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损伤的CT应用价值

来源 :医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li7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评价CT检查在肾上腺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CT复查证实、1例经手术证实的车祸伤患者肾上腺损伤的CT扫描资料。结果:外伤后 1h~7d内CT扫描,显示肾上腺血肿6例,其中位于右侧者4例、左侧 2例,CT表现为肾上腺区域圆形、类圆形病灶,密度均匀或混杂 ,CT值 50~75HU ,直径 2~6cm,边缘清晰或模糊;肾上腺周围组织损伤 5例,其中 4例为肾上腺周围脂肪内出现条纹状、斑片状高密度模糊影,1例为膈肌脚局限性增厚、密度增高。本组中5例在外伤后 1d~ 60d内CT复查,表现为肾上腺血肿密度从边缘开始缓慢降低,肾上腺形态逐渐缩小或恢复正常。结论:CT检查反映了肾上腺损伤的病理解剖改变,是诊断肾上腺损伤的主要方法,同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肾上腺;损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肾上腺损伤在腹部钝性伤中很少见,国外报道约占腹部损伤行CT检查的2%~2.9%[1]。作者回顾性分析2005至2008年经CT随访或手术证实的6例外伤患者肾上腺损伤CT扫描资料,并复习有关资料,主要探讨肾上腺损伤的机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评价CT检查在肾上腺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05年至2008年6例外伤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4~59岁,均为车祸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处疼痛,腹部或腰背部疼痛、压痛,胸痛及呼吸困难。
  1.2方法
  使用SOMATOMPLUS 4型单排螺旋CT机,扫描采用层厚及层间隔5mm至6mm。首次检查于伤后1小时至一周内行平扫,2例在平扫基础上隔期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欧乃影90ml, 通过高压注射器3.0ml/秒经肘静脉注入。随访1天至2个月,复查次数1~3次不等。
  
  2结果
  
  2.1CT首次检查表现
  6例肾上腺损伤中发生于右侧4例,左侧2例。表现为肾上腺区肿块,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图1)。肿块最大径约2.9~5.6cm,其内密度均匀或或不均匀呈小片状高密度,平扫CT值约40~75Hu(图2),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图3)。6例中5例可见肾上腺周围脂肪间隙内出现线条状密度增高影(图2、图3),2例可见右侧膈肌脚增粗厚,呈局限性或整侧性增厚(图2)。3例患者胸腹腔联合伤,2例患者腹部损伤。胸腔损伤表现为创伤性湿肺、血胸、气胸、肋骨骨折等;腹部损伤表现腹腔出血、肝脏挫裂伤、肾挫伤、腰大肌血肿、膈下肋骨骨折(图3)、腰椎椎体或附件骨折等。
  2.2 CT复查表现
  所有患者均在外伤后1~60d内进行CT单次或多次复查,表现为肾上腺血肿体积逐渐缩小,密度从边缘开始逐渐降低,肾上腺形态缓慢向正常恢复,周围脂肪间隙变清(图3),增厚的膈肌脚恢复至正常形态。
  
  3讨论
  
  3.1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周间隙内,被Gerota筋膜所包绕,其前后筋膜在肾上方融合后,包绕着肾上腺。大多数情况下肾上腺由体部、外侧支和内侧支构成。不过其形态也有变异,如分叶状、块状、球状等均有报道。右肾上腺位于右肾的前内上方,正好在膈肌脚和肝脏之间,紧邻下腔静脉后面,通常类似于一个延长倒置的“Y”形。左侧肾上腺在形态和位置上变异更大,它位于左肾的前内侧,左膈肌脚和脾静脉之间,与右肾上腺相比,左肾上腺稍短,形状颇像“拿破仑帽”[2]。
  3.2正常肾上腺CT图像
  肾上腺的检查首选CT。螺旋CT薄层扫描能极好地显示肾上腺,是一种成熟且广为普及的方法。在CT图像上,正常肾上腺的密度与无增强的肾实质密度相仿。虽非必然,肾上腺的边缘锐利,因其周围脂肪层的衬托而易于与其邻近的器官分开[2]。
  3.3肾上腺损伤的机制
  肾上腺损伤发生率很低,其原因是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体积小,位置较深,位于器官之间,包在肾周Gerota筋膜内,周围有脂肪包绕,前后内外的良好保护,使肾上腺一般情况下不易损伤[3]。在较强暴力作用下,可发生肾上腺挫裂伤,其原因可能是外伤使肾上腺受压在脊柱上,另一原因是下腔静脉受压致肾上腺内静脉压急剧增高而造成出血[4]。损伤时出血常为单侧性,本组6例病例均为单侧损伤。有学者统计肾上腺损伤患者中右侧发生率高于左侧,原因可能为:①右侧肾上腺与肝后缘紧邻,缺少缓冲空间;②左肾上腺静脉长约2~4cm,往往先与左膈下静脉汇合,再注入左肾静脉,而右肾上腺静脉较短,仅约0.4~0.5cm,且直接注入下腔静脉,易受钝性伤引起的下腔静脉压力增高影响[5]。本组病例中2/3位于右侧。
  3.4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
  直接征象表现为肾上腺正常形态消失,肾上腺肿胀或血肿形成,血肿CT值一般在40~75Hu,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间接征象为肾上腺周围结构的改变,表现为血肿周围脂肪间隙中出现线条状密度增高影和同侧膈肌脚局限性增厚。前者是由于肾上腺中央的出血绷紧了皮质或侵及皮质,导致局部皮质破裂,出血渗入到周围脂肪间隙中所致[1];后者是由于邻近肾后间隙的出血平行于膈肌脚所致[6],由于正常膈脚常可表现为左右厚度不一致,但膈脚局限性增厚在正常时少见。肾上腺损伤通常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同侧胸腹腔或后腹膜损伤,有文献统计达95%[6],很少有单纯肾上腺损伤的报道,本组6例均有伴发伤。当腹部钝性伤患者发现有肾上腺区肿块及肾上腺周围结构改变,并同时有其他脏器受损时,多提示有肾上腺损伤的存在,增强扫描和CT随访可帮助明确诊断。
  3.5鉴别诊断
  3.5.1肾上腺肿瘤
  肿块边缘较光整,通常无肾上腺周围渗出性改变,增强扫描多数肾上腺肿瘤可见强化,有些小腺瘤可以不强化,CT随访肿块不缩小,反而可以增大。双侧肾上腺损伤应与转移瘤鉴别,后者增强后有明显强化,且临床有原发灶病史,如转移瘤并有出血,其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肾上腺肿块,呈混杂密度,其中出血部分为高密度,增强检查时非出血部分的肿瘤实质发生强化。
  3.5.2肾上极损伤
  肾上腺血肿常与肾上极交界面存在,或交界角为锐角,CT冠状位或矢状位三维重建也可帮助定位,另外肾上极挫伤通常可以观察到正常形态的肾上腺。
  3.5.3肝右后叶损伤
  由于右肾上腺紧邻肝右后叶边缘,因此两者亦需鉴别,在肿块的中心扫描层面上,肾上腺肿块与肝脏之间见到脂肪间隙,CT三维重建多方位观察亦可帮助定位,一般不难鉴别。
  3.6治疗
  单侧肾上腺损伤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定期复查,除非血肿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否则过激的手术治疗应该避免;双侧肾上腺损伤后果较凶险,重者可致死亡,早期应酌情使用激素治疗,预防“肾上腺危象”的发生[7]。也有作者认为对于双侧肾上腺出血或单侧血肿>5cm者以及有明显腰腹痛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正常的肾上腺组织[8]。
  
  参考文献
  [1] 吉学生、强金伟. 肾上腺钝性损伤的CT分析. 中国临床医学, 2005, 12(4):689~691.
  [2] 程敬亮、李树新.体部成像的正常变异与误判.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5~380.
  [3] 王土兴、华晓、朱洪良 等. 肾上腺损伤的CT诊断. 放射学实践, 2004, 19(8):596~598.
  [4] 李松年.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5~267.
  [5]Burks DW, Mirvis SE, Shanmuganathan K. Acute adrenal injury after blunt abdominal trauma:CT findings.AJR, 1992,158(3):503~507.
  [6] 周康荣. 腹部CT.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 296~297.
  [7] 王旭光、 张佩兰、郭战军等. 肾上腺出血的病因学及诊治原则探讨.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4, 24(3):332~334.
  [8] 杨占斌、莫曾南、陈坚. 肾上腺出血的诊治.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 21(3):208~209.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    Dorland医学字典的定义[1],凡多于一个机体系统的损伤称之为多发外伤。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2007年12月我科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1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患者,男39岁,因车祸受伤,来医院就诊时间为2小时。查体:T36.1℃,P120次/分,R41次/分,BP53/21mmHg,神志淡漠,皮肤及黏膜
期刊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道口出血;护理    留置尿道是护理操作基本一项,也是手术前后和治疗疾病的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对尿道或尿道粘膜有一定的损伤,有时操作时尿道可见新鲜血液流出,但在留置尿管三四天自然痊愈。很少发生长时间间歇性尿道口出血。我科于2009年3月份出现1例因留置尿管引起的间歇性尿道口出血的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期刊
摘 要正常妇女在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母体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生理变化,不仅生殖器官会有所改变,全身各系统都会有不同程度反应。一些酶活性不同程度地提高,就会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2-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在正常妊娠妇女血中的活性水平的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妊娠妇女;2-岩藻糖苷酶;碱性磷酸酶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妊娠妇女70例,年
期刊
1资料与方法    胸12.腰1椎体骨折患者,男,40岁,1周前因车祸住院。左胸压痛,既往体健,无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病史,无胸、肺疾患史。胸片示左侧第3、4肋骨骨折,未见气胸,血胸,椎体平片示胸12.腰1压缩性骨折。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术前针后,入手术室,常规监测:BP 130/70mmHg,HR85次/分,SPO2 99%,建立静脉通道,选择T8~9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腹水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方法。方法:对奉贤中心医院2007-01至2009-01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腹水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20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见早期诊治及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避免孕产妇发生不良结局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腹水,应尽早诊治,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的根本解决办法。  
期刊
下颌阻生智齿是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而产生。最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第三磨牙[1]。由于该牙齿周围阻力及牙体本生的解剖变异,按常规法拔除时常造成术后感染、肿胀、出血及干槽症等并发症。为此,笔者自2007年至今对拔除下颌阻生智齿采用裂钻切牙去骨法和常规法拔除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
期刊
注射用鹿瓜多肽为鹿科动物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制成的无菌冻干品,辅料为右旋糖酐40。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病人。不良反应较少发生,在我科安全使用一段时间后,突发一例因使用此药引起的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岁,因腰腿疼痛十天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按
期刊
1一般资料  患者,女,27岁,因转移性右下腋痛12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6.7℃,P80次/分,R22次/分,BP120/80mml+g,神志清、痛苦病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办膜听诊区未闻任何病理性杂音,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扪及,上腹部剑突下压诵(+),右下腹麦氏点压诵(±),有反跳诵,未扪及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
期刊
胆石性肠梗阻系指胆道结石通过胆肠内瘘进入肠道,嵌顿于肠腔而引起的特殊类型的机械性肠梗阻,为胆系结石的少见并发症。胆石性肠梗阻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文献报道误诊率可达50%以上[1],治疗方法上亦存在争议。近6年我院收治胆石性肠梗阻5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病人(见附表),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55~84岁,平均68
期刊
摘 要现在日益普遍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信任危机”现象,给临床治疗和病人利益造成了很大影响。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多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管理。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使用管理    “中药”顾名思义源于中国,她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有几千年了。当今,我们无论在史书或是史剧中都能感受到她在中华民族的医学领域中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我们在传统的“汤、丸、丹、膏、散 ”等的剂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