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地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具有开放的课程资源理念,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积淀等。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设计弹性预案、创设教学情景、捕捉有效生成信息促成中师地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策略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通过动态生成促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发展,这与地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不谋而合。中师地理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具有开放的课程资源理念,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积淀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中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先决条件。课堂中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切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非智力因素被充分调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允许自由讲座独立发表见解和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鼓励、关注和支持,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讨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全球变暖可能引起学生的许多疑问:冰川融化不一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就好比一杯水里泡了一块冰,当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水位并未上升;任何事物均是一分为二的,全球变暖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使温带范围向高纬方向扩展,某些恶劣的环境变好了……。在这种讨论中,教师首先应表扬大胆疑问的学生,充分肯定其创新的思维方法,使受到鼓励的学生不断探索,不断生成。
  二、设计弹性预案
  一般来说,很多动态生成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完全与预设相同的资源不能称为动态资源,但预设并不阻碍生成。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当条件、状态发生变化时,目标也需要随时开放地纳入这些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意想不到的信息,生成即时目标。备课时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要教师精心备课,吃透教材,钻研教法。在备课过程中,要备疑点、难点,要备知识的发散点,还要备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备课越细致,教师就能对课堂中突然发问和讨论中伴生出的新问题从容应对,相机诱导,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设计要留有“弹性空间与时间”。为“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例如在复习时区时,有这样一个结论“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有同学有不同意见,站起来画图并举例,在北半球夏至日时位于昼半球的不同经线的的三地,与结论不相符。问题出在哪呢?全班同学开始就此探讨得出如下补充:在同一纬线上的东西两地,东边的肯定先看到日出。但其它情况则不一样,时刻早晚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故分析地方时时刻只需要考虑经度位置,无需考虑其它条件。而日出先后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日出越早。故分析“日出先后”要考虑经度位置、纬度位置以及与晨昏线的关系。
  三、创设教学情景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也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体验,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生成资源,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体验和经验,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概念和原理。例如在讲地转偏向力时,便回忆下列生活情景:(1)当水库放水(放水口在水下)时,水槽放水时等,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漩涡。注水时如何旋转?(2)北半球很多国家车辆靠右行,甚至人也喜欢靠右行,这样更安全些,为什么?(3)左鞋和右鞋的磨损程度哪个大些?(4)在跑道上跑步时,人们是喜欢沿逆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同学们感悟到地转偏向力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培养求异思维的习惯与能力。例如在讲沙尘暴时,利用视频文件,屏幕出现下列情景:黄沙覆盖,随风波动,村庄一退再退。房屋已经被风吹得不得不用木棍拄着,屋外人们却在大风黄沙中砍着零星的树木。同学们通过观看,感官受到刺激,他们群情激昂,相互讨论,相互问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深入到“那儿人们应该怎么做?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不收敛在一个点上,而是探索多种情况,研究多个“为什么”。
  四、捕捉有效生成信息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疑问或奇怪的想法、学生的一个错误、不同意见的碰撞、突发性事件等都可通过教师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为教学资源。(1)利用偶发事件诱导生成。如在学习时区内容后,有位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南极点采用哪一个时区的区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都被这一问题所吸引了。因为所有经线都汇聚在两极,南极点应可选用任何时区作为它的时区,这肯定有国际惯例。我首先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独到的想法,进而把这个问题由全班同学合作探究,查找资料。有一位学生真的不负众望,查资料得知:美国南极点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站),为方便本站进行日常工作和对外联系,需采用一个规定的时间。由于他们的物资和人员都用飞机从新西兰基地直接运来,因而采用新西兰时间(东12区的区时)。(2)利用错误信息诱导生成。课堂生成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生成”资源,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在讲同纬度大陆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的知识后,有的同学总结出温压成负相关系的规律,于是就想到了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低,则其气压较高的错误认识。这时我就利用这种错误,及时展开分析,使学生明白其原因,这种“诱错—学生知错——学生纠错”的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3)利用突发质疑诱导生成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用回避学生的质疑,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其他文献
黄颡鱼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我国东部的一种优质经济鱼类。由于环境恶化和滥捕等原因,黄颡鱼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人工繁殖和养殖已达一定规模,黄颡鱼的遗传多样
心理品质实质上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就是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和价值倾向、审美情趣、意志和性格特征为目标。  一、正确认识学生学物理的动机特点  1、初中:比较直接,多与学习本身有直接联系。如生动的教学内容,教法直观和趣味性,恰当的评价和鼓励都可推动学习。高中:升学,就业——间接促进学习。  2、教师在每一次物理教学之前,应使学生明确本次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任务和要求,以及部
期刊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冀北山区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多,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主要森林生态树种。本文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的主要因子入手,研究林分主要
【摘要】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 引导学生解决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 教学方法 积极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
期刊
一、概述  课题“《申请电子邮箱》”,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邮件的初步知识;2、掌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向网站
期刊
【摘要】基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混凝土结构课程特点,对混凝土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在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教学改革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0  前言  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已变得极为迫切。混凝土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插图主要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描述生物体结构、生理、生态等生物学知识。这些插图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减少了语言说教,增强了直观性。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新书发到手,学生最爱看的就是课本中的插图,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积极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给高中学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人教版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中插图比较多,问题讨论中关于SARS患者肺部x光
期刊
【摘要】对于一堂原本学生就不太重视的地理课而言,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来寻找出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心情愉悦地接受地理知识的教学方法。而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情感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的设计来创设让学生愉悦的学习情境,无疑是激活地理课堂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愉悦 情感化 多样化  【正文】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