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中心小学
作文教学是最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情,很多教师不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作文课上一叫学生写作文他们就抓耳挠腮,东拼西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背范文的现象严重,独抒性灵的作文很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引導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告诉学生,写作其实很简单,写作就是写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身边的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我给学生写“下水文”,在每周的班级读书课上我就念给全班学生听,让学生学习我是怎样抓住生活的人和事物进行写作的,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文是从生活中来,作文不难。我还让学生学教师的做法,建立生活的积累本。我给学生的任务是每周写一篇作文。慢慢地,学生的“写作包”变厚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二、多给学生一些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赏识和鼓励,增强他们习作的信心。
我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发表作文的阵地——《班级优秀作文选刊》,封面是我班在翠园亭拍的集体照。记得刊发第一期《班级优秀作文选刊》的时候,学生们抢着阅读。我当时印刷了20本,发给了有作文发表的学生,算是对他们的奖励。那时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心中的那份喜悦和激动。没得到《班级优秀作文选刊》的学生流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跟“小作者”借那本选刊来看。有些学生叫嚷道:“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得到那本《班级优秀作文选刊》啊?”我笑着说:“等你有作文在里面发表时。”“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快了,你要加油哦!”每次在作文课上写作文时,我总不忘提醒学生:“哪个同学的作文写得好,就可以在《班级优秀作文选刊》发表。”此话一出,学生写作文的劲头更足了,对写作文更感兴趣了。借此,我又鼓励学生课外时间也练练笔,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文章向《班级优秀作文选刊》投稿。
在作文讲评课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如,我让同桌互相找出对方写得好的句子和段落,并在全班交流:你觉得他(她)写得好的理由是什么?我还让写得好的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赏析。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作文教学中,教师多种形式的赏识带给学生的是鼓励、充满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创新教学方法
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由很多活动组成。开展各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获得写作素材,写出能够表达真情实感的个性化作文。在活动作文教学当中,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创设活动。
(一)课内体验活动
在课内,我设计的活动有竞赛类、游戏类、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类、实物观察等。根据不同的需要,课内活动作文课的指导可以走这几种模式:先搞活动后写作;一边搞活动一边写作。
有一次,我上活动作文课《击鼓传花》时,我采取的是先搞活动后写作的方式。“击鼓传花”是一种游戏,而爱玩游戏是学生的一种天性。在游戏当中,我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设置相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积累写作材料,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准备。在另一次活动作文课《我学会了钉纽扣》上,我采取的是一边搞活动一边让学生写作的方式。学习钉纽扣是一种生活技能,它可以分解成几个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我就让学生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材料来得新鲜,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
(二)课外体验活动
在课外,我设计的活动有: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文章;双休日做一件家务,然后写一篇作文;调查老一辈人的童年,然后写一篇作文。例如,布置学生双休日做家务写作文前,我给学生发了如下的一张表格:
星期一,学生回到学校后,我告诉他们把表格的答案连成几段通顺的话就成了一篇作文。这下,学生都叫起来:“这次作文真容易写!”
活动作文教学,解决了学生“没米下锅”的难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让他们觉得写作文不难。而各自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写出了个性化的文章。
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表达依赖于积累,作文离不开阅读。在这个方面,我主要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来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也是在积累,也是学会怎样在作文当中表达。
在课内的阅读课教学当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本领,诸如文章的中心与材料、情节与结构、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比如:《山中访友》的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索溪峪的“野”》的写作结构;《少年闰土》中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学习材料如何为中心服务等。我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他们在课堂中进行小练笔。如:学习《少年闰土》后,我当堂让学生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
我还设立每周一节的读书课。读书课上,有时我给学生读优秀作文,师生一起赏析,让学生学习别人如何表达,在阅读和欣赏中,感受读书的快乐;有时举行讲故事比赛;有时让学生读读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
在课外,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实施,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语言也个性化了。
作文教学是最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情,很多教师不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作文课上一叫学生写作文他们就抓耳挠腮,东拼西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背范文的现象严重,独抒性灵的作文很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引導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告诉学生,写作其实很简单,写作就是写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身边的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我给学生写“下水文”,在每周的班级读书课上我就念给全班学生听,让学生学习我是怎样抓住生活的人和事物进行写作的,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文是从生活中来,作文不难。我还让学生学教师的做法,建立生活的积累本。我给学生的任务是每周写一篇作文。慢慢地,学生的“写作包”变厚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二、多给学生一些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赏识和鼓励,增强他们习作的信心。
我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发表作文的阵地——《班级优秀作文选刊》,封面是我班在翠园亭拍的集体照。记得刊发第一期《班级优秀作文选刊》的时候,学生们抢着阅读。我当时印刷了20本,发给了有作文发表的学生,算是对他们的奖励。那时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心中的那份喜悦和激动。没得到《班级优秀作文选刊》的学生流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跟“小作者”借那本选刊来看。有些学生叫嚷道:“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得到那本《班级优秀作文选刊》啊?”我笑着说:“等你有作文在里面发表时。”“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快了,你要加油哦!”每次在作文课上写作文时,我总不忘提醒学生:“哪个同学的作文写得好,就可以在《班级优秀作文选刊》发表。”此话一出,学生写作文的劲头更足了,对写作文更感兴趣了。借此,我又鼓励学生课外时间也练练笔,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文章向《班级优秀作文选刊》投稿。
在作文讲评课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如,我让同桌互相找出对方写得好的句子和段落,并在全班交流:你觉得他(她)写得好的理由是什么?我还让写得好的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赏析。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作文教学中,教师多种形式的赏识带给学生的是鼓励、充满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创新教学方法
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由很多活动组成。开展各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获得写作素材,写出能够表达真情实感的个性化作文。在活动作文教学当中,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创设活动。
(一)课内体验活动
在课内,我设计的活动有竞赛类、游戏类、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类、实物观察等。根据不同的需要,课内活动作文课的指导可以走这几种模式:先搞活动后写作;一边搞活动一边写作。
有一次,我上活动作文课《击鼓传花》时,我采取的是先搞活动后写作的方式。“击鼓传花”是一种游戏,而爱玩游戏是学生的一种天性。在游戏当中,我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设置相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积累写作材料,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准备。在另一次活动作文课《我学会了钉纽扣》上,我采取的是一边搞活动一边让学生写作的方式。学习钉纽扣是一种生活技能,它可以分解成几个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我就让学生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材料来得新鲜,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
(二)课外体验活动
在课外,我设计的活动有: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文章;双休日做一件家务,然后写一篇作文;调查老一辈人的童年,然后写一篇作文。例如,布置学生双休日做家务写作文前,我给学生发了如下的一张表格:
星期一,学生回到学校后,我告诉他们把表格的答案连成几段通顺的话就成了一篇作文。这下,学生都叫起来:“这次作文真容易写!”
活动作文教学,解决了学生“没米下锅”的难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让他们觉得写作文不难。而各自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写出了个性化的文章。
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表达依赖于积累,作文离不开阅读。在这个方面,我主要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来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也是在积累,也是学会怎样在作文当中表达。
在课内的阅读课教学当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本领,诸如文章的中心与材料、情节与结构、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比如:《山中访友》的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索溪峪的“野”》的写作结构;《少年闰土》中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学习材料如何为中心服务等。我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他们在课堂中进行小练笔。如:学习《少年闰土》后,我当堂让学生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
我还设立每周一节的读书课。读书课上,有时我给学生读优秀作文,师生一起赏析,让学生学习别人如何表达,在阅读和欣赏中,感受读书的快乐;有时举行讲故事比赛;有时让学生读读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
在课外,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实施,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语言也个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