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课程理论与综合实践课程理论虽有不同,却也有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相同之处。因此,两个课程的理念完全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去相互渗透。
关键词: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教学;基因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理论、师资培训、评价等领域到目前为止,虽均有国内生物教育界的学者们涉猎,但综合实践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的这片领域却鲜有人迹。而笔者认为只有对“综合实践与学科课程理念的整合”,才能够让学校的课程要求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得以落在实处,让高中的新课程实验得以更深一步发展。为了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开发,在高中日常的生物课堂上,教师们应自主对综合实践理念在资源开发、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几个方面进行有序的重组。接下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的DNA效应”一节,将被笔者作为例子,用作于综合实践理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的展示中。
一、“课程”、“实践”之间存在的异同与联系
第一,在注重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第二,使生物学基本规律、现象、事实能够被学生理解,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能够被学生合理地运用于社会与个人生活中。第三,高中生物学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必修模块的基本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高中生物学教育水准的降低和面向全体学生绝不等同。以上便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理论。
综合实践课程中包括的理论涵盖三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的本质是基于实践性学习,重点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第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强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活动内容的结构、层次和过程。第三,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向素质教育看齐。
在对比中,可以发现生物学课程理论与综合实践课程理论虽有不同,却也有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相同之处。因此,两个课程的理念完全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去相互渗透。
二、综合实践理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在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教学实践
在资源的有效开发上,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拥有最权威、范围最广的资源,包括标准的高中生物教科书、参考书、相关论文等等。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把教科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基因是有遗传的 DNA 效应”导入环节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入了生活中的案例: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逛动物园,虽然出发之前母亲对儿子反复叮嘱,要儿子到了动物园不要随意走动,乖乖听父母的话。可是一到了动物园里,她兒子立马上蹿下跳,全然不理会父母亲的话语。这位母亲只得无奈地对着他的丈夫说:“瞧瞧,看看你儿子这不听话的基因还不都是遗传了你的。”而教师便可在此事例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问题:基因到底是什么?它到底具不具备遗传的特性?
学习了染色体和DNA的相关概念后,接下来所有人便会自然而然地去考虑DNA和基因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关系。这时教师乘机打开幻灯片,某明星一家三口的合照被展示在了学生们的眼前。教师就可顺势地问出一系列问题:合照中的三个人有着怎么样的亲子关系,如何确定这三人间的亲子关系等等。
古人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提高教学兴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为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提高兴趣点运用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科三维目标的达成。下面以“基因是有遗传的 DNA 效应”的探究教学活动环节为例。
第一,准备四张纸,标上G、T、A、C四个碱基;然后请四个学生上台,每人拿一个碱基,然后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或者也可以让每两个学生发一套 DNA 结构模型组件,开展小组探究。第二,设置核心问题。即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构建数学模型。第三,设置探究问题。即四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否足以表达生物体必需的各种遗传信息?第四,理清探究思路。即创设具体的数字化情境,然后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而之后教师再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继续设置若干个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享受探究乐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高中生物课堂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实践
“问题解决”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问题解决”时,教师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渗透至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具体情境,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并且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的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增长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香,李传海,吴光华.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吗?——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讨论[J].中学生物教学,2014(04):67-68.
[2]吕露. 思维导图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闵洋,赵广宇,陈亮.借用假说方法深层演绎生物进化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回溯[J].教育科学论坛,2011(02):36-39.
关键词: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教学;基因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理论、师资培训、评价等领域到目前为止,虽均有国内生物教育界的学者们涉猎,但综合实践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的这片领域却鲜有人迹。而笔者认为只有对“综合实践与学科课程理念的整合”,才能够让学校的课程要求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得以落在实处,让高中的新课程实验得以更深一步发展。为了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开发,在高中日常的生物课堂上,教师们应自主对综合实践理念在资源开发、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几个方面进行有序的重组。接下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的DNA效应”一节,将被笔者作为例子,用作于综合实践理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的展示中。
一、“课程”、“实践”之间存在的异同与联系
第一,在注重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第二,使生物学基本规律、现象、事实能够被学生理解,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能够被学生合理地运用于社会与个人生活中。第三,高中生物学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必修模块的基本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高中生物学教育水准的降低和面向全体学生绝不等同。以上便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理论。
综合实践课程中包括的理论涵盖三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的本质是基于实践性学习,重点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第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强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活动内容的结构、层次和过程。第三,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向素质教育看齐。
在对比中,可以发现生物学课程理论与综合实践课程理论虽有不同,却也有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相同之处。因此,两个课程的理念完全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去相互渗透。
二、综合实践理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在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教学实践
在资源的有效开发上,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拥有最权威、范围最广的资源,包括标准的高中生物教科书、参考书、相关论文等等。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把教科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基因是有遗传的 DNA 效应”导入环节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入了生活中的案例: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逛动物园,虽然出发之前母亲对儿子反复叮嘱,要儿子到了动物园不要随意走动,乖乖听父母的话。可是一到了动物园里,她兒子立马上蹿下跳,全然不理会父母亲的话语。这位母亲只得无奈地对着他的丈夫说:“瞧瞧,看看你儿子这不听话的基因还不都是遗传了你的。”而教师便可在此事例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问题:基因到底是什么?它到底具不具备遗传的特性?
学习了染色体和DNA的相关概念后,接下来所有人便会自然而然地去考虑DNA和基因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关系。这时教师乘机打开幻灯片,某明星一家三口的合照被展示在了学生们的眼前。教师就可顺势地问出一系列问题:合照中的三个人有着怎么样的亲子关系,如何确定这三人间的亲子关系等等。
古人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提高教学兴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为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提高兴趣点运用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科三维目标的达成。下面以“基因是有遗传的 DNA 效应”的探究教学活动环节为例。
第一,准备四张纸,标上G、T、A、C四个碱基;然后请四个学生上台,每人拿一个碱基,然后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或者也可以让每两个学生发一套 DNA 结构模型组件,开展小组探究。第二,设置核心问题。即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构建数学模型。第三,设置探究问题。即四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否足以表达生物体必需的各种遗传信息?第四,理清探究思路。即创设具体的数字化情境,然后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而之后教师再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继续设置若干个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享受探究乐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高中生物课堂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实践
“问题解决”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问题解决”时,教师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渗透至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具体情境,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并且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的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增长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香,李传海,吴光华.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吗?——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讨论[J].中学生物教学,2014(04):67-68.
[2]吕露. 思维导图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闵洋,赵广宇,陈亮.借用假说方法深层演绎生物进化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回溯[J].教育科学论坛,2011(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