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手法是《史记》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鲜明的对比,我们对两个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了解历史的发展命脉。
【关键词】:项羽;刘邦;对比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况发奋著书, 意旨自激, ……恨为弄臣, 寄心纸墨,感身世之戮辱; 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 发于情, 肆于心而为文。”1太史公的“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所产生的感染力确实是巨大的,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同样让人欲效项羽之刚烈而直斥刘邦之无赖。《史记》的文学性强,在重现刘邦、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时,高超地运用了对比的文学手法,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注入其中,使刘邦和项羽有了一定的文学形象的成分,从而使人们读后,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
关于两人的出生问题,《项羽本纪》中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2世世代代为楚将,项羽出生于世代贵族之家。《高祖本纪》中“姓刘氏”、“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简单的几句话介绍其家世,只有父母的称谓,连确定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其出生低微。在他们同见秦始皇时,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说他可以取代秦始皇,看出其性格的傲慢、鲁莽。刘邦却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看出其成熟稳重,把一个卑微之人对权贵的渴望表现的不见声色。他们先后同进咸阳,项羽“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齐货宝妇女而东”,项羽表现的是一种强盗行为,并没有称王的长远计划。刘邦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息除去秦法。”刘邦首先安抚人民,约法三章,获得拥护地位,显示了其称王的野心。在项羽攻下彭城的时候,他“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安于现状,没有长远的眼光。刘邦“立沛公为汉王”“项王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兼山东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表现的是不安现状,决心夺取天下的决心。随后,刘邦的手下曹无伤告密于项羽,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他缺乏思考,缺乏谋略,白白出卖向自己告密的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刘邦得知后,“沛公至军,立杀曹无伤”,看出他的狠心。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羽不听范增的谋划,妇人之心,没杀掉刘邦。刘邦面对严峻的形式,“起如厕”、“托身独去,以至军矣”,他听张良、陈平等的建议,偷偷逃跑,只留张良、樊哙留下来应付宴会,表现了他善于听从建议、不拘小节的性格。项羽集团内部,只有范增一位谋臣,而“项伯即入见沛公”,项伯反而胳膊往外拐,私密张良,而出卖了项羽。刘邦集团内部却是“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樊哙从良坐”、“陈平召沛公”,张良、陈平、樊哙等多位有勇有谋之人,且内部团结一心,全面拥护刘邦。对待身边的谋臣,“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项羽疑心重重、缺乏谋略、年轻气盛,君臣内部产生矛盾。刘邦对待谋臣却是一味听之,善于听从谋士意见,君臣相处和谐。随后的争斗中,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太公,“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虽杀之无益。’项王从之”,项羽心慈手软、妇人之心。刘邦却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多么心狠手辣的刘邦!其奸诈狡猾的无赖形象变现的淋漓尽致。在广武之地,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俩入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雄雌,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表现出项羽的仁爱之心与英雄气概,但又缺乏政治谋略,他不明白这是在夺天下。刘邦“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于公挑战”,缺乏仁爱之心、胆小惧怕项羽、有夺天下的野心。他俩达成平分天下的阴谋后,“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项羽立刻答应,归还刘邦的家人。刘邦却听从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不守信用,想一心夺得天下。对于两人的胜负结果,项羽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乃自刎而死。司马迁对此提出批判:“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到死都没有认清自己失败的原因。刘邦能认清楚,“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刘邦对自己成功的原因及对方失败的原因分析的很清楚,是用人问题。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对两人的对比描写,可以说是有意为之,这样鲜明的对比,把一个年轻勇敢、富有仁爱之心、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缺乏政治谋略的项羽和一个老成猥琐、心狠手辣卻善于用人、富有政治谋略、最后夺得帝位的刘邦描写地鲜明突出、淋漓尽致。司马迁把项羽破格列入本纪,就说明对项羽的英雄气概表示肯定与赞扬,坚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点,同时又对项羽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的幼稚与缺乏政治心理的悲剧表示惋惜甚至指责,在乌江自刎的那一刻,他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这是司马迁所批判的,他把自己的失误及失败归为天意,归为老天亡他,而没有认识到是他自己的猜忌、不善用人、幼稚的政治心态所导致。可是纵观整个楚汉战争,我们仍然为项羽的勇敢无畏、善良仁爱表示喜爱,对他的悲剧结局表示惋惜。二十四岁起兵,连战连胜,三十多岁自刎,人们对这个年轻的英雄寄寓太多的同情。可以说项羽是我国悲剧英雄的典型,后世的文人们总是对他或惋惜或赞扬或怀念。“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杜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贯云石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别离情》贯云石),可以说,项羽已成为人们所歌咏的一个历史符号。
两个人的出生,一个出生于普通的平民家庭,一个出生于世代的贵族家庭,笔者赞同司马迁的观点,认为他们成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用人方面的不同。出生平民的刘邦渴望用人且广泛的运用大量的谋士,“汉初三杰”、陈平、周勃等都是汉朝的开国元勋,而项羽身为贵族,他缺乏用人的意识,他没有把用人当作事业成败的重要原因,身边只有一个范增,还是作为亚父的身份来当谋臣,而比如韩信、陈平等一开始作为项羽集团的人物,他却没有发掘他们的才华,没有重用他们,以至于最后都到了刘邦那里;而渴望用人、为了事业成功的刘邦则不顾他俩的身份,重用他们,从而为他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属于卑微的寒族,他会特别注重用人方面的问题,会不顾身份、不顾出身的重用谋士、贤臣,为他的事业来做贡献,他善于听从谋士们的意见,虚心采纳,导致他最后的结局是成功的。项羽身为贵族家庭,显赫的贵族家庭,他没有考虑用人方面的问题,性格上刚愎自用,即使很有谋略的韩信与陈平,却因为出身低贱,在项羽集团都没得到最好的重用,而这些寒士是很希望得到重用的,所以他们被迫逃到刘邦那里。正如出身寒族的曹操一样,渴望贤臣,广纳贤士,为他的政权着想,到出身贵族的司马氏篡夺政权后,不注重用人,所以注定不会长久。我们从出身与自身的性格看出他们用人的策略的不同,从而看到了成王败寇的悲惨结局。
刘邦和项羽有着鲜明的对比,司马迁把他对两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我们能够看到司马迁对项羽英雄气概的崇拜以及品评人物的公正性,看到了用人的不同对事业成败产生的不同影响。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汉)司马迁撰,三家注《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2.(原文全引自此套书,不一一列举)
作者简介:路艳(1990—),女,汉,山西和顺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15级硕士,方向:汉魏六朝文学。
【关键词】:项羽;刘邦;对比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况发奋著书, 意旨自激, ……恨为弄臣, 寄心纸墨,感身世之戮辱; 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 发于情, 肆于心而为文。”1太史公的“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所产生的感染力确实是巨大的,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同样让人欲效项羽之刚烈而直斥刘邦之无赖。《史记》的文学性强,在重现刘邦、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时,高超地运用了对比的文学手法,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注入其中,使刘邦和项羽有了一定的文学形象的成分,从而使人们读后,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
关于两人的出生问题,《项羽本纪》中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2世世代代为楚将,项羽出生于世代贵族之家。《高祖本纪》中“姓刘氏”、“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简单的几句话介绍其家世,只有父母的称谓,连确定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其出生低微。在他们同见秦始皇时,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说他可以取代秦始皇,看出其性格的傲慢、鲁莽。刘邦却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看出其成熟稳重,把一个卑微之人对权贵的渴望表现的不见声色。他们先后同进咸阳,项羽“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齐货宝妇女而东”,项羽表现的是一种强盗行为,并没有称王的长远计划。刘邦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息除去秦法。”刘邦首先安抚人民,约法三章,获得拥护地位,显示了其称王的野心。在项羽攻下彭城的时候,他“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安于现状,没有长远的眼光。刘邦“立沛公为汉王”“项王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兼山东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表现的是不安现状,决心夺取天下的决心。随后,刘邦的手下曹无伤告密于项羽,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他缺乏思考,缺乏谋略,白白出卖向自己告密的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刘邦得知后,“沛公至军,立杀曹无伤”,看出他的狠心。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羽不听范增的谋划,妇人之心,没杀掉刘邦。刘邦面对严峻的形式,“起如厕”、“托身独去,以至军矣”,他听张良、陈平等的建议,偷偷逃跑,只留张良、樊哙留下来应付宴会,表现了他善于听从建议、不拘小节的性格。项羽集团内部,只有范增一位谋臣,而“项伯即入见沛公”,项伯反而胳膊往外拐,私密张良,而出卖了项羽。刘邦集团内部却是“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樊哙从良坐”、“陈平召沛公”,张良、陈平、樊哙等多位有勇有谋之人,且内部团结一心,全面拥护刘邦。对待身边的谋臣,“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项羽疑心重重、缺乏谋略、年轻气盛,君臣内部产生矛盾。刘邦对待谋臣却是一味听之,善于听从谋士意见,君臣相处和谐。随后的争斗中,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太公,“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虽杀之无益。’项王从之”,项羽心慈手软、妇人之心。刘邦却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多么心狠手辣的刘邦!其奸诈狡猾的无赖形象变现的淋漓尽致。在广武之地,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俩入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雄雌,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表现出项羽的仁爱之心与英雄气概,但又缺乏政治谋略,他不明白这是在夺天下。刘邦“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于公挑战”,缺乏仁爱之心、胆小惧怕项羽、有夺天下的野心。他俩达成平分天下的阴谋后,“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项羽立刻答应,归还刘邦的家人。刘邦却听从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不守信用,想一心夺得天下。对于两人的胜负结果,项羽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乃自刎而死。司马迁对此提出批判:“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到死都没有认清自己失败的原因。刘邦能认清楚,“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刘邦对自己成功的原因及对方失败的原因分析的很清楚,是用人问题。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对两人的对比描写,可以说是有意为之,这样鲜明的对比,把一个年轻勇敢、富有仁爱之心、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缺乏政治谋略的项羽和一个老成猥琐、心狠手辣卻善于用人、富有政治谋略、最后夺得帝位的刘邦描写地鲜明突出、淋漓尽致。司马迁把项羽破格列入本纪,就说明对项羽的英雄气概表示肯定与赞扬,坚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点,同时又对项羽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的幼稚与缺乏政治心理的悲剧表示惋惜甚至指责,在乌江自刎的那一刻,他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这是司马迁所批判的,他把自己的失误及失败归为天意,归为老天亡他,而没有认识到是他自己的猜忌、不善用人、幼稚的政治心态所导致。可是纵观整个楚汉战争,我们仍然为项羽的勇敢无畏、善良仁爱表示喜爱,对他的悲剧结局表示惋惜。二十四岁起兵,连战连胜,三十多岁自刎,人们对这个年轻的英雄寄寓太多的同情。可以说项羽是我国悲剧英雄的典型,后世的文人们总是对他或惋惜或赞扬或怀念。“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杜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贯云石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别离情》贯云石),可以说,项羽已成为人们所歌咏的一个历史符号。
两个人的出生,一个出生于普通的平民家庭,一个出生于世代的贵族家庭,笔者赞同司马迁的观点,认为他们成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用人方面的不同。出生平民的刘邦渴望用人且广泛的运用大量的谋士,“汉初三杰”、陈平、周勃等都是汉朝的开国元勋,而项羽身为贵族,他缺乏用人的意识,他没有把用人当作事业成败的重要原因,身边只有一个范增,还是作为亚父的身份来当谋臣,而比如韩信、陈平等一开始作为项羽集团的人物,他却没有发掘他们的才华,没有重用他们,以至于最后都到了刘邦那里;而渴望用人、为了事业成功的刘邦则不顾他俩的身份,重用他们,从而为他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属于卑微的寒族,他会特别注重用人方面的问题,会不顾身份、不顾出身的重用谋士、贤臣,为他的事业来做贡献,他善于听从谋士们的意见,虚心采纳,导致他最后的结局是成功的。项羽身为贵族家庭,显赫的贵族家庭,他没有考虑用人方面的问题,性格上刚愎自用,即使很有谋略的韩信与陈平,却因为出身低贱,在项羽集团都没得到最好的重用,而这些寒士是很希望得到重用的,所以他们被迫逃到刘邦那里。正如出身寒族的曹操一样,渴望贤臣,广纳贤士,为他的政权着想,到出身贵族的司马氏篡夺政权后,不注重用人,所以注定不会长久。我们从出身与自身的性格看出他们用人的策略的不同,从而看到了成王败寇的悲惨结局。
刘邦和项羽有着鲜明的对比,司马迁把他对两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我们能够看到司马迁对项羽英雄气概的崇拜以及品评人物的公正性,看到了用人的不同对事业成败产生的不同影响。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汉)司马迁撰,三家注《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2.(原文全引自此套书,不一一列举)
作者简介:路艳(1990—),女,汉,山西和顺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15级硕士,方向:汉魏六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