八记”,可以挑其中更短小的去看,不用都看,但至少要看那么一两篇,了解柳宗元在这个时期的散文,尤其是“记”的基本特点,好不好?
张老师最后提出的要求,用的不是命令语气,而是征询与商榷,这一点特别难得: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产生了兴趣时,教师引导学生适当地加深、拓宽阅读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而征询、商榷语气的运用,更能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
张老师这一节课仿佛不是阅读教学课,而是写作指导课:他以《小石潭记》为例,让学生明白了“文能对题”“写景和人物的心境一致”“移步换景”等作文技法,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激发他们阅读柳宗元其他作品的兴趣,算得上是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节课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清趣。
五、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泓清泉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让其他老师也从中感受课堂的精彩,从而自觉地去学习、效仿、借鉴与超越。这样的课,才更有价值。笔者认为,张老师的《小石潭记》就是这样的一节课。笔者从这一节课中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教学,首先要“备”学生。作为老师,要对教授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预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寻找他们和课文内容的切合点。当我们能够找到这个切合点时,学生会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
第二,教学,要深钻教材。把课文内容变得更简洁,更易于学生掌握,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我们只有反复地、深入地研究教材,才有可能发现教材中课文内容的“筋脉”,寻找与众不同的切人角度,从而让学生迅速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和老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在课堂上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在学,不是老师在“灌”。教师的鼓励可以使学生克服胆怯,教师的引导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张老师在这个方面做得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