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离园前十分钟,乐乐哭着来告状,说壮壮打了他的眼,老师由于忙着帮幼儿整理衣服,没能看到事情的原委,就叫来壮壮问个究竟,壮壮说没打,老师为了教育幼儿,大声说:“打人还不承认,你看,乐乐都哭了。”这时正好赶上家长接孩子,老师的大声训斥被家长听见,壮壮的妈妈向老师询问原因,老师就把乐乐告状的事说了一遍,这时又被乐乐的妈妈听见,家长急着要看看孩子的眼睛是否被打坏。这时老师介入说:“没事,小孩之间就是轻轻碰一下也哭。”老师又对哭着的乐乐说:“男子汉要坚强,受一点委屈就哭还行?”乐乐的家长虽然不对着老师发脾气,但是一直在追问孩子事情发生的经过,第二天,乐乐没有上幼儿园。过了几天,老师得知乐乐去了另外一所幼儿园。
分析:
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互相告状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由于教师不能正确处理问题,就会引发家长的不满,尤其是农村幼儿家长,沟通能力稍差一些,心里想说的话却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从而遇到问题时不能正确客观的处理。因此,也对幼儿园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与家长正确的沟通,注意态度,语言、语气。从而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幼儿园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沟通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沟通不畅,给幼儿园发展带来的问题有很多。
遇到问题,教师与家长沟通不能达成一致,使得家長对幼儿园有很多看法,从而造成幼儿的流失。
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发生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摩擦,比如小朋友之间用玩具打头了,小朋友互相撞一下摔到了,多数家长会以理解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但也有一些家长由于对孩子过分呵护,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做到客观理性。如果教师不能把自己与家长放在同等位置,而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教师的言行就是真理,这样就会降低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如今,幼儿园数量虽说不能满足入园的需要,但是一个区域有多家幼儿园已是鲜为人知的现象。幼儿是无行为能力的弱势群体,他们上哪一所幼儿园,家长是有决定权的。而作为教育机构,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如果因为沟通的原因影响了幼儿的入园率,对于政府投资的财力、物力是一种损失。
教师不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也不敢和老师沟通,造成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现状,从而使家园不能共同科学育儿。
幼儿刚上小班时,不会用勺子吃饭,不会提裤子,大便后不会擦屁股等等,在老师的照顾和引导下,孩子慢慢学会了这些技能。但是有些孩子,回家后,还是要依靠父母做已经学会的事情。比如:萱萱是小班的小朋友,为了让妈妈宠爱,总是在小便后让妈妈提裤子,吃饭时还是让妈妈喂,而在幼儿园,这些事已经会独立完成了。由于教师不能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的这些变化,使得家长还要重复这种教育,还会造成家长对幼儿园的误解。
不能与家长互通科学育儿方法,使教育走弯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在农村学前教育中,小学化教育倾向还很严重,很多幼儿园为了生源,一味地迎合家长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孩子将来上小学,主要靠学业知识取胜,所以很多幼儿园把家长的要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
我国幼小衔接的有关研究结果(1994)却表明,影响幼儿入学适应的最重要因素是儿童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状况等社会因素;与儿童在小学的语文、算术成绩相关最高的因素也不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作为教师,要把这些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从而达到一种共识,为学前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为了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园配合,互相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怎样沟通才能够最有效呢?。
幼儿与幼儿之间遇到抓、打、碰撞等微型事件发生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
中班幼儿大多四岁,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差,容易出现孩子间的冲突、纠纷、互相抓伤的事件,作为家长,对于孩子受伤肯定心里不舒服,首先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对于孩子受伤表示歉意,诸如“对不起”、“抱歉”、“希望您能理解”之类的话,同时向家长如实说明情况,要敢于正视自己的过失,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少,一人带一个班,容易出现视觉盲区。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会事后与家长沟通,还要学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与家长交流,做到未雨绸缪。
对于不爱表达的家长,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
很多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比较认可,也相信老师不会打骂孩子,而且由于忙于工作,很少与老师主动沟通,除非幼儿园收费,或需要家长配合做工作时,才和老师有沟通的机会。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儿歌,可是回家家长怎么问也不说,还有的幼儿在区角活动时会用纸盒做沙发,坦克等,而回到家里,没有太多的材料供孩子探索发现,家长就不会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变化。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把孩子的表现告诉家长,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的瞬间,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家长视为朋友、亲人,态度要和蔼,先交流孩子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孩子某一方面的不足,探讨共同教育的方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师不仅要与孩子现在的看护人交流,还要定期与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由于农村幼儿家长多数没有条件接触网络,所以对于远离孩子身边的家长,我们教师不要吝啬几条手机短信费。与家长很好的沟通,家长也能安心工作,开心生活,作为教师也算为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转变家长观念,让幼儿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
随着农村幼儿园的普及,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由于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认为上幼儿园就是上小学文化课预科班,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相违背,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科学的沟通能有效促进幼儿园工作的开展。
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否转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沟通。教师是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有着科学的教育理念,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理念的沟通。
亲子活动能增加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互通的机会。
开展家长座谈,给家长宣传教育理念 ,还可以进行育儿知识讲座、不定期的印制家园小报等,互通幼儿的成长变化。
面对面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态度,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盛气凌人。书面沟通时要通俗易懂,易于让家长所理解、接受。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总之,唯有重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使家长和幼儿老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离园前十分钟,乐乐哭着来告状,说壮壮打了他的眼,老师由于忙着帮幼儿整理衣服,没能看到事情的原委,就叫来壮壮问个究竟,壮壮说没打,老师为了教育幼儿,大声说:“打人还不承认,你看,乐乐都哭了。”这时正好赶上家长接孩子,老师的大声训斥被家长听见,壮壮的妈妈向老师询问原因,老师就把乐乐告状的事说了一遍,这时又被乐乐的妈妈听见,家长急着要看看孩子的眼睛是否被打坏。这时老师介入说:“没事,小孩之间就是轻轻碰一下也哭。”老师又对哭着的乐乐说:“男子汉要坚强,受一点委屈就哭还行?”乐乐的家长虽然不对着老师发脾气,但是一直在追问孩子事情发生的经过,第二天,乐乐没有上幼儿园。过了几天,老师得知乐乐去了另外一所幼儿园。
分析:
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互相告状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由于教师不能正确处理问题,就会引发家长的不满,尤其是农村幼儿家长,沟通能力稍差一些,心里想说的话却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从而遇到问题时不能正确客观的处理。因此,也对幼儿园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与家长正确的沟通,注意态度,语言、语气。从而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幼儿园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沟通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沟通不畅,给幼儿园发展带来的问题有很多。
遇到问题,教师与家长沟通不能达成一致,使得家長对幼儿园有很多看法,从而造成幼儿的流失。
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发生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摩擦,比如小朋友之间用玩具打头了,小朋友互相撞一下摔到了,多数家长会以理解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但也有一些家长由于对孩子过分呵护,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做到客观理性。如果教师不能把自己与家长放在同等位置,而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教师的言行就是真理,这样就会降低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如今,幼儿园数量虽说不能满足入园的需要,但是一个区域有多家幼儿园已是鲜为人知的现象。幼儿是无行为能力的弱势群体,他们上哪一所幼儿园,家长是有决定权的。而作为教育机构,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如果因为沟通的原因影响了幼儿的入园率,对于政府投资的财力、物力是一种损失。
教师不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也不敢和老师沟通,造成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现状,从而使家园不能共同科学育儿。
幼儿刚上小班时,不会用勺子吃饭,不会提裤子,大便后不会擦屁股等等,在老师的照顾和引导下,孩子慢慢学会了这些技能。但是有些孩子,回家后,还是要依靠父母做已经学会的事情。比如:萱萱是小班的小朋友,为了让妈妈宠爱,总是在小便后让妈妈提裤子,吃饭时还是让妈妈喂,而在幼儿园,这些事已经会独立完成了。由于教师不能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的这些变化,使得家长还要重复这种教育,还会造成家长对幼儿园的误解。
不能与家长互通科学育儿方法,使教育走弯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在农村学前教育中,小学化教育倾向还很严重,很多幼儿园为了生源,一味地迎合家长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孩子将来上小学,主要靠学业知识取胜,所以很多幼儿园把家长的要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
我国幼小衔接的有关研究结果(1994)却表明,影响幼儿入学适应的最重要因素是儿童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状况等社会因素;与儿童在小学的语文、算术成绩相关最高的因素也不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作为教师,要把这些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从而达到一种共识,为学前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为了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园配合,互相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怎样沟通才能够最有效呢?。
幼儿与幼儿之间遇到抓、打、碰撞等微型事件发生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
中班幼儿大多四岁,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差,容易出现孩子间的冲突、纠纷、互相抓伤的事件,作为家长,对于孩子受伤肯定心里不舒服,首先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对于孩子受伤表示歉意,诸如“对不起”、“抱歉”、“希望您能理解”之类的话,同时向家长如实说明情况,要敢于正视自己的过失,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少,一人带一个班,容易出现视觉盲区。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会事后与家长沟通,还要学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与家长交流,做到未雨绸缪。
对于不爱表达的家长,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
很多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比较认可,也相信老师不会打骂孩子,而且由于忙于工作,很少与老师主动沟通,除非幼儿园收费,或需要家长配合做工作时,才和老师有沟通的机会。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儿歌,可是回家家长怎么问也不说,还有的幼儿在区角活动时会用纸盒做沙发,坦克等,而回到家里,没有太多的材料供孩子探索发现,家长就不会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变化。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把孩子的表现告诉家长,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的瞬间,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家长视为朋友、亲人,态度要和蔼,先交流孩子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孩子某一方面的不足,探讨共同教育的方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师不仅要与孩子现在的看护人交流,还要定期与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由于农村幼儿家长多数没有条件接触网络,所以对于远离孩子身边的家长,我们教师不要吝啬几条手机短信费。与家长很好的沟通,家长也能安心工作,开心生活,作为教师也算为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转变家长观念,让幼儿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
随着农村幼儿园的普及,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由于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认为上幼儿园就是上小学文化课预科班,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相违背,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科学的沟通能有效促进幼儿园工作的开展。
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否转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沟通。教师是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有着科学的教育理念,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理念的沟通。
亲子活动能增加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互通的机会。
开展家长座谈,给家长宣传教育理念 ,还可以进行育儿知识讲座、不定期的印制家园小报等,互通幼儿的成长变化。
面对面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态度,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盛气凌人。书面沟通时要通俗易懂,易于让家长所理解、接受。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总之,唯有重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使家长和幼儿老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