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从事一年级拼音教学的语文老师发现,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在拼音的掌握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学前的过度训练,造成了他们在“语文学习”起跑线上的差异日益明显。拼音学习与其他知识点学习的不同点在于,它在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次序上表现出来的起点是隐性的,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现实起点却是显性的。学生拼音基础的种种差异,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或正或负的影响,课堂上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情况:有的孩子对“炒冷饭”不感兴趣,或默默玩耍,或大喊“我已经会了”,有的孩子养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很难改变,还有的学生因为与周围同学的差距很大,在入学之初就表现出了精神状态的萎靡,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他们终身的进取精神与发展愿望。
一、学前“摸底”,分析差异
要在拼音教学中少走弯路,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拼音基础的“摸底”,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他们已有的拼音基础和经验是什么?哪些知识已经掌握,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能够独立学会,怎样组织更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会的活动?哪些知识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怎样的合作方式更有效?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和传授,怎样的教学方式是依托学生的学习起点生成的?
我们在一年级三个班级随机调研120人,男、女生各60人,情况汇总如下:
从统计情况来看,学前有过拼音学习经验的学生为94人,占总人数的78.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时间、内容、掌握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差异有三个方面:
1.学习时间有差异。大多数学生集中在暑期参加拼音补习,有些更是从大班就开始学习,从未学过的孩子人数占21.7%左右。
2.渠道方式有差异。有在学前正规机构——幼儿园学习的,也有家庭简单渗透式的,更多的则是参加暑期的辅导班学习,占53.3%,而这些辅导班的教师大多没有教师编制或已脱离教师队伍多年。
3.掌握程度有差异。因时间、渠道、方式的差异,造成学生现有掌握水平的差异,学完声母、单韵母的占47.5%,通过简单拼读的测试后发现,男女性别的不同,也造成掌握水平的差异。
二、尊重差异,科学选择策略
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拼音,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1.利用差异,让课堂增加趣味
在前期拼读情况的调研中,我们特别增加了六个单韵母的四声练习,发现相当一部分刚刚接触汉语拼音的学生,四声是他们学习拼音的第一难关,也有一部分已经掌握得较好的同学。如何利用这些差异资源呢?我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讲故事,编故事。
如“ā的教学”片断:
第一个主要环节:教师范编
阳光灿烂的一天,小兔骑着小车出去玩,它一边骑在平坦的小路上,一边开心的唱着歌:ā—ā—ā。
第二个主要环节:学生续编激趣
后三个续编任务交给拼音掌握得较好的孩子们,他们相当踊跃,编的故事充满童趣,吸引着初接触汉语拼音的同学们。
一学生这样续编ǎ:小兔子骑上山坡,累得直喘气,往前一看,哇,下坡还要上坡呢!这下小兔挠着头,无可奈何地直叹气:ǎ——?这是什么地形,我该怎么办呢?
四声的故事,有教师讲的也有同伴讲的,创设了一种宽松、安全的氛围,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了一定的探索创新任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平衡差异,让学生尝试合作
(1)拼音课堂,设计合作游戏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但竞争心理强烈,在游戏时他们的注意力不但更为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更高。在拼音学习时,小组游戏合作以比赛形式为主,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着力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拼音小超市”“拼音接力赛”“听音排排队”“喜羊羊智斗灰太狼”“拼音登高山”等游戏方法,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课外生活,渗透拼音元素
假日资源。每逢双休日,我常常布置一道挑战题:寻找身边的拼音宝宝。拼音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就领了任务,他们将商场、游乐场、家庭、培训班、街道等各种场所搜集到的“拼音宝宝”记录下来,在周一展示给同学们看,有的还配上精彩的画面。
墙壁资源。充分利用班级及教室走廊各空白平面,分成若干“拼音小城堡”,供各组学生用每周搜集的建筑、动物、植物、生活学习用品等各类拼音素材进行装饰布置。学生在课间游戏之余,还可以畅游在各个“拼音小城堡”内,认识各类建筑、植物、动物的拼音音节。
同伴资源。对于一些拼音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布置一项特殊任务——介绍好朋友,让他们主动去询问好朋友姓名的拼写方法,两人合作制成精美的“拼音名片”,并互相赠送。课间还可以用这些“拼音名片”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大家在交流、制作、游戏中逐步学会了交往,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拼音的兴趣。
3.弱化差异,加强心育渗透
实践证明,加强心育渗透,既包括从心理的角度去关心、理解、帮助拼音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站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习品质,也包括让那些高喊“我已经会了”的孩子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在合作中帮助同伴,提升自我,共同进步。
(1)寻“最近发展区”,享受成功愉悦
面对后天分化造成的拼音能力的差异,教师更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面对暂时落后的孩子,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跳一跳”中能“伸手摘到桃子”,能学、愿学、乐学。 如“给音节戴帽子”(加声调)片断:
我设计了三种帽子:小圆帽、鸭舌帽、牛仔帽。其实三种帽子代表三种难度,小圆帽是指仅一个韵母的音节,鸭舌帽是有两个韵母的音节,牛仔帽则是三拼音节。
在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将不同型号的“帽子”分给不同基础的学生,课堂上组织了一场饶有趣味的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
(2)坚持“口耳相传”,及时提供反馈
拼音学习关键的一步是“口耳”相传。学生后天分化的差异除了“学与不学”的因素,更与他们原有的语音面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口的频繁流动,学生的语音差异很大:普通话环境好,拼音就易学好用,方言重的学生,拼音则难以掌握。唯有坚持面对面的听读训练,及时提供清晰的拼音反馈,才能在拼音听读上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然而,教师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坚持每周推选“小小校音师”,每个“校音师”还可继续培养“小小校音师”,这些小助手们的诞生,既解决了人数多、时间紧的问题,也让许多学生争相努力,比比谁培养的二代“小小校音师”更多更好。
(3)寻找心育节点,弱化差异影响
苏教版编写者很注重拼音教材多元育人价值的培养,在教学中寻找适切的心育节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辨析、讨论、明理,可以弱化差异在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如“赠水果”片断:
在学完后鼻韵母,我用卡纸剪了许多彩色水果贴在教室周围的墙上,每个水果正面都有一个音节,读对了,并找到姓名中带有这个音节的小朋友,就有赠送水果的权利,可以把赢得的水果音节送给其他小朋友,并和他成为本周最好的伙伴。
孩子们乐此不疲,一周一个好伙伴,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呀!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拥有了这个水果卡片,还能“成人之美”,把成功的快乐与同学分享,每次赢得和获赠水果卡片的孩子脸上都会洋溢着快乐的微笑,课后则刮起了一股给自己姓名注音的旋风。
4.针对差异,分层作业
作业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开始要进行拼音教学,而每天的作业“拼音朗读”是主要任务,可回家后单一的读,不要说是孩子,连成人都会感觉乏味。于是针对各层级学生的差异,我们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趣味作业。
(1)“我给**当老师”。许多孩子在学校给老师当小助手的瘾还没过足,每每接到回家“我教**学拼音”的任务时,总掩藏不住满脸的喜悦。特别是在新知识教授后,让学生回家当小老师,把每天学的内容教给爷爷奶奶,既满足了他们“为人师”的愿望,又较好地巩固了当天所学的知识。
(2)“我给画儿来配音”。苏教版教材设计精美,许多插画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仅几个拼音字母远远不能表达孩子们对这幅画独特的认识。对于一些拼音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我就给他们布置“给画儿配音”的任务,学生其乐无比。
(3)“拼音城堡分家家”。从前期调研情况来看,声母、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这四大家族的“拼音宝宝”全部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能分清它们之间关系的更少,“拼音城堡分家家”是一个贯穿整个拼音教学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拼音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会将不同类别的拼音字母归类。
5.承认差异,多元评价
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期的语文学习可谓至关重要。面对拼音学习中的差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多元。例如,可为拼音学习中优势较大的学生设立“拼音小达人”“拼音校音师”等奖项,对拼音学习主动并明显进步的学生,可设立“拼音极速车”等奖项,还可为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给老师挑出错误的学生设立“拼音小勇士”“拼音智多星”等奖项。
“教育从来不只是传授专科知识,它总是在丰富的背景下认识事物。”过早的拼音技能的传授,让部分学生本应明媚的起跑线背景变得暗淡起来。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更要选择面对,把握机遇,让每一个生命扬起灿烂的笑容。
(李娜,常州市局前街小学,213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一、学前“摸底”,分析差异
要在拼音教学中少走弯路,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拼音基础的“摸底”,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他们已有的拼音基础和经验是什么?哪些知识已经掌握,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能够独立学会,怎样组织更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会的活动?哪些知识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怎样的合作方式更有效?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和传授,怎样的教学方式是依托学生的学习起点生成的?
我们在一年级三个班级随机调研120人,男、女生各60人,情况汇总如下:
从统计情况来看,学前有过拼音学习经验的学生为94人,占总人数的78.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时间、内容、掌握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差异有三个方面:
1.学习时间有差异。大多数学生集中在暑期参加拼音补习,有些更是从大班就开始学习,从未学过的孩子人数占21.7%左右。
2.渠道方式有差异。有在学前正规机构——幼儿园学习的,也有家庭简单渗透式的,更多的则是参加暑期的辅导班学习,占53.3%,而这些辅导班的教师大多没有教师编制或已脱离教师队伍多年。
3.掌握程度有差异。因时间、渠道、方式的差异,造成学生现有掌握水平的差异,学完声母、单韵母的占47.5%,通过简单拼读的测试后发现,男女性别的不同,也造成掌握水平的差异。
二、尊重差异,科学选择策略
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拼音,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1.利用差异,让课堂增加趣味
在前期拼读情况的调研中,我们特别增加了六个单韵母的四声练习,发现相当一部分刚刚接触汉语拼音的学生,四声是他们学习拼音的第一难关,也有一部分已经掌握得较好的同学。如何利用这些差异资源呢?我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讲故事,编故事。
如“ā的教学”片断:
第一个主要环节:教师范编
阳光灿烂的一天,小兔骑着小车出去玩,它一边骑在平坦的小路上,一边开心的唱着歌:ā—ā—ā。
第二个主要环节:学生续编激趣
后三个续编任务交给拼音掌握得较好的孩子们,他们相当踊跃,编的故事充满童趣,吸引着初接触汉语拼音的同学们。
一学生这样续编ǎ:小兔子骑上山坡,累得直喘气,往前一看,哇,下坡还要上坡呢!这下小兔挠着头,无可奈何地直叹气:ǎ——?这是什么地形,我该怎么办呢?
四声的故事,有教师讲的也有同伴讲的,创设了一种宽松、安全的氛围,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了一定的探索创新任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平衡差异,让学生尝试合作
(1)拼音课堂,设计合作游戏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但竞争心理强烈,在游戏时他们的注意力不但更为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更高。在拼音学习时,小组游戏合作以比赛形式为主,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着力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拼音小超市”“拼音接力赛”“听音排排队”“喜羊羊智斗灰太狼”“拼音登高山”等游戏方法,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课外生活,渗透拼音元素
假日资源。每逢双休日,我常常布置一道挑战题:寻找身边的拼音宝宝。拼音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就领了任务,他们将商场、游乐场、家庭、培训班、街道等各种场所搜集到的“拼音宝宝”记录下来,在周一展示给同学们看,有的还配上精彩的画面。
墙壁资源。充分利用班级及教室走廊各空白平面,分成若干“拼音小城堡”,供各组学生用每周搜集的建筑、动物、植物、生活学习用品等各类拼音素材进行装饰布置。学生在课间游戏之余,还可以畅游在各个“拼音小城堡”内,认识各类建筑、植物、动物的拼音音节。
同伴资源。对于一些拼音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布置一项特殊任务——介绍好朋友,让他们主动去询问好朋友姓名的拼写方法,两人合作制成精美的“拼音名片”,并互相赠送。课间还可以用这些“拼音名片”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大家在交流、制作、游戏中逐步学会了交往,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拼音的兴趣。
3.弱化差异,加强心育渗透
实践证明,加强心育渗透,既包括从心理的角度去关心、理解、帮助拼音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站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习品质,也包括让那些高喊“我已经会了”的孩子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在合作中帮助同伴,提升自我,共同进步。
(1)寻“最近发展区”,享受成功愉悦
面对后天分化造成的拼音能力的差异,教师更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面对暂时落后的孩子,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跳一跳”中能“伸手摘到桃子”,能学、愿学、乐学。 如“给音节戴帽子”(加声调)片断:
我设计了三种帽子:小圆帽、鸭舌帽、牛仔帽。其实三种帽子代表三种难度,小圆帽是指仅一个韵母的音节,鸭舌帽是有两个韵母的音节,牛仔帽则是三拼音节。
在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将不同型号的“帽子”分给不同基础的学生,课堂上组织了一场饶有趣味的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
(2)坚持“口耳相传”,及时提供反馈
拼音学习关键的一步是“口耳”相传。学生后天分化的差异除了“学与不学”的因素,更与他们原有的语音面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口的频繁流动,学生的语音差异很大:普通话环境好,拼音就易学好用,方言重的学生,拼音则难以掌握。唯有坚持面对面的听读训练,及时提供清晰的拼音反馈,才能在拼音听读上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然而,教师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坚持每周推选“小小校音师”,每个“校音师”还可继续培养“小小校音师”,这些小助手们的诞生,既解决了人数多、时间紧的问题,也让许多学生争相努力,比比谁培养的二代“小小校音师”更多更好。
(3)寻找心育节点,弱化差异影响
苏教版编写者很注重拼音教材多元育人价值的培养,在教学中寻找适切的心育节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辨析、讨论、明理,可以弱化差异在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如“赠水果”片断:
在学完后鼻韵母,我用卡纸剪了许多彩色水果贴在教室周围的墙上,每个水果正面都有一个音节,读对了,并找到姓名中带有这个音节的小朋友,就有赠送水果的权利,可以把赢得的水果音节送给其他小朋友,并和他成为本周最好的伙伴。
孩子们乐此不疲,一周一个好伙伴,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呀!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拥有了这个水果卡片,还能“成人之美”,把成功的快乐与同学分享,每次赢得和获赠水果卡片的孩子脸上都会洋溢着快乐的微笑,课后则刮起了一股给自己姓名注音的旋风。
4.针对差异,分层作业
作业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一年级开始要进行拼音教学,而每天的作业“拼音朗读”是主要任务,可回家后单一的读,不要说是孩子,连成人都会感觉乏味。于是针对各层级学生的差异,我们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趣味作业。
(1)“我给**当老师”。许多孩子在学校给老师当小助手的瘾还没过足,每每接到回家“我教**学拼音”的任务时,总掩藏不住满脸的喜悦。特别是在新知识教授后,让学生回家当小老师,把每天学的内容教给爷爷奶奶,既满足了他们“为人师”的愿望,又较好地巩固了当天所学的知识。
(2)“我给画儿来配音”。苏教版教材设计精美,许多插画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仅几个拼音字母远远不能表达孩子们对这幅画独特的认识。对于一些拼音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我就给他们布置“给画儿配音”的任务,学生其乐无比。
(3)“拼音城堡分家家”。从前期调研情况来看,声母、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这四大家族的“拼音宝宝”全部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能分清它们之间关系的更少,“拼音城堡分家家”是一个贯穿整个拼音教学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拼音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会将不同类别的拼音字母归类。
5.承认差异,多元评价
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期的语文学习可谓至关重要。面对拼音学习中的差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多元。例如,可为拼音学习中优势较大的学生设立“拼音小达人”“拼音校音师”等奖项,对拼音学习主动并明显进步的学生,可设立“拼音极速车”等奖项,还可为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给老师挑出错误的学生设立“拼音小勇士”“拼音智多星”等奖项。
“教育从来不只是传授专科知识,它总是在丰富的背景下认识事物。”过早的拼音技能的传授,让部分学生本应明媚的起跑线背景变得暗淡起来。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更要选择面对,把握机遇,让每一个生命扬起灿烂的笑容。
(李娜,常州市局前街小学,213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