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深入实践,用“活”的教育思想去教“活”的学生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教学中只要我们深入实践,就能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知识,恢复为原本的“活”的东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更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材中的人、事、物、景,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懂得生活,感悟生活。
例如,教学《爬天都峰》时,课前我先带学生去爬后龙山,(后龙山公园有九百多级台阶,)感受爬山的味道,让学生全速住上爬,有的学生爬到一半就累得气喘吁吁,爬不动了,能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很少。有了这一次体验,在学这篇课文时,学生的感受就深了,对课文第二自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讲天都峰“高、陡、险”的三个特点理解得很透彻。对文中讲到“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这一句的理解也不用老师过多地讲解,学生马上领会了,因为学生已亲身体验过了。对文章中讲到作者和一位白发苍苍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得以爬上天都峰的过程,学生一读课文,课文的中心“要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有困难时要互相帮助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 ,要有信心面对困难。”一下就显露在学生的面前。真是事半功倍。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出“活”的思想。当然,这里的“活”的 思想除了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找出其中“活”的因素外,还要求教师对课文的认识远远深刻于学生,也就是说,不能忽略小学语文知识的特点,要辅助学生发展其思维,使学生能把语文的学习放到生活中,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成为“活”的学生。
二、创造情境,对接生活,用鲜活的语文去教学“活”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生活化教学,一个在课改大潮中充满生机的词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鲜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鲜活”的语文。
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从生活的视角来审视和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触摸作品形象的精神和灵魂,勿盲从伟大而忽略普通,比如,在执教《詹天佑》时,我让学生为詹天佑办事迹展。大家计论后确定展名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并设计了“强烈的爱国之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超人的智慧才干”三个板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出有关板块的内容,并让每一个小组选一个发言人上台进行解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办好展览为驱动力,促使学生积极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等有效信息,从面构建起生活的世界。
再如,教学四年级课文《生命 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有的同学在同学中寻找,找到了面对困难毫不害怕的同学;有的同学在亲人中寻找,找到了在百般艱辛中仍然乐观面对生活的亲人……从他们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中感受到了一个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的道理。
创造情境,体验生活。俗话说:“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教师要在自身对教材“活”的因素的深刻体会下,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精心挑选,根据教材内容创造适合学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用活的题目来教出活的学生,反对襟危坐地听讲,倡导主动愉快地实践等。
三、以学生为中心,用“活”的教学方法去教“活”的学生
活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教学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使学生自己学会分析与解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能随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灵活变化;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能跟着教育改革与自身认识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不断地更新完善。课内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陶行知最反对“教死书”“死读书”、培养“书呆子”的教育,反复强调“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生怎么学就怎么教”,强调要“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是说明文,这篇课文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如果直接把说明文的方法告诉学生,学生肯定不易理解。于是我先让学生研究:究竟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接着我让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在汇报学习成果的同时,一边引导,一边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句子和具体数字明白了什么是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说明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觉得轻松,掌握得快,其效果无疑会远胜于老师抽象的讲解。
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以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发展需要为着眼点,以“活”的教学思想为中心,赋之以“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要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圈圈,多画画,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不懂的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享受生活化的语文,让语文课堂流溢生命的动感。运用各种“活”的教育 方法来培养出“活”的学生。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教学中只要我们深入实践,就能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知识,恢复为原本的“活”的东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更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材中的人、事、物、景,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懂得生活,感悟生活。
例如,教学《爬天都峰》时,课前我先带学生去爬后龙山,(后龙山公园有九百多级台阶,)感受爬山的味道,让学生全速住上爬,有的学生爬到一半就累得气喘吁吁,爬不动了,能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很少。有了这一次体验,在学这篇课文时,学生的感受就深了,对课文第二自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讲天都峰“高、陡、险”的三个特点理解得很透彻。对文中讲到“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这一句的理解也不用老师过多地讲解,学生马上领会了,因为学生已亲身体验过了。对文章中讲到作者和一位白发苍苍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得以爬上天都峰的过程,学生一读课文,课文的中心“要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有困难时要互相帮助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 ,要有信心面对困难。”一下就显露在学生的面前。真是事半功倍。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出“活”的思想。当然,这里的“活”的 思想除了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找出其中“活”的因素外,还要求教师对课文的认识远远深刻于学生,也就是说,不能忽略小学语文知识的特点,要辅助学生发展其思维,使学生能把语文的学习放到生活中,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成为“活”的学生。
二、创造情境,对接生活,用鲜活的语文去教学“活”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生活化教学,一个在课改大潮中充满生机的词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鲜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鲜活”的语文。
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从生活的视角来审视和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触摸作品形象的精神和灵魂,勿盲从伟大而忽略普通,比如,在执教《詹天佑》时,我让学生为詹天佑办事迹展。大家计论后确定展名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并设计了“强烈的爱国之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超人的智慧才干”三个板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出有关板块的内容,并让每一个小组选一个发言人上台进行解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办好展览为驱动力,促使学生积极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等有效信息,从面构建起生活的世界。
再如,教学四年级课文《生命 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有的同学在同学中寻找,找到了面对困难毫不害怕的同学;有的同学在亲人中寻找,找到了在百般艱辛中仍然乐观面对生活的亲人……从他们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中感受到了一个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的道理。
创造情境,体验生活。俗话说:“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教师要在自身对教材“活”的因素的深刻体会下,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精心挑选,根据教材内容创造适合学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用活的题目来教出活的学生,反对襟危坐地听讲,倡导主动愉快地实践等。
三、以学生为中心,用“活”的教学方法去教“活”的学生
活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教学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使学生自己学会分析与解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能随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灵活变化;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能跟着教育改革与自身认识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不断地更新完善。课内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陶行知最反对“教死书”“死读书”、培养“书呆子”的教育,反复强调“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生怎么学就怎么教”,强调要“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是说明文,这篇课文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如果直接把说明文的方法告诉学生,学生肯定不易理解。于是我先让学生研究:究竟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接着我让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在汇报学习成果的同时,一边引导,一边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句子和具体数字明白了什么是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说明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觉得轻松,掌握得快,其效果无疑会远胜于老师抽象的讲解。
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以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发展需要为着眼点,以“活”的教学思想为中心,赋之以“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要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圈圈,多画画,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不懂的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享受生活化的语文,让语文课堂流溢生命的动感。运用各种“活”的教育 方法来培养出“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