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转换中的“供求关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擦力相关的动静转换问题,是高中力学的学习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当多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由于场景可能性多,学生很难判断物体动静状态的转换。通过研究动静转换过程的“供求关系”,推演出一些辅助判断的二级结论,能够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效率。
  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可以依靠动静转换中的“供求关系”进行判断。需求方是维持相对静止需要的静摩擦力,供给方为接触面能够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其大小通常由滑动摩擦力大小替代。当作驱动物体运动的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即供大于求,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反之,当供不应求,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从“供求关系”入手,可以推演出一些实用的二级结论,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一、 用μ=tanθ判断物体能否与停在斜面上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因重力作用,物体有下滑的趋势,需要静摩擦力f=mgsinθ才能保持静止。另一方面,物体与斜面间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mgcosθ。当μmgcosθ>mgsinθ,即μ>tanθ,供大于求,物体能够停在斜面上。反之,当μ<tanθ时,则供不应求,物体无法停在斜面上。其中,动摩擦因数是描述斜面粗糙程度的物理量,代表供给方,为倾角的正切值,描述斜面倾斜程度,代表需求方。当μ=tanθ时,供需刚好达到平衡,物体恰好能够停在斜面上。
  用μ=tanθ也可以判断物体能否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例如,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 = 37°,皮带以v = 10m/s的速率运动,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 = 0.5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L = 16m,g取10m/s2,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运动场景,分析可发现,物块在1s后与传送带达到共速。之后物块可能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也可能相对传送带运动,继续加速到B点。應用“供求关系”分析,保持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的需求方为tan37°=0.5,大于供给方μ=0.5,即供不应求,物块无法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由此可判断物块继续加速到B点。
  二、用μg=ω2r判断物块能否随圆盘匀速转动
  为保持物块随圆盘匀速转动,需要静摩擦力为f = mω2r,而转盘与物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 = μmg。当供求大于求μmg>mω2r,即μg>ω2r,物体能够随圆盘匀速转动。反之,当μg<ω2r时,则供不应求,物体无法随圆盘匀速转动。μg是描述斜面粗糙程度的物理量,代表供给方,ω2r描述转速和物块距中心的位置,代表需求方。当μg=ω2r时,供需刚好达到平衡,物体恰好随圆盘匀速转动。
  三、用μ=μ2判断物体是否能够随长木板一起减速
  设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为保证物块能够停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沿粗糙水平面减速运动,需要的静摩擦力为f = ma = μ2mg,而物块与长木板的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 μ1mg。当供求大于求μ1mg>μ2mg,即μ1>μ2,满足相对静止的条件,物体能够随木板一起减速。反之,当μ1<μ2时,则供不应求,物体无法随木板一起减速,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发在相对运动时,长木板在上下两个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减速,减速的加速度大,速度减的比较快,首先停止运动。物块加速度相对较小,速度减的比较慢,能够跑的更远一些。在这个场景中,μ1代表着供给方,μ2代表着需求方。当μ1=μ2时,供需刚好达到平衡,物体恰好能够随木板一起减速。
  四、根据动静转换的“供求关系”,继续推演二级结论
  课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用μ2与tanθ-μ1的大小关系,可以判读物体是否能够沿斜面一起加速。学生遇到了如图所示场景,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长木板上,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长木板沿斜面下滑。若物块能够停在长木板上,物块与长木板整体的加速度为a=gsinθ-μ2mgcosθ。为保证物块能够停在长木板上,需要的静摩擦力为f = ma = gsinθ-μ2mgcosθ。而物块与长木板的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 = μ1mgcosθ。当供求大于求μ2mgcosθ>mgsinθ-μ1mgcosθ,即μ2>tanθ-μ1,满足相对静止的条件,物体能够随木板一起减速。反之,当μ2<tanθ-μ1时,则供不应求,物体无法随木板一起减速,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在这个场景中,tanθ-μ1代表着供给方,μ2代表着需求方。当μ2=tanθ-μ1时,供需刚好达到平衡,物体恰好能够随木板一起减速。
  用“供求关系”来进行动静转换的判断,首先要假设两者能够相对静止,然后同时分析维持相对静止需要的力,和接触面能够提供的最大摩擦力,最后进行对比,得到结果。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熟知的“供求关系”,有效突破了动静转换的教学难点,揭开了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内在的共通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物理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难度较大。为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探究式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通过引导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对实验内容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确保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提出相关问题,并通过探究得到结论,进而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为落实立德树人办学的根本宗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积极响应高考为大学选拔、输送优秀生源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精简和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自信、自立、自学、自强等“四自”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然而 “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这种教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度进行有计划的引领和指导,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率。生活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周围发生的事物出发,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生活化教学模式与高二化学的课堂教学相融合,为化学课堂的理论知
期刊
【摘 要】 STEAM教育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教育新形态,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本文基于STEAM理念下设计小学信息技术《闪亮登场打招呼》一课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STEAM教育 Scraino编程 小学 信息技术  一、研究背景  1. 什么是STEAM教育  所谓STEAM课程,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
期刊
【摘 要】如今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应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虽然目前许多教师都在积极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使得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应该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加高效地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是
期刊
【摘 要】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文学的综合素养。随着学生年龄和学识的积累,分别在八、九年级开设4个活动单元,方便教师开展开放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从而启迪学生内心对语文真正的热爱。本文首先分析了剧本单元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语言运用对剧本单元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 剧本单元 活动探究 语言运用 教学作用  一、剧本单元活动探究单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极为讲究方式方法且深奥的学科,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更要将其中的奥妙条分缕析讲明说清,深度学习则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并学习数学的一种便捷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制定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说理课堂 教学策略  前言:  数学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乃至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的成长都十分重要,数学教学的本质
期刊
【摘 要】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创造一定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思维的进一步延伸,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能力 培养  一分疑惑一分进步,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一点进步都是从人们的疑惑开始的。从小培养学生对所接触
期刊
【摘 要】 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初中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师不断地构建全新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数学学习也是学生思维构建的重要学科,初中数学课堂的““统领课””是能够带给学生整体学习认识,并不断将各个学习点进行有机结合的引领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思维,需要教师运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统
期刊
【摘 要】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在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同时成为了初中教育阶段改革中的核心。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及前提,数学,对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生存都是重要的指导工具,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这一重要工具来完成个人的社会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育 方法分析  一、引言  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