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年,一趟欧洲乡间旅行,山城风光醉人,诱得我们,几天中光是满山里绕、一城游过一城,执迷留恋、流连忘返。深秋气候多变,有一日,途中突遇哗哗大雨,游兴虽大减,却也舍不得就此回旅馆待着,只好放弃原有行程,勉强雨中开车纯兜风。开着开着,时间近午,肚子越来越饿,然因早已错过计划中的午餐地点,不禁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看了地图,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小村,遂决定直接进村觅食。旅游淡季加上凄风寒雨,整城街道空荡荡几无人迹,冒雨走了一阵,看了仅有几家营业的餐厅都觉不合意;正感绝望时,忽见前方有一小小旅店,样貌朴实但雅致;尤其往窗里一瞧,布置极温馨的客厅里,沙发旁一方壁炉正熊熊燃着温暖火焰。
心念一动,当下推门而入,询问附设餐厅是否有简单午餐供应。果如所料,我们是当日唯一一组客人。旅店主人笑眯眯迎我们入内坐下并奉上菜单。菜色不多,但特别注明,食材都是主厨当日从市场买来的新鲜货。既如此说,立即便点了鲜鱼,简简单单煎得香嫩,佐上切成薄片条状的节瓜以及芥末风味酱汁,清爽好吃。原先雨中一路寻找奔波过来的疲惫和焦虑,就这么渐渐平缓下来。主菜则是当地产的鸭胸肉。作法传统,烤得外皮酥脆内里香软多汁,搭配肉酱汁与水煮蔬菜和藜麦。入口后,那素朴却柔和温婉的鸭香,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甜点,是掺了苦艾酒的焦糖布丁。甜蜜中带着微微酒气,口感和悦。
这是完全出乎偶然的一顿饭,但归家之后,这记忆却越来越鲜明甚至远远超乎此行其他星级的顶级知名餐厅。简约恬淡,于是益发回味绵长。静心想想,类似的经历,在近年来的觅食过程里,所占比例似乎越来越深重深刻。就和我在日常里,不管工作再怎么忙,也定然不肯轻易敷衍、忽视任一顿饭一样;毫无疑问,旅行之际,每一次用餐,都是我无比珍视珍惜的时光。所以,每回出发前,定是早早便为此做下无数功课、万全准备:熟悉当地饮食之特色风貌与相关背景知识,记下重点菜肴食材之单字词汇(即使语言不通,也至少要能点菜!),多方搜集各类型美食地点之指南资讯,做好日程表针对一日三餐拟定各种解决方案且抢手餐厅还得先行预约;出发后,也从来不辞路遥、不畏劳苦,花上长长的时间,以惊人的耐心、毅力和热情,用心专注,沉浸此中。因之,检视我的旅途,总在不断奔向一张又一张的餐桌,由一道又一道香气滋味口感各异的菜肴所串起。
说来有趣,不知为何,也许是世人对于所谓“饮食作家”身份的想象吧!常有人问我,吃遍天下珍馐,平常,吃不吃路边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一时失笑。事实上,到现在,不管是旅行或平日生活,街边庶民小食与家常传统菜肴,反而才是我真正心之所系。此中原因,追根究底,应该和我的所生所长之地—台南有绝大关系。台南的料理和小吃,自有其深厚的讲究以及对材料火候工法之细致度的执着,然内在哲学与呈现方式却极为简朴:新鲜现取的当地时令食材、点到为止但尽得真味之烹调;那样温婉谦和、醇暖内敛的韵致,长年熏陶下来,不知不觉间,点滴化为我对美味的一贯追求与标准。
然奇妙的是,一方面在名厨餐桌前拜倒折服,另一方面,却一年年惊讶领悟,眼前这一道道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创意技巧绝伦之味,似非我味蕾上、心灵上之真实渴望与冀求
看了地图,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小村,遂决定直接进村觅食。旅游淡季加上凄风寒雨,整城街道空荡荡几无人迹,冒雨走了一阵,看了仅有几家营业的餐厅都觉不合意;正感绝望时,忽见前方有一小小旅店,样貌朴实但雅致;尤其往窗里一瞧,布置极温馨的客厅里,沙发旁一方壁炉正熊熊燃着温暖火焰。
心念一动,当下推门而入,询问附设餐厅是否有简单午餐供应。果如所料,我们是当日唯一一组客人。旅店主人笑眯眯迎我们入内坐下并奉上菜单。菜色不多,但特别注明,食材都是主厨当日从市场买来的新鲜货。既如此说,立即便点了鲜鱼,简简单单煎得香嫩,佐上切成薄片条状的节瓜以及芥末风味酱汁,清爽好吃。原先雨中一路寻找奔波过来的疲惫和焦虑,就这么渐渐平缓下来。主菜则是当地产的鸭胸肉。作法传统,烤得外皮酥脆内里香软多汁,搭配肉酱汁与水煮蔬菜和藜麦。入口后,那素朴却柔和温婉的鸭香,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甜点,是掺了苦艾酒的焦糖布丁。甜蜜中带着微微酒气,口感和悦。
这是完全出乎偶然的一顿饭,但归家之后,这记忆却越来越鲜明甚至远远超乎此行其他星级的顶级知名餐厅。简约恬淡,于是益发回味绵长。静心想想,类似的经历,在近年来的觅食过程里,所占比例似乎越来越深重深刻。就和我在日常里,不管工作再怎么忙,也定然不肯轻易敷衍、忽视任一顿饭一样;毫无疑问,旅行之际,每一次用餐,都是我无比珍视珍惜的时光。所以,每回出发前,定是早早便为此做下无数功课、万全准备:熟悉当地饮食之特色风貌与相关背景知识,记下重点菜肴食材之单字词汇(即使语言不通,也至少要能点菜!),多方搜集各类型美食地点之指南资讯,做好日程表针对一日三餐拟定各种解决方案且抢手餐厅还得先行预约;出发后,也从来不辞路遥、不畏劳苦,花上长长的时间,以惊人的耐心、毅力和热情,用心专注,沉浸此中。因之,检视我的旅途,总在不断奔向一张又一张的餐桌,由一道又一道香气滋味口感各异的菜肴所串起。
说来有趣,不知为何,也许是世人对于所谓“饮食作家”身份的想象吧!常有人问我,吃遍天下珍馐,平常,吃不吃路边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一时失笑。事实上,到现在,不管是旅行或平日生活,街边庶民小食与家常传统菜肴,反而才是我真正心之所系。此中原因,追根究底,应该和我的所生所长之地—台南有绝大关系。台南的料理和小吃,自有其深厚的讲究以及对材料火候工法之细致度的执着,然内在哲学与呈现方式却极为简朴:新鲜现取的当地时令食材、点到为止但尽得真味之烹调;那样温婉谦和、醇暖内敛的韵致,长年熏陶下来,不知不觉间,点滴化为我对美味的一贯追求与标准。
然奇妙的是,一方面在名厨餐桌前拜倒折服,另一方面,却一年年惊讶领悟,眼前这一道道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创意技巧绝伦之味,似非我味蕾上、心灵上之真实渴望与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