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模辈出新时代,
惊天业绩特别多。
英雄机长刘传健,
就在重庆九龙坡。
各位观众,今天我们来讲讲因为“史诗级备降”,被习近平总书记授予“英雄机长”荣誉称号的四川航空机长刘传健的故事。2018年5月14日,发生在万米高空上的生死惊魂事件,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呐,这是啷个回事呢?诸位莫急,且听我从头道来。
这得从一次看似平淡无奇、常规的飞行讲起,这天啊,川航3U8633按惯例每天一趟,早上6点26分,从重庆江北机场启程,载有119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往西藏拉萨机场飞去。
对机长刘传健来说,这条线路他已经飞了不下百次了。他太熟悉手中的操纵按钮了,此刻他完全没有想到一场大劫难正在悄悄靠近。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飞机飞上了32000英尺的高空。这个高度,怎么形容呢,有看过登珠峰视频的观众或许会有一点概念。我们能够看到暴风狂刮,冰雪漫天,人每走一步都充满艰难。即使是最好的登山运动员,配备世界上最完善最精尖的登山设备,面对这样的高度,都是在和自然贴身肉搏,稍有不慎,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当时的3U8633正是在近万米的高度,遭遇了史上最为危机的险情。
“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成都双流机场的地勤人员突然收到了川航3U8633的高空呼叫,3U8633的机长刘传健的声音从长空传来,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
“请讲。”
“申请高度。”
“3U8633高度,8600保持。”
“我要返航,飞机风挡破裂。”
“3U8633,是返航重庆吗? ”
“返航成都。”
“收到了,3U8633下8400保持。”
一阵噪杂刺耳的声音之后,3U8633短暂失联,对讲机里传来的只有呼呼大作的风声。如一个登山队员在珠峰顶上失去了与队友的联系,天地之间什么都没有,无尽的风灌往他的身体,所有温度在离他而去。(模拟风声)
飞机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机舱里119位乘客,那种紧张,那种惊恐,哭声惨叫声,你说有多惨就有多惨,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完了!”
当时坐在飞机上有位乘客,时常来往于重庆与拉萨两地,他在西藏做收购虫草生意,这次飞行也是一样,他说:“如果有机器能照见我的身体内部,那它能看到我肝胆都吓破了,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还有一位乘客,她和男朋友乘飞机去西藏看星空,当时的她都吓哭了,“我听到机舱传出一声巨响,整座飞机开始剧烈地抖动,我看其他座位上的乘客也都吓得打抖抖,我分不清自己在抖还是飞机。”
就在这时,刘传健身旁的副机长也脱离了自己的驾驶位,半个身子挂在了机舱外,当时的温度在零下40度。
从看到风挡出现裂痕,到整块风挡玻璃在高空炸裂,不过几秒中的时间,这几秒时间里,刘传健经历了生死思考,“完了,完了。”这一秒他想的是死。
但20多年丰富的飞行经验和对机舱内一百多条生命的责任感,将他唤了回来,这一秒,他要选择生,要挽救这架飞机上所有人的命。
刘传健的这个决定,造就了他的传奇。
让我们将时间线拉到 1991年,那个时候的刘传健是挺能干的一个小伙子,是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学员。和他一起训练运动的同学都说他飞行技术好。刘传健知道,专业技术好并不代表能做一名完美的飞行员,只有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责任感、对困难的不屈服,他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毕业之后,因为成绩优秀,他得到机会当飞行教员。但进入飞行学院,并不是就可以留下来。学员有70%的淘汰率,有时候进来二三十个人,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留下来。成功留下来的学员,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拿到5分的满分,才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員。刘传健做到了,当时的教员这么评价他:“这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桃一的,他是一名全优学员!”
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中,每位学员都要进行特情处置训练,其中玻璃爆裂后如何处置是必训科目。飞行过程中,机舱顶的玻璃会突然向后滑落:“这就是假装玻璃爆裂。”刘传健在教学多年的过程中,带很多学员进行过无数次玻璃爆裂处置训练,熟练到闭着眼睛都能完成操作。
事实证明,他是一名完美的飞行员。在“5·14事件”那决定生死的几秒中,他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以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沉着,在零下40度的高空,在时速800公里每小时没有挡风玻璃的机舱内,完美地履行了一名机长的职责。
回书再说出事那天。
“砰!”
川航3U8633的挡风玻璃在刘传健面前瞬间碎掉,剧烈的气流冲撞进来,机舱内外的压力差使得所有人都失去了重力的保护。他看到身旁的副机长被一股气流吸走了,半个身体挂在机窗外,好在他的安全带救了他的命,座舱盖垮了,驾驶舱设备乱飞,听不到无线电回应。“嚓嚓嚓……”整架飞机又蹦又跳,噪音之大,设备毁坏派不上用场,听不见、看不清、失去压力、失去重量,这是真正千钧一发、生死存亡的一刻!
刘传健下意识地伸手去抓副机长,但根本就够不着,他没办法了,什么都不敢想,在几秒的时间里,“维持飞机的状态,飞机决不能失去控制掉下去”是他唯一能做的。
“7700,7700”,这是在向地面发出求救指令,要求救命,快快救命!程序对刘传健而言早已烂熟于心了,他太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但是恶劣的操作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将他置于危险的境地,就如同灾难电影里的场景,强大气流席卷所有人,他面对的是死神,他在和死神竞赛!
当时飞机上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刘传健双手极速失温,几乎已经冻僵,在眼睛基本睁不开的驾驶室内,他告诉自己,“今天,我就是要把这架飞机安全地停下来!”
最危险也最纠结的,是要降低高度。可想要尽快降低高度,飞机就得飞得更快,产生的冲击力会更大,机组人员的生命更危险。他急速想出对策,考虑到机上人员生命安全,分两次进行下降高度的操作,凭靠强大的毅力握死方向杆,“迫降,迫降!”“32000英尺!”“24000英尺!”“下降、盘旋、盘旋、下降!”在死亡线上,全机组团结战斗了20几分钟,终于安全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降落那一刹那,乘客们激动不已,有人鼓掌,也有人大哭,这不是面对死亡恐惧的哭泣,而是平安归来的喜悦的哭泣,还有乘客高喊着:“我们都活着!”
而这一刻,刘传健的心情是复杂的,生死危机、惊心动魄的20分钟,作为机长,他的压力和责任是巨大的,可是他成功做到了,从四川盆地到万米天空,用专业精确的操作挽救了一架岌岌可危的飞机,挽救了128条生命,带领着整个机组人员,创造了劫后余生的惊人奇迹!
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刘传健的事迹被广为人知,刘传健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和其他8名机组人员还被特邀参加69周年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并向全国人民号召:“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
面对铺天盖地的褒奖和荣誉,刘传健却说:“我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神,我只是做了一名机长应该做的事,这是我的职责。”是啊,刘传健做了他该做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他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真正的英雄!
这正是——
万里长空突遇险,
挽救百人把心安。
创造奇迹在云天,
时代英雄刘传健!
点评:
看完《英雄机长》这篇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创作这个作品用了心、动了情,难能可贵。
2018年,四川航空公司机长刘传健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作者以短篇评书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刘传健机长在两万米高空带领整个机组人员与难以生还的灾难性事故生死搏斗20分钟,创造了史诗级迫降成功的范例,挽救了128条生命的感人情景。
作品以传统评书的结构方式 (也是文学创作中报告文学式体裁)为我们讲述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整个作品“梁子”的构架合理,“扣子”的设置随着情节发展悬念丛生;细节的铺陈、倒叙、插叙和对主、次要人物的叙述刻画安排得当;对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飞机失重后极速下坠,乘客内心极度恐怖的独白,例如:“我分不清是我抖还是飞机在抖”“如果有机器能照到我体内,能看到我肝胆都吓破了”等很生动的语言描写,给读者留下印象。
作品对主人公刘传健的人物刻画真实可信。倒叙中,铺垫了刘传健在空军飞行作战部队刻苦训练,磨炼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钢铁般的意志力,介绍他有驾驶飞机超一流水平的操控技能,为主人公在生死关头的英雄壮举做了合理的解答。
故事整体说表流畅一氣呵成,让读者产生共鸣和震撼。如果再通过排练的二度创作,演员在舞台上会拓展更多更大的表演空间。
从作品艺术审美的角度审视,该作品的整体结构略显松散,不够集中,情节发展缺乏重点。对主要人物的刻画还需加强生死关头细节的行为描写,减少说书人对场景的渲染和对主要人物的心理剖析介绍;要展现人物自己的行为语言,折射出他的境界和意志品质,突出人与恶劣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强烈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作品会更具震撼力。另,篇尾部分(飞机落地后)再做精炼删减,作品会更完整。
(点评人:中国曲协评书艺委会主任 杨鲁平)
(责任编辑/邓科)
惊天业绩特别多。
英雄机长刘传健,
就在重庆九龙坡。
各位观众,今天我们来讲讲因为“史诗级备降”,被习近平总书记授予“英雄机长”荣誉称号的四川航空机长刘传健的故事。2018年5月14日,发生在万米高空上的生死惊魂事件,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呐,这是啷个回事呢?诸位莫急,且听我从头道来。
这得从一次看似平淡无奇、常规的飞行讲起,这天啊,川航3U8633按惯例每天一趟,早上6点26分,从重庆江北机场启程,载有119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往西藏拉萨机场飞去。
对机长刘传健来说,这条线路他已经飞了不下百次了。他太熟悉手中的操纵按钮了,此刻他完全没有想到一场大劫难正在悄悄靠近。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飞机飞上了32000英尺的高空。这个高度,怎么形容呢,有看过登珠峰视频的观众或许会有一点概念。我们能够看到暴风狂刮,冰雪漫天,人每走一步都充满艰难。即使是最好的登山运动员,配备世界上最完善最精尖的登山设备,面对这样的高度,都是在和自然贴身肉搏,稍有不慎,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当时的3U8633正是在近万米的高度,遭遇了史上最为危机的险情。
“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成都双流机场的地勤人员突然收到了川航3U8633的高空呼叫,3U8633的机长刘传健的声音从长空传来,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
“请讲。”
“申请高度。”
“3U8633高度,8600保持。”
“我要返航,飞机风挡破裂。”
“3U8633,是返航重庆吗? ”
“返航成都。”
“收到了,3U8633下8400保持。”
一阵噪杂刺耳的声音之后,3U8633短暂失联,对讲机里传来的只有呼呼大作的风声。如一个登山队员在珠峰顶上失去了与队友的联系,天地之间什么都没有,无尽的风灌往他的身体,所有温度在离他而去。(模拟风声)
飞机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机舱里119位乘客,那种紧张,那种惊恐,哭声惨叫声,你说有多惨就有多惨,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完了!”
当时坐在飞机上有位乘客,时常来往于重庆与拉萨两地,他在西藏做收购虫草生意,这次飞行也是一样,他说:“如果有机器能照见我的身体内部,那它能看到我肝胆都吓破了,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还有一位乘客,她和男朋友乘飞机去西藏看星空,当时的她都吓哭了,“我听到机舱传出一声巨响,整座飞机开始剧烈地抖动,我看其他座位上的乘客也都吓得打抖抖,我分不清自己在抖还是飞机。”
就在这时,刘传健身旁的副机长也脱离了自己的驾驶位,半个身子挂在了机舱外,当时的温度在零下40度。
从看到风挡出现裂痕,到整块风挡玻璃在高空炸裂,不过几秒中的时间,这几秒时间里,刘传健经历了生死思考,“完了,完了。”这一秒他想的是死。
但20多年丰富的飞行经验和对机舱内一百多条生命的责任感,将他唤了回来,这一秒,他要选择生,要挽救这架飞机上所有人的命。
刘传健的这个决定,造就了他的传奇。
让我们将时间线拉到 1991年,那个时候的刘传健是挺能干的一个小伙子,是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学员。和他一起训练运动的同学都说他飞行技术好。刘传健知道,专业技术好并不代表能做一名完美的飞行员,只有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责任感、对困难的不屈服,他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毕业之后,因为成绩优秀,他得到机会当飞行教员。但进入飞行学院,并不是就可以留下来。学员有70%的淘汰率,有时候进来二三十个人,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留下来。成功留下来的学员,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拿到5分的满分,才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員。刘传健做到了,当时的教员这么评价他:“这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桃一的,他是一名全优学员!”
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中,每位学员都要进行特情处置训练,其中玻璃爆裂后如何处置是必训科目。飞行过程中,机舱顶的玻璃会突然向后滑落:“这就是假装玻璃爆裂。”刘传健在教学多年的过程中,带很多学员进行过无数次玻璃爆裂处置训练,熟练到闭着眼睛都能完成操作。
事实证明,他是一名完美的飞行员。在“5·14事件”那决定生死的几秒中,他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以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沉着,在零下40度的高空,在时速800公里每小时没有挡风玻璃的机舱内,完美地履行了一名机长的职责。
回书再说出事那天。
“砰!”
川航3U8633的挡风玻璃在刘传健面前瞬间碎掉,剧烈的气流冲撞进来,机舱内外的压力差使得所有人都失去了重力的保护。他看到身旁的副机长被一股气流吸走了,半个身体挂在机窗外,好在他的安全带救了他的命,座舱盖垮了,驾驶舱设备乱飞,听不到无线电回应。“嚓嚓嚓……”整架飞机又蹦又跳,噪音之大,设备毁坏派不上用场,听不见、看不清、失去压力、失去重量,这是真正千钧一发、生死存亡的一刻!
刘传健下意识地伸手去抓副机长,但根本就够不着,他没办法了,什么都不敢想,在几秒的时间里,“维持飞机的状态,飞机决不能失去控制掉下去”是他唯一能做的。
“7700,7700”,这是在向地面发出求救指令,要求救命,快快救命!程序对刘传健而言早已烂熟于心了,他太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但是恶劣的操作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将他置于危险的境地,就如同灾难电影里的场景,强大气流席卷所有人,他面对的是死神,他在和死神竞赛!
当时飞机上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刘传健双手极速失温,几乎已经冻僵,在眼睛基本睁不开的驾驶室内,他告诉自己,“今天,我就是要把这架飞机安全地停下来!”
最危险也最纠结的,是要降低高度。可想要尽快降低高度,飞机就得飞得更快,产生的冲击力会更大,机组人员的生命更危险。他急速想出对策,考虑到机上人员生命安全,分两次进行下降高度的操作,凭靠强大的毅力握死方向杆,“迫降,迫降!”“32000英尺!”“24000英尺!”“下降、盘旋、盘旋、下降!”在死亡线上,全机组团结战斗了20几分钟,终于安全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降落那一刹那,乘客们激动不已,有人鼓掌,也有人大哭,这不是面对死亡恐惧的哭泣,而是平安归来的喜悦的哭泣,还有乘客高喊着:“我们都活着!”
而这一刻,刘传健的心情是复杂的,生死危机、惊心动魄的20分钟,作为机长,他的压力和责任是巨大的,可是他成功做到了,从四川盆地到万米天空,用专业精确的操作挽救了一架岌岌可危的飞机,挽救了128条生命,带领着整个机组人员,创造了劫后余生的惊人奇迹!
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刘传健的事迹被广为人知,刘传健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和其他8名机组人员还被特邀参加69周年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并向全国人民号召:“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
面对铺天盖地的褒奖和荣誉,刘传健却说:“我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神,我只是做了一名机长应该做的事,这是我的职责。”是啊,刘传健做了他该做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他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真正的英雄!
这正是——
万里长空突遇险,
挽救百人把心安。
创造奇迹在云天,
时代英雄刘传健!
点评:
看完《英雄机长》这篇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创作这个作品用了心、动了情,难能可贵。
2018年,四川航空公司机长刘传健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作者以短篇评书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刘传健机长在两万米高空带领整个机组人员与难以生还的灾难性事故生死搏斗20分钟,创造了史诗级迫降成功的范例,挽救了128条生命的感人情景。
作品以传统评书的结构方式 (也是文学创作中报告文学式体裁)为我们讲述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整个作品“梁子”的构架合理,“扣子”的设置随着情节发展悬念丛生;细节的铺陈、倒叙、插叙和对主、次要人物的叙述刻画安排得当;对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飞机失重后极速下坠,乘客内心极度恐怖的独白,例如:“我分不清是我抖还是飞机在抖”“如果有机器能照到我体内,能看到我肝胆都吓破了”等很生动的语言描写,给读者留下印象。
作品对主人公刘传健的人物刻画真实可信。倒叙中,铺垫了刘传健在空军飞行作战部队刻苦训练,磨炼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钢铁般的意志力,介绍他有驾驶飞机超一流水平的操控技能,为主人公在生死关头的英雄壮举做了合理的解答。
故事整体说表流畅一氣呵成,让读者产生共鸣和震撼。如果再通过排练的二度创作,演员在舞台上会拓展更多更大的表演空间。
从作品艺术审美的角度审视,该作品的整体结构略显松散,不够集中,情节发展缺乏重点。对主要人物的刻画还需加强生死关头细节的行为描写,减少说书人对场景的渲染和对主要人物的心理剖析介绍;要展现人物自己的行为语言,折射出他的境界和意志品质,突出人与恶劣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强烈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作品会更具震撼力。另,篇尾部分(飞机落地后)再做精炼删减,作品会更完整。
(点评人:中国曲协评书艺委会主任 杨鲁平)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