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与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知泰(1968-),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以及机械设计/机构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对高职高专实验、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中实验、实践教学与工学结合起来的教改思路,阐述了职业教育要从人才的技能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上转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工学结合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 Based on Mechanical Speci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Zhitai WANZhiji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aching education. The thinking of teaching reform that experimental teach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actice is presen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ining model change from capability of skill to 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 is detailed
  【Key words】 Senio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Teaching in combination with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198-02
  
  1 引言
  
  实验、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已不容质疑,在各类工程、职业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实验教学、实践考核等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从实际效果上发现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效果不太明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使得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协调和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促使人们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转到能力本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事实证明,对于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核心能力培养就是创新、实践动手和探究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
  
  2 实验、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知识本位和接受性学习观的影响下,验证科学原理或者事实结论,则成为这种教育观念下的实验内容,况且通常情况下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往往不被引起重视。
  传统的实验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主要是知识的传承,它往往以验证性实验模式来实现这种功能,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主要原因如下:
  2.1 传统的实验往往以教师和实验指导书为中心,参加实验的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难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实验主体性的缺乏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2 验证性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只有验证的收获没有探索的体验,他們根据实验指导书一步一步来完成教学的任务和实验项目,没有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培养。
  2.3 在实践性教学中,提倡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等,这种教学的变革,突破实验验证性教学法模式已在所难免。
  2.4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实践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绝非单一体现在验证实验上。
  由此可见,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动手能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并结合国家示范性专业建设,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
  3.1 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
  3.1.1 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
  3.1.2 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
  3.1.3 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专业课与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和“课题过关制”,在实践中来学习。
  3.1.4 将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课题训练阶段、复合作业训练阶段和强化技能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前两个阶段教学在校内实习车间进行,后一个阶段结合生产实际,在学校综合生产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在具体操作上,以实践具体项目为主体从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贯穿整个教学,分阶段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与实践计划。
  以我校CAD/CAM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为例,将其基本内容划分为工程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测量、机械加工四个知识模块,根据每个知识模块特点又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安排相应的具体实践项目来讲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将授课内容具体模块化,各个专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取不同的知识点来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2 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工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在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工作方面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3.2.1 加强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主要是注重实训教师的培养、实训场地的要求以及实训项目的具体跟踪检查落实。
  3.2.2 对实习设备进行整合、补充和更新,开发新的实验项目、设备。增大校内实习实训容量。组织实习教师和维修专业学生对机加工设备进行大、中修,以保持、恢复设备的良好状态。
  3.2.3 挖掘潜力、提高实习设备利用率。一方面,调整实习教学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实习,避免了假期实习设备闲置,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设备的效能,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作业时间;第三整合实训单位,以项目为依据将实训室归类管理,统一协调,以达到设备使用的最大效率。
  3.2.4 加大实习产品开发的力度。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仅有实习设备不行,还必须辅之于相应的实习产品。这就要求学生走出去,进入工厂进行生产性实践。
  3.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努力开发实习产品、不断改善实习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一批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这样不仅满足了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发动每个教师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并将此作为教师实践教学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办好实践教学,从校内到校外实习基地一体化的建设,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这种教学改革模式已被我校广泛宣传和开展。
  
  4 工学结合的效果
  
  我校每年学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通过连续对几届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发现上述教改效果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功,之后到校内生产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參加企业生产,不仅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了实习基地的教育功能。学生这种就业上岗前所达到的零培训状态为用工单位节约很大一笔岗前培训成本,学校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拥护。
  4.2 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还具有导向功能。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使我们明确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合理性。
  4.3 加强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一方面做到了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4.4 安排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训练,腾出了学校的部分办学资源,相应的拓展了学校内部的办学空间,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
  4.5 被选择的大部分合作企业,既是实习基地,又是就业基地,因而具有就业功能。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疏通了就业渠道。
  4.6 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充实了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状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
  4.7 实行工学结合,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能顺利完成职业教育。
  
  5 结论
  
  职业教育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的路子上来,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教育改革。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技能训练才能完成。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将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于实际生产,走工学结合之路。
  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 Xiaoyunlong. Reative Design [M]. wuhan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89
  [2] 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万金保. 高职教育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J]. 技术与职业教育论丛. 2001(11).81-84
  收稿日期:2008-4-28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人文精神内涵介绍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对策为主要依据,从以革命伟人思想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它更注重的是学生通过参加活动的感受以及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后进行讨论的心得,加强对本行业的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
作者简介:黄熹(1963.2-),女,扬州职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摘要】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应突出反映作为一个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标准。改变为了“排序”而评价的单一功能认识,在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形成科学而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我认为一幅好的作品最起码的底线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一定美感.作品美感是绘画者对美好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感触和冲动,进而表达出的个体美好感受,也是观画者对作品美的认
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提高了效率,相比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变,同时,计算机的大数据分析也占据越来越主要的地位.目前,社会发展与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有关的工
由于棚内外的温差较大,棚膜上常附着一层水滴,严重影响棚膜的透光率,使棚内温度降低。如果每平方米棚膜用7.5~10克细大豆粉(越细越好),对水150克,浸泡2小时,用细纱布滤去渣,然后装入喷雾器内,对着
中职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担负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电子商务是当前发展迅猛的专业之一,怎样能够促使该专业建设按照既定方向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商人
【摘要】 水果分级是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水果分级检测技术是水果分级处理质量的主要方面,包括水果外部品质检测技术和内部品质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水果分级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果;分级;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7.3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200-02    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是农产品的品质检测。
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地质技术研究所研制出能检测和记录0~50%瓦斯含量的瓦斯检定器,仪器应用了热催化和热导两种测定方法,即在0~5%时用热催化探头,当浓度大于5%时用热传导测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