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搭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__的特点。
(注:这是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中的一道课内阅读试题。节选盼是本单元的课文《埃及的金字塔》中具体介绍胡夫金字塔的一段文字(第3自然段)。应该说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带领学生重点精读学习过。这个题目__概括胡夫金字塔的特点,属于一道基本题,不同班级的教者在课堂上肯定都会以不同方式涉及这个教学内容。按常理推测,此题学生的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答卷情况]
这道课内阅读题,学生的答卷情况很不理想,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调查统计了四个班的答题情况,大多数学生只能写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能够完整地写出“宏伟(高大)、精巧”这两方面答案的比例是:
7/50≈1/7 11/46≈1/4 13/51≈1/4 26/62≈2/5
大家的困惑是:(1)这是该文的重点段,教学中都重点“精读”了这段,但这个看来最为简单与基本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却答不准确、完整;(2)课文中的过渡句(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中就有“宏伟、精巧”这两个词,教师上课时都“点击”到此句并突出了这两个词,有的教者就是抓住这句进行第3自然段的“精读”,结果为何会这样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明显反差,不能不让人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于是,作为教研组长的“我”(也是本年级一位教者),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与教师中调查,以期获得求解。
[学生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一:写全答案,得满分的学生。提问:你们是怎么做全对的?(调查了13名学生)
有四种情况,如表1所示。
调查对象二:没有写全、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提问: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调查38名学生)有三种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l可以看出,学生真正做对、做全主要还是靠自己的阅读分析、理解与整合归纳,而不是记忆与联想。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做不出来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去认真阅读理解,缺乏整体把握、细致深入分析理解的意识与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缺乏整合的意识与能力,对自己细碎的点状的感悟理解不能进行有效的归并与整合。
显然,这道试题反映出学生缺乏两项基本的阅读素养:(1)独立阅读分析理解的意识、习惯与能力;(2)整体把握、整合归纳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那学生为什么缺乏这些基本的阅读素养呢?
[教师调查与分析]
教师l(学生答题正确率为7/50≈1/7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简要回顾:
1.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7”
2.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
3.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正确率26/62≈2/5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简要回顾:
1.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试着概括)
2.学生只说出了“高大宏伟”这—特点,教师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于是学生找到有关语句阐述。
3.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
4.学生再次阅读,回答:从“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体会到“石块砌合得很紧密”。教师要求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点,学生找到了“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13/51≈1/4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简要回顾:
1.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
2.学生说出了金字塔“多”“高”“大”“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坚固”“耗时长,付出的艰辛大”等,教师请学生——说出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3.当教学到第4自然段时,教师请学生画下这段的第一句,说说有什么特点。
4.当学生体会到这是过渡句时,教师让学生再去第3自然段找写金字塔“精巧”的语句,简要说说体会,分析讲解。
相比较而言,教师2的教学效果最好,其学生此题的正确率是教师1的近3倍,教师3则介于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教师2的教学过程显然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真正的阅读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概括,在学生仅概括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而未概括出“精巧”时,教师就让学生再去阅读思考。当有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很紧密”时,教师让学生找到第4自然段中的“精巧”予以概括。显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自己阅读思考这一理解问题的过程。学生亲历而为,印象深刻,比较切实地发展了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1的教学,先让学生找到过渡句,再让学生找到与“宏伟”“精巧”相对应的具体语句进行体会。看上去与教师2的教学没有太大差别,但仔细一想:学生只是根据过渡句中的这两个关键词寻找对应的语句,并没有经历独立自主地深入阅读这一自然段的实践,没有切实地进行阅读文字、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思维历程。找过渡句及找对应句取代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削弱了思维的强度,学生的理解力没有得到切实的训练与发展。
教师3的教学,在狭窄的“多元解读”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回答一概“尊重”,缺乏教学梳理与整合的指导,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层次的整合、概括与归纳,教学松散,教师有“不作为”之嫌。学生的理解力在原有基础上滑行,没有什么提升。学生最终不能把握这段的核心与结构。
当然,教师2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并不非常理想,因为还有五分之三的学生没有答全。笔者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很紧密”这一答案时,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找“精巧”一词,淡化与削弱了学生概括思维的过程和强度。其实,还可以抓住最后一句——“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进行深入理解并予以强化:为什么这句话放在这段的最后位置呢?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人力与时间(10万人、30年)?一是因为这座金字塔的外形高大宏伟;二是因为其结构精巧,建造讲究——“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 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所以这句话才放在这段的最后予以总结。
这道课内阅读题,不由得让笔者联想到本校六年级期中抽测的一道课外阅读题(《温暖人生》);让学生说说从文中一段话中所体会到的情感。文段中表现出的非常明显的情感是作者对帮助过“我”的那对老年夫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真正答出这两点的,全班48个同学中只有4人。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平时的阅读教学比重最大。平常我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篇一篇地阅读(精读)了那么多的课文,到头来,学生考试时最怕的、失分最多的还是阅读,最终学生还是缺乏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这不能不让我们深入反思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为什么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笔者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课堂上学生真正独立自主阅读的时机与训I练太少了。阅读课上,注重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一是表现在教师对课文内容的重视高于阅读本身。教师注重课文内容的了解、情感的熏陶与人文的拓展,忽略了学生基本的终身必需的阅读技能的培训。二是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太多,教师过度发挥的主导挤占了学生真正独立阅读思考l的时机与过程,学生往往只是跟着教师的提问寻找答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真正得到发展。同时他们逐渐失去了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意识、习惯与能力。
2.学生为什么缺乏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学生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当然还是要从日常的阅读课堂中习得。而我们的课堂对此而言,是有很大欠缺的。我们的教学习惯于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一两个主问题去课文中寻找印证的“点”,学生也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个个零星的“点”,教师让不同的学生谈不同的点,等所有预设的“点”由不同的学生谈(补充)完,教师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更谈不上让学生进行整合训练。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点状思维”训练。
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片面理解“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不管学生回答什么,只要不是离题万里,教师都一味予以“尊重”。教师也不对不同学生的回答予以指导或整合处理,似乎一旦进行一些“处理”,就违背了多元理论。长期以来,课堂上只有无原则、不严肃的发散与多元,而缺乏聚合与整理归纳。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难以真正得到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教了也不会,是因为教者的“教”只是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暂时获得,而不是今后长远的乃至终身的能力素养的习得。
阅读课堂,要让学生真正阅读起来,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与思考,成为阅读与学习的主人。要切实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过硬的、够用的阅读能力。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搭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__的特点。
(注:这是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中的一道课内阅读试题。节选盼是本单元的课文《埃及的金字塔》中具体介绍胡夫金字塔的一段文字(第3自然段)。应该说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带领学生重点精读学习过。这个题目__概括胡夫金字塔的特点,属于一道基本题,不同班级的教者在课堂上肯定都会以不同方式涉及这个教学内容。按常理推测,此题学生的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答卷情况]
这道课内阅读题,学生的答卷情况很不理想,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调查统计了四个班的答题情况,大多数学生只能写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能够完整地写出“宏伟(高大)、精巧”这两方面答案的比例是:
7/50≈1/7 11/46≈1/4 13/51≈1/4 26/62≈2/5
大家的困惑是:(1)这是该文的重点段,教学中都重点“精读”了这段,但这个看来最为简单与基本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却答不准确、完整;(2)课文中的过渡句(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中就有“宏伟、精巧”这两个词,教师上课时都“点击”到此句并突出了这两个词,有的教者就是抓住这句进行第3自然段的“精读”,结果为何会这样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明显反差,不能不让人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于是,作为教研组长的“我”(也是本年级一位教者),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与教师中调查,以期获得求解。
[学生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一:写全答案,得满分的学生。提问:你们是怎么做全对的?(调查了13名学生)
有四种情况,如表1所示。
调查对象二:没有写全、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提问: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调查38名学生)有三种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l可以看出,学生真正做对、做全主要还是靠自己的阅读分析、理解与整合归纳,而不是记忆与联想。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做不出来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去认真阅读理解,缺乏整体把握、细致深入分析理解的意识与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缺乏整合的意识与能力,对自己细碎的点状的感悟理解不能进行有效的归并与整合。
显然,这道试题反映出学生缺乏两项基本的阅读素养:(1)独立阅读分析理解的意识、习惯与能力;(2)整体把握、整合归纳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那学生为什么缺乏这些基本的阅读素养呢?
[教师调查与分析]
教师l(学生答题正确率为7/50≈1/7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简要回顾:
1.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7”
2.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
3.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正确率26/62≈2/5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简要回顾:
1.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试着概括)
2.学生只说出了“高大宏伟”这—特点,教师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于是学生找到有关语句阐述。
3.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
4.学生再次阅读,回答:从“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体会到“石块砌合得很紧密”。教师要求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点,学生找到了“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13/51≈1/4的任课教师)教学过程简要回顾:
1.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
2.学生说出了金字塔“多”“高”“大”“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坚固”“耗时长,付出的艰辛大”等,教师请学生——说出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3.当教学到第4自然段时,教师请学生画下这段的第一句,说说有什么特点。
4.当学生体会到这是过渡句时,教师让学生再去第3自然段找写金字塔“精巧”的语句,简要说说体会,分析讲解。
相比较而言,教师2的教学效果最好,其学生此题的正确率是教师1的近3倍,教师3则介于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教师2的教学过程显然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真正的阅读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概括,在学生仅概括出“高大宏伟”这一点而未概括出“精巧”时,教师就让学生再去阅读思考。当有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很紧密”时,教师让学生找到第4自然段中的“精巧”予以概括。显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自己阅读思考这一理解问题的过程。学生亲历而为,印象深刻,比较切实地发展了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1的教学,先让学生找到过渡句,再让学生找到与“宏伟”“精巧”相对应的具体语句进行体会。看上去与教师2的教学没有太大差别,但仔细一想:学生只是根据过渡句中的这两个关键词寻找对应的语句,并没有经历独立自主地深入阅读这一自然段的实践,没有切实地进行阅读文字、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思维历程。找过渡句及找对应句取代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削弱了思维的强度,学生的理解力没有得到切实的训练与发展。
教师3的教学,在狭窄的“多元解读”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回答一概“尊重”,缺乏教学梳理与整合的指导,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层次的整合、概括与归纳,教学松散,教师有“不作为”之嫌。学生的理解力在原有基础上滑行,没有什么提升。学生最终不能把握这段的核心与结构。
当然,教师2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并不非常理想,因为还有五分之三的学生没有答全。笔者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学生说出“石块砌合得很紧密”这一答案时,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找“精巧”一词,淡化与削弱了学生概括思维的过程和强度。其实,还可以抓住最后一句——“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进行深入理解并予以强化:为什么这句话放在这段的最后位置呢?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人力与时间(10万人、30年)?一是因为这座金字塔的外形高大宏伟;二是因为其结构精巧,建造讲究——“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 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所以这句话才放在这段的最后予以总结。
这道课内阅读题,不由得让笔者联想到本校六年级期中抽测的一道课外阅读题(《温暖人生》);让学生说说从文中一段话中所体会到的情感。文段中表现出的非常明显的情感是作者对帮助过“我”的那对老年夫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真正答出这两点的,全班48个同学中只有4人。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平时的阅读教学比重最大。平常我们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篇一篇地阅读(精读)了那么多的课文,到头来,学生考试时最怕的、失分最多的还是阅读,最终学生还是缺乏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这不能不让我们深入反思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为什么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笔者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课堂上学生真正独立自主阅读的时机与训I练太少了。阅读课上,注重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一是表现在教师对课文内容的重视高于阅读本身。教师注重课文内容的了解、情感的熏陶与人文的拓展,忽略了学生基本的终身必需的阅读技能的培训。二是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太多,教师过度发挥的主导挤占了学生真正独立阅读思考l的时机与过程,学生往往只是跟着教师的提问寻找答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真正得到发展。同时他们逐渐失去了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意识、习惯与能力。
2.学生为什么缺乏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学生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当然还是要从日常的阅读课堂中习得。而我们的课堂对此而言,是有很大欠缺的。我们的教学习惯于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一两个主问题去课文中寻找印证的“点”,学生也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个个零星的“点”,教师让不同的学生谈不同的点,等所有预设的“点”由不同的学生谈(补充)完,教师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更谈不上让学生进行整合训练。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点状思维”训练。
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片面理解“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不管学生回答什么,只要不是离题万里,教师都一味予以“尊重”。教师也不对不同学生的回答予以指导或整合处理,似乎一旦进行一些“处理”,就违背了多元理论。长期以来,课堂上只有无原则、不严肃的发散与多元,而缺乏聚合与整理归纳。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与能力难以真正得到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教了也不会,是因为教者的“教”只是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暂时获得,而不是今后长远的乃至终身的能力素养的习得。
阅读课堂,要让学生真正阅读起来,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与思考,成为阅读与学习的主人。要切实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重视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过硬的、够用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