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高中地理思维之间的搭桥策略分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之间的桥梁,重点围绕生活和课堂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而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理论思维;实践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37-01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学生的生活本身,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身心的成长就在学生的课堂生活中完成。教师要教学生如何从生活中,从周围的、外界的事物中探求知识,再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实践经验、获得真正可用的知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倡导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题,要求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融实践探索思维于生活,集科学素养于课堂。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理论与实践两种地理思维之间的搭桥策略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情境”
  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受限,学生从一个相对自由的活动天地投入到一个时间与空间都有所限制的场所,无论是情绪上还是思维上都会产生一种无法适应的紧张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学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借助多种方法与手段来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情境”,让他们感觉自己仍旧置身于生活之中,从而放松心理、调动思维、积极探索。如讲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时,在课堂上将环保局发布的最新的我国“环境状态”公报整合到教材中,让学生们通过一系列的公开数据,对当前我国环境(包括大气、水、海洋、城市等)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气候的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以及自然灾害程度和土地资源现状进行关注,对我国面对这些现状应如何制定相应行为与措施进行思考,并尝试列出当前我国应将哪些方面作为环保重点的计划。如此,通过这种生活与课堂的结合,在生活情境下学生们已经自动开启了“思维模式”,从这些生活现象中捕捉到了“科学因子”,并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感受到了地理课程的快乐有趣。
  二、激活学生“经验世界”
  其实,每个高中生都在无形之中创造出了自己的“经验世界”,但很多经验学生或者是不自知,或者是不知如何应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让其成为助力学习的有效工具。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语言、行为、问题、实验或者是网络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激活“经验”上,而非“情境”过于细化的创建上。比如,学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课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我国能否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为己所用?我们应当怎么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几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给学生思维预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通过自己的经验创造出丰富的记忆场景,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构并思考,利用储存于记忆中的表象知识来解答问题。如此,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世界”。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就在于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时,皆是以自己脑海当中浮现出的种种生活场景为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将问题引入更深的层次:同学们,考虑一下“环境观”与“发展观”之间的联系在哪里?若一味强调“发展观”会造成怎样的危害?这些问题会引导着学生从关注地理技能走向关注地理素养,从而进一步形成探究思想。
  三、融实践探索思维于地理课堂
  只有在不断探索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更加活跃和更加成熟。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让他们能够如同真正的地理学家一样亲历探索地理知识的过程,让思维方式朝向正确的方向调整。通过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敢于质疑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素养。对于高中生来说,探索的领域不易过浅,教师可以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以及高中生认知特点,为学生组织探究活动。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首先在课前组织他们深入开展“城市污染源分析与调查”的实践活动:学校附近工厂向大气都排放了哪些烟尘以及有毒气体?这些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毒害?它已经对学校以及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等?还可以带他们去参观较具规模的化工厂,了解一下当前工厂购置的治污设备、采取的治污措施、取得的治污效果等等。要让学生认真记录、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治污方案,这些都是寓理论教育于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学生们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不但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与“升华”,更对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融实践探索思维于生活之中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也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就会掌握很多科学知识和技能。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实际,收集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提炼地理知识,再将这些知识迁移到课堂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这样,形成一个融探索思维于生活,集地理素养于课堂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搭建一座“桥梁”,让两种思维伴随着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杨云.摆脱传统桎梏,创设生活化课堂——关于创设高中地理生活化课堂的探索与思考[J].教师,2015(06).
  [2]汤映政.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中利用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J].时代教育,2014(20).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研究多媒体教学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兴趣;视野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96-01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发达。在经济
时频终端不仅需要给出与标准时间同步的时间信息,还要输出与时间信息的秒前沿同步的采样脉冲信号,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同步的保持。结合时频终端的同步原理和同步精度,详细分析了影
在线考试系统是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开发的,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本文提出并实现了试题录入、在线考试和自动评分等一系
介绍了VoFi(Voiceover IP over WiFi)Phone模块在嵌入式Linux系统Monta Vista Linux Consumer Electronics Edition和Qtopia Phone Edition软件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在分析了Qt
摘 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主要有:合理导入新课,串联相关知识;强化练习习题,提升教学效果;加强生生互动,促进合作探究。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串联知识;强化训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100-01  新课改背景下,“导学互动”教学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实际上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不断扩大阅读量。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技巧;积累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46-01  新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
目前大部分Web服务质量属性都采用精确数值型描述,不能适应客户对服务QoS描述的需求。为了增强服务QoS描述能力,给出混合QoS模型。该模型将QoS属性分为精确数值型、区间数值型
波形钢板结构物是几何正交异性体,分析颇为复杂。其三维模型虽能反应结构物实际形态,但在建模分析、计算及考虑影响因素上存在难度。若能采用平面模型代替三维模型,则会大大减轻
摘 要:开放式教学,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宽松和民主的环境,让学生在自我实践操作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生;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小学生对数学认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
摘 要: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数学模型起到了了解概念、加深理解、巩固基础的作用。教师要充分把握当代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然后利用数学模型来充实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2;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65-01  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比较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