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以学生为本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摒弃了“填鸭式”教学方式,而形成了探究、体验、交流等教学形式,让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课堂文化的水平和质量如何,教师的教育智慧至关重要。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这一实体,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成长和发展。
  1 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文化
  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只管听,学生只要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学活动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忽视学生精神生活,忽视学生体验生活的独特性和个体性,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不能同时提高。现在的课堂教育强调体验、探究、合作等多种教育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体验个体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结构、人生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构建一个意义生命过程,从而产生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个性化的理解,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都产生不同的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真实体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是独立的,活跃的,积极的,能积极地探索知识,课堂学习是欢乐的,幸福的。相反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压抑的,被动的,消极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个人的生活体验是多么重要,它能深入到个体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灵魂深处,直接影响个体对自己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深刻理解和感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真实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欢乐与痛苦,与他们痛哭,同笑,同生活。从而使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得到真正的激发。例如,在学习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时,当学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谈论是否见过这一景象。学生开始在自己的生活记忆中搜索,很多学生或多或少谈论了自己的经历,其中一位女生这样讲诉:“我去年见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景象。那是在姥姥家,前一天晚上又打雷又下雨,第二天一早,我推开门出去,新鲜的空气沁人心扉。向园子里一看,昨天开得正茂盛的桃花的花瓣落得满地都是,别有一番景象。”这个学生的讲述引起很多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2 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文化
  德国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狄尔泰认为自然界需要解释说明,也需要理解。理解需要与人对话。同样理解课文也需要对话形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个体就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课堂活动中个体的理解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2.1 个体对课程的理解,也就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理解比死记硬背的认知具有深刻,丰富的教育意义,它对知识的吸取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有助于形成个体独特的精神世界,也有助于我们的课堂形成多元性,这样理解才能使所学内容与自己的人生阅历结合起来,才能转化成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2.2 个体对他人的理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每个人都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对话和交流,突破原有认识的局限,实现不同理解的碰撞和融洽。在这里,不是消除异己,更不能统一一个既定的标准就完事大吉。而是期待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相互平等的对话,达到求同存异,实现对个体差异性,独特性的理解,尊重。
  2.3 个体的自我理解。这主要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在理解知识,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促进自身不断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对课堂文化进行整合,从而构建一种更加具有教育意义,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利于个体发展的课堂文化。
  3 在创造中提升课堂文化
  有位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拿着一个圆来到大学课堂,问大学生们这是什么?大学生们一致认为是个零。可科学家拿着圆来到幼儿园,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时,答案却五花八门,有的小朋友认为是饼干,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圆环,有的小朋友认为是镜子……这个故事令所有教育者反思,难道经过十二年的教育,让学生的答案如此僵化。恰恰这僵化的教学在我们课堂无处不在。我们总是拿着标准答案来考核学生是否优秀。教育作为人成长的事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这项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迷信权威,积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尤其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大力提倡“创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挑战智慧。那就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让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让他们平静;当学生无所适从时,你能让他们有所启迪;当学生失去信心时,你能给与他们力量。你能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期望,你能感觉到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让学生改正错误,你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帮助,你能让学生昂起头挺起胸和你一同进步。这些现代的课堂文化应当拓展学生学习,生活,思维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其他文献
【摘要】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要让他们在40分钟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是我们科学教师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课堂上多种趣化的学习形式,探讨如何让低年段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参与度更高。  【关键字】 低段学生心理 低段科学 注意力 新课标  一、提高低段学生注意力的意义  有意注意是打造高效科学课堂的关键,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学生的有意注意来实现。而缺乏有意注意是
期刊
摘要:小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能容易使用身边的事物来写比喻句,但在写作时,想要表达情感的话则容易陷入“一句止”的境地。那如何将比喻手法和表达的情绪更好地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抓住教育时机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迁移能力,为生动化的“情绪”表达做铺垫。  关键词:情绪 比喻 快乐 悲伤  语文学习中,写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一年级开始,语文老师便会从看图说话训练学生的
期刊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尤其是“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课题实施以来,更使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另人遗憾的是,英语阅读丰富学习者大脑、丰富学习者人文精神的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快乐而读的阅读欣赏和阅读享受过少;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不大、阅读面不广、阅读水平不高。因此,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为主旨的阅读教
期刊
摘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基础工程,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域的重点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及践行向度。研究认为:在释读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学理的进程中,需要正确辨识“育体”与“铸魂”同向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学理起点,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与身体教育统一在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过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在讲究艺术的同时,应该摒弃浮华的东西,推行朴实的教风。要体现师生平等、关注情感体验、指导合作探究、倡导动态生成、注重联系生活,课堂教学一定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艺术    与新课程实施配套的相应的新教材,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显示了许多优势。但教材毕竟只是学科,只是内容的一种呈现方式,最终要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还必须以学生作为生
期刊
摘要:现代土地测量中,测绘技术属于不可获取的重要技术。GIS技术与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全新测绘技术。土地测量工作中,GIS测绘技术的科学应用,促使工程测量的科学性、精准性得到全面提高,对土地测量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中以GIS测绘技术为中心,对其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GIS测绘技术;土地测量工程;应用  前言:建筑行业领域的高速发展,土地测量工程
期刊
〔摘要〕 九年级第二学期是初中生的冲刺阶段。各学科授完新课后,马上投入中考总复习中。由于时间紧,科目多,复习进度快,多数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心理矛盾又焦虑。因此,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七个学科的复习,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科成绩,其中教师的指导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毕业班的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中考方向,制定学科周密的复习计划,分阶段、分层次有效地实施,精心打造中考强势,让每位毕业
期刊
〔摘要〕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新课改 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
期刊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新课改理念中,提倡在教学时改变传统的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要求在课堂上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其各方面思维能协调和谐的发展。如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教材中设有“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探求
期刊
〔摘要〕 分层分组教学能最大限度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培养互助和团队精神,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本文对“分层分组教学”教学法谈了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关键词〕 分层分组教学 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授课 分类指导 分层练习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