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泛在数字环境 筑个性化教育梦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慧校园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开展有效的、针对性建设。北京师大二附中在人文自主的校园文化精神指引下,结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视角,开展了以构建课程、指导、服务、发展与数据资源等五个中心为核心的系列建设。本文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理念与认识、推进方式与策略、已取得的成果与成效、近期思考与发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学校基于人本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经验与做法。
  关键词:智慧校园;泛在数字环境;人文自主;师生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0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学校,如何结合校园实际,贯彻文件精神,开展有效的实践建设,是每所学校在教育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北京师大二附中在人文自主的校园文化精神指引下,认真践行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文件精神,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面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开展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下面结合我校建设实际,介绍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一、理念与认识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端形态,而以数字校园建设为切入,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是学校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入口。怎么建设有内涵的数字校园,如何以发展视角促进数字校园演变,有效支撑并引领学校业务发展,需要立足校园文化与教育本质,进行系统化思考。
  我校在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中,摒弃了“形而上学”的建设观,将数字校园建设与学校办学宗旨相结合,从教育价值角度去分析数字校园建设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从而提出了我们建设数字校园的最终目的,即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及师生个性发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们理解的数字校园概念内涵,即“数字校园是为了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以现代教学与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而构建的数字化资源丰富的、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校园生态信息化环境与数字化育人活动空间;其宗旨是拓展学校的校园时空维度,丰富校园文化,并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学校数字校园业务规划,即建设面向学生发展的五个业务中心(即课程中心、指导中心、发展中心、服务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为有效支撑学校师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环境。为聚焦师生自主而有个性发展,进一步发挥数字校园对教与学核心业务的支撑作用,我们在现有数字校园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即在数字校园已建成的基础数字环境(如校园统一资源管理环境,泛在网络学习环境,数据、消息、资源、系统融合互通的技术支持环境等)支撑下,利用情境识别与感知、数据挖掘与关联、智能分析与推送等技术,构建面向师生服务,支撑个性发展的智能应用体系。其最终宗旨是服务学生个性学习与发展。
  二、推进方式与策略
  智慧校园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其建设过程不仅涉及学校人、财、物的统筹管理与调度,更重要的是涉及学校制度与业务流程的优化、变革,涉及师生应用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智慧校园建设必须立足业务需求及人的观念转变,采取合适的推进方式与策略,开展积极有效的建设。我校在智慧校园建设实践中,从项目运作形式、建设方式、推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1.项目运作形式
  学校摒弃了传统的以信息网络中心牵头所进行的智慧校园建设与运作机制,取而代之是以主管校长牵头的数字校园建设、开发项目组,即通过项目扁平式管理机制,压缩学校行政管理层级,提高了智慧校园运作效率。
  2.建设方式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先后通过自主研发、与公司合作开发等两种不同形式的建设方式,迭代建设完成了两个版本的智慧校园。
  其中,通过自主研发方式,开发出贴近师生使用的微应用,既能培养学校自己的技术力量,提升学校智慧校园运维能力,又能进一步引领好学校业务的潜在需求;同时还能控制好因需求不确定所带来的高成本风险。
  3.推进策略
  学校始终结合校情,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智慧校园渐进、有内涵地发展。结合实践我们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与演进的三大策略:一是“体验、服务、支持与共享”的建设策略;该策略注重师生的体验与获得感,适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起步阶段。二是开发典型应用,实现“骨干人员的参与带动全体师生应用”的项目建设策略,该策略注重师生的参与及与业务的融合,适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阶段。三是以数字校园应用整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为导向,提供个性服务的项目建设策略,此策略适用于学校智慧校园具备一定的使用基础与应用规模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其最终将面向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主要建设成果与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业务应用体系,形成了数字校园普遍使用的基本面。
  1.主要建设内容
  (1)建成了泛在数字环境。
  智慧校园要有效服务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关注学生随时获得学习资源的可能性。建设泛在数字环境,让学生学习行为能在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支持下随时随地发生,是促进学生在数字环境中自主而有个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为此,学校立足网络与资源环境,开展了泛在数字环境建设。
  网络环境方面:
  全面升级了学校网络通信设施,建成了具有多出口的、支持下一代互联网访问的有线网络,同时对校园网出口带宽进行了扩容。目前支持IPv4访问的因特网出口带宽是300Mbps,支持IPv6访问的因特网出口带宽是1Gbps,已满足学生基于因特网学习的基本需求。联通了校区之间、学校与高校间的校园网络,形成了各校区间、高校资源间的互通与共享。建成了信号覆盖全校的、可控管的校园无线网络,使学生泛在学习成为了可能。   资源环境方面:
  为关注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实际可行性,构建真正意义的泛在资源环境,学校从多个角度,加大了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建设。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建设了面向学科知识结构的微课学习平台,自录微课百余节,同时引进校外优质微课千余节;为支持学生主题探究,学校尝试建成了鲁迅专题资源网站;为促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引进了包括CNKI、龙源期刊等在内的多种学术资源,并在支持学生认知难点与志趣发展方面,开发了立体几何三维课件模型、几何机器人教学模型等,较好地将复杂而又抽象的空间结构可视化,较好促进了学生认知发展。
  (2)建成了数字化互动教学环境。
  在泛在数字环境支撑下,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学校创办了数字化学习特色班,并聚焦课堂,开展了数字化互动教学实验。为此,学校在泛在数字环境支撑下,改建了10间支持数字化互动教学的教室;引进了两套支持课堂互动教学的网络平台以及近百种iPad学科应用软件。
  (3)建成了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业务应用体系。
  支持学校多元课程管理与实施方面:依托高中课程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全面管理,包括开课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学分认定、社团管理等内容;依托研究性学习管理平台,实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从选题、开题、实施、结题、评价等全过程的监控。
  支持数字化教学方面:重点建设了教学Moodle、微课学习平台、课堂互动软件;同时孵化了成绩分析系统、在线测试系统、泛在学习空间。
  支持办公协同与服务管理方面:建成了办公协同与服务管理的软件,如即时通讯系统、办公用品领用系统、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系统等,通过软件的及时互动与数据呈现,促进了学校公共资源的透明化管理及师生的自主管理。
  (4)建成了组件式的智慧校园基础架构体系,为智慧校园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5)探索出了人文管理环境下中小学数字校园的规划方案、建设模式与发展路径。
  2.主要成效
  (1)办公协同与自主管理的效益大大增强。
  (2)全面支撑了学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实施,实现常规选修课程从开课、选课、排课、成绩录入、学分认定、学业报告生成与查询等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活动课程(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活动、社会实践等)的过程化管理。
  (3)良好的智慧校园环境,催生了服务于学生能力提升及个性化发展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一些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课堂效益的技术(如二维码、思维导图、数字化互动教学平台等)得到了有效使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新课堂形态(如数字化互动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混合式教学课堂等)得以呈现,学生自主而有个性的新型学习方式(如项目式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自主研修、主题研讨等)得以涌现。
  (4)追寻数据驱动的高层次个性化教育实践研究得以孵化。
  一些具有良好教育思想的教师,已开始探索数据支持下的学生学情与认知过程研究,真正面向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探索已经开始。
  四、近期思考与发展
  在社会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了革命性影响。一方面,在教育体制外,在线教育已经风靡全球,已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自身也在面向全“人”化的教育做深层次改革,教学范式已由面向“教师教”向面向“学生学”转变。关注学生个性学习与个性发展,已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实现个性化教育,既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也是社会的期盼。但在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下,若没有技术与教育的深层次融合,则无法从数据层面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进行科学研判,更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因此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现阶段,我校结合智慧校园现状,以追寻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提出智慧校园后阶段的发展思路与基本路径,即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尽量不增加教师负担基础上,充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尤其是考评等关键数据,借助智能分析技术,让学生学习与认知行为可视化,以此增强教学研判的科学性,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与学,从而打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圈。现阶段,以学科知识与能力体系为基础,从微课、测评、问答三个维度,采集师生资源与使用数据,借助网络及相关分析技术,构建易得、可互动的学习体系。发展阶段,以认知、心理、教育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形成的学习认知理论模型与算法,构建智能学情分析体系,以支撑面向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无论是舀起一桶海水还是咽下一口海水,无论看上去多么晶莹透亮,其实,你得到的都是充满动植物的“大观园”,其中一些动植物我们见过。而另外一些对我们来说则很陌生,很神秘。  当然,光凭肉眼我们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但在显微镜下,它们一个个就都显形了。瞧!这些水中病毒、海藻、细菌、小虫子、甲壳纲动物、鱼卵、动物宝宝和植物(如海草),就像一个浮游生物园,好不热闹。以下可是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见识过的浮游生物,其
编者按: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下文简称:理工附中)创建于1950年,1980年被认定为海淀区重点中学,多年来形成了“人文奠基,理工见长”的特色。理工附中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以“智慧校园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为试点工作重点内容,始终坚持“需求为先,实用为主”的信息化发展理念,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效益、高评价的信息系统,为全校师生及家长,甚至校外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工作、学习体验,大大方
摘 要:针对高校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管理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整体规划和设计校务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包括基于整体协同理念的信息数据分析规划和系统总体架构设计;进而对已建成的校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实施校务信息化促进数据平台建设和管理变革的思路。  关键词:校务;信息化;大数据;管理变革;协同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 教育”和“人工智能 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的基础上,以西安市为例,充分讨论了开展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必要性,并从培训模式、培训对象、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创新本地化培训模式,助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教
该案例争论的焦点在于教师们对教学活动情景创设“拟人化”和“科学性”的不同看法。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将适宜本班幼儿学习的领域核心经验,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幼儿所能理解的经验。在探讨集体活动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前,首先应确保活动目标指向的知识(经验)是科学、适宜的,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恰当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因此,回应此问题可从“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合理性这一角度进行以下思考。  一要思考
目前,美国国家太空生物医学研究所正在研究低重力环境中尘埃是如何沉积于肺部的,以便评估人体长期暴露于尘埃之中可能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为宇航员重返月球作准备。这项研究将影响月球基地的设计。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罗计划中,月球表面的尘埃很容易在宇航员进行月球行走时通过太空服带进登月舱,登月舱内聚集了大量尘埃,以至于有些宇航员报告说都能闻到气味了。  尽管暴露于月球尘埃尚未引起什么疾病,但阿波罗计划
火箭从诞生到今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约在中国宋元朝时,由于战事频繁,出现了一种利用燃烧火药产生巨大威力的军事武器,这是人类最早的原始火箭。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是俄罗斯人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幼年时就聪明好学,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对浩瀚的星空有着美丽的幻想。但在他生活的时代,宇宙航行只是一个演讲题目。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不懈地从事这项看似枉然的科学研究。1903年,他发表了
主持人:下面每一组有两句话,描写了同一个季节的相同景色,你能把它们合成一句吗?    1、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春天来了,青草、树木开始发出嫩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 要:“人人、事事、时时学习”是在线教育的一个关键理念,学习不再只是学习者个体的学习,在线教育,离不开同伴的交流、讨论与共享,离不开团体的学习,旨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依托网络,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共同构成的学习、交流、合作的学习团体,它有四个要素——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助学者、学习者。本文以在线教育平台“传课”为例,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要素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线教育平台支持学习者之间随时
傻瓜服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