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工班组作为施工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是施工任务的直接执行者。班组建设越来越被众多施工企业所重视,文章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总结了新时代下施工班组呈现的五项新特点,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加强企业和班组文化建设,建立学习型施工班组、采取激励措施在内的八项班组建设方案。
关键词:施工班组建设;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人性化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的一名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工地上,直接与各种专业的施工班组接触,深深体会到一个班组建设对工程项目的作用是如何的重要。在此,结合我公司对施工班组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自身在项目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点滴经验,谈谈对施工班组建设的个人见解。
一、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组建设的优良程度,是施工企业能否按时完成工程合同任务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基层班组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在新时代下建设优良班组,提高班组的执行力,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新时代下施工班组的特点
(一)班组人员老龄化突显
由于建筑行业特点以及当今社会老龄化的时代人口特点,施工班组成员年龄普遍偏大,老龄化问题突显。班组老龄化,给班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课题,如工作任务分配、思想观念转变、施工效率考核、安全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贯彻实施等。
(二)班组定额化
在国内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为增强班组责任,提高班组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班组工作效益,在项目管理上,经常采取对施工任务进行划块,实行定额管理。
(三)人员流动性大
一是施工人员来源已社会化,灵活性较大。二是单位所承接项目工程所在地点不同而进行调动人员,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致使班组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因此班组成员的组合不太固定,为此成员之间的了解与磨合以及信任程度不够,班组的凝聚力、文化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
(四)面临的管理环境更严格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工程实行招标竞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也趋于严格,对建设工程产品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服务等各方面所作的要求更高。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施工单位需要以实力来证明,只有加强项目管理,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才能赢得业主的口碑,才能赢得市场。而施工班组是最直接的管理对象,其面临的管理环境趋向于更加严格。
三、新时代下的班组建设方案
施工班组的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进行适应业务性质的具有特色的班组建设管理。
(一)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要重视、支持班组的建设
中高层即企业管理层和项目高层管理者,很多施工企业在推进班组建设工作时,都把班组建设当成一项基层的、执行的工作来做,往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设计。事实上,基层班组建设不僅仅是基层班组长的工作职责,更是中高层的职责所在。
搞好班组建设工作,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必须给与大力扶持和帮助。高层谋势,中层谋局,基层搭台。建设什么样的班组管理模式?建设什么特色的组织文化?需要与企业的战略、文化相结合,企业的人员组成往往呈现金字塔结构,基层不但人员数量最多,也承担了企业80%以上的工作任务,所以,对于基层班组的建设,不仅仅是局部的工作职能,而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障。所谓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在进行班组建设时,中高层的支持和督导也是搞好这项工作,真正实现卓越班组建设的有利保障。
(二)实行施工班组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要务
加强班组建设,首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充分传递到班组,让来自于五湖四海的班组员工亲切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增强班组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施工班组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
进行施工班组建设同样要形成适应本企业特点的班组文化,通过班组文化,更加坚固班组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班组中形成互爱、互帮、互带的气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科学组建施工班组
在班组的建立方面要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
1.结合作业任务情况。根据作业任务的大小、时间长短,来确定班组的数量、班组规模的大小。
2.作业内容专业性。根据工程专业性不同,组建不同专业的班组。班组人员也可考虑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作到班组专业工种搭配结构合理。
3.注重班组成员的组合。考察班组成员的个人状况,包括年龄、性格、作风、技能、来源等综合情况。
(四)选择有能力有威信的员工担任班长
班长是班组的核心,能否充分发挥班组在企业生产活动的作用,能否坚定不移的贯彻企业的管理要求,班长是关键岗位。企业或项目在班组人员选择上要进行综合考查,选择有能力有威信的员工担任班长。
(五)建立制度,健全组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质量目标管理、行政考勤制度等,奖罚制度,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质量管理、专业基础管理、精神文明建设5个方面,确定班组建设考核细则,并严格实施,规范班组行为。
(六)强调以知识管理为主导,建立学习型施工班组
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知识管理的理念开始遍地开花,被多数企业开始重视和普及。而施工班组作为施工企业大厦的根基,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企业的文化萌芽于基层,企业的发展使命也根植于基层。来自基层组织的一切创新、改善、问题反馈等等都会转化为企业宝贵的知识资源。
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学习与实践。企业要结合施工的特点,建立学习型班组。班组日常开展的主要活动应包括岗位培训、安全质量学习、施工技能培训、新工艺新方法学习,并且在各班组坚持每月职工政治教育和学习,认真落实政治学习计划和普法学习。
(七)抓好班组安全生产
班组在安全生产上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有‘法’难依”,即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时总是打折扣。其原因要么是缺少安全知识,要么是缺少安全意识或纪律性较差。
这也是企业或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时常见的问题。我认为在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时,要根据班组的特点,找出现象的根源,有针对性进行管理。主要方法有:(1)强化考核环节。针对班组员工缺少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培训,并进行考核上岗;(2)改变教条化、命令化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人性化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行业,由于任务繁重,项目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工期紧张等原因,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八)采取激励措施
榜样激励:通过评比生产标兵、岗位能手、优秀工人、先进班组等方式,鼓劲员工向先进看齐,找出自身差距,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绩效考核:对班组实行定额考核管理,设定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个人的收入是与工作业绩挂钩,增强员工自律性,主动、勤奋工作。
对员工给予充分关怀:企业和项目领导要充分重视班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认真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在任务分配上尊重员工的建议,考虑员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实施人性化管理,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对施工班组建设的展望
在市场发展日益规范、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拼人才、拼管理、拼技术、拼创新成为企业突破式成长的必然选择。而班组是落实这一切的根基。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紧握时代的特点,紧贴班组呈现的新的特点,直面班组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开拓思维,改进管理方法、建设高素质、战斗力强的施工班组,更好的服务工程。
作者简介:皮介平(1978- ),男,湖南沅江人,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关键词:施工班组建设;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人性化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的一名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工地上,直接与各种专业的施工班组接触,深深体会到一个班组建设对工程项目的作用是如何的重要。在此,结合我公司对施工班组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自身在项目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点滴经验,谈谈对施工班组建设的个人见解。
一、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组建设的优良程度,是施工企业能否按时完成工程合同任务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基层班组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在新时代下建设优良班组,提高班组的执行力,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新时代下施工班组的特点
(一)班组人员老龄化突显
由于建筑行业特点以及当今社会老龄化的时代人口特点,施工班组成员年龄普遍偏大,老龄化问题突显。班组老龄化,给班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课题,如工作任务分配、思想观念转变、施工效率考核、安全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贯彻实施等。
(二)班组定额化
在国内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为增强班组责任,提高班组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班组工作效益,在项目管理上,经常采取对施工任务进行划块,实行定额管理。
(三)人员流动性大
一是施工人员来源已社会化,灵活性较大。二是单位所承接项目工程所在地点不同而进行调动人员,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致使班组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因此班组成员的组合不太固定,为此成员之间的了解与磨合以及信任程度不够,班组的凝聚力、文化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
(四)面临的管理环境更严格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工程实行招标竞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也趋于严格,对建设工程产品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服务等各方面所作的要求更高。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施工单位需要以实力来证明,只有加强项目管理,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才能赢得业主的口碑,才能赢得市场。而施工班组是最直接的管理对象,其面临的管理环境趋向于更加严格。
三、新时代下的班组建设方案
施工班组的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进行适应业务性质的具有特色的班组建设管理。
(一)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要重视、支持班组的建设
中高层即企业管理层和项目高层管理者,很多施工企业在推进班组建设工作时,都把班组建设当成一项基层的、执行的工作来做,往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设计。事实上,基层班组建设不僅仅是基层班组长的工作职责,更是中高层的职责所在。
搞好班组建设工作,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必须给与大力扶持和帮助。高层谋势,中层谋局,基层搭台。建设什么样的班组管理模式?建设什么特色的组织文化?需要与企业的战略、文化相结合,企业的人员组成往往呈现金字塔结构,基层不但人员数量最多,也承担了企业80%以上的工作任务,所以,对于基层班组的建设,不仅仅是局部的工作职能,而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障。所谓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在进行班组建设时,中高层的支持和督导也是搞好这项工作,真正实现卓越班组建设的有利保障。
(二)实行施工班组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要务
加强班组建设,首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充分传递到班组,让来自于五湖四海的班组员工亲切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增强班组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施工班组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
进行施工班组建设同样要形成适应本企业特点的班组文化,通过班组文化,更加坚固班组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班组中形成互爱、互帮、互带的气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科学组建施工班组
在班组的建立方面要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
1.结合作业任务情况。根据作业任务的大小、时间长短,来确定班组的数量、班组规模的大小。
2.作业内容专业性。根据工程专业性不同,组建不同专业的班组。班组人员也可考虑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作到班组专业工种搭配结构合理。
3.注重班组成员的组合。考察班组成员的个人状况,包括年龄、性格、作风、技能、来源等综合情况。
(四)选择有能力有威信的员工担任班长
班长是班组的核心,能否充分发挥班组在企业生产活动的作用,能否坚定不移的贯彻企业的管理要求,班长是关键岗位。企业或项目在班组人员选择上要进行综合考查,选择有能力有威信的员工担任班长。
(五)建立制度,健全组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质量目标管理、行政考勤制度等,奖罚制度,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质量管理、专业基础管理、精神文明建设5个方面,确定班组建设考核细则,并严格实施,规范班组行为。
(六)强调以知识管理为主导,建立学习型施工班组
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知识管理的理念开始遍地开花,被多数企业开始重视和普及。而施工班组作为施工企业大厦的根基,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企业的文化萌芽于基层,企业的发展使命也根植于基层。来自基层组织的一切创新、改善、问题反馈等等都会转化为企业宝贵的知识资源。
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学习与实践。企业要结合施工的特点,建立学习型班组。班组日常开展的主要活动应包括岗位培训、安全质量学习、施工技能培训、新工艺新方法学习,并且在各班组坚持每月职工政治教育和学习,认真落实政治学习计划和普法学习。
(七)抓好班组安全生产
班组在安全生产上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有‘法’难依”,即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时总是打折扣。其原因要么是缺少安全知识,要么是缺少安全意识或纪律性较差。
这也是企业或项目进行安全管理时常见的问题。我认为在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时,要根据班组的特点,找出现象的根源,有针对性进行管理。主要方法有:(1)强化考核环节。针对班组员工缺少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培训,并进行考核上岗;(2)改变教条化、命令化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人性化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行业,由于任务繁重,项目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工期紧张等原因,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八)采取激励措施
榜样激励:通过评比生产标兵、岗位能手、优秀工人、先进班组等方式,鼓劲员工向先进看齐,找出自身差距,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绩效考核:对班组实行定额考核管理,设定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个人的收入是与工作业绩挂钩,增强员工自律性,主动、勤奋工作。
对员工给予充分关怀:企业和项目领导要充分重视班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认真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在任务分配上尊重员工的建议,考虑员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实施人性化管理,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对施工班组建设的展望
在市场发展日益规范、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拼人才、拼管理、拼技术、拼创新成为企业突破式成长的必然选择。而班组是落实这一切的根基。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紧握时代的特点,紧贴班组呈现的新的特点,直面班组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开拓思维,改进管理方法、建设高素质、战斗力强的施工班组,更好的服务工程。
作者简介:皮介平(1978- ),男,湖南沅江人,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