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比美德更靠得住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英国女王去美国访问,美国总统布什为表示欢迎的诚意,不仅临时突击学了不少英国王室的繁琐礼节,而且专门到街上租了一套燕尾服,以参加欢迎典礼。(《南方都市报》2007年5月9日)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由得发出疑问:堂堂美国总统、世界首富的一号头头,为什么是租衣服,而不是买衣服、做衣服?买一套名牌衣服或请高手量身定做一套衣服能花几个钱?何况还是正儿八经的“工作需要”,事关“国家形象”,居然可怜巴巴地到街上租一套衣服来装点门面,就不怕丢美国人的脸?奇怪的是,素来挑剔的美国媒体竟若无其事地报道这条消息,觉得这很正常,一向穷讲究的布什总统也很自然地穿着那套租来的燕尾服,在大庭广众下频频做秀,并无任何尴尬表情。本来很想表扬他几句,譬如艰苦朴素呀、不事奢华呀、克己奉公呀,可是一查资料才发现,此事似乎与美德无关,他也不是在为国家省钱,人家的制度就是这么定的,在总统的薪水里已经包括了吃穿诸项开支,不会因为你有外事活动就另花一笔钱给你脸上贴金。如果英国女王来了,就给你买一套燕尾服,阿拉伯王子来了,再给你添一套长袍,这样,纳税人的钱花起来就没个边了。怪不得旅居美国的林达专门写了一本书《总统是靠不住的》,用来教育大家,要看好总统,不让他胡来。
  比美国总统布什的事例还让我们吃惊的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事。施罗德先生虽贵为总理,但因离过三次婚,家庭负担过重,无力购买新车,出去办私事时,总是开着一辆破破烂烂的汽车,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公众形象”,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但根据德国的国家保卫制度,又总有一辆政府配给的坐满保镖的奔驰轿车给他开道,于是,柏林街头常出现这样的奇观:一辆气派豪华的奔驰轿车给一辆小气寒酸的老爷车保驾护航。其实,按我们的思路,他想换一辆好车有的是办法:肯定有不少企业家想通过送汽车和他攀上关系,肯定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来访时想赠送轿车,以扩大访问成果——前苏联头头勃列日涅夫就曾收到各国领导人赠送的十几辆豪华轿车。可是施罗德都没有要,不是他不想要,也并非有什么高风亮节,而是他不敢,有制度管着,有纳税人监督着,自然不好占公家的便宜。要表扬的不该是他,而是那种毫不打折扣的铁一般的严格制度。
  英国首相布莱尔,有一个当律师的妻子,很有本事,脾气也不小,远不如美国总统夫人劳拉会来事,虽然是首相夫人,其实并没跟着布莱尔沾什么光,反而受了不少“格外关照”。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英国首相夫人无票乘车受罚。布莱尔的发言人说,怀孕的首相夫人前往伦敦以北的卢顿主持庭审,到火车站时,售票亭已经关闭,也没有足够的零钱从自动售票机里买票。抵达卢顿后,她立即告诉检票员她乘车没有买票,随后用自动售票卡付清了全部票额,并照章支付10英镑罚款,为此首相向公众道歉。即使贵为第一夫人,即使身怀六甲,即使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也不搞特殊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了法犯了纪,照罚不误,而且还要公之于众。本来我也想表扬几句,转念再想,这似乎也与美德无关,而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严格制度和舆论监督的产物。
  毫无疑问,制度永远要比美德更靠得住,尽管我们丝毫不想贬低美德建设的重要性。但必须看到,美德只可以让有美德的人成为好人,而好的制度则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当上好人。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制度必须是科学的、刚性的、无条件的、不徇私情的,而不是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那种。
其他文献
获选“中国12个最伟大人物”的胡适,回国之始曾发誓“20年不谈政治”,但他终究按捺不住,政治成了他的“不归路”。也恰恰是在政治上,胡适被年轻人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潮流视为反动。1925年,时代落选了胡适,胡适输掉了青年。     “一九二五年我应韦莲司教授的邀请,到他家里茶叙,曾与这位奇女子相见。她恳切地向我探问胡先生的近况。我就我所知道的报告她。她听了赞美地说:‘他正在创造历史’。”  这是留美博士
期刊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披露了一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情况报告》。《报告》中的一个数据令人不解:渎职犯罪轻刑化问题严重,在已经做出的刑事判决中,判处免予刑事处罚和宣告缓刑的比例竟高达95.6%。  法治社会里,司法的职能在于定纷止争。对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公众本应尊重和接受。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位大法官曾说过,“并不是因为我们绝对正确我们的裁判才是最终的决定,而是因为我们的裁判是最终的决定我
期刊
他不属于“蒋身边的人”    在以往阅读过的现代史著作中,宋子文的名字总是与“四大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定意义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就是“蒋家王朝”的代名词,他们的兴衰即是一个时代的兴衰。  几年前,当我阅读1943年3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时,却又注意到,至少在当时的外国媒体眼里,宋子文并不属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人。这期《时代》的封面人物是宋美龄,除了封面人物的报道之外,《时代》还用
期刊
文老是毛泽东的表弟,与毛泽覃一同报考黄埔军校。曾系国共两党跨党党员,随朱德参加过南昌起义,脱党后被戴笠看中,进入军统,官至中将。  淮海战役被俘后态度强硬,拒写悔过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文天祥的第23代孙,你们毛家还跟我家攀亲,娶了我家的文七妹呢!”    【文强慷慨话当年】  有天舒老来电话说:“文强①老先生想见你,他在抗战初期就认识令尊,想同你叙叙旧。”文强这位传奇人物的名字,我是早就知道
期刊
在中国,修寺建庙的地方不少,但如果听说当年被誉为社会主义建设“三面红旗”的昔阳县大寨村如今在虎头山上修起了一座庙,就不能不觉得是件新鲜事儿。  这座被称为“普乐寺”的庙经过一年的大干快上,于今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了开光仪式。据介绍,这虎头山上早年也曾有过一座小庙,1963年一场特大洪水将小庙冲得无影无踪。40多年过去了,没人觉得失去了什么,也没人想起这座曾经的庙。但如今已成为亿元村的大寨人找回了过去
期刊
32岁的女子秋瑾于1907年在浙江绍兴轩亭口被杀头,到今年正好100周年。西子湖边,孤山脚下,洁白的雕塑而今已成为中国版的自由女神像。她成了中国的圣女贞德。    天生演说家    秋瑾好剑术,能喝酒,善骑马,豪迈不拘小节,认识她的鲁迅说她性格爽朗。她在日本留学时常常穿了学生装,骑马跑在街上。她还喜欢穿和服,买了一把锋利的倭刀,随身带着。那张永垂青史的照片上,手里就拿着那把刀。她又是一位诗人,11
期刊
对港人来说改天换地的回归,已经过去了10年。这10年,或许也是香港电影自诞生以来最激烈动荡、最徘徊不定、最不知所措的10年。每一年,电影工作者都认为是落到谷底的一年,但是下一年又跌到更低处,直到2006年,最低迷时期的年产量为51部,同年韩国电影的产量为118部。    认真回味,如今港片的面目和10年前已大不一样,其实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除去电影工业总体萎缩的因素,港片在质素的追求上实际是在不
期刊
港珠澳大桥,这座提出20余年而至今未能建成的工程,也许可以作为香港与内地合作的一个样本进行解剖,看一看两地的交流有什么经验可以吸取,有什么教训应该铭记。为此,本刊专访了著名港澳问题专家、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郑天祥教授。    港珠澳大桥何以迟迟未建    《同舟共进》:早在1983年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就提出修建的伶仃洋大桥,被认为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2003年他又说,“期望(这座桥)20
期刊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方针,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减轻了环境、资源对经济建设的压力,有利于今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个方针的核心内容“独生子女”政策经过多年实践,其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一、从生命科学的层面上说,生物的繁殖规律总是从少到多的,以人为的办法强行使它从多到少就是反自然。  二、从伦理学的层面上说,兄弟姐妹一起玩乐,欢天喜地,这是自然。独生子女只能成天围着
期刊
岳经纶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报执行主任。2004年离港,正式执教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现为中山大学副教授。他深谙两地异同,关于两地的比较视角颇为新颖,也值得深思。    两地师生大相径庭    《同舟共进》:2004年您正式离开香港城市大学,受聘于中山大学,媒体称之为“弃高薪北上”,请问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  岳经纶:不能说是“弃高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