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精神使艺术更具内涵和魅力,艺术处处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与灵魂。在高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让学生养成较高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及与高职美术教学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提升,旨在提升高职美术教学实践的实效。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职美术;渗透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1]美术教育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可陶冶情操,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去看事物,发现美、欣赏美、领悟美,挖掘出美术的灵魂与魅力,积淀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共享美术感染力。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需强化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渗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一、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
(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不够
艺术无国界,任何优秀作品、艺术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和人文营养都值得人们去吸取研究;目前在高职美术教育中,过分侧重本土化,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欣赏能力不足
美术的创作能力很大程度是在欣赏能力中得以体现,欣赏能力不足,制约着人文精神的提升,让学生的艺术修养很难更上一层楼。
(三)实践活动较少
当前高职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较少,虽然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但难以接触到新鲜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无法在创作中挖掘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美术教学之间的联系
美术是各高职院校常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思想境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以美术教育为载体,美术以人文精神为依托,二者混为天成,联系紧密。在美术教学中,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和艺术的认识,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多方面入手,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发掘艺术中不同的人文内涵,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在美术的熏陶下升华思想、提升认知,全面更快地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模式。
三、人文精神对高职美术教学的渗透与提升策略
(一)百家齐鸣,宽容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教育带领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不同艺术类型、创作背景和形式的美术作品,领略了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含义及艺术价值,塑造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开放性的审美文化心态,广泛接触了多元优秀文化。[2]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倡导学生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尊重和宽容的对待多元文化,培养开放的人文精神和态度,不但要弘扬并传承我国本土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还要吸收和接纳国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丰富广阔的知识来源中,加以学习、研究与利用,促使自身的修养和内涵得以不断提升。
(二)发散思维,培养精神上的艺术设计感
在美术实践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重视构图原理、使用画面技巧、实用性等方面的传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是需要有设计性、创新性、独具一格的作品出现。例如,在品牌标志的设计、广告的设计、美容美发形象的设计中,都需要传达一定的设计理念,表达出心灵深处的美感和穿透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精神上的艺术设计感,从日常的学习、创作中思考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设计的头脑将虚拟的物体用实际物体表现出来,多看设计类的书籍和影像资料,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理念,更好的表现人文精神,细致入微的创作出传达意义的作品。
(三)走出课堂,开展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备环节,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向学生传达美术中所承载的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得以启发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不要只局限于眼前这一片小小的视野,强化课外美术创作实践活动,把所掌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创作中,真正体会现实生活或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并把这种情感和感悟融入艺术作品中。此外,让学生走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多创作、多思考、多实践,尝试理解各种不同的人文主义精神,接触变化着的新鲜事物和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综合素质。
(四)赏心悦目,提升审美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让学生以艺术和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前提,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领悟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和思想,从而引起强列的情感共鸣,在“赏心悦目”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展示不同的作品让学生鉴赏,并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种类和层次的艺术作品,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以形成多样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文化心态。教师应组织学生观看各类艺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鉴赏方式,去理解每一幅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并鼓励他们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拓宽思维,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观念,提高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
小 结
《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定位为人文性的学科,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更具长远的价值与意义。人文主义精神赋予形式化的美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理论以新的生命力,丰富高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关怀,尊重精神的价值,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指导学生沿着人类文明的足迹不断探索和创造,超越既定模式,让学生探索艺术的心在人文精神的照耀下自由高飞。
参考文献:
[1]王世琴.浅析人文教育在美术高职生职业成长中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
[2]赵龙,武任恒.浅析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职美术;渗透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1]美术教育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可陶冶情操,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去看事物,发现美、欣赏美、领悟美,挖掘出美术的灵魂与魅力,积淀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共享美术感染力。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需强化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渗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一、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
(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不够
艺术无国界,任何优秀作品、艺术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和人文营养都值得人们去吸取研究;目前在高职美术教育中,过分侧重本土化,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欣赏能力不足
美术的创作能力很大程度是在欣赏能力中得以体现,欣赏能力不足,制约着人文精神的提升,让学生的艺术修养很难更上一层楼。
(三)实践活动较少
当前高职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较少,虽然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但难以接触到新鲜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无法在创作中挖掘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美术教学之间的联系
美术是各高职院校常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思想境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以美术教育为载体,美术以人文精神为依托,二者混为天成,联系紧密。在美术教学中,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和艺术的认识,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多方面入手,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发掘艺术中不同的人文内涵,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在美术的熏陶下升华思想、提升认知,全面更快地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模式。
三、人文精神对高职美术教学的渗透与提升策略
(一)百家齐鸣,宽容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教育带领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不同艺术类型、创作背景和形式的美术作品,领略了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含义及艺术价值,塑造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开放性的审美文化心态,广泛接触了多元优秀文化。[2]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倡导学生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尊重和宽容的对待多元文化,培养开放的人文精神和态度,不但要弘扬并传承我国本土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还要吸收和接纳国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丰富广阔的知识来源中,加以学习、研究与利用,促使自身的修养和内涵得以不断提升。
(二)发散思维,培养精神上的艺术设计感
在美术实践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重视构图原理、使用画面技巧、实用性等方面的传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是需要有设计性、创新性、独具一格的作品出现。例如,在品牌标志的设计、广告的设计、美容美发形象的设计中,都需要传达一定的设计理念,表达出心灵深处的美感和穿透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精神上的艺术设计感,从日常的学习、创作中思考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设计的头脑将虚拟的物体用实际物体表现出来,多看设计类的书籍和影像资料,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理念,更好的表现人文精神,细致入微的创作出传达意义的作品。
(三)走出课堂,开展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备环节,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向学生传达美术中所承载的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得以启发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不要只局限于眼前这一片小小的视野,强化课外美术创作实践活动,把所掌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创作中,真正体会现实生活或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并把这种情感和感悟融入艺术作品中。此外,让学生走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多创作、多思考、多实践,尝试理解各种不同的人文主义精神,接触变化着的新鲜事物和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综合素质。
(四)赏心悦目,提升审美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让学生以艺术和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前提,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领悟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和思想,从而引起强列的情感共鸣,在“赏心悦目”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展示不同的作品让学生鉴赏,并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种类和层次的艺术作品,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以形成多样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文化心态。教师应组织学生观看各类艺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鉴赏方式,去理解每一幅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并鼓励他们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拓宽思维,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观念,提高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
小 结
《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定位为人文性的学科,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更具长远的价值与意义。人文主义精神赋予形式化的美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理论以新的生命力,丰富高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关怀,尊重精神的价值,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指导学生沿着人类文明的足迹不断探索和创造,超越既定模式,让学生探索艺术的心在人文精神的照耀下自由高飞。
参考文献:
[1]王世琴.浅析人文教育在美术高职生职业成长中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
[2]赵龙,武任恒.浅析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