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PBL的基本原理与要求,针对后勤管理的课程教学提出了选择案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评价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创新
一、PBL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其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问题、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总结等环节。目前,PBL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已经被应用到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它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PBL教学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出发,通过教员合理设计问题的体系,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员在教员的引导下进行知识能力体系的建构,这对于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要明确PBL基本要求
教员作用在于:使学员尽可能地提出针对案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教员引导并适时控制讨论;提出问题并做出综合评论。对学员要求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评价他们的见解;开放思想,随时准备以新的见解或证据改变自己的观点;做出决定,避免模棱两可。对案例要求为:案例应该有难度。如果案例有难度,学员就总是在思考并且意识到寻找更多信息的需要。考评方式为: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给出成绩。
(二)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点包括:明确案例分析要达到的目的,明确要强化的理论知识点,如系统原理应对;综合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从案例库或经典案例中选择案例。写出案例分析报告:主要包括背景资料、可行性方案、各方案的优点、缺点、倾向性方案等,经典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确立各课堂组织环节,包括课堂时间安排、组织形式、参加老师等。对集体备课主要环节的要求为:进一步补充修订案例答案;完善各课堂组织环节:时间安排、组织形式、参加老师等;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报告。
(三)要科学组织问题讨论
课堂案例讨论的基本步骤包括:阅读案例,同绕案例提出的问题全面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认真复读案例,在重要的事实下面画线;记下关键问题,然后仔细检查一次案例,对每个问题作相应的思考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分组讨论,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做出决策并评估对策的优缺点。
二、PBL教学模式在后勤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后勤管理的课程内容与当前我国社会化保障体制改革的实际紧密相关,如何使学员通过后勤管理理论的学习,使学员对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后勤管理制度运行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后勤管理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选择问题
由于学员是要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一方面要与现实生活相关,最好是真实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的内容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当前我国后勤管理制度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避免学员在讨论中产生歧义。在讨论中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案例的介绍,目的是要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在教学中选择了××××高校社会化保障的案例。这个案例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但是这种问题实际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求学员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员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提出问题
案例提出后教员引导学员根据案例的内容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学员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该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归纳。为了能够使教学内容能突出专业的特点,最后由教员对问题进行归纳,指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避免学员问题过多。我们就突发事件后勤保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例如,在抗震救灾后勤保障教学中,围绕卫生救护问题开展讨论。课目:后勤卫生救护作业。目的:通过训练作业使同志们学会卫生救护的方式、方法,掌握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技术,为灾区减少伤亡,抢救人员生命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容:寻找与接近伤员;急救伤员(止血、包扎、固定、人工呼吸);集中与搬运伤员。时间:X小时。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要求:注意听讲、认真思考、仔细练习。密切协同,相互帮助,练出技巧。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不怕苦,不怕累。
(三)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后,教员引导学员通过网络以及其他参考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引导学员解决问题并组织好讨论交流。整理问题阶段。教员要引导学员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他们把利用信息和提出问题结合起来,把质疑与提问融为一体。教员要负责引导学员系统地整理好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探究解决阶段。这是解决问题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学员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教员的作用是给学员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员发挥潜力,指点学员去分析问题与已有信息间的联系,去搜集与问题可能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去选用所需要的学习活动(如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与协作、动手操作等)。交流提高阶段。课堂讨论采用分组发言的形式,由各组同学发言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参与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课后讨论可以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在同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总结出各自的观点,最后各组将讨论结果以文字或网络课程作业的形式上交。
(四)总结评价
教学各环节结束后,教员要对这次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员的实践能力以及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都纳入其评价的标准中。评价的内容参照事先制定的目标,结合各个教学环节,就学员收集资料和参与讨论的情况、学员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是否运用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量化评价。
参考文献
[1] 邢红军.陈清梅.对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思考.
[2] 孙晓丽.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创新
一、PBL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其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问题、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总结等环节。目前,PBL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已经被应用到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它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PBL教学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出发,通过教员合理设计问题的体系,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员在教员的引导下进行知识能力体系的建构,这对于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要明确PBL基本要求
教员作用在于:使学员尽可能地提出针对案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教员引导并适时控制讨论;提出问题并做出综合评论。对学员要求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评价他们的见解;开放思想,随时准备以新的见解或证据改变自己的观点;做出决定,避免模棱两可。对案例要求为:案例应该有难度。如果案例有难度,学员就总是在思考并且意识到寻找更多信息的需要。考评方式为: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给出成绩。
(二)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点包括:明确案例分析要达到的目的,明确要强化的理论知识点,如系统原理应对;综合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从案例库或经典案例中选择案例。写出案例分析报告:主要包括背景资料、可行性方案、各方案的优点、缺点、倾向性方案等,经典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确立各课堂组织环节,包括课堂时间安排、组织形式、参加老师等。对集体备课主要环节的要求为:进一步补充修订案例答案;完善各课堂组织环节:时间安排、组织形式、参加老师等;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报告。
(三)要科学组织问题讨论
课堂案例讨论的基本步骤包括:阅读案例,同绕案例提出的问题全面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认真复读案例,在重要的事实下面画线;记下关键问题,然后仔细检查一次案例,对每个问题作相应的思考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分组讨论,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做出决策并评估对策的优缺点。
二、PBL教学模式在后勤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后勤管理的课程内容与当前我国社会化保障体制改革的实际紧密相关,如何使学员通过后勤管理理论的学习,使学员对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后勤管理制度运行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后勤管理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选择问题
由于学员是要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一方面要与现实生活相关,最好是真实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的内容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当前我国后勤管理制度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避免学员在讨论中产生歧义。在讨论中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案例的介绍,目的是要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在教学中选择了××××高校社会化保障的案例。这个案例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但是这种问题实际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求学员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员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提出问题
案例提出后教员引导学员根据案例的内容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学员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该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归纳。为了能够使教学内容能突出专业的特点,最后由教员对问题进行归纳,指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避免学员问题过多。我们就突发事件后勤保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例如,在抗震救灾后勤保障教学中,围绕卫生救护问题开展讨论。课目:后勤卫生救护作业。目的:通过训练作业使同志们学会卫生救护的方式、方法,掌握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技术,为灾区减少伤亡,抢救人员生命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容:寻找与接近伤员;急救伤员(止血、包扎、固定、人工呼吸);集中与搬运伤员。时间:X小时。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要求:注意听讲、认真思考、仔细练习。密切协同,相互帮助,练出技巧。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不怕苦,不怕累。
(三)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后,教员引导学员通过网络以及其他参考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引导学员解决问题并组织好讨论交流。整理问题阶段。教员要引导学员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他们把利用信息和提出问题结合起来,把质疑与提问融为一体。教员要负责引导学员系统地整理好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探究解决阶段。这是解决问题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学员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教员的作用是给学员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员发挥潜力,指点学员去分析问题与已有信息间的联系,去搜集与问题可能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去选用所需要的学习活动(如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与协作、动手操作等)。交流提高阶段。课堂讨论采用分组发言的形式,由各组同学发言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参与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课后讨论可以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在同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总结出各自的观点,最后各组将讨论结果以文字或网络课程作业的形式上交。
(四)总结评价
教学各环节结束后,教员要对这次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员的实践能力以及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都纳入其评价的标准中。评价的内容参照事先制定的目标,结合各个教学环节,就学员收集资料和参与讨论的情况、学员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是否运用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量化评价。
参考文献
[1] 邢红军.陈清梅.对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思考.
[2] 孙晓丽.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