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 实践性、 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 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可见,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新奇愉快的精神体验, 更是一种有趣味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笔者通过调查探究,对小学语文开启探究性学习模式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性学习模式是当下新兴学习模式,教育重点在于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基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通过调查探究,对小学语文开启探究性学习模式提出了一些见解。
  1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阐释
  1.1 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当要遵守的原则
  1.1.1 以团队为核心
  在学生开启探究性学习模式时,必须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还要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以达到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目的。
  1.1.2 综合性占主导地位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行为,需要借助多样器官进行感知,学习内容是由各感官之间相互连接而成。
  1.1.3 以活动性为主线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合理应用感知活动,科学地分配各个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1.1.4 自主性学习占重要位置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迫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
  1.2 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特点
  1.2.1 使学习过程变得自主、活跃、积极
  探究性学习在教育理念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学习模式,而是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主、活跃、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自主性学习,能够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增强了操作性的难度,但是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受限制。
  1.2.2 学习方式是灵活且创新的
  由于各个地方的生活水平、物质条件大不相同,教学内容不仅应该与生活实际相关,而且教学形式是极具积极的特点。探究性学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深度改革,查补以往教学模式上的漏洞,使学生更加适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探究自身和伙伴之间的优势并且探究如何应用这些优势。与此同时,学生的课题不受限制,学习方式也可以自主选择。
  1.2.3 学习结果具有体验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亲身经历,而不是止步于书本,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处理信息。不仅打开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使得学生获取经验,锻炼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2.1 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指引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方法去处理问题,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不进行干涉,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定探究内容组织团体小组,通过团队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与此同时在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其实在书本内容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不受限制,可以任选探究课题。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许多问题——再见的对象是谁,亲人又是指的哪个人,再见的氛围是怎样的。
  2.2 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进行激活,融情于景
  老师需要开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只有在心中存有问题的时候才能让思绪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才能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必须要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与教学内容合理融合,探究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开启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也变得相当活跃。同时,营造不同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探究认知矛盾和认知冲突的时候。认知矛盾的氛围营造在语文课本中占据核心位置,教师让学生查找文章出现过的矛盾,并产生怀疑,进而开启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模式。
  2.3 为探究性学习构建一个能自由发挥的课堂环境气氛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气氛就必须要融洽、安适,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在课前要把资料预备足够,且要求学生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探究性学习。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并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保学生可以按时完成任务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老师要多注意的是,要在学生的自由学习期间中,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如何解决,支持学生说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进行小组谈论,通过别人和自己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更好地懂得了学习内容。
  3 在探究性学习中需考虑的问题
  (1)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就是要他们亲身体会学习内容,自己思考所学知识找出问题并解决的过程,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知识,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对学生有较大益处的学习方法。
  (2)探究性学习不只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这种改变影响了整个教育和学习系统,所以,老师还要强化自身知识内容结构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教导学生进行学习。
  (3)探究性学习还是以基本素养教育为主要教育介质,它不是以只学习到课本内容为主的,它需要开放性实践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中,老师应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到一起进行教学,开拓教育方面可获得相关资料的方法,使得探究性学习继续保持它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如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小学语文,可以增加知识内容的多样性,夸大知识范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同时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主意识,让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最终使学生能学会更多知识并学会主动学习,教导学生要通过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操作,由此来锻炼学生要有创造性思维,学会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 姜柳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4):22-23.
  [2] 黄祥娟.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探究),2013(2 9) :2 74 .
  [3] 徐和平.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9):2 9 2 .
  [4] 王静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中华少年:探究青少年教育,2011(12) :19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被提上了重要的议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不断推进全面的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小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优化 提高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在信息技术领域可谓空前,大学生思想多样性、独立性、差异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多元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我们当前必须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措施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虽说教育改革携着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多年,但审视我们当今的小学课堂,尤其是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状态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台下的学生们却听得晕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是一种低效教学,是有悖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一种教学状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 策略 效率 “读”  小学生不同于其他群体,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演讲能力、辩论能力、主持能力以及交谈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口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口语  0.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是高职语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的口语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的实力的综合反映,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基础工作,高校辅导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一支重要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
【摘 要】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一般的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这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听说能力。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口语交际教学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口语又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
【摘要】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保证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以影响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课程考核方式为着眼点,详细分析目前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考核方式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以期切实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课程考核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此同时,一些普遍存在的问仍严重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