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遗香:柳永与慢词(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慢词简介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常用的曲调样式。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以词在58字以下为小令;58至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此说也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区分,虽不一定拘泥,但可作大致的参考。
  慢,古书上写作“曼”,亦是延长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偶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这一段话,其中有许多唱歌术语,我们已不很能了解,但还可以从此了解慢曲之所以慢,就因为有种种延长引伸、悠扬舒缓、曲折有致、韵味不尽的唱法。慢词的内容细腻深婉,与其长调相配,情感抒发可谓幽深缠绵,荡气回肠。
  二、惊鸿一瞥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是柳永慢词的代表作,采用层层铺叙的手法,描写了杭州的繁华和西湖的秀色。上片侧重写杭州的都会风貌,先点明杭州位置的重要和历史的悠久,然后从市内的“烟柳画桥”写到郊外的钱塘怒涛,又从江上写到市内的繁华富庶。下片前半段写西湖的秀丽风光,先用“清嘉”二字总括湖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等方面对西湖进行细致描画,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为脍炙人口。
  三、现状有感
  古典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虽然历经巨大发展,掀起过若干次高潮,但与其在封建社会的辉煌程度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如今可谓萧条冷落:写诗者少,关注者寥,更鲜有广为传诵的佳篇名句。最主要的原因,忙碌的生活状态使文化人的闲情雅趣不在;急功近利的学校教育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只有背诵与赏鉴做题,作文不允许写诗歌,使一代代学子失去诗歌创作的能力。总之,生活太快,不需要诗词,尤其是慢词。倒是在流行乐坛,古典诗词不时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但我们对古典诗词的传承还应着眼于教育的改进。
  ■
  示例一:
  唐末宋初,诗已发展至令人赞叹的巅峰,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已叫唐人作尽了。宋诗创作要想再创新意,不落窠臼,确实很难。
  但智慧的宋代文人们却另辟蹊径,顺应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选择了更便于流传、吟诵、歌咏,更加平民化的词。
  于是,宋词便从“诗余”的角落里缓缓站起,在奔涌的文学洪流中屹立,占据半壁江山。
  对于唐诗的精华,宋人视若珍宝,非但没有弃之如敝屣,反而加以继承、发展、创新。宋词继承了唐诗丰富多彩的题材,而错落有致的长短句更能跌宕起伏地叙写;宋词继承了唐诗灵活多变的手法,而宋词的随性自然更能使艺术技艺前承后合,浑然一体;宋词继承了朗读的韵律美,而宋词的时缓时急、整散结合更使人醉心;宋词继承了唐诗或细腻、或哀怨、或豪迈的万千情怀,而宋词的张弛有度更能将词人的碧血丹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宋词继承了唐诗变幻莫测的文风,而宋词的包容开放更能使开阔雄浑、清丽活泼、高远广邈、婉约含蓄氤氲于那一阕阕的玲珑玑珠间……
  示例二:
  只有关注近处无尽的人们,才能使文学走向无穷的远方。
  真情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身边,我们常常因好高骛远将它忽略。捕捉人性中的真情,必得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远离了喧嚣,贴近了平凡,于真切细微处体察那动人的情愫,方能抒写人性的至真至美,传唱千古。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即使在死后数年,每年的清明,坟前依旧有非亲非故的女子歌舞为之安魂。那些遭人唾弃的女子许多并未见过他,她们怀念的其实更是一种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只因深入体会过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辛酸,吟唱着普通人的缱绻真情。“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优美意境令历史动容,那些遠古的离愁别绪,唤起各个时代的共同心声,无数底层人的真情跨越了最遥远的时空,代代传递,感人心怀。
其他文献
错过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讓人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处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要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要运用心理描写。  【微指导】  错过了什么、为什么会错过、错过之后的感受,是这篇文章
期刊
问题点击  一到上作文课,我就发现好多同学不乐意,一到写作文,我就發现好多同学很苦恼。他们也总想把作文写好,却又总是平平淡淡。他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文章总不能打动别人?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让人特别感动的材料?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生活中也都会有特别感动的经历,只是有些人能够把它传神地表达出来,而有些人习以为常或者把它尘封在记忆深处罢了。此外,写
期刊
人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长辈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长辈们的温暖。  ——题记  (题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  阳光透过绿色的柿树叶子撒下大把浓荫,黑色的蜂盘旋在头顶。她干的嘴唇抿着白色的线,在针线盒子里找大一点的针,那里面还有她的顶针,鞋样子和各种各样的花布。树干很粗糙,就像她的肌肤。(环境描写开头,烘托了静谧的气氛,也体现了姥姥内心的安然闲适。
期刊
黛眉不描,胭脂未抹,铜镜里的我是一朵带雨的梨花。  窗外翠柳堆烟,桃瓣纷落。三月的江南年年如此,蓦然回头,一切却恍若隔世。  在人山人海的仪仗队里,我一眼便看见了你,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身影。  “范郎!”  多想当着你的面再像往日一样叫一声你的名字,但嘴唇颤抖,喉咙哽咽,那一声呼唤只能在心底百转千回。嫁衣火红,在春光里烈烈燃烧。珠泪滴落在嫁衣上,那是我十六岁的血。  指甲不知何时刺入了手心,好久竟
期刊
现在大学里教授给学生上课──尤其是给本科生上大课,那简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上课铃响就得进来,否则算迟到;下课铃响就得出去,否则算拖堂。一节课讲什么,一学期讲多少,那全有大纲规定,讲不完算没完成任务,讲多了算跑马观花。其他诸如口齿不清呀,离题万里呀,上课抽烟呀等等,都算违规违纪,轻则批评教育下不为例,重则下岗待业另找饭碗。  以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不是这样,要按咱们现在的规定,那时的教授上课
期刊
人生的航程会激起朵朵“浪花”,这朵“浪花”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也可以是……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本作文题要求写记叙文。提示语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信息: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记人,但不管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要有一个鲜明突出的主题,或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或是勇于向命运挑战,等等。  确定写作的主题之后,首
期刊
时评二  这个踩踏事件,主要反映以下几个社会问题:  一是反映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三大缺失:一是法治教育的缺失;二是性教育的缺失;三是安全教育的缺失。其实这三大教育才最为根本,是基础的基础,甚至比起语数外等基础教育更为重要,但在“学分为王”的大环境之下,这些教育恰恰又几近于零。  与其他灾难事故不同,校园踩踏事件,只要意识到位、训练到位,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二是反映学校
期刊
主持人语  作文该从哪个角度记叙故事?苏轼曾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叙同一个故事,会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效果。这在写作中就牵扯到了“视角”的选择问题。  叙事视角是区分人在叙事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的依据,故事的叙事效果也会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使用第一人称时,作者是站在故事内部来讲述的,是一种有限的视角。当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而是站在局
期刊
项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运用示例】  1.悲壮而崇高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偏执。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梏了英雄雄霸天下的太
期刊
漂亮的小米班上转来一名新同学,是个阳光男孩。他与小米成了同桌。  “你好,以后多多关照。”男孩很阳光地向小米打招呼,还在埋头补觉的小米聞声抬头,又慵懒地低下了头,只留给男孩一个“嗯”。  男孩对漂亮的小米很热心。他上课很认真地做笔记,下课后主动塞给小米,因为他知道小米上课不是跟周公约会就是灵魂出窍找仙人打牌去了。晚自修时小米对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头昏脑胀时,男孩总会很耐心地教她发音给她讲解。小米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