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下小学生对助学APP的满意度研究

来源 :数字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助学APP产生的学习需求加速了智慧学习中教育形态的生成。本文定位于混合学习模式下硬笔汉字书写即时性学习的需求,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写大字”APP为例,探索混合学习模式下低年级小学生对助学APP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对助学APP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上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在使用态度、意愿上无差异,且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书写成效上,助學APP可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关键词:助学APP;感知有用性;满意度;感知易用性;混合学习
  引言
  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兴起,给教育带来了一股新浪潮,而加快教育模式与学习模式的改变是教育变革跟上时代步伐的关键点[1]。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实体课堂转变为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然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法学法,是否所有的学科都适用这种模式还有待考证。“汉字”作为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写一手好字”是一项基本要求,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国人的汉字书写意识淡薄,在纸笔常态化书写中得不到即时反馈。在此背景下,助学类APP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利用技术赋能学习[2]。机写带来即时性反馈、个性化指导,可能对教与学有一定的帮助,但毕竟大众都担心其可能存在的弊端,这些APP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能否长期深入使用,值得我们探讨。
  一、“线上纠正+线下强化”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
  本文使用的助学APP是“写大字”APP,是一款由本项目组开发的具有自动评判功能的软件,其核心引擎主要是对工整性(规范性)和正确性的评价,精准定位问题所在,即时评价,预测学生的潜存书写问题。在智能书写实验效果上,黄峰[3]通过实验法验证了触摸屏书写与纸张两类不同书写介质上汉字的工整性存在正相关性,表明机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汉字书写呈正向的支持。徐晖[4]借助数字采集设备对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的书写错误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集中于笔画层面的错误,其次是笔画数量和笔顺错误等。以上研究均表明了助学APP在数据累积与分析上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以上的研究均是针对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的研究,其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对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否能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呢?
  “写大字”APP在学习中扮演了“小老师”的角色,“一生一师”既能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又能给予学生即时性评价,精细化分析并生成个人数据分析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然而小学生长期进行屏幕书写不利于身体(视力)健康,其作为常态化书写训练存在一定的弊端,也是大众较为担心的一面,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点阵笔书写,成本太高,进行常态化练习不切实际。为发挥其优势,本文将学习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将纸笔书写与机写恰当结合,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增强学习效果。每个班级每周进行一次“线上纠正”练习,其余时间为纸质巩固练习,既能解决学生汉字书写即时性需求,又符合学生的常规训练要求。此外,机写动态的视频、丰富的界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与数字设备交互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故本文基于混合学习模式探索小学生对助学APP的满意度以及是否有意愿接受助学APP。
  二、混合学习模式下小学生对“写大字”APP满意度的调查
  小学生对助学APP的满意度是影响其书写成效的重要因素,是其发挥效力的关键。其中满意度指的是低年级小学生对“写大字”APP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意愿以及态度。感知有用性指的是低年级学生认为使用“写大字”APP能够提高汉字书写质量的程度。感知易用性指的是低年级学生认为他们使用“写大字”APP的容易程度。
  (一)研究对象
  该文主要是对南京市某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实验班级为一年级两个班级、二年级一个班级、三年级一个班级共四个班级136个实验对象,筛选剔除不符合的数据,有效样本人数分布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文所使用的书写设备是装有“写大字”APP的三星10.1英寸平板。“写大字”APP已在小、中、大学开展长达三年的实验,系统比较稳定。且任课教师均已参加过软件使用培训,能够熟练操作此APP。
  (三)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研究所用问卷在感知有用性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5],问卷的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和量表主体部分,在改编术语上将原有量表中的“电子邮件”修改成了“写大字”APP。考虑到写字软件与电子邮件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预实验的方式验证问卷的有效性。对一年级A班的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作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各维度之间有交叉部分,且对被试进行作答访谈,被试年龄尚小,问题描述不易理解,与专家和语文教师几轮讨论后,对问卷进行修订并最终确定了问卷的维度和题项,包括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四个维度,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评估(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同时采用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采用星星级别代表不同的程度)。在学期末由实验人员到实验班级逐一发放纸质版问卷,进行作答指导,实验人员逐一对题项进行解读与说明,读一题,答一题,确保学生明白题目要义,保证作答的真实性。最后由实验人员统一收集作答问卷。
  (四)实验过程
  每个班级每周交替使用“写大字”APP进行线上纠正,其他时间均为纸笔书写巩固练习。实验时,为减少学生操作上的难度,实验人员提前将APP调至书写任务区。在正式实验前,学生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屏幕适应,实验人员通过示范与视频讲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操作。正式实验时,学生已能自由操作,教师和实验负责人巡视辅助学生解决操作上的问题,书写完成后会立即生成一张成绩单,成绩单上会显示常错字、难写字,引导学生自行查看。教师查看书写数据,比如正确率、每个字出错的人数和占比、每个字工整性得分与失分情况等。教师线上进行点拨评价,线下引导学生进行强化练习,整个实验持续进行一学期。   三、数据分析
  (一)学习效果分析
  结合“智能教师”的点评与纸笔巩固练习的优势,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从书写效果上看是有效的,小学生的书写问题较之前有所下降,正确率处于90%~100%之间的人数有所增加,可见“写大字”APP在纠正多笔、少笔、倒笔顺等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书写是一项精细的活动,对小学生来说较为复杂,纠正需要较长时间,故工整性效果不太明显。“写大字”APP的书写意见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加了学生的书写信心。此外,学生可随时观看书写视频,重复练习,并且可切换不同的书写方式,亦增加了其观察与思考能力。
  (二)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描述性分析
  本文借助SPSS 25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共发放100份问卷,收集问卷95份,问卷回收率为95%,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用数据81份。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四个维度考量,主要包括19个题项,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03,大于0.8,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各维度上的表征
  用SPSS 25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年级样本对于感知有用性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112,P=0.003),从平均值得分上看,二年级大于一年级,二年级大于三年级。年级样本对于感知易用性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10.463,P=0.000),对比平均值得分发现,二年级大于一年级,二年级大于三年级。意味着不同年级样本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有显著差异,且中间班级较其他班级来说,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更明显,这可能与二年级处于中间班级,较一年级信息感更强,三年级处于小高年级,各种分化阶段开始出现有关。
  不同年级样本对于态度(P=0.056)、使用意愿(P=0.111)共2项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对“写大字”APP的满意度并无年级上的差异,能被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接受。此外,三个年级的使用态度、意愿均值均在4分以上,可见小学生都比较喜欢使用“写大字”APP,其在功能、操作上均能被小学生所接受。
  (四)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各维度上的表征
  为探究低年级学生对助学APP的满意度在性别上有无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见下页):
  S1指感知有用性,S2指感知易用性,S3指使用态度,S4指使用意愿,从表3(见下页)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感知有用性(P=0.338>0.05)、感知易用性(P=0.942>0.05)、使用态度(P=0.452>0.05)和使用意愿(P=0.311>0.05)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感知有用性上,女生的均值是30.62,稍高于男生的均值29.60。在感知易用性上,男生的均值是22.50,稍高于女生的均值22.41。在使用态度上,女生均值是17.28,稍高于男生16.79,女生表现的态度更加积极,可能与女生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在使用意愿上,女生均值为9.10,稍高于男生8.74,表现更加积极。但总体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异,在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上女生比男生表现更加积极;在感知易用性上,男生感知更加易用,可能与男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有关。
  (五)相关性分析
  1.感知有用性与其他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探究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S1和S2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88,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见低年级学生对APP感知越有用,感知易用性越高,反之亦然。S1和S3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658,说明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之间有着显著的强相关关系,低年级学生对“写大字”APP感知越有用,其表现出的使用态度越积极。S1和S4的相关系数值为0.407,说明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关系。可见感知越有用其使用意愿更强烈,感知有用性影响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以及使用意愿,“写大字”AP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年级学生所接受,且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最大,进而影响实际的使用行为。
  2.感知易用性与其他维度的相关关系
  如表4所示,S2和S3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29,说明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态度呈正相关关系,可见低年级学生感知越易用,其使用态度越积极。S2和S4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06,说明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意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低年级学生感知越易用其使用行为倾向越明显。由此可见,使用态度受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的共同影响。
  3.使用意愿与使用态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如表4所示,S3和S4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18,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使用态度越积极,表现出的使用意愿越高。
  四、结论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混合学习模式下低年级小学生对“写大字”APP是可以接受使用的,并且书写水平得到了提高。不同年级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二年级学生在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上较一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更为明显,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处于中间班级,较一年级来说年龄稍长,更能接受“写大字”APP的使用。然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稍大且在学习内容上更倾向于词句而非简单的汉字,在书写的重视程度上比一、二年级稍低。但三个年级在使用态度及使用意愿上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接受。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是无明显差异的,就均值上来看,女生在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上稍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较为细心、认真有一定的关系。男生在感知易用性上较明显,可能与男生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比较好奇等有一定关系。进一步探究各个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現感知有用性与其他三个量均呈现正相关,可见感知有用性在助学APP使用的接受度上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之间呈正相关,使用态度与使用意愿呈正相关,各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均会对实际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影响感知易用性,又均对使用态度、使用意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低年级小学生对助学App的满意度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五、讨论
  在混合学习模式下低年级小学生对“写大字”APP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且使用态度与意愿比较高,对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在低年龄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教师不能实时追踪其书写情况,且长期养成错误书写的习惯,形成肌肉记忆,纠正较为困难且费时费力。助学APP可辅助其纠正不良的习惯,精准定位书写问题,“一生一师”即时指导,精细化数据为学生量身定制书写计划,线上纠正、线下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汉字书写质量。考虑到助学APP 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使用要适度,其在未来书写教育中将会是一大机遇与挑战,合理使用助学APP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97.
  [2]祝智庭,贺斌.解析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J].中国电化教育,2011(6):16-21,38.
  [3]黄峰,陈旭,白晓东,等.基于自动捕捉设备的小初高学生汉字书写倒笔顺状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2):95-101.
  [4]徐晖,仇宏斌,李艺.等,基于数字采集设备的汉字书写质量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38-43.
  [5]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 319-340.
  (责任编辑 孙兴丽)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聚焦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行为,旨在探究课前学习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该研究以某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为目标课程,进行一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发现,学生课前学习态度较端正,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偏向于使用移动设备学习,有时间规划意识,但自控力较差;学习态度、自我控制、时间管理等因素对学习成绩影响较大。由此提出建议: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增强自控力,重视自主导学单,灵活运用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凸显,“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专门培养高校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公共课,其地位也随之变得更加重要,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知识建构是21世纪逐渐成熟的知识创新学习理论,本研究根据知识建构理论的教学原则,设计一套符合现代教育技術公共课的教学流程并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知识建构教学能够将教育技术与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学生在学会软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师生2020年春季在线教与学行为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师、学生在线教学和学习行为的活跃度及其倾向进行研究,以深度了解师生在线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性别、学科、城乡、年级等特征对在线学习行为活跃度及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教师而言,(1)男教师使用平台的活跃度远高于女教师,主要体现在总结反省类行为;(2)理科教师比文科教师使用平台活跃,主要体现在简单操作类行为;
期刊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对广大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推动教育事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需要从中小学基础教师队伍出发,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文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汉中市为例调研和分析了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希望能对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
期刊
摘 要:STEM教育所倡导的跨学科学习理念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纳。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中小学STEM教育的试点工作,其面临着以评促改的问题。自我评价在中小学STEM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自我评价主体制定STEM教育的自我评价标准,选择自我评价方式,改进自我评价内容,进而影响STEM教育发展的环境。中小学可在STEM教育的学习内容、资源管理、合作与成就、领导与变革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基于自我评价,
期刊
摘 要: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工作报告,阐释了人工智能为教育变革带来的驱动力与挑战。文章在对报告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借助SWOT矩阵分析模型,从利用优势、克服劣势,到把握机会、化解威胁的思路出发,借鉴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提出人工智能赋
期刊
摘 要:2014年以来,触觉互联网逐渐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随着5G技术成熟和商用的广泛推广,触觉互联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促进了视觉和听觉通信的发展,触觉互联网实现了远程传递感觉和触觉。触觉互联网促进了人类感知觉、技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延伸了人类技能,实现了人机智慧互联,加快了人类迈向“人机共融”时代的速度。触觉互联网可以增强智慧互联,从而提升教育智慧化水平。触觉互联网能够为动觉学习
期刊
专家导读: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指引。年级(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者要联系起来设计,才能够确保目标合理准确同时也具有操作性。有了目标之后,通过“单元学习目标卡”和“课文学习助学卡”,教师从扶到放,逐渐让学生自己落实(填写)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在预习和后续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确实做到了学生心中有目标,给学习上了发条,劲头十足,问道有门,达标可期。本文提出的目标本位的
期刊
摘 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种新的课程形式,如何与课程思政很好融合进而发挥思政育人作用,是新时代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代汉语”为例,探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一是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二是充分挖掘课程可用的思政元素;三是灵活运用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  关键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现代汉语;功能  在中国大学慕課网、超星、智慧树、学堂在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CNKI博士学位论文库作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发文量、机构、导师与作者、高频关键词等维度对相应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文献量增速稳健,发展潜力巨大;研究机构以师范类高校为主,导师和博士生实力雄厚;研究热点集中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教学设计研究、远程教育研究、教育资源与教学模式研究、学习分析研究五大主题;研究时间范围为2002年至202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