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务工,这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一留守儿重。农村留守儿重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同护,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教育的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关键词:留守儿童 小学教育 现状 教育方式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留守儿童大多在祖辈或其他人的监护下成长,没有直接受到父母更多的好的家庭教育和行为引导,他们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明显不如其他学生。根据抽样调查我校学生结果显示,全班有65%左右的留守儿童,有51%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38%名成绩中等,只有11%名成绩呈中上水平,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三差生”、“问题学生”,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
(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差。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年纪、生活等原因,加之祖辈的溺爱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三)缺少家庭关爱,性格发育不健康。留守儿童正处在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根据对我校325名留守儿童调査发现,有32.4%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顽皮任性,有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内向孤僻、自卑多疑、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四)不能有效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谋生,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很少,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就拿家长会来说,参加者大多为孩子的祖辈或者亲成,还有些只是为了应付,家长会而找来的其他亲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就孩子的学习和表现不能有效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因而管教缺乏针对性,更谈不上实效性。如果周末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5+2等于0效应(双休日不良的社会影响足可以抵消5天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的成长,不仅常要学校教育,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
(一)首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现在由谁监护,家中有几口人,父母在哪儿打工,做什么工作,联系电话是多少等,都作详细的记录。利用家长返鄉的时间充分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对学生的教育与家长进行交流,将学校数育与家庭敏育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那种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只知道训斥麦备,不懂得理解关爱;只关心物质生活,不重视精神支持等不良心态。
(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提醒其父母提高认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要纠正仅仅关注挣给孩子吃好、穿暖、要什么给什么等物质上的满足的错误思想,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父母的爱,现固亲子关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主动与孩子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且提醒托管孩子监护人不可纵容湖爱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在孩子身上多花心思,把关心和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学校教育是主导。对于留守儿童的课堂常规管理工作,教师要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对他们严要求、常督促,特别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有序的引导,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留守儿童勤学好问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努力达到别人不督促就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班主任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在心理上正确疏导,还采用日记、作文、短信等多种沟通、交流方式,关注留守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最后,学校应特别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況、心理状祝,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应开设了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班主就是孩子的心理老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正,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
(四)努力做好监护人工作,加强学校和监护人的联系。首先,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其次,作为农村留守儿意的父母,在外出务工时,一定要慎重选择监护人,尽量安排在孩子心目中有影响力、有威信的亲属作为代理监护人,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仍然有人管自己,关心自己。再次,外出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把一些信息及时地反映给学校,学校和家长双方互动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育是当今农村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目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初底解决留守儿重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①邬丹、李广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及对策.《青年与社会》.2014
②施丹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广西教育》.2014
③麻林太.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课程教育研究》.2014
关键词:留守儿童 小学教育 现状 教育方式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留守儿童大多在祖辈或其他人的监护下成长,没有直接受到父母更多的好的家庭教育和行为引导,他们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明显不如其他学生。根据抽样调查我校学生结果显示,全班有65%左右的留守儿童,有51%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38%名成绩中等,只有11%名成绩呈中上水平,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三差生”、“问题学生”,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
(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差。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基本上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年纪、生活等原因,加之祖辈的溺爱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三)缺少家庭关爱,性格发育不健康。留守儿童正处在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根据对我校325名留守儿童调査发现,有32.4%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顽皮任性,有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内向孤僻、自卑多疑、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四)不能有效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谋生,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很少,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就拿家长会来说,参加者大多为孩子的祖辈或者亲成,还有些只是为了应付,家长会而找来的其他亲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就孩子的学习和表现不能有效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因而管教缺乏针对性,更谈不上实效性。如果周末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5+2等于0效应(双休日不良的社会影响足可以抵消5天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的成长,不仅常要学校教育,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
(一)首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现在由谁监护,家中有几口人,父母在哪儿打工,做什么工作,联系电话是多少等,都作详细的记录。利用家长返鄉的时间充分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对学生的教育与家长进行交流,将学校数育与家庭敏育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那种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只知道训斥麦备,不懂得理解关爱;只关心物质生活,不重视精神支持等不良心态。
(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提醒其父母提高认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要纠正仅仅关注挣给孩子吃好、穿暖、要什么给什么等物质上的满足的错误思想,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父母的爱,现固亲子关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主动与孩子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且提醒托管孩子监护人不可纵容湖爱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在孩子身上多花心思,把关心和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学校教育是主导。对于留守儿童的课堂常规管理工作,教师要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对他们严要求、常督促,特别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有序的引导,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留守儿童勤学好问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努力达到别人不督促就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班主任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在心理上正确疏导,还采用日记、作文、短信等多种沟通、交流方式,关注留守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最后,学校应特别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況、心理状祝,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应开设了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班主就是孩子的心理老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正,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
(四)努力做好监护人工作,加强学校和监护人的联系。首先,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其次,作为农村留守儿意的父母,在外出务工时,一定要慎重选择监护人,尽量安排在孩子心目中有影响力、有威信的亲属作为代理监护人,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仍然有人管自己,关心自己。再次,外出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把一些信息及时地反映给学校,学校和家长双方互动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育是当今农村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目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初底解决留守儿重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①邬丹、李广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及对策.《青年与社会》.2014
②施丹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广西教育》.2014
③麻林太.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课程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