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75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正常开展教学中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问题,并且这一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在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上课无法专心听讲,看小说、睡觉现象普遍,认为上课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学生之间窃窃私语,对教师教学以及其他学生听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更加严重的是,故意扰乱其他学习积极的同学听讲,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还有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彼此抄袭、随便旷课、不能诚恳接受批评教育等,各种问题对学校开展教学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原因
(一)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就业困难与劳动力准入门槛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社会现象造成大量中职学生形成了学不学都可以找到工作、学多学少都有单位接收的思想。同时中职学生频繁进入娱乐性场所,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导致一些学生沉迷于享乐。
(二)失衡的家庭教育
学生的启蒙老师便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长期影响着人们。目前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通常对其较为溺爱,问题产生时一些家长通过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的与子女进行沟通。部分孩子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中生活,例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此外,部分家长不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三)落后的学校教育
与目前中职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中职学校目前生源十分缺乏,部分教学内容较为落后,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创新不足,教学方法普遍体现出枯燥、单调等问题。同时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明显不足,尤其是针对初中毕业生的宣传。新生基本上都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中职学校。
三、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彻底改变传统的重视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变为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表意见,允许学生积极提问,激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观点,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促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如何构建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必须保持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内心充满爱,要形成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的精神。教师切记不能厌恶基础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其次,就是形成将学习作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采取启发式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尤其重视那些反应迟钝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任心,不能一味与成绩好的学生互动,要鼓励全部学生参与学习。如此便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激发。最后,教师允许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不能轻易频繁的批评学生。教师必须宽容的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愉快学习。
(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般利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講授法、实践法、启发引导方法等。教师还可以采取在课堂上设置疑问、推陈出新、比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只要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疑问势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设置疑问,能够对学生的求求知欲望有效激发。中职学生由于身心特点,形成了极强的求知欲,喜欢刨根问底。根据这一情况,设疑解疑便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比如在计算机课堂中,需要把一个文件夹转移到另一个文件夹中,如何操作?误删了一个想要的文件,是否可以寻回?只要教师对设疑难易度科学把握,风趣幽默的设置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断更新变化使用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通常需要利用若干种教学方法,一边讲授,一边引导学生,一边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建议,最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对技能训练积极重视,重点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在改革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能力作为本位,积极训练学生技能,充分体现出实践性教学。学校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实践性教学上,购置教学、微机等实训设备,并且对教学计划科学调整,尽量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训课比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工厂参加实训操作,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中职学校必须对这方面加强改革,适度增加实训操作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帮助学生彻底摆脱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压抑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摆脱自卑,促使其走出课堂,打破传统教室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在思考、练习、阅读过程中与社会进行接触,使其积极寻找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结束语
要想对中职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有效解决,需要各个方面科学配合,共同努力。而学校必须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重点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乐观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2]顾鸭萍.中职学生的现状之分析[J].考试周刊,2014,(34)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正常开展教学中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问题,并且这一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在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上课无法专心听讲,看小说、睡觉现象普遍,认为上课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学生之间窃窃私语,对教师教学以及其他学生听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更加严重的是,故意扰乱其他学习积极的同学听讲,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还有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彼此抄袭、随便旷课、不能诚恳接受批评教育等,各种问题对学校开展教学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原因
(一)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就业困难与劳动力准入门槛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社会现象造成大量中职学生形成了学不学都可以找到工作、学多学少都有单位接收的思想。同时中职学生频繁进入娱乐性场所,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导致一些学生沉迷于享乐。
(二)失衡的家庭教育
学生的启蒙老师便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长期影响着人们。目前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通常对其较为溺爱,问题产生时一些家长通过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的与子女进行沟通。部分孩子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中生活,例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此外,部分家长不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三)落后的学校教育
与目前中职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中职学校目前生源十分缺乏,部分教学内容较为落后,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创新不足,教学方法普遍体现出枯燥、单调等问题。同时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明显不足,尤其是针对初中毕业生的宣传。新生基本上都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中职学校。
三、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彻底改变传统的重视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变为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表意见,允许学生积极提问,激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观点,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促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如何构建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必须保持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内心充满爱,要形成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的精神。教师切记不能厌恶基础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其次,就是形成将学习作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采取启发式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尤其重视那些反应迟钝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任心,不能一味与成绩好的学生互动,要鼓励全部学生参与学习。如此便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激发。最后,教师允许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不能轻易频繁的批评学生。教师必须宽容的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愉快学习。
(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般利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講授法、实践法、启发引导方法等。教师还可以采取在课堂上设置疑问、推陈出新、比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只要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疑问势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设置疑问,能够对学生的求求知欲望有效激发。中职学生由于身心特点,形成了极强的求知欲,喜欢刨根问底。根据这一情况,设疑解疑便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比如在计算机课堂中,需要把一个文件夹转移到另一个文件夹中,如何操作?误删了一个想要的文件,是否可以寻回?只要教师对设疑难易度科学把握,风趣幽默的设置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断更新变化使用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通常需要利用若干种教学方法,一边讲授,一边引导学生,一边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建议,最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对技能训练积极重视,重点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在改革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能力作为本位,积极训练学生技能,充分体现出实践性教学。学校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实践性教学上,购置教学、微机等实训设备,并且对教学计划科学调整,尽量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训课比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工厂参加实训操作,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中职学校必须对这方面加强改革,适度增加实训操作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帮助学生彻底摆脱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压抑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摆脱自卑,促使其走出课堂,打破传统教室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在思考、练习、阅读过程中与社会进行接触,使其积极寻找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结束语
要想对中职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有效解决,需要各个方面科学配合,共同努力。而学校必须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重点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乐观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2]顾鸭萍.中职学生的现状之分析[J].考试周刊,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