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生命化课堂已不是新鲜事儿,但基于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成长性的特点,生命化课堂从根本上说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着的。所以,构建一种标准的生命化课堂模式的说法,从理论上说不仅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亦不例外。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生命化课堂应有特征的了解,结合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理解,就思想品德课生命化课堂的构建谈几点认识。
1.在教学目标上,凸显生命教育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较为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制约着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的规定,确立了思想品德学科“成人”的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无疑,“成人”不是“成年”,也不是“成熟”,而是“成长”,即“成长为人”,是指要学会做人,学会做有用的人,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用课标的话说,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价值底线。如何才算成长为人这个问题,尽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那就是:健全的人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唯有如此,方显学科的价值所在,彰显“成人”的“生命意义”。而这一点,学科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2.在教学内容上,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堂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不是脱离于学生生活之外的单独体系,而是学生生活中应该包含的内容,是学生生活、生命成长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而不仅仅是课程建构的基础。鉴于此,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直接经验来丰富、扩展和提升学生的个体认识,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使课堂真正走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照学生的认知、体验、陶冶和感悟等多种成长方式,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使课堂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及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3.在教学方式上,感受生命教育的体验。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段名言:“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强调了体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为如此。“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它注重的不是某种道德的灌输,而是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因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活动设计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小组合作和活动探究,开展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激发学生的智慧和生命潜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在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教育境界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整体生命的生长和丰满的过程。
正如人类生命质量的提升永无止境一样,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亦没有尽头,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构建同样亦不例外。愿本文能为生命化课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为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的构建提供一些合理的注脚。
1.在教学目标上,凸显生命教育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较为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制约着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的规定,确立了思想品德学科“成人”的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无疑,“成人”不是“成年”,也不是“成熟”,而是“成长”,即“成长为人”,是指要学会做人,学会做有用的人,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用课标的话说,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价值底线。如何才算成长为人这个问题,尽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那就是:健全的人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唯有如此,方显学科的价值所在,彰显“成人”的“生命意义”。而这一点,学科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2.在教学内容上,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堂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不是脱离于学生生活之外的单独体系,而是学生生活中应该包含的内容,是学生生活、生命成长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而不仅仅是课程建构的基础。鉴于此,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直接经验来丰富、扩展和提升学生的个体认识,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使课堂真正走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照学生的认知、体验、陶冶和感悟等多种成长方式,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使课堂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及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3.在教学方式上,感受生命教育的体验。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段名言:“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强调了体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为如此。“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它注重的不是某种道德的灌输,而是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因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活动设计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小组合作和活动探究,开展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激发学生的智慧和生命潜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在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教育境界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整体生命的生长和丰满的过程。
正如人类生命质量的提升永无止境一样,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亦没有尽头,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构建同样亦不例外。愿本文能为生命化课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为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的构建提供一些合理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