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藏传佛教传播至今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佛教对于藏民也有很深的影响。在本次课题中,主要研究藏传佛教和藏民之间生活的关联性,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有所收获。
一、藏传佛教相关概述
藏族早期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雍仲苯教,一般统称为苯教,带有强烈的自然崇拜的特点。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苯教融合而成的,在坚持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强调人格化的神佛。佛教传入吐蕃后,在对苯教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特色,形成了更具神圣性和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由于藏族人的心理特征和宗教情结,使得他们在信仰佛教的同时将这种神圣性体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仪式、禁忌、象征等等,藏传佛教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当然藏传佛教只是一个统称,其内部还分布着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等多个不同的教派,不同教派除了在衣着、研究经典等方面有些不同以外,大体上差异很小。
二、藏传佛教与藏族人民生活的关联性
宗教是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良好的宗教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政治维稳的重要手段,而且体现着民族的多元性。宗教是信徒的仰赖,对于藏区人民来说,佛教就是他们的仰赖,我们无法将宗教从他们的骨子里抽离,这也是这样一个民族得以延绵的重要原因。在结合时下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是改变或者质疑,而是希望对这样一个怀有信仰的群体进行真实的了解。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对不同的藏民进行了采访,其中有销售民族特色工艺品的藏族妇女,有藏区阿坝的黄教僧人,以及来自西藏的红教僧人等。
在采访中当问到信仰的是哪一派的时候,卖手工品的藏族妇女似乎有些不能理解这样一个问题,佛教完全融入她的生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没有所谓的所以然和性质之分。当然,这与佛教对藏区普遍的浸染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当地不仅有公立的汉式学校,一些寺庙也会开设与汉式学校相同的文化课程。相对说来,寺庙的精力、侧重、财力的有限使得其文化教育课程不及当地的公立学校,但尽管如此,当地的寺庙依然开设文化课程是值得欣慰和鼓励的。在深入了解的时候,发现当地人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入公立学校就读,而比较困难的家庭会选择将孩子送入寺庙进行文化课学习。
在与一位来自甘孜的黄教喇嘛交谈时了解到,当地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而不信仰的小部分几乎都是外来的。由此可见,佛教已经形成了可以说是地域特色或者文化传统沿袭的关键。也因为这样一个共同的传承,他们会定期举办一些诵经、礼拜活动,除去这些定期的活动以外,不管是黄教僧人还是红教僧人,他们都会到全国各地的佛教“圣地”进行朝拜,在对这些圣地的朝拜中进行修行。
虽然从以上被采访的人口中了解到藏传佛教对于藏民的生活影响很大,但是在对另外一些销售民族特色小手工饰品的藏族妇女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虽然被采访的藏族妇女也信仰佛教,并且在家里面有重大事情的时候会去请菩萨,但是她们基本上已经不礼拜,除了家里面老一辈的还会诵读佛经以外,其余的家庭成员已经不再诵读佛经。除此之外,家庭的后代上的也是汉族的学校,在婚娶丧事上面也基本上是按照比较现代的婚俗来进行的。这一群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长期举家离开原居住地,因此受佛教的影响比较小。
三、结 论
从我们采访的结果看来,藏传佛教对于其周围(如甘孜阿坝、西藏、青海等)原著居民以及长期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外来人员影响比较大,这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这一群人会定期朝拜,会在固定的时候诵经,也会过传统的藏族节日,除此之外,佛教在当地人的人格塑造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长期远离这些原居住地的人来说,佛教对于他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正逐渐减弱。采访到的卖手工艺品的藏民大部分都在成都安了家,虽然家里也会供奉菩萨并定期朝拜,然而事实是频率已然没有在原居地那样频繁。并且,从言语中可以看出,他们之前生活的地方都比较封闭、待开发,而知道到外地、“走出去”有更多可能性的时候,群体性的“迁徙”就这样形成了。失去了当地无时不在的佛教浸润,与佛教有关的且能够持续的生活习惯被保留下来,而与“外面的世界”不那么容易相容的方式则一点一点被遗弃。他们对于孩子的婚姻、未来不再有固定和强制的要求,在采访中问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某位藏族妇女只是笑着说道:“看他自己。”
通过抽访可以知道,在藏民聚居的地点,藏传佛教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多的藏民都是朴实而真诚,生活在当地的他们仿若居于世外桃源,而走出的有些人,辨不清是非臧否的人,便很容易依仗着自己的身份对单纯恶民众进行蛊惑和不良诱导,从而引发恶性社会事件。因此,正向引导是必须的,同时文化的普及同样重要,这种普及不是用我们的文化去消磨他们的生存方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外面世界的样子。
参考文献:
[1]索南才让.藏族宗教文化的神圣性与象征性特点.西藏研究,2013.
[2]周润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西藏大学学报.2007.
[3]曾传辉.藏区宗教现状概述——藏区宗教现状考察报告之一.世界宗教研究,2003.
[4]陈昌文,郭潇嵋.藏传佛教社会构成的神圣性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
[5]张媛.国内藏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黑龙江史志,2014.
[6]陈玮,何启林.藏传佛教事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
一、藏传佛教相关概述
藏族早期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雍仲苯教,一般统称为苯教,带有强烈的自然崇拜的特点。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苯教融合而成的,在坚持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强调人格化的神佛。佛教传入吐蕃后,在对苯教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特色,形成了更具神圣性和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由于藏族人的心理特征和宗教情结,使得他们在信仰佛教的同时将这种神圣性体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仪式、禁忌、象征等等,藏传佛教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当然藏传佛教只是一个统称,其内部还分布着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等多个不同的教派,不同教派除了在衣着、研究经典等方面有些不同以外,大体上差异很小。
二、藏传佛教与藏族人民生活的关联性
宗教是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良好的宗教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政治维稳的重要手段,而且体现着民族的多元性。宗教是信徒的仰赖,对于藏区人民来说,佛教就是他们的仰赖,我们无法将宗教从他们的骨子里抽离,这也是这样一个民族得以延绵的重要原因。在结合时下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是改变或者质疑,而是希望对这样一个怀有信仰的群体进行真实的了解。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对不同的藏民进行了采访,其中有销售民族特色工艺品的藏族妇女,有藏区阿坝的黄教僧人,以及来自西藏的红教僧人等。
在采访中当问到信仰的是哪一派的时候,卖手工品的藏族妇女似乎有些不能理解这样一个问题,佛教完全融入她的生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没有所谓的所以然和性质之分。当然,这与佛教对藏区普遍的浸染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当地不仅有公立的汉式学校,一些寺庙也会开设与汉式学校相同的文化课程。相对说来,寺庙的精力、侧重、财力的有限使得其文化教育课程不及当地的公立学校,但尽管如此,当地的寺庙依然开设文化课程是值得欣慰和鼓励的。在深入了解的时候,发现当地人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入公立学校就读,而比较困难的家庭会选择将孩子送入寺庙进行文化课学习。
在与一位来自甘孜的黄教喇嘛交谈时了解到,当地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而不信仰的小部分几乎都是外来的。由此可见,佛教已经形成了可以说是地域特色或者文化传统沿袭的关键。也因为这样一个共同的传承,他们会定期举办一些诵经、礼拜活动,除去这些定期的活动以外,不管是黄教僧人还是红教僧人,他们都会到全国各地的佛教“圣地”进行朝拜,在对这些圣地的朝拜中进行修行。
虽然从以上被采访的人口中了解到藏传佛教对于藏民的生活影响很大,但是在对另外一些销售民族特色小手工饰品的藏族妇女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虽然被采访的藏族妇女也信仰佛教,并且在家里面有重大事情的时候会去请菩萨,但是她们基本上已经不礼拜,除了家里面老一辈的还会诵读佛经以外,其余的家庭成员已经不再诵读佛经。除此之外,家庭的后代上的也是汉族的学校,在婚娶丧事上面也基本上是按照比较现代的婚俗来进行的。这一群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长期举家离开原居住地,因此受佛教的影响比较小。
三、结 论
从我们采访的结果看来,藏传佛教对于其周围(如甘孜阿坝、西藏、青海等)原著居民以及长期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外来人员影响比较大,这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这一群人会定期朝拜,会在固定的时候诵经,也会过传统的藏族节日,除此之外,佛教在当地人的人格塑造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长期远离这些原居住地的人来说,佛教对于他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正逐渐减弱。采访到的卖手工艺品的藏民大部分都在成都安了家,虽然家里也会供奉菩萨并定期朝拜,然而事实是频率已然没有在原居地那样频繁。并且,从言语中可以看出,他们之前生活的地方都比较封闭、待开发,而知道到外地、“走出去”有更多可能性的时候,群体性的“迁徙”就这样形成了。失去了当地无时不在的佛教浸润,与佛教有关的且能够持续的生活习惯被保留下来,而与“外面的世界”不那么容易相容的方式则一点一点被遗弃。他们对于孩子的婚姻、未来不再有固定和强制的要求,在采访中问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某位藏族妇女只是笑着说道:“看他自己。”
通过抽访可以知道,在藏民聚居的地点,藏传佛教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多的藏民都是朴实而真诚,生活在当地的他们仿若居于世外桃源,而走出的有些人,辨不清是非臧否的人,便很容易依仗着自己的身份对单纯恶民众进行蛊惑和不良诱导,从而引发恶性社会事件。因此,正向引导是必须的,同时文化的普及同样重要,这种普及不是用我们的文化去消磨他们的生存方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外面世界的样子。
参考文献:
[1]索南才让.藏族宗教文化的神圣性与象征性特点.西藏研究,2013.
[2]周润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西藏大学学报.2007.
[3]曾传辉.藏区宗教现状概述——藏区宗教现状考察报告之一.世界宗教研究,2003.
[4]陈昌文,郭潇嵋.藏传佛教社会构成的神圣性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
[5]张媛.国内藏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黑龙江史志,2014.
[6]陈玮,何启林.藏传佛教事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