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重在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是看重成果的有无。因为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学生具备了创新精神,就具备了今后创新的根基。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主观意识形象化的表现,是儿童陈述事物与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方式,对于儿童绘画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真实、规范,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该如何引导儿童展开想象,开拓创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生动语言,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帮助树立自信心
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唤起儿童的兴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枪支,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儿童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实现对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才能主动去感受美、探索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获得认识世界的艺术方法。
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创作灵感和欲望,而兴趣的培养是需要师长鼓励,增强其自信心的,这才能促使儿童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使其创作个性得以发现。
我在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先用故事吸引住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给他们讲述了几个关于太阳的故事,让他们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且对此产生兴趣,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加以表现,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画面。
我告诉他们太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心情时都会改变,出现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太阳。如不开心的太阳就可能是三角形的,蓝色的、黄色的;生气的太阳就会变成多边形,绿色的、紫色的……孩子们从我的故事、语言中明白了只要大家多思考,多想像,那么我们心中的太阳就会是多种多样的。
儿童对绘画有了一定兴趣之后,我们还将引导、鼓励他们,使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因为自信也是成功的表现。儿童刚开始学画,动笔时就显示出他们对画的浓厚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周围事物进一步认识,并会好奇地将其在纸上尽情的表现,这是成人所不及的。
因此,对待儿童的创作,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给予肯定和指导,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多一份自豪,少一份灰心,让儿童的这种兴趣得到更好的保护,信心不断的增强,让绘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种需要。
二、挣脱原有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艺术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多靠临摹,这样儿童的个性几乎全被扼杀,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使其想象渐渐枯萎,童真、童趣被死板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赫德说过:“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地启发、引导儿童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个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寻找新鲜事物。“给孩子黄金,不如让他们学会点金术” “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儿童笔下的世界总是蕴含着大量的想象,在他们的脑子中,小鸟可以是绿色的,海洋可以是红色的,老虎可以做朋友,狮子可以成伙伴……他们把各种事物都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
儿童画把许多孩子丰富的内心与想象用大人很难设想的独特手段表现了出来,迷住了不少的画家,令大人们感叹。
在美术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克服胆怯心理;打破常规,自由创作;创新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三、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创作形式,培养创新精神
长期使用一种手段,一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艺术教学应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我们要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如《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课,我就不同侧面,设计了不同的教案:
☆方案设计一:课题《孙悟空,大聚会》。①教师向大家介绍孙悟空。②欣赏一段关于齐天大圣的动画片。③结合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形象,学习画出不同的孙悟空。④学生练习。这一设计侧重于对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方案设计二:课题《看悟空,同绘画》。①选一集自己喜欢的孙悟空片段向组内推荐,并说出喜欢它的理由。②以小组为代表,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精彩片段。③交流各组的设计思路。④分组练习。⑤小组自评、互评。这一设计侧重于学生内心创造的感觉,通过艺术的抽象因素传达到画面上。
☆方案设计三:课题《说悟空,自由画》。①各组讨论:推荐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②以组为单位,说故事。③欣赏插图,了解插图的形式及绘画要点。④分组练习。这一设计侧重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课堂氛围更显活跃。
不同的教案相对不同学习程度、不同整体素质的班级,因材施教,给课堂提供了较大发挥空间,自然会收到春色满园的效果。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思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让大家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引导学生幻想,开拓创造想象空间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锻炼、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表现。没有幻想就没有想象力,更谈不上创造力。富于幻想是学生心理的显著特点,幻想是想象力的升华。
其特征是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幻想能力,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在想象时幻想就产生了,在学生不知怎样展开想象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他们进行幻想,如引导学生在“梦想”“畅想”等题材进行自由创作时,可让他们进入自由自在的幻想世界。
儿童世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让我们用创造性手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尊重他们,相信他们,还他们一片色彩斑斓的艺术天空,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展开想象,开拓创新。
(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小学)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重在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是看重成果的有无。因为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学生具备了创新精神,就具备了今后创新的根基。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主观意识形象化的表现,是儿童陈述事物与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方式,对于儿童绘画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真实、规范,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该如何引导儿童展开想象,开拓创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生动语言,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帮助树立自信心
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唤起儿童的兴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枪支,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儿童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实现对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才能主动去感受美、探索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获得认识世界的艺术方法。
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创作灵感和欲望,而兴趣的培养是需要师长鼓励,增强其自信心的,这才能促使儿童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使其创作个性得以发现。
我在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先用故事吸引住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给他们讲述了几个关于太阳的故事,让他们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且对此产生兴趣,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加以表现,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画面。
我告诉他们太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心情时都会改变,出现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太阳。如不开心的太阳就可能是三角形的,蓝色的、黄色的;生气的太阳就会变成多边形,绿色的、紫色的……孩子们从我的故事、语言中明白了只要大家多思考,多想像,那么我们心中的太阳就会是多种多样的。
儿童对绘画有了一定兴趣之后,我们还将引导、鼓励他们,使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因为自信也是成功的表现。儿童刚开始学画,动笔时就显示出他们对画的浓厚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周围事物进一步认识,并会好奇地将其在纸上尽情的表现,这是成人所不及的。
因此,对待儿童的创作,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给予肯定和指导,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多一份自豪,少一份灰心,让儿童的这种兴趣得到更好的保护,信心不断的增强,让绘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种需要。
二、挣脱原有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艺术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多靠临摹,这样儿童的个性几乎全被扼杀,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使其想象渐渐枯萎,童真、童趣被死板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赫德说过:“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地启发、引导儿童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个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寻找新鲜事物。“给孩子黄金,不如让他们学会点金术” “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儿童笔下的世界总是蕴含着大量的想象,在他们的脑子中,小鸟可以是绿色的,海洋可以是红色的,老虎可以做朋友,狮子可以成伙伴……他们把各种事物都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
儿童画把许多孩子丰富的内心与想象用大人很难设想的独特手段表现了出来,迷住了不少的画家,令大人们感叹。
在美术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克服胆怯心理;打破常规,自由创作;创新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三、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创作形式,培养创新精神
长期使用一种手段,一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艺术教学应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我们要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如《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课,我就不同侧面,设计了不同的教案:
☆方案设计一:课题《孙悟空,大聚会》。①教师向大家介绍孙悟空。②欣赏一段关于齐天大圣的动画片。③结合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形象,学习画出不同的孙悟空。④学生练习。这一设计侧重于对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方案设计二:课题《看悟空,同绘画》。①选一集自己喜欢的孙悟空片段向组内推荐,并说出喜欢它的理由。②以小组为代表,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精彩片段。③交流各组的设计思路。④分组练习。⑤小组自评、互评。这一设计侧重于学生内心创造的感觉,通过艺术的抽象因素传达到画面上。
☆方案设计三:课题《说悟空,自由画》。①各组讨论:推荐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②以组为单位,说故事。③欣赏插图,了解插图的形式及绘画要点。④分组练习。这一设计侧重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课堂氛围更显活跃。
不同的教案相对不同学习程度、不同整体素质的班级,因材施教,给课堂提供了较大发挥空间,自然会收到春色满园的效果。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思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让大家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引导学生幻想,开拓创造想象空间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锻炼、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表现。没有幻想就没有想象力,更谈不上创造力。富于幻想是学生心理的显著特点,幻想是想象力的升华。
其特征是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幻想能力,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在想象时幻想就产生了,在学生不知怎样展开想象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他们进行幻想,如引导学生在“梦想”“畅想”等题材进行自由创作时,可让他们进入自由自在的幻想世界。
儿童世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让我们用创造性手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尊重他们,相信他们,还他们一片色彩斑斓的艺术天空,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展开想象,开拓创新。
(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