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会像的肖像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加索和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是好朋友。1905年,他开始为斯泰因画一幅肖像。但是,在画她的面部时,毕加索陷入沉思。在大约让斯泰因久坐90次后,他终于画好了肖像。不过,斯泰因很失望。
  接着,毕加索去西班牙度假。他在西班牙创作的油画强调一种新的角度和几何结构。回来后,毕加索继续创作那幅肖像画,重画斯泰因的脸庞。她的脸此时变成一个面具,嘴巴是一条实线,脸颊是椭圆形的,双眼呈不对称的杏仁形。斯泰因的朋友们不喜欢这幅画,但是,斯泰因本人很喜欢。她在散文中写道:“这就是我。在我看来,这幅画中的人永远是我。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这一幅画。”
  当朋友们对毕加索说这幅画一点儿也不像斯泰因时,他简单地回答:“以后会像。”他说得没錯。随着斯泰因逐渐變老,她的外貌越来越酷似画中的样子。
  (刘瑞雪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无码:艺术大师的秘密生活》)
其他文献
北大、清华之类名校的学生有作弊的吗?非常惭愧,我的答案是:有。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文系教授处理作弊的方式。  1  考古代文学史的时候,教授爷爷走进来,誊写了两黑板的文言文。  我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看,以为这是考题的阅读材料。  等慢慢抄完,教授爷爷转过身,拿着考卷第一页的“考场须知”对我们叹气:“我觉得在北大,读‘考场须知’是件很不体面的事。但是教务处又一定要我读,这让我很为难。”  他指了
天气渐渐冷起来了,空气里夹带着一股清冷的寒气,叶子也散落了一地,是冬天要来了。  这大半年里一直跑医院,车窗外的景色从樱花开一直到枫叶红,很快就要变成冬雪飘了吧。月初结束了今年第八次化疗,我的脑袋也终于掉毛掉成了个削皮土豆。头发是早就掉光了,现在连眉毛和睫毛也掉得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根。看看镜子,我连自夸“就算光头也还是眉清目秀呢”都不能了,眉清目秀起码要有眉吧?  说起来,你还记得十年前我还眉清目
小区附近有个中学,所以经常会看见中学生三五成群地走过,即使裹在那沉闷过时而又缺乏审美的肥大校服里,他们依然引人注目,这是青春自带的强大底色,毕竟有谁不羡慕年少轻狂,策马奔腾。但事实上,每次看见他们的时候,总觉得除了自然年龄之外,其他离“青春生猛”相去甚远。比如他们眼神空洞,行为拘谨,时而面露稚嫩亦或苍暮之气,让人不禁心生凉意。  很多人对照美国 “迷惘的一代”或“垮掉的一代”,继“80后”、“90
在我的中学时代发生了一起轰动全校的事。从那天开始,女生们走起路来更加羞涩,男生们有事没事就捋下头发,拉整齐衣服,时不时照照镜子,凝视自己的鼻子眉毛嘴巴,潇洒转个身。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雄。大雄刚好是我们班的男生,数学很好,长相憨厚,而且脸上还有一颗恰到好处的痣。这颗痣如果低到嘴巴下,就比较像管账先生,如果再靠近眼睛,就比较像奸诈反派。大雄的痣停留在脸颊与鼻子旁边,带着一点俏皮滑稽和醒目。  我们男
一直以来,孩子似乎都是令人费解的小怪物。似乎从古时候起,社会就开始以不同方法应对儿童的这些特质了。  我们这个时代会出现“小莫扎特”、竞争激烈的幼儿园、盛行的网络霸凌,但是在古代,人们更担心孩子的生命安全,他们会向狮面人身像祈祷,希望孩子治病时药里加入的蜥蜴没有出错,希望非基督徒生出的孩子能够四肢健全。  没有什么会比一个哭闹着想要睡觉的孩更能无限激发人类的想象力了。如果你觉得母亲讲的那些故事不过
一个闷热的夜晚。晚风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几乎迈不开步子,连空气都像是凝固的。  机器人研究所的新保安小王绕着几栋科研楼兜了几圈,决定打道回府。当他回到保安室的时候,他的前辈——老李刚好打完瞌睡,一边擦着口水一边招呼小王坐下。两个人吹着凉丝丝的空调,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胡侃了一会,小王好奇地说:“我来这研究所也有段时间了,那些科研楼几乎夜夜灯火彻亮,却没有一丝声响,安静得吓人咧。”老李喝了口茶,接道
很多人会在特殊的日子跟达令互道“I love you”,但“我爱你”仍然很少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对话中。  而且如果母语是某种方言,人们往往又会觉得用普通话说出“我爱你”要比用方言更自然。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人身上。在日本电影《花与爱丽丝》中,很少与爱丽丝见面的父亲在聊天时随口问她:“你知道‘I love you’用中文怎么说吗?”后来告别时,爱丽丝在地铁即将关门的一瞬间,突然对外面的父亲说“
在百度中搜索“又帅又有钱”,瞬间便有接近200万个结果;在谷歌中用英文搜索同样字样“rich and handsome”,也瞬间便有1300万个结果。可见,不分中外,“又帅又有钱”都很受欢迎。从生物遗传的角度看,“帅”代表基因优良,“有钱”代表能在女性养育后代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舒适的环境,谁不喜欢这种好事儿呢?  哪个男人不想又帅又有钱?可造化弄人,二者居其一已经算幸运儿,两者都沾,那简直
过了40岁,我越来越意识到,生于70年代的最大好处就是:你曾经历物质贫困的岁月,但又不曾被极端的贫困毒害身体与心灵;成年后享受文明的丰裕,但明白它来之不易,不会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这几天,看到在机动车道上的老人“暴走团”被出租司机撞成一死两伤之后的讨论,我的这一感受愈加强烈。  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条新闻会引发如此之大的争议——事情本来如此简单:双方都违反了交通规则,为此,双方也都需要承担相应的
最近几年夏天我就一个人生活在诺弗勒,大量饮酒。到周末才有人来。一个星期,我就一个人住在一座大房子里,在这样的情况下,酗酒自有其涵义。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著。  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起初,我是逢有节庆日才喝酒,开始是喝几杯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