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初中起始年级的班主任,面对来自不同学校、参差不齐的几十名新学生,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养成教育,树立起良好班风。
一、鼓舞士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犹如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他们对未来正充满五彩缤纷的梦想,对自身的力量也信心十足。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表现欲是他们最显著的心理特征。鉴于此,班主任就应正确引导,激其锐气,一以贯之地培养他们敢为先人,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学习上多鼓励,少批评,积极营造竞争氛围。初一各学科都是些基础知识,学起来并不十分困难。只要老师能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你追我赶的学风是不难形成的。在学校组织的比赛活动中,班主任应与学生同活动、共磋商、群策群力。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能充满信心,顽强拼搏,取得应有的好成绩。在班级荣誉面前,学生们就能产生荣誉感,一个班级才有了生气;只有培养了奋斗的精神,他们以后才有可能谱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爱生更显师可尊,爱师更添师生情。学生在家需要骨肉之情,在学校需要师生之情。学生生活在学校集体中,总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并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爱。作为班主任,应将德育工作始终摆在首位,教会学生“做人”。班主任应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德育形式:可借教室这方天地,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如悬挂名人名言条幅,建立班级之星光荣榜,张贴班规公约等。可利用班会、队会或学习先进事迹,或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典范”;可开辟第二课堂,或参观访问,或观看影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励志教育;可借助学科优势,有意识地渗透德育,还可以利用谈心、走访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品德教育。
二、宽严相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管理原则,从来不把学生管得太“僵”。因为管得太“僵”,既有损于学生健康发展,也对老师自身不利。要创设既宽松又不放任自流的管理环境,班主任不仅要“勤政”、“耐心”,更应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公约,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增强。
在组建班干部队伍上要慎重,应先熟悉了解一段时间后,再通过民主方式,因人授职,各负其责;有些新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就忙于任命班干,结果今天嫌这个,明天又换那个,闹得很不安宁,甚至可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干部队伍组建后,再与学生一起商讨,以《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班规公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学生有了准则,就可依则学习、生活;班主任有了准则,就可公平公正管理班级。
初一学生,已开始进入心理成长的过渡时期,特别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许多学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成熟的不同步,这些势必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不健康。有人说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好与差的决定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心理因素,由此可见,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争强好胜而易产生嫉妒心,有的因家庭溺爱而不能合群,有的因取得了优异成绩就产生傲气,有的因遭受点挫折就心灰意冷,有的遇事不冷静,有的缺乏进取心,有的还可能过早地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冲动,这些都必须细观察,多了解才能发现问题。
三、树立“两全”教育思想,严防产生两极分化
素质教育十分强调注意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正是兴趣爱好形成发展的黄金季节,以初一相对而言,课业负担较轻,学生也单纯活泼些,正是他们个性特长发展的大好时期,这就要求初一班主任要因势利导,积极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而不能将学生整天困在教室里,沉到题海中去。特别不能搞“唯分论”,武断地将学生分出上中下几个等级来,歧视甚至虐待“差生”,以前曾有人在初一时就按考分来编排座位的,结果过早地造成了两极分化,导致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形成不堪收拾的局面。
班主任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各自的长处,激发互相帮助的热情,推动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班主任更应多学习、多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鼓舞士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犹如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他们对未来正充满五彩缤纷的梦想,对自身的力量也信心十足。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表现欲是他们最显著的心理特征。鉴于此,班主任就应正确引导,激其锐气,一以贯之地培养他们敢为先人,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学习上多鼓励,少批评,积极营造竞争氛围。初一各学科都是些基础知识,学起来并不十分困难。只要老师能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你追我赶的学风是不难形成的。在学校组织的比赛活动中,班主任应与学生同活动、共磋商、群策群力。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能充满信心,顽强拼搏,取得应有的好成绩。在班级荣誉面前,学生们就能产生荣誉感,一个班级才有了生气;只有培养了奋斗的精神,他们以后才有可能谱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爱生更显师可尊,爱师更添师生情。学生在家需要骨肉之情,在学校需要师生之情。学生生活在学校集体中,总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并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爱。作为班主任,应将德育工作始终摆在首位,教会学生“做人”。班主任应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德育形式:可借教室这方天地,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如悬挂名人名言条幅,建立班级之星光荣榜,张贴班规公约等。可利用班会、队会或学习先进事迹,或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典范”;可开辟第二课堂,或参观访问,或观看影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励志教育;可借助学科优势,有意识地渗透德育,还可以利用谈心、走访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品德教育。
二、宽严相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管理原则,从来不把学生管得太“僵”。因为管得太“僵”,既有损于学生健康发展,也对老师自身不利。要创设既宽松又不放任自流的管理环境,班主任不仅要“勤政”、“耐心”,更应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公约,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增强。
在组建班干部队伍上要慎重,应先熟悉了解一段时间后,再通过民主方式,因人授职,各负其责;有些新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就忙于任命班干,结果今天嫌这个,明天又换那个,闹得很不安宁,甚至可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干部队伍组建后,再与学生一起商讨,以《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班规公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学生有了准则,就可依则学习、生活;班主任有了准则,就可公平公正管理班级。
初一学生,已开始进入心理成长的过渡时期,特别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许多学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成熟的不同步,这些势必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不健康。有人说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好与差的决定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心理因素,由此可见,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争强好胜而易产生嫉妒心,有的因家庭溺爱而不能合群,有的因取得了优异成绩就产生傲气,有的因遭受点挫折就心灰意冷,有的遇事不冷静,有的缺乏进取心,有的还可能过早地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冲动,这些都必须细观察,多了解才能发现问题。
三、树立“两全”教育思想,严防产生两极分化
素质教育十分强调注意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正是兴趣爱好形成发展的黄金季节,以初一相对而言,课业负担较轻,学生也单纯活泼些,正是他们个性特长发展的大好时期,这就要求初一班主任要因势利导,积极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而不能将学生整天困在教室里,沉到题海中去。特别不能搞“唯分论”,武断地将学生分出上中下几个等级来,歧视甚至虐待“差生”,以前曾有人在初一时就按考分来编排座位的,结果过早地造成了两极分化,导致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形成不堪收拾的局面。
班主任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各自的长处,激发互相帮助的热情,推动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班主任更应多学习、多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