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幼儿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在幼儿游戏中占有不可估摸的分量,它既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又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需求,深得幼儿喜爱,通过参与各种民间游戏,可不断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民间游戏;体能社会认知合作交往能力音乐技能;表现力
游戏贯穿于幼儿教育各大领域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游戏之中,是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为此,作为幼儿园和教师,不仅要积极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还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发展。民间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幼儿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在幼儿游戏中占有不可估摸的分量,它既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又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需求,深得幼儿喜爱。
一、民间游戏使幼儿获得各种运动技能,不断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麻花阵、跑跳、蹲跳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顶沙包”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扯皮条、拉皮条”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培养了平衡能力。还有“踢毽子”游戲,虽然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为了踢得更多,幼儿既要有会踢的技能,又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毅力,游戏过程中幼儿充满好胜心而不由自主的坚持、坚持再坚持,若孩子独自踢毽子时,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毅力,踢几个就厌倦了,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就不同了,幼儿会不遗余力的坚持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耐力也有了很好的发挥空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幼儿体质。
二、民间游戏能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不断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子顶个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抓住小老头,上街去买油,抓住小老太,上街去买菜。嗨,嗨,嗨---”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买的什么菜?”“买青菜”“买冬瓜”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蔬菜的名称,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幼儿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每逢元宵节,就会有“猜灯谜”游戏,每盏灯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一个谜面,如:一只黄香蕉,挂在树梢梢,白天不见影,晚上才看到。谜底是月亮。幼儿通过这个谜语就知道了月亮的一些特征,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民间游戏能增进幼儿之间的主动沟通与交流,不断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包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反思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很主动的与周围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不管是输还是赢,幼儿都会很高兴的接受,而且对和自己玩游戏的小伙伴很友好,生怕下次没人玩,所以就算幼儿赢了,他也不会骄傲,因为他怕自己的同伴下次不和自己玩,所以有的时候他还会故意输给自己的小伙伴,以示自己很弱,想留下自己的伙伴。再如游戏“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可让幼儿在课间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口手协调性,而且使他们心情愉快,还增进了同伴间配合及情感交流。
四、幼儿通过民间游戏的演唱,不断促进幼儿音乐技能及表现力的培养
1.有利于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有一部分民间游戏配有童谣。童谣唱起来悦耳动听,具有一呼百应的同伴呼应效果,再配上游戏的动作,那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了,幼儿即感受到了韵律的美,又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欲。如:游戏“追虫虫”、“虫虫飞”它配有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
2.有利于幼儿的表现力的培养
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中的儿歌表演,会让幼儿的表现能力得以发挥。如民间游戏“推小车”中的儿歌。做民间游戏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加上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这样的一唱一和,幼儿既获得了成就感,又获得了愉悦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现力,同时充满了生活气息。
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促进了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学前游戏论》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键词:幼儿民间游戏;体能社会认知合作交往能力音乐技能;表现力
游戏贯穿于幼儿教育各大领域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游戏之中,是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为此,作为幼儿园和教师,不仅要积极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还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发展。民间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幼儿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在幼儿游戏中占有不可估摸的分量,它既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又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需求,深得幼儿喜爱。
一、民间游戏使幼儿获得各种运动技能,不断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麻花阵、跑跳、蹲跳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顶沙包”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扯皮条、拉皮条”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培养了平衡能力。还有“踢毽子”游戲,虽然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为了踢得更多,幼儿既要有会踢的技能,又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毅力,游戏过程中幼儿充满好胜心而不由自主的坚持、坚持再坚持,若孩子独自踢毽子时,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毅力,踢几个就厌倦了,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就不同了,幼儿会不遗余力的坚持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耐力也有了很好的发挥空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幼儿体质。
二、民间游戏能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不断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子顶个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抓住小老头,上街去买油,抓住小老太,上街去买菜。嗨,嗨,嗨---”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买的什么菜?”“买青菜”“买冬瓜”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蔬菜的名称,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幼儿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每逢元宵节,就会有“猜灯谜”游戏,每盏灯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一个谜面,如:一只黄香蕉,挂在树梢梢,白天不见影,晚上才看到。谜底是月亮。幼儿通过这个谜语就知道了月亮的一些特征,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民间游戏能增进幼儿之间的主动沟通与交流,不断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包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反思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很主动的与周围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不管是输还是赢,幼儿都会很高兴的接受,而且对和自己玩游戏的小伙伴很友好,生怕下次没人玩,所以就算幼儿赢了,他也不会骄傲,因为他怕自己的同伴下次不和自己玩,所以有的时候他还会故意输给自己的小伙伴,以示自己很弱,想留下自己的伙伴。再如游戏“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可让幼儿在课间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口手协调性,而且使他们心情愉快,还增进了同伴间配合及情感交流。
四、幼儿通过民间游戏的演唱,不断促进幼儿音乐技能及表现力的培养
1.有利于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有一部分民间游戏配有童谣。童谣唱起来悦耳动听,具有一呼百应的同伴呼应效果,再配上游戏的动作,那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了,幼儿即感受到了韵律的美,又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欲。如:游戏“追虫虫”、“虫虫飞”它配有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
2.有利于幼儿的表现力的培养
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中的儿歌表演,会让幼儿的表现能力得以发挥。如民间游戏“推小车”中的儿歌。做民间游戏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加上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这样的一唱一和,幼儿既获得了成就感,又获得了愉悦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现力,同时充满了生活气息。
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促进了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学前游戏论》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