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990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物理头脑的新一代创新人才,开展物理的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物理 问题意识 实验 教学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在这场变革中,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脱颖而出,中学教师面对这一新形势,为了更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建设者,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做些初浅理解和实践初探。物理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物理课程改革的成败。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中学物理教学应当将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此谈谈本人的点滴尝试。
  1 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交还学生质疑的权利
  学生生来具有好奇、好问,为什么到了课堂上反而没了问题。事实上,是我们的课堂缺乏鼓励学生质疑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什么是问题意识?它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往往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因此,首先应把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切才能成为可能。“自主”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权利。我们应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质疑的空间,逐步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
  2 营造“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师者唯上”的旧观念赋予了老师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无视学生的真实需要,可以肆意打击学生的质疑热情,用自己的思想来“规范”学生。学生质疑的信心和质疑的勇气就在这样的挫折和“规范”中一点一点地消逝。著名教育家弗雷认为“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对话中师生双方相对平等,相互尊重。教师上课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更应该着眼于学生长远的未来。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构建对话的师生关系,善待学生的质疑,不以先知先觉自居,不盛气凌人。要树立“质疑”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不仅可以问教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首先应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虚心地聆听;当学生质疑成功时,热情地赞扬;当学生质疑受挫时,亲切地鼓励。使学生意识到教学的平等性,愿意呼出自己的心声,乐于和老师交流,敢于、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大胆创新教学策略,增强学生质疑能力
  平常的课堂中,有时学生非常敢于质疑,但是质疑的水平却很不一样?在物理教学中, “好问”和“勤问”,仅是“质疑”的初级阶段,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为“什么是___?”或“___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掌握“质疑”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达“善问”。我们还需采用新颖的教学策略,由扶到放的使学生掌握质疑的技能,感受质疑成功的乐趣。
  3.1 做好“问”的示范。
  3.1.1 在生活和生产中找“问题”。生活中的物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些可能立时有解,有些可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来个“柳暗花明”。
  3.1.2 在实验中找问题。做实验,并不是为了验证什么,而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什么。
  3.1.3 利用物理知识内在联系的事实和资料,创设问题情景。
  3.2 提高“问”的艺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质疑题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敢问、爱问,但往往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部分学生质疑题时,不假思索地乱问,为质疑而质疑,造成问的质量不高。因此,要进一步训练学生善问,而且“问”要有所创新。
  总之,我们要树立一个观念:质疑,不只是教师的事;也应该是学生的事。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大小齿轮的关系,也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激发者和被激发者的关系。我们要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激发起学生质疑的兴趣,把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 分层分组教学能最大限度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培养互助和团队精神,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本文对“分层分组教学”教学法谈了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关键词〕 分层分组教学 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授课 分类指导 分层练习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摒弃了“填鸭式”教学方式,而形成了探究、体验、交流等教学形式,让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课堂文化的水平和质量如何,教师的教育智慧至关重要。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这一实体,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成长和发展。  1 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文化  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
期刊
在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1 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为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
期刊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好基础。  新的观念、新的角色,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开始
期刊
继续教育是当代中小学教师的非学历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全国各地师资培训工作的重心。要想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就应该进一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格素养,健全其心理素质,增强教师的身体素质,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根据师资培训工作实践的正负经验及中学教育的当前实际,谨就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课程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抛砖引玉。  构建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
期刊
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A、B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经过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式阶梯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课程标准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每一名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如何将体育课程标准落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 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