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中国令人兴奋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相比,中国网络的自由度不知要大多少倍。网络的宽松,固然会带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但也正因为网络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特别是怀疑、质疑、纠偏和挑战的权利,所以公众辨别真伪、分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增强。
  
  包袱沉重的传统媒体不断输给网络
  
  传统纸媒行业有一句话:“因为我怀疑,所以我当编辑。”意思是,报刊上发表的任何信息,都先由编辑把关以确保真实可靠,对社会、对读者负责。编辑替读者把关在将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过时。特别是一些严肃的报刊,因为有编辑这道过滤器,其可信度、权威性才得以维持,这是网络无法达到的。从这个角度看,无论网络如何活跃,都难以全面取代传统媒体。
  但是,网络的优势也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因为它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并且在整个社会的集体参与下与时俱进,具有轻松自然、生动活泼、自由随意的特点,故而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用说在网络时代出生和成长的年轻一代,即便是我们这些看上去保守又刻板的传统媒体人,也绝不能忽视网络的存在和作用,更不能自视清高和孤芳自赏。相反,传统媒体必须与网络同呼吸,既要坚守自己的阵地和责任,又要吸收和利用网络的活力。
  中国网络的活力,在于绝大多数没有机会通过传统媒体和正规渠道表达意见的民众,终于拥有了一部分话语权。传统媒体因为受管制过严,编辑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所以经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网络发挥先声夺人的优势;传统媒体因为肩负着自我赋予和外力强加的过多责任,所以经常只能羡慕地看着网络轻易制造出吸引眼球的话题和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因为和读者之间的分工明晰,所以经常只能嫉妒地看着网络广泛参与的热闹景象。
  笔者认为,在新闻管理制度不变的条件下,中国传统媒体将不断地输给网络。近年来网络曝出的新闻事件,不仅引起全民关注,更促使各级政府被动应对。这表明,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背负着沉重包袱的传统媒体越来越难尽其责,反而是不在主流之列的网络在毅然决然地推动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出现的网络公共事件也正在有力地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型。其原因不在于网络多么神奇,也不在于网络的经营模式多么高超,而在于网络像磁石一样吸纳了普通人的才智,使这些才智在不受太多约束的空间里发出了光亮。
  
  网络在转型期的震慑作用和唤醒作用
  
  网络开始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不过是10年左右的时间。记得当初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中文网上论坛之一,是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强国论坛”。现在我们上网,感觉空间和自由无限,但在10年前,“强国论坛”的言论自由度却是稀奇宝贵的。它不仅吸引了国内的网民,而且引起了外国人的兴趣和关注。
  200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即将结束对北京的访问时,特意去一家网吧浏览了“强国论坛”,特别关注留言板上关于台湾问题的各种言论。她希望通过网络上相对自发的言论,来了解中国民众对中美关系、台海事务以及其他问题的真实想法。显然,在美国政府看来,网络民意是把握中国社会脉搏的重要渠道,甚至是制定对华政策的参考依据。
  对中国的外交利益而言,这当然是好事。若能善加利用,民意可以起到官方媒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成为外交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力量杠杆和后盾。只是当初有关部门没有充分意识到民意的作用,而媒体管理者依然是以“防民之口”为要务。
  而今天,情况已经大为不同,网络的影响力已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甚至出现了“阻不断、理还乱”的局面。当局越是控制,反弹就会越大。任何丑陋的人和事,无论当事者怎么隐瞒,用什么方式封口,总有一天会在网上曝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老话在網络时代真正变成了现实。正因为网络的存在,类似“周老虎”、“黑砖窑”之类的丑恶现象,才得以被拆穿和揭露。
  当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若只是依靠网络的监督和曝光,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但在主流媒体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时,网络在震慑丑恶现象、唤醒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网上的中国不再是单向思维单一论调的社会
  
  浏览中国的很多网站,人们往往惊讶于非正式言论的开放程度,继而惊讶于中国网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网民对某些体制弊端的激烈批评,更是令人感到意外。可以说,中国的网民个个都是“民主斗士”。这是中国持续开放带来的历史性进步。
  网上很多言论都是即兴而发,一般缺乏深思熟虑,逻辑不够缜密,事实不尽全面客观,但却展示了一个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网络展示的中国,不再是单向思维和单一论调的社会,而是一个复杂多面、观点纷呈、宽松包容的大空间。一句话,网上的中国,有时候实在叫人兴奋不已。
  但与此同时,网上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随意的谩骂、造谣和中伤等等也是令人担忧的。这与中国网民的自律意识不够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现状。笔者希望看到,网民更加理性和文明,争论不必谩骂,讨论不必发火,相互尊重、珍惜这个自由的空间,这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的行为。
  
  主流媒体的“装聋作哑”与“兴致勃勃”
  
  网络的正面作用一直在证明,对传统媒体的过多约束,会使传统媒体的生存更加困难,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将不断下滑,最终效果必定与管制者的愿望背道而驰。这让人不得不思考: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担当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究竟还能做些什么?
  身居海外,我每天都面对中国媒体,有时很兴奋,有时却很失落。每当看到传统媒体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感到高兴。虽然有时在内容上难尽其美,但在各种条条框框的局限之下,不少媒体所作出的努力足以令人感到兴奋。
  但与此同时,传统概念里的“主流媒体”经常使人气馁、憋屈和沮丧,尤其是在动态新闻的报道上,总喜欢和公众捉迷藏:你越是想知道的东西,越是舍不得告诉你;凡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偏偏要连篇累牍地大肆炒作。应该承认,与过去相比,近年来主流媒体的报道空间已宽松了很多。过去,一些非政治性事件,例如某地发生煤气大爆炸,某市发生建筑物倒塌等,常常因为某个官员的一通电话而被压住不报,但现在“禁区”缩小了很多。
  可主流媒体对不起读者和观众的时候还是太多。那种左躲右闪,那种吞吞吐吐,那种避重就轻,那种唯上瞒下,那种八股僵硬,那种空话废话大话套话,都使人产生绝望感。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渴望深入了解中国时,中国自己的主流媒体却对自己国家的很多事情视若无睹甚至装聋作哑。尤其是当自己同胞的遭遇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的时候,一些主流媒体却漠不关心。
  相反,对于那些无关本国百姓利益的事情,主流媒体却经常表现得兴致勃勃。例如对南美洲的车祸或某个小国的内部纷争,某些主流媒体都舍得用大篇幅、大时段去关心和谈论,似乎中国人自己的利益、中国人自己的生命都不值得它们关注。我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当中国工人在某国被绑架乃至被谋杀时,新闻报道总是不屑一顾地几句带过,而对某个偏远国家的一场小灾祸却津津乐道,好像这个媒体根本就不属于中国。
  中国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社会如此之复杂,国际地位如此之重要,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的尊严越来越重视,按道理,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应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深度。可是,从中国自己的媒体上看,偌大的国土上似乎没多少重要的事情发生,除了少数官员在开会、开会、再开会之外,一切都微不足道,似乎13亿人没有声音,没有行为,更没有喜怒哀乐。
  几年前,中国高层为新闻宣传工作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海内外舆论曾兴奋了一阵,并对主流媒体的未来产生许多乐观的遐想。但几年过去了,某些媒体与社会现实、与普通百姓、与飞速变化的时代,依然隔着一道厚厚的长城。看看某大报的海外版,每天放在眼前,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就是让人找不到“贴近”的感觉。可以说,中国主流媒体的现状已远远落后于国家的变迁,也不符合中国发展目标的需要。长此下去,它们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难免会被边缘化。
  所幸,最近这些年,一些自愿贴近生活、自愿贴近公众的非主流媒体,主动承担起主流媒体没有担负的责任。某些地方报刊敢于挣脱体制的约束,率先向公众披露一些事实真相。而互联网上生动活泼的言论局面,更使人们对中国的变化和进步有了更多期待。
  笔者作为媒体人,对中国媒体的任何点滴批评都会觉得心痛。笔者深知,当今中国媒体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并非在媒体本身,更不能说是媒体之过。实际上,中国新闻界永远有一批执著的人,有一批热血沸腾的人。他们坚持原则,当正义受到玷污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挑战权势。他们的良知和勇气,就是中国新闻媒体自我提升的力量。
  但是,只靠媒体人的良知和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得到体制的尊重,必须得到法律的保护。假若主流媒体依然处于严格的约束和控制之下,不仅媒体会失去受众和社会影响力,更将导致政府失去一个与人民接触并且把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去的关键渠道。既然网络能够拥有较大的自由,而且没有威胁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那管理者又为何对传统媒体依然不放心、不信任?
  网络正在改变中国,网络已经改变了中国。这种改变是深刻的、无远弗届的,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归根结底,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改变中国,是因为网聚了“人”的力量。
其他文献
他不属于“蒋身边的人”    在以往阅读过的现代史著作中,宋子文的名字总是与“四大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定意义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就是“蒋家王朝”的代名词,他们的兴衰即是一个时代的兴衰。  几年前,当我阅读1943年3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时,却又注意到,至少在当时的外国媒体眼里,宋子文并不属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人。这期《时代》的封面人物是宋美龄,除了封面人物的报道之外,《时代》还用
期刊
文老是毛泽东的表弟,与毛泽覃一同报考黄埔军校。曾系国共两党跨党党员,随朱德参加过南昌起义,脱党后被戴笠看中,进入军统,官至中将。  淮海战役被俘后态度强硬,拒写悔过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文天祥的第23代孙,你们毛家还跟我家攀亲,娶了我家的文七妹呢!”    【文强慷慨话当年】  有天舒老来电话说:“文强①老先生想见你,他在抗战初期就认识令尊,想同你叙叙旧。”文强这位传奇人物的名字,我是早就知道
期刊
在中国,修寺建庙的地方不少,但如果听说当年被誉为社会主义建设“三面红旗”的昔阳县大寨村如今在虎头山上修起了一座庙,就不能不觉得是件新鲜事儿。  这座被称为“普乐寺”的庙经过一年的大干快上,于今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了开光仪式。据介绍,这虎头山上早年也曾有过一座小庙,1963年一场特大洪水将小庙冲得无影无踪。40多年过去了,没人觉得失去了什么,也没人想起这座曾经的庙。但如今已成为亿元村的大寨人找回了过去
期刊
32岁的女子秋瑾于1907年在浙江绍兴轩亭口被杀头,到今年正好100周年。西子湖边,孤山脚下,洁白的雕塑而今已成为中国版的自由女神像。她成了中国的圣女贞德。    天生演说家    秋瑾好剑术,能喝酒,善骑马,豪迈不拘小节,认识她的鲁迅说她性格爽朗。她在日本留学时常常穿了学生装,骑马跑在街上。她还喜欢穿和服,买了一把锋利的倭刀,随身带着。那张永垂青史的照片上,手里就拿着那把刀。她又是一位诗人,11
期刊
对港人来说改天换地的回归,已经过去了10年。这10年,或许也是香港电影自诞生以来最激烈动荡、最徘徊不定、最不知所措的10年。每一年,电影工作者都认为是落到谷底的一年,但是下一年又跌到更低处,直到2006年,最低迷时期的年产量为51部,同年韩国电影的产量为118部。    认真回味,如今港片的面目和10年前已大不一样,其实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除去电影工业总体萎缩的因素,港片在质素的追求上实际是在不
期刊
港珠澳大桥,这座提出20余年而至今未能建成的工程,也许可以作为香港与内地合作的一个样本进行解剖,看一看两地的交流有什么经验可以吸取,有什么教训应该铭记。为此,本刊专访了著名港澳问题专家、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郑天祥教授。    港珠澳大桥何以迟迟未建    《同舟共进》:早在1983年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就提出修建的伶仃洋大桥,被认为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2003年他又说,“期望(这座桥)20
期刊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方针,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减轻了环境、资源对经济建设的压力,有利于今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个方针的核心内容“独生子女”政策经过多年实践,其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一、从生命科学的层面上说,生物的繁殖规律总是从少到多的,以人为的办法强行使它从多到少就是反自然。  二、从伦理学的层面上说,兄弟姐妹一起玩乐,欢天喜地,这是自然。独生子女只能成天围着
期刊
岳经纶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报执行主任。2004年离港,正式执教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现为中山大学副教授。他深谙两地异同,关于两地的比较视角颇为新颖,也值得深思。    两地师生大相径庭    《同舟共进》:2004年您正式离开香港城市大学,受聘于中山大学,媒体称之为“弃高薪北上”,请问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  岳经纶:不能说是“弃高薪”
期刊
最近,英国女王去美国访问,美国总统布什为表示欢迎的诚意,不仅临时突击学了不少英国王室的繁琐礼节,而且专门到街上租了一套燕尾服,以参加欢迎典礼。(《南方都市报》2007年5月9日)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由得发出疑问:堂堂美国总统、世界首富的一号头头,为什么是租衣服,而不是买衣服、做衣服?买一套名牌衣服或请高手量身定做一套衣服能花几个钱?何况还是正儿八经的“工作需要”,事关“国家形象”,居然可怜巴巴地
期刊
我知道“做客人要有礼貌”。我知道我“不是香港人,所以不懂香港”。我完全承认“你们台湾更糟糕”。所以,讲这个题目还真的“我有压力”,套一句“巴士阿叔”的真情告白。但是,我也相信香港人的开阔,容得了善意的直率。    添马舰有故事    “添马舰”这个名词的来源是什么?我问了10个香港人,发现10个香港人都不知道。  于是做了些研究。添马舰,HMS Tamar,是英国海军一艘军舰,建造在186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