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基础教育下学生评价体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基础教育学生评价评价体系对策建议
  一、学生评价的现状以及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评价和考试方面,我国已经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与实践,但是目前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和目前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以下问题是评价体系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学生评价的内容单一
  在旧有的教育观念中,智育是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评价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他们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把握以及考试测评中体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标准是单一的,教师通过卷面考试获得学生对知识接收状况的反馈,学校通过各班级测试的平均成绩来判断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否,家长也是依据学生各阶段的考试成绩来知晓孩子的学习情况。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唯分数论的情况大有减少但仍然存在。
  2.学生评价的方法单一
  在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中,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注重分数和成绩的等级划分。考试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注重相对评价,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人差异性。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成长。
  3.学生评价的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教育评价的组织形式主要以“他评”为主,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处于被动地位,评价的依据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也主要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组织形式,使学生丧失了对教育评价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容易受到影响,也不愿意发挥在教育评价中的主观能动性。
  4.学生评价的功能单一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以选拔和甄别为目的,重视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当前的教育评价强调了选拔与甄别的功能,容易造成忽视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现象。
  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学生评价的观念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而在于实现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社会、学校和教师都要改变评价的观念,使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生看待评价的观念,由于长期处于教育评价的被动地位,学生往往对评价有抵触和抗拒心理。要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让学生认同教育评价,参与到教育评价中来,成为教育评价中的主动者。转变教师看待学生评价的观念,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着眼点应当由考试成绩转移到学生兴趣爱好、思想感情、知识技能、身心素质等方面上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转变家长看待学生评价的观念,家长应当把考试成绩只作为一种参考,重点是关注孩子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2.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考试可以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是目前为止最方便、结果比较公正的测试形式。但是,由于中考、高考制度的存在,“分数主义”仍然被部分人所推崇,部分学校和教师一味追求分数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将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相结合。素质教育并没有摒弃考核,而是要运用具有合理性、经常性、全面型的考核。改革考试内容,加强考察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淡化记忆性知识的考试,考试的内容要具有全面性,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考试的时间安排不局限于期中和期末等时间点,同一个科目给学生以多次机会。考核方式不局限于书面,可以通过实践作业或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的形式。面对考试结果,以学生个人成绩的横向排列取代班级成绩的排名。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每一次教学评价。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1)注重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要求注重评价内容的合理性。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将学生过去时段的发展状态与目前的发展状态相对比,总结学生自信心、合作交流以及独立思考等能力的新发展状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以一个指标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与此同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为之努力。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不能仅仅依赖于死记硬背,而是要着眼于评价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对基础知识技能运用的能力。在评价中,可以将知识的检测与课外的实践和学习相结合,将学习知识、技能的评价与情感态度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考察。
  (2)注重评价机会多次化,将教育评价的次数分散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的状态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在班级活动或课外实践中,教师应当留心观察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据此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平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的结合。同一课程可以通过多次的评价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以提升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评价的动力。
  (3)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以书面考试和教师的单向性总结性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评价中,可以将笔试评价与实践活动的评价相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路、思考过程和创意,这些恰恰是笔试所无法体现的。例如,可以选择表演、辩论、制作物体等多种开放性的测试方式,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全面地观察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4)注重评价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教育评价当注重以人为本。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评价中是平等的,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评价学生,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评价。首先,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学生是学习评价的主体,对于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最了解的,也最明白自己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等。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育评价中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其次,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评价。学习活动需要相互合作,作为同龄群体,学生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以及实践和动手能力,等等。通过小组评价,能够加深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再次,教师评价依旧是教育评价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将对学生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定量评价能够及时将评价的结果反映给教师,以便教师对学生做出鼓励和指正。在定性评价中,教师要注重评语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再指出学生所具有的潜能和不足,促进学生的提升和发展。最后,在教学评价中,家长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是孩子在校外期间的第一活动场所,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大于老师,因此家长的评价对于教育评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总之,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评价,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要遵循学生个性差异,要维护学生尊严和人性,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要转变各方面的评价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之精髓,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品德的主要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逐渐在小学生教育工作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
近年来,合作学习在日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在基础日语精读课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索了导入该学习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练习,通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慢慢的演化出来的一种表现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的汇总,是在中华大地上被中华儿女继承发展的文化、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在中国儿童中心的组织下,2012年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广西和重庆六个省级行政区的15个地市、51个区县,对未成年人的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者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者共2万
合成了4-乙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4-乙酰氧基TEMPO, 化合物A),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比较了该化合物与4-甲基丙烯酰氧基TEMPO(化合物B)和4-丙烯酰氧基TEMPO(化合物C)
《绩效考评与管理》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一种有利于高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专业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等方
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以质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得到了低渗油藏中计算水、油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应用软件,并给出了两个实例进行应用说明。新方法与原有的JBN方法的
目的:了解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外语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316名家庭
针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特性,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定权聚类评判方法,构建了评判模型和评判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通过合理的确定评价指标中的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主要讨论在利用远程测控单元 ( RTU)盘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 ,通过 RS- 2 32串口通讯来完成不同 RTU盘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 ,从而达到信息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