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很多校园里,时常会碰到一群打扮入流的年轻人。他们戴着色彩鲜艳的鸭舌帽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豹纹眼镜框和其他各种流行元素让他们在人群里显得格外扎眼。
他们是韩国留学生。
曾经有人调侃,走在北京某些大学的校园里问路,碰到韩国学生的几率比中国学生还大;在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待了三年的韩国留学生刘永硕也会时常开玩笑说,韩国人太多以至于平时很少有机会练汉语。
近日,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港澳地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韩国共有62442人来华留学,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21.3%,为来华留学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这已经是韩国第十二个年头位居首位了。
“韩国很小,中国很大”
在谈到来华留学的初衷时,韩国留学生总会不约而同地将韩国和中国拿来比较。
11岁的韩国女孩银珠来中国一个月了,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念初中一年级,同行的还有她的哥哥。当问起来中国的原因时,她尽力用手势来弥补还不太熟练的汉语。她在空中画了一个很大的圈表示“中国很大”,又用两手在胸前比画出一个碗一般大小的圈,示意着“韩国很小”。不知11岁的小银珠能否理解她口中的“大”和“小”是指什么,但如果就中韩双边的经贸状况,确实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据韩联社报道,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今年3月15日曾展开调查,由于韩国国内开拓销路较困难、国外对韩国产品需求增加等,韩国将有六成以上的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中国无疑是韩国一块重要的海外“风水宝地”。韩国企划财政部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韩对华直接投资申报金额占韩对外投资申报总金额的10.9%,位居第二。而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直接投资国。虽然银珠还不太了解这些数据,但在她和哥哥的潜意识里,似乎已经很明确来中国的理由了。
银珠和哥哥念的是被称作“国际部”的班,班里主要接收外籍学生。自1999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获得接受外国学生的资格后可接受适龄外国学生入校学习后,中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国际部。2007年9月,北京市具有接受境外外国学生资质中小学共95所。这些学校的招生网站上专门有韩语版 本,足以见得韩国中小学生是招生的重点。教育部规定,学校招收外国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在校生总数的10%。人大附中国际部主任王小顺则介绍道,考虑到资源问题,学校自身也会对招生名额有所控制。
银珠活动的圈子是一个16人的班级,这是学校按照汉语水平为他们安排的预科班。因为汉语刚刚起步,他们边学习其他课程边学习汉语。曾经和外籍学生一起上过课的中国学生觉得他们十分“抱团”,对此王小顺表示,毕竟留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仍需要适应。学校尽量鼓励不要“抱团”,但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时常需要一个群体来相互释放压力。
在中国学习的不易也催生出许多新的市场。一些面向外国考生入学考试的辅导学校之间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在北京地区,目前有10多家韩国入学考试辅导学校,分摊着名牌大学入学考试市场这块蛋糕。许多学校为了吸引留学生,纷纷在招生网站上张贴出留学生考取清华、北大、人大等中国最高学府的喜讯。
北京高丽学院院长Hong Gyeong-mi被称作是中国名牌大学入学考试的“点金神手”。2004年起他在北京经营北京高丽学院,是一所“韩国式寄宿辅导班”。仅去年一年,该校将191名学生送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今年2月他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曾表示,北京大学的外国学生名额为180人,除了其中的40个名额外,其余都面向韩国学生开放。由于韩国留学生过多,北京大学规定至少将40个名额分给韩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学生。
Hong Gyeong-mi也表示,中国大学和欧美地区一样入学容易毕业难。“北京大学要求4年内修满148学分才能毕业,上课出勤率、学分管理和论文评估等方面比韩国大学更严格。”
“想留在中国”
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也是韩国留学生较多的学校之一。目前该校在校留学生约为1000多人,其中2/3为韩国人。留学性质主要分为本科长期留学生和短期交换留学生两种。
从韩国忠北大学交换到二外的短期留学生金珉秀,在大四第一学期得到了学校来华留学的名额。在二外留学期间,金珉秀通常会把一部分学校提供的生活费攒起来,与其他来华留学的韩国同伴去中国其他地方旅游。据她介绍,韩国公司很看重在中国的留学经历,这几年随着中韩交流合作加深,越来越多的韩国公司开始定期招聘能熟练掌握汉语的人才。“相对于能熟练掌握韩语的在韩中国留学生,韩国公司更愿意聘请有过在中国留学经历以及能熟练掌握汉语的韩国人才。”
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读对外经贸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刘永硕不得不开始发愁工作的事。近几年来,“失业”“岗位减少”“裁员”等词汇充斥在韩国的各类新闻报道中。韩国国际广播电台在2011年年底曾发出预警称,由于韩国经济沉滞,2012年新增工作岗位将大为减少,但韩国就业人数将增加20万~30万人。这让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对回国望而却步。
“如果有机会我当然希望能留在中国。”刘永硕边说着边弹了弹手里燃了很久的中南海烟。为未来发愁,让他和朋友们都没有心思上课,总想着去哪里放松一下。当初来华留学的时候,他就很迷茫,因为之前自己成日瞎玩,已经快要被父母“放弃”了。和大多数韩国学生一样,他们虽然独自飞往异国他乡念书,但在来之前就得到了家人、朋友对在中国留学和生活的建议和帮助,包括决定所要读的学校和居住地等问题。
柳丁昊的职业规划则要清晰得多。作为高丽大学汉语系的学生,将要继承家族企业的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让业务上手,尤其是在中国的业务。像很多其他韩国企业一样,中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市场。为了方便将来开展在华业务,柳丁昊的父亲几年前送他到高丽大学学习汉语,一年前又来到首都师范大学继续进修,希望儿子能更多更近地了解中国文化。
仵志勇说,除了这类情况,为了开展大中华地区的业务,有些韩国公司专门组织人员来学校学习。比如SK集团,学校还曾为他们量身定做过进修课程。
诚如韩国《朝鲜日报》一篇文章所呼吁的,在欧洲经济衰退的形势下,韩国企业的业绩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通常来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韩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3~0.5个百分点。若韩企关注中国,则有可能降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大撤退”后重新归来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传统文化的吸引力等诸多因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让很多来华留学生都受到了冲击,尤其是韩国留学生。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韩国来华留学生达66806人,而2009年这个数目降到了64232人。据介绍,2009年,1/3在华的韩国留学生没有继续上学,而是选择“大撤退”。由于韩国经济还不稳定,不少韩国留学生为了保险起见,会将韩元先换成美元,然后再换成人民币。
咸永俊就是“大撤退”中的一员,金融危机前,他已经来到中国两年,生活过得还算优越,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办了一张2980元的健身卡。然而在2009的年初,他向学校提出休学,理由是回国内服兵役。据了解,中国教育部《关于来华留学生保留学籍服兵役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为尊重各国的法律,一般情况下,应同意实行强制兵役制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保留学籍服兵役的要求;并规定学生保留学籍的年限不计入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保留学籍期间免收管理费用。一位知情人透露,很多自费的留学生都以服兵役为理由离开学校,因为服兵役期间可以不用交学费,过几年服完兵役后可以继续回到学校,这样就能节省一笔费用。一般而言,自费留学生一年的花销大概为七八万人民币。
针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中国教育部专门提高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生活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好转,韩国留学生的数目开始回升。为了吸引到更多留学资源,中国方面也在加大气力。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环境,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人员数量达到50万,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