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洋节日真的有这么恐怖?年轻人真的已经达到为了追求过洋节抛弃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地步了吗?
眼看又要到圣诞节了,各大商家早早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把圣诞节包装成一个普天同庆的大日子。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圣诞节并不是我们的本土节日,所以很多人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这些洋节日是持反对意见的,觉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是没有爱国情怀的表现。有的人甚至很痛心悲观地表示,中国年轻人已经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我国文化将面临无人继承的悲惨结局。
过洋节日真的有这么恐怖?年轻人真的已经达到为了追求过洋节抛弃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地步了吗?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虽然前些年有许多年轻人都狂热地过洋节,但是近些年过洋节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大家早就已经回归传统节日,从之前的狂热追求到现在的理性回归,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缺乏社会意义的洋节只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理由
年轻人狂热地追求过洋节日,这种行为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年轻人本身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以往总在过中秋节、春节,现在可以过圣诞节、情人节,大家想去感受一下,这无可厚非。更何况,过洋节作为追赶潮流的一种方式,别人都去过,如果自己不去参与一下,好像就会被年轻群体抛弃一样。心理学家认为,个体都有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所以,过洋节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群体仪式,其参与感远远超过过节本身。
所以,年轻人更多的是为了过节而过节,我们说不出也不在乎它的来历以及它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洋节日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节日”,和过生日的意义差不多,无非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由罢了,上馆子吃吃饭、去商场购购物、去KTV唱唱歌,仅此而已。所以,当过洋节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内心并没有因为过了一个节日而感到充盈,反倒是熬夜后的疲惫,宿醉后的头疼,让我们在身体不舒服的同时心里更是感到空虚。
加之很多人过节就是为了可以收到礼物,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买一支名牌口红、一捧玫瑰花,吃一顿西餐早就不是难事儿了,我们也不必为买一件衣服或是买一个包苦苦等到圣诞节。如果说真的是为了打折,省点儿银子,那我们完全可以去过“双十一”,所以我们过洋节日的理由更是变得微不足道。
传统文化的情感因素让回归传统节日成为必然趋势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自由,觉得人情意味着束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曾经觉得沉重的人情世故才是我们心底最珍视的东西。就好比偶尔吃几次快餐,会觉得既好吃又比在家做饭省事儿。但是如果让你天天吃,你就会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妈妈包的酸菜馅饺子,爸爸做的红烧肉。这绝不单单是口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浓浓温情。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中国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根基,凝聚着风俗、信仰,最重视的就是與家人团聚。我们常年在外地读书、工作,年纪越大,越发现陪伴父母成为了一种奢侈,平时没有时间,但是一到过节,我们扛着大包小裹,跋山涉水也要回到家,尤其是每年春节上演的返乡潮早就已经成为最具特色的节日符号。过节意味着团聚,虽然七大姑八大姨的“每个月工资多少钱”、“你有对象了吗”,曾让我们想逃离,但是我们也知道,家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仅如此,和家人在一起过节,会将我们从工作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身心得以放松,积蓄未来生活的心理能量和体力,这也从根本上满足了我们定期进行身心调整、休息、再生产的需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体现着浓厚的人性人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个层次,他提出当低级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渴望实现高级层次的需求,显然,过洋节只是满足了我们低级层次的需求,而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才是满足我们的高级需求。
“人造节日”只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实不单单是过洋节,互联网时代来临,类似“双十一”,“爸爸节”、“吃货节”、“理财节”这些商家为了促销创办的“人造节日”,也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不过,这些“人造节日”只是商家主导的消费节,倡导物欲享受,缺乏文化内涵,所以根本构不成节日。
而年轻人参与的高涨热情,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现状有莫大的关系。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没完没了的工作加上贷款的巨大压力把大家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些“洋节”、“自创节日”,正好可以让大家有机会放松一下。在特定时期内,它只能说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传统节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节日”。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年轻人难免会从兴致盎然变得兴趣索然。
不仅如此,大家也完全不用担心,传统节日会因为“传统”而让大家厌弃,传统节日早就已经演变成“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它们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不断发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是过年我们都是磕头拜年给压岁钱,现在则变成了微信发红包,这就是时代赋予的变化。所以,当传统的节日习俗不断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相信未来不仅仅是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都会喜欢上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一辈辈地传承下去。
眼看又要到圣诞节了,各大商家早早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把圣诞节包装成一个普天同庆的大日子。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圣诞节并不是我们的本土节日,所以很多人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这些洋节日是持反对意见的,觉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是没有爱国情怀的表现。有的人甚至很痛心悲观地表示,中国年轻人已经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我国文化将面临无人继承的悲惨结局。
过洋节日真的有这么恐怖?年轻人真的已经达到为了追求过洋节抛弃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地步了吗?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虽然前些年有许多年轻人都狂热地过洋节,但是近些年过洋节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大家早就已经回归传统节日,从之前的狂热追求到现在的理性回归,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缺乏社会意义的洋节只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理由
年轻人狂热地追求过洋节日,这种行为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年轻人本身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以往总在过中秋节、春节,现在可以过圣诞节、情人节,大家想去感受一下,这无可厚非。更何况,过洋节作为追赶潮流的一种方式,别人都去过,如果自己不去参与一下,好像就会被年轻群体抛弃一样。心理学家认为,个体都有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所以,过洋节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群体仪式,其参与感远远超过过节本身。
所以,年轻人更多的是为了过节而过节,我们说不出也不在乎它的来历以及它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洋节日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节日”,和过生日的意义差不多,无非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由罢了,上馆子吃吃饭、去商场购购物、去KTV唱唱歌,仅此而已。所以,当过洋节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内心并没有因为过了一个节日而感到充盈,反倒是熬夜后的疲惫,宿醉后的头疼,让我们在身体不舒服的同时心里更是感到空虚。
加之很多人过节就是为了可以收到礼物,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买一支名牌口红、一捧玫瑰花,吃一顿西餐早就不是难事儿了,我们也不必为买一件衣服或是买一个包苦苦等到圣诞节。如果说真的是为了打折,省点儿银子,那我们完全可以去过“双十一”,所以我们过洋节日的理由更是变得微不足道。
传统文化的情感因素让回归传统节日成为必然趋势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自由,觉得人情意味着束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曾经觉得沉重的人情世故才是我们心底最珍视的东西。就好比偶尔吃几次快餐,会觉得既好吃又比在家做饭省事儿。但是如果让你天天吃,你就会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妈妈包的酸菜馅饺子,爸爸做的红烧肉。这绝不单单是口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浓浓温情。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中国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根基,凝聚着风俗、信仰,最重视的就是與家人团聚。我们常年在外地读书、工作,年纪越大,越发现陪伴父母成为了一种奢侈,平时没有时间,但是一到过节,我们扛着大包小裹,跋山涉水也要回到家,尤其是每年春节上演的返乡潮早就已经成为最具特色的节日符号。过节意味着团聚,虽然七大姑八大姨的“每个月工资多少钱”、“你有对象了吗”,曾让我们想逃离,但是我们也知道,家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仅如此,和家人在一起过节,会将我们从工作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身心得以放松,积蓄未来生活的心理能量和体力,这也从根本上满足了我们定期进行身心调整、休息、再生产的需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体现着浓厚的人性人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个层次,他提出当低级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渴望实现高级层次的需求,显然,过洋节只是满足了我们低级层次的需求,而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才是满足我们的高级需求。
“人造节日”只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实不单单是过洋节,互联网时代来临,类似“双十一”,“爸爸节”、“吃货节”、“理财节”这些商家为了促销创办的“人造节日”,也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不过,这些“人造节日”只是商家主导的消费节,倡导物欲享受,缺乏文化内涵,所以根本构不成节日。
而年轻人参与的高涨热情,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现状有莫大的关系。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没完没了的工作加上贷款的巨大压力把大家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些“洋节”、“自创节日”,正好可以让大家有机会放松一下。在特定时期内,它只能说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传统节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节日”。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年轻人难免会从兴致盎然变得兴趣索然。
不仅如此,大家也完全不用担心,传统节日会因为“传统”而让大家厌弃,传统节日早就已经演变成“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它们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不断发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是过年我们都是磕头拜年给压岁钱,现在则变成了微信发红包,这就是时代赋予的变化。所以,当传统的节日习俗不断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相信未来不仅仅是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都会喜欢上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一辈辈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